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頭領之中,道士出身的也好幾個,馬靈的徒弟徐瑾很早就轉入地方任職,而馬靈由於早年多在江湖走動,加入梁山後又負責情報、外交事宜,故而李彥仙記得,當初馬靈從皋蘭府方向向西夏而去時,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姿儀。
但眼下的馬靈,大約是風餐露宿的太久了,也變得黑黑瘦瘦,全無半點道人的氣象,看上去倒像是個餓慌了的賊。
馬靈大致將他從沙州出發後的經曆講了一遍。
他在高昌迴鶻遊曆了一番,因為一路走來膚色也被西北的烈日曬黑,又喬裝了服飾,單從外貌看,並不能分辨出他與隨從是不是漢人。
高昌佛事已衰,且高昌迴鶻國力弱,若非喀拉汗國分裂,大約也不能夠堅持這麽久,在聽說喀拉汗國綠教昌盛、導致西域西南、南部佛教皆被取代後,馬靈便向東喀拉汗國而去。
他在東喀拉汗國遊曆了大半年,從前漢時的疏勒城、現如今的喀什噶爾向西翻越蔥嶺,走到半路就退了迴來,實在走不動了。
於是馬靈就在於闐城住了下來,作為道士,馬靈江湖閱曆足,對佛教也多有了解,況且隨著方臘殘部投奔梁山,摩尼教也傳入蓬萊府,雖然幾乎沒有什麽民間影響力,但馬靈對摩尼教以及拜火教、祆教也有所了解。
故而他打算認真研究一下綠教,畢竟佛教在前漢就已經傳入西域,並且在西域昌盛了千餘年,他很想搞清楚,為何據說唐朝時出現的綠教,短短一二百年就能夠從大食國闖入西域,並將佛教徹底取代。
馬靈越研究越是心驚,新漢推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而且馬靈還曾經與王倫深入探討過,他記得王倫曾經說過幾個新詞,比如世俗化、比如政教合一。
綠教就是典型的政教合一,其教義在崇尚道法自然的馬靈看來實在太嚴苛了,也難怪會傳播如此迅猛。
必須遏製綠教的傳播,使西域佛事再度昌盛起來!
這就是馬靈研究後得出的結論,這也是為什麽他沒有繼續向西而去的最主要原因,他必須盡快趕迴朝廷,將此事向王倫詳細匯報。
盡管在許多梁山頭領眼中,王倫這個大首領、現如今的新漢皇帝相比唐太宗少了許多霸氣和王者氣息,但頭領、官員們已經都很滿意了,畢竟跟趙佶一對比,王倫簡直是明君中的明君!
王倫有一個優點,格外讓眾人信服,那就是他當得起“高瞻遠矚”四個字。
馬靈相信,一旦對金國的戰事結束,王倫肯定會派大軍重新返迴西域的,一旦中原王朝再次占據前漢唐時的故土,西域的佛教徒們肯定會全心全意配合,再無反心!
他這話並沒有跟李彥仙詳細說起,而是問起了朝廷北伐的狀況,但李彥仙一直在青海附近坐鎮,隻知道韓世忠在河東行省北進收複了兩個州,打通了與漠南草原的聯係。
至於河北行省方向,消息或許已經傳到西北,但李彥仙也沒有辦法收到。
“博望侯,我聚兵千餘,是否可以對播仙鎮用兵?”
李彥仙旁的不關心,他隻知道,東喀拉汗國和高昌迴鶻不能打擊馬匪,使得許多商隊被劫後、贓物都在播仙鎮銷售,這就是打擊了與我大漢的商路,必須得給個教訓。
馬靈搖搖頭:“東喀拉汗國雖然弱小,但此國效仿我中原,推行軍功爵位製度,故而西域諸城雖然人口少,播仙鎮周圍,亦可以集勝兵數千,隻怕攻之不易!”
李彥仙頓時歎了口氣,此前他一直很佩服史文恭,但馬靈出現後,他對馬靈就格外敬重,大宋就是因為似馬靈這樣的人太少了,對西夏以西完全不了解。
正是因為馬靈提供的情況,他才能夠配合吳用,接連兩次對西夏發起大規模的襲擾,李彥仙覺得,將來朝廷攻滅西夏,他怕是難以成為領兵大將,但攻西域時,難道他還沒有機會麽?
若能攻占播仙鎮,李彥仙覺得,隻要給他一千漢兵,青海道後勤不斷,他就能在西域堅守一輩子。
“博望侯以為,眼下我等當如何做事?”已經聚攏了千餘牧民,李彥仙覺得“賊不跑空”,我千辛萬苦翻越昆侖山到此,總不能空手而迴吧?
馬靈便按照李彥仙的描述,以石子在地上畫了個粗略的地圖,圈出好大一個圈來:“李校尉可以白蘭都督府的名義,使諸部皆受我大漢羈縻,理清商路,剿滅匪亂,則此處皆為我大漢諸部落之遊牧地也!”
他這個圈劃得有點兒大,方圓數百裏,差不多在播仙鎮的東北、大屯城的東南,靠近高原,緊挨著青海南道出高原的山口,向北多跑個幾百裏,就能從青海北道進入高原。
李彥仙摸了摸雜亂的胡須,嘿嘿笑了起來。
馬靈的這個主意很好,畢竟李彥仙從高原跑到西域,本就名不正言不順的,但若他說服了跟隨自己的諸部落都加入新漢,那麽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他現在的行為,說不好聽就是入侵,但馬靈的建議一旦執行,那就變成了新漢的內政,高昌迴鶻、東喀拉汗國想要反對,那就得麵臨新漢這個龐然大物了,哪怕現在新漢根本無暇西顧。
馬靈也給出了進一步的建議,一旦東喀拉汗國舉大兵來襲,李彥仙就可以退迴高原,這樣白蘭都督府也有了出兵的借口,隻要將播仙鎮向東的商路清掃幹淨,新漢就算是在西域找了一處不那麽穩定的立腳點。
李彥仙便知道自己該怎麽做了,他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博望侯若欲歸國,青海南道不可走,宜北向過祁連山,隻要到了沙州南麵,便是到家了!”
他的任務是理清青海南道這一條高原商路,沒辦法護送馬靈東去,而且千餘牧民士兵、數千部落都要仰仗他,他不在西域做大做強,也實在不好就此轉頭東歸啊!
馬靈點了點頭,他也決定沿著昆侖山、祁連山方向東返,過了大屯城,到玉門關方向的商路,自有高昌迴鶻主動維護,他走起來也方便安全。
商議既定,李彥仙信心滿滿,隻覺得西域廣闊天地,合該他這樣的好男兒大展抱負,說不定將來朝廷攻滅西夏,他李彥仙還能領一支大軍,從西域方向殺迴去呢!
但眼下的馬靈,大約是風餐露宿的太久了,也變得黑黑瘦瘦,全無半點道人的氣象,看上去倒像是個餓慌了的賊。
馬靈大致將他從沙州出發後的經曆講了一遍。
他在高昌迴鶻遊曆了一番,因為一路走來膚色也被西北的烈日曬黑,又喬裝了服飾,單從外貌看,並不能分辨出他與隨從是不是漢人。
高昌佛事已衰,且高昌迴鶻國力弱,若非喀拉汗國分裂,大約也不能夠堅持這麽久,在聽說喀拉汗國綠教昌盛、導致西域西南、南部佛教皆被取代後,馬靈便向東喀拉汗國而去。
他在東喀拉汗國遊曆了大半年,從前漢時的疏勒城、現如今的喀什噶爾向西翻越蔥嶺,走到半路就退了迴來,實在走不動了。
於是馬靈就在於闐城住了下來,作為道士,馬靈江湖閱曆足,對佛教也多有了解,況且隨著方臘殘部投奔梁山,摩尼教也傳入蓬萊府,雖然幾乎沒有什麽民間影響力,但馬靈對摩尼教以及拜火教、祆教也有所了解。
故而他打算認真研究一下綠教,畢竟佛教在前漢就已經傳入西域,並且在西域昌盛了千餘年,他很想搞清楚,為何據說唐朝時出現的綠教,短短一二百年就能夠從大食國闖入西域,並將佛教徹底取代。
馬靈越研究越是心驚,新漢推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而且馬靈還曾經與王倫深入探討過,他記得王倫曾經說過幾個新詞,比如世俗化、比如政教合一。
綠教就是典型的政教合一,其教義在崇尚道法自然的馬靈看來實在太嚴苛了,也難怪會傳播如此迅猛。
必須遏製綠教的傳播,使西域佛事再度昌盛起來!
這就是馬靈研究後得出的結論,這也是為什麽他沒有繼續向西而去的最主要原因,他必須盡快趕迴朝廷,將此事向王倫詳細匯報。
盡管在許多梁山頭領眼中,王倫這個大首領、現如今的新漢皇帝相比唐太宗少了許多霸氣和王者氣息,但頭領、官員們已經都很滿意了,畢竟跟趙佶一對比,王倫簡直是明君中的明君!
王倫有一個優點,格外讓眾人信服,那就是他當得起“高瞻遠矚”四個字。
馬靈相信,一旦對金國的戰事結束,王倫肯定會派大軍重新返迴西域的,一旦中原王朝再次占據前漢唐時的故土,西域的佛教徒們肯定會全心全意配合,再無反心!
他這話並沒有跟李彥仙詳細說起,而是問起了朝廷北伐的狀況,但李彥仙一直在青海附近坐鎮,隻知道韓世忠在河東行省北進收複了兩個州,打通了與漠南草原的聯係。
至於河北行省方向,消息或許已經傳到西北,但李彥仙也沒有辦法收到。
“博望侯,我聚兵千餘,是否可以對播仙鎮用兵?”
李彥仙旁的不關心,他隻知道,東喀拉汗國和高昌迴鶻不能打擊馬匪,使得許多商隊被劫後、贓物都在播仙鎮銷售,這就是打擊了與我大漢的商路,必須得給個教訓。
馬靈搖搖頭:“東喀拉汗國雖然弱小,但此國效仿我中原,推行軍功爵位製度,故而西域諸城雖然人口少,播仙鎮周圍,亦可以集勝兵數千,隻怕攻之不易!”
李彥仙頓時歎了口氣,此前他一直很佩服史文恭,但馬靈出現後,他對馬靈就格外敬重,大宋就是因為似馬靈這樣的人太少了,對西夏以西完全不了解。
正是因為馬靈提供的情況,他才能夠配合吳用,接連兩次對西夏發起大規模的襲擾,李彥仙覺得,將來朝廷攻滅西夏,他怕是難以成為領兵大將,但攻西域時,難道他還沒有機會麽?
若能攻占播仙鎮,李彥仙覺得,隻要給他一千漢兵,青海道後勤不斷,他就能在西域堅守一輩子。
“博望侯以為,眼下我等當如何做事?”已經聚攏了千餘牧民,李彥仙覺得“賊不跑空”,我千辛萬苦翻越昆侖山到此,總不能空手而迴吧?
馬靈便按照李彥仙的描述,以石子在地上畫了個粗略的地圖,圈出好大一個圈來:“李校尉可以白蘭都督府的名義,使諸部皆受我大漢羈縻,理清商路,剿滅匪亂,則此處皆為我大漢諸部落之遊牧地也!”
他這個圈劃得有點兒大,方圓數百裏,差不多在播仙鎮的東北、大屯城的東南,靠近高原,緊挨著青海南道出高原的山口,向北多跑個幾百裏,就能從青海北道進入高原。
李彥仙摸了摸雜亂的胡須,嘿嘿笑了起來。
馬靈的這個主意很好,畢竟李彥仙從高原跑到西域,本就名不正言不順的,但若他說服了跟隨自己的諸部落都加入新漢,那麽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他現在的行為,說不好聽就是入侵,但馬靈的建議一旦執行,那就變成了新漢的內政,高昌迴鶻、東喀拉汗國想要反對,那就得麵臨新漢這個龐然大物了,哪怕現在新漢根本無暇西顧。
馬靈也給出了進一步的建議,一旦東喀拉汗國舉大兵來襲,李彥仙就可以退迴高原,這樣白蘭都督府也有了出兵的借口,隻要將播仙鎮向東的商路清掃幹淨,新漢就算是在西域找了一處不那麽穩定的立腳點。
李彥仙便知道自己該怎麽做了,他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博望侯若欲歸國,青海南道不可走,宜北向過祁連山,隻要到了沙州南麵,便是到家了!”
他的任務是理清青海南道這一條高原商路,沒辦法護送馬靈東去,而且千餘牧民士兵、數千部落都要仰仗他,他不在西域做大做強,也實在不好就此轉頭東歸啊!
馬靈點了點頭,他也決定沿著昆侖山、祁連山方向東返,過了大屯城,到玉門關方向的商路,自有高昌迴鶻主動維護,他走起來也方便安全。
商議既定,李彥仙信心滿滿,隻覺得西域廣闊天地,合該他這樣的好男兒大展抱負,說不定將來朝廷攻滅西夏,他李彥仙還能領一支大軍,從西域方向殺迴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