青海南道之所以存在,是因為這裏遊牧著蘇毗蕃,也被吐蕃人稱為孫波羌,孫波羌的分布區域很廣泛,東至西寧府,西至西域,據說前漢時西域三十六國中的精絕國就是孫波羌人建立的。


    在唐朝末年、迴鶻帝國分崩離析後,這裏曾短暫成為黃頭迴鶻的遊牧地,由於青海南道所經皆為高原、沙漠,故而這一片區域的疆域劃分,與其說不明顯,不如說沒有。


    李彥仙沿著昆侖山北麓西去,就遇到了幾批人口很少的遊牧小部落,他隊伍裏帶了吐蕃人為向導,便循著水源,向著偏西南方向而去。


    於闐國已經被滅了,冒充於闐國入貢大宋的一直都是黑汗國,這件事李彥仙也已經知曉,但他並不清楚,黑汗國也就是喀拉汗國也已經分裂為東西兩國。


    在昆侖山中段、高原衝下西域的地界,李彥仙遇到了一夥馬匪,他頓時喜出望外,當即領兵追殺而去。


    他這一路上最大的敵人一直都是極端的環境、惡劣的天氣,眼看有了馬匪,李彥仙頓時等來了那個他出發前就找好的借口:追擊馬匪,闖入西域。


    這夥二十來人的馬匪,麵對突然衝出來的三百餘騎,眼看騎兵個個渾身破爛不堪,麵色黑紅,眼睛冒著綠光,一看就是從高原衝下來的更兇殘的馬匪,當即調頭就逃。


    要知道西域已經很多年沒有遇到過這種規模的吐蕃騎兵了,難道吐蕃又發生變故了麽?


    李彥仙一路追趕,追擊了一天一夜,終於將這二十多個馬匪包圍,眼看突圍無望,馬匪們絕望地下馬跪地投降。


    經過艱難地溝通,李彥仙得知,這些馬匪居然是樣磨人!


    宋太宗趙光義剛即位時,頗有幾分太宗氣象,曾經派使臣王延德出使高昌迴鶻,大約是為以後宋兵西進做準備。


    王延德出使歸來後,寫了一本《西州記程》的遊記,但隨著宋太宗北伐慘敗,這本遊記便幾乎被宋人遺忘。


    但這本書在新漢建立後,就被翰林院的學士們從故紙堆裏翻找了出來,以《王延德使高昌記》為名出版,西北諸將、官員們多有收藏。


    樣磨在唐朝屬於九姓鐵勒中的一支,與大名鼎鼎的叛徒部落葛邏祿為鄰,原本在蔥嶺一帶遊牧,但王延德一百四十餘年前,曾經在高昌迴鶻境內遇到過一支樣磨部族。


    李彥仙的最終目的是播仙鎮,這是前唐在西域設立的軍鎮,前漢時為且末國,後來被鄯善國吞並。


    於是他便問:“此處歸何國管轄?高昌迴鶻,還是黑汗國?”


    得知自己居然跑到了高昌迴鶻的東南,最近的大屯城距離自己尚且還有數百裏,距離已經改名為納昌城的播仙鎮更遠,李彥仙不由得吐了一口吐沫。


    他瞪了一眼隊伍中的吐蕃向導,嚇得向導連忙縮起了脖子。


    想要詢問播仙鎮有多少人口、多少兵力,這些原本是樣磨牧民、隨時可以轉變身份的馬匪們一問三不知,李彥仙幹脆將馬匪們的馬兒都搶了,清水也搶了,連破爛的武器也一並搶了,便調頭向西南而去。


    然後他就見識到了西域的混亂,瀚海流沙以南,昆侖山以西,夾雜在高原與內陸之間的,是沿著河流分布的一個又一個小綠洲。


    大約是因為這裏靠近高昌迴鶻與東喀拉汗國的交界處,馬匪橫生,幾十騎甚至百餘騎就敢唿嘯而至,唿嘯而逃。


    發了狠的李彥仙幹脆遇到馬匪就追殺,連殺了三股馬匪後,居然有一支百餘人的小部落主動尋來請求托庇。


    這支小部落自稱是黃頭迴鶻,夾在諸多勢力之間艱難生存,李彥仙難得動了惻隱之心,便答應了請求,並在附近駐紮了下來,決定休整一段時間。


    從青海南道一路行來,李彥仙部下士兵沒什麽損失,但隨行的戰馬累死、凍死了不少,他覺得自己這一輩子都沒有走過這麽艱難的路。


    難怪青海南道絕少商隊往來,他娘的都在播仙鎮以東被馬匪給劫了啊!


    李彥仙看過吳用那裏統計的數據,去年僅僅是青海北道對河西走廊的截流,就是非常可觀的一批稅收,所以在他眼裏,這些馬匪劫的不是錢財,而是我大漢的商稅!


    誰都知道朝廷收稅後重新分配各地,西北邊軍若要反攻殺迴西域,這些西域商隊可是會提供相當一部分稅務資金的。


    有了這支黃頭迴鶻小部落本地人為向導,李彥仙便在播仙鎮以東大約三四百裏處,開始對商道的匪亂進行打擊。


    隨著他名氣越來越大,更多的馬匪重新變為部落牧民前來投奔,李彥仙挑挑揀揀之下,到了四月時,他手下已經超過八百人,有戰馬、駱駝等二千頭,成為高昌迴鶻東南靠近高原的最大一股勢力。


    四月下旬,李彥仙手下已經聚了千餘號人,護著大小七個部落三千餘人,便沿著於闐河,向播仙鎮方向而去。


    李彥仙不自覺當中充當了另外一個角色,那就是西域佛事的護法人。由於綠教大肆入侵,喀拉汗國對西域的持續進攻,高昌迴鶻的佛教已經開始衰敗,許多西域佛國如龜茲等,也隨著於闐國的滅亡而開始綠化了。


    這些小部落最晚在唐朝時就接受了佛教的傳播,並且認為李彥仙是吐蕃來的,吐蕃也崇尚佛事,那麽大家的信仰是一致的,麵對的敵人也是一致的。


    李彥仙便這麽大搖大擺地領兵衝入了東喀拉汗國境內,東喀拉汗國由於百姓定居、遊牧並存,故而在東部遊牧區域,並沒有建立起完備的管理製度和機構,仍舊是部落部族自治,這讓已經做好了大戰準備的李彥仙大開眼界。


    遊牧諸部落可以在兩個勢力之間來迴遊牧,但李彥仙還是在距離播仙鎮數百裏之外停了下來,再繼續前行,就到了東喀拉汗國定居的百姓生活區域,他必須先派人打探那裏的虛實。


    聽聞了他的名聲,便有一行六個人匆匆尋來,見到這一行人時,李彥仙大吃一驚:“博望侯,原來你們還活著啊!”


    前來的正是與朝廷失去聯絡快兩年的馬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迴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迴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