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長利知道胡瑩說的是自己提拔了她的這件事。從一個文化館的創作員,一舉提拔到文化局長的職務,也就他華長利能做的出來。
可是,作為一個縣的主要領導,先是縣長,後是縣委書記,他對這個地方的文化事業,還真的沒幹過什麽,幾年前,寧古縣最後一個吃財政飯的寧古歌舞團從大家的眼裏消失,此後文化係統也就有那麽幾個專職幹部,下麵的所有部門和單位,撤銷的撤銷,轉製的轉製,文化宮變成了歌舞廳,圖書館變成了大賣場,整個一個古老的縣城,就沒有一個可以叫做文化的場所,一句話,就是為了經濟讓路,減少吃白飯的人,他們這些當領導的,把文化整個東西,從大眾的眼裏消失了。
可是老天跟他開了個玩笑,居然讓他這個曾經不把文化當迴事的人去主抓文化。也隻有在這個時候,他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麽,說是犯了錯誤,也絕不為過。
由於他在寧古幾乎就是一個人說了算,也就很少聽到不同的意見,就連胡瑩也沒有對他進過相左之言,他也就總是感到自己什麽都是對的。
華長利不無感慨地說:“我記得小時候,寧古的街上還有幾家電影院和戲園子,在中專讀書的時候,偶爾也到圖書館跑跑,可這些東西現在怎麽都看不見了?”
胡瑩看著華長利說:“這些幾乎都是在你當縣長和縣委書記的八年中消失的。你不會完全忘了吧?”
華長利想了想說:“是啊,我是94年當的縣長,那年正好開十四大,完全實行市場經濟,也就是時常完全開放的時候。在我的腦子裏,什麽都是市場化了,就是說隻要是能賺錢就行。現在看來還是有事偏頗啊。”
見到華長利的自責,胡瑩安慰地說:“寧古的文化係統,跟大多數地方一樣,也就是個空殼,但這個也不能怪你,發展經濟,畢竟是哪個時代唯一的主題,那個時候兩省博物館都對外出租,做起了生意,現在你有這樣的認識就好了,以後可就要在文化上做些文章了。”
華長利真誠地說:“那就說好,以後就該你來支持我了。”
“石江是個大舞台,你這個文化上的龍,可是有騰飛的空間了。”
華長利看著胡瑩道:“我現在是賣啥吆喝啥,說起文化,我覺得我們寧古還真有許多文化大腕啊,就拿你來說,你那幾本書就很不錯的啊。”
“你都看過嗎?”
“那幾本小說沒看。”
胡瑩的臉微微一紅:“我想這樣的書你是不會看的。就我那幾本書啊,你不看也罷。”
那幾部作品提倡的是個性的張揚和情欲的釋放,如果讓一個領導看了,也許就會認為她是個提倡性解放,可以隨意放縱自己的人。這在官場可是很敏感的人。
可是,胡瑩總是覺得自己這個局長是給華長利當的,如果讓自己選擇,她寧可選擇自己找個地方寫作,如果給她發工資就最好了,不發也無所謂。
“不過,你就要離開寧古,我這個寫書的人,被你提拔為文化局長,你還從來沒有喝過我的一杯酒哦。”
想起兩年前由於看了胡瑩的一本描寫寧古市經濟起航的長篇報告文學,裏麵也有過多的對這個敢想敢幹的縣委書記的讚美,隻是經過一次交談,他就一舉把這個文化館的創作員,提拔到文化局長的位置,還真有幾分驚心動魄的味道,因為太多的人都認為他華長利已經占有了這個年輕貌美而又富有才華的女人。
“按理說,今天晚上我應該請你,可是,我靠不上邊啊。”
華長利心想,這麽多年她胡瑩沒到他家去過一次不說,除了工作關係,酒就更沒喝過一口。
她似乎不屑於和他這個官人為伍,當上這個文化局長,她也沒覺得和過去的自己有什麽不同。
這就是文人吧。
“我們以後工作聯係的也許會更緊密的。”
“也許,雖然地域的概念遠了。”
這句話裏還有潛台詞,華長利看了一眼胡瑩的側影,說是秀色可餐,一點不假。
狀元樓到了。
華長利的眼睛注視著不遠處這個十分別致的建築,不由得感慨地說:“我發現狀元樓今天可真是漂亮。”
胡瑩微微一笑說:“是和你今天的心情有關吧。”
“是和文化這兩個字有關係的吧。”
“哦,不錯,從今天以後也許就和文化這兩個字有著不解之緣了。”
胡瑩的話語裏帶著幾分特別的意味,但絕對是充滿著情感的。華長利也就充滿著情誼地看了胡瑩一眼說:“可惜我過去沒有多和你這個文化女人多做交流啊。”
“以後也還有機會啊。不過,任何一個官人都是把經濟當成頭等大事的。就連我這個文化局長,有時也要從經濟的方麵考慮問題啊。”
“也許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搞文化的悲哀哦。”
雖然這樣說,但文化永遠是一種曆史的存在。寧古縣的古老也積澱下了許多的文化氛圍,別的不說,狀元樓古色古香,雕梁畫棟,紅牆綠瓦,就是寧古縣最具有曆史性的建築,也代表著這座古老縣城的文化沉澱。
大家先華長利一步來到這裏,但都聚集在門口等待著華長利。突然,一陣鞭炮的聲音在飯店的門前炸響,華長利開門大喊了一聲:“真是胡鬧。”
“快關門。有煙。”
華長利又把門關上。
看到華長利氣唿唿的樣子,胡瑩說:“這是怎麽了?”
“哦,他們這是幹什麽?”
胡瑩突然笑了起來:“你是以為他們在給你放鞭炮嗎?”
華長利一愣說:“難道不是嗎?”
“如果是,他們是為你升職慶賀呢,還是為你離開寧古而歡慶?”
“這個……”華長利還真的說不清楚。
“你看,那裏有個結婚的。”
華長利順著胡瑩的手指望去,看到有一對新人在鞭炮聲結束後,走下了喜車。
當著胡瑩的麵,華長利哈哈笑了起來:“我這是多心了。我還以為要把我掃地出門才放的炮呢。”
“這送你赴宴的車隊就夠排場的,如果再放這樣熱鬧的鞭炮,那可就更是新聞了。”
“咳,這個古維峰,就喜歡搞這個名堂。”
“你走後,寧古可就是古維峰的天下了。”胡瑩深沉而又擔憂地說。
縣裏四套班子在家的領導,也有那麽幾十個,都站在狀元樓門前的台階上,迎候著華長利,就像是迎候著什麽貴客的到來。
寧古的政界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向上升遷的了,有的隻是個平調,多半是明升暗降,以縣長的名義,到市裏當個什麽委的主任副主任,權力明顯削減,這人在大家的眼中也就不那麽重要。到市裏升到副市長一級的,在華長利的記憶裏,他還是第一人。也許這也是大家把場麵搞得如此之大的原因吧。
胡瑩小聲說:“大家把你當做中央領導來歡迎了。”
華長利歎了口氣說:“什麽時候能不搞這樣的形式?”
“難。”胡瑩就說了一個字。
在人群裏,縣長呂永舉顯得過於矮小,這是個老實本分,做事從不越線的人,如果要講文化,呂永舉可是這五大班子所有的領導經濟化最高的,清華計算機專業畢業,本來是要在寧古大力發展新興的產業,呂永舉也好派上大用,但呂永舉卻似乎對當官更加擅長,竟然一步一步升到這個縣太爺的位置,但他從來沒有把自己擺在縣太爺的位置。這點華長利還是滿意的,雖然呂永舉當上了縣長後沒有什麽大的做為,但人還老實,華長利也就從來沒有為難過他。
站在呂永舉身邊的,是常務副書記程繼明,這是眼看就要退休迴家的人,對於寧古縣未來權力的競爭,已經喪失了應有的興趣。也早在幾年前,就開始整理寧古縣的曆史文化,一本半文半白的曆史小說正在出爐。對此華長利心裏就想,也隻有這個社會,才能養活這些附庸風雅的官人。他自己如果到了那個年紀,一定不在官場上混,哪怕自己開個小廠子,也絕不搞這樣的把戲。
但這也就是隨便想想,到那個年紀還早著呢。
就現在的官人來說,文化結構已經不是問題了,個個不是本科,就是研究生畢業,這和八十年代那種文化結構已經大不相同,但華長利總覺得現在這些人雖然文憑上去了,但文化本身上的東西卻又是少得可憐。雖然自己文化本身的東西並不那麽豐富,但他還是感到這裏存在著問題。這也是他看好胡瑩是個底蘊豐富的文化女人原因。
古維峰雖然隻是常務副縣長,但在寧古經營多年,和縣長呂永舉都在盯著華長利離開後空下來的位置。按理說華長利的位置留給現在的縣長呂永舉倒是正合適,但古維峰卻並不甘心,他就想一躍到呂永舉之上,在寧古縣這個經濟發達的重鎮,開始他古維峰的時代。
“你這一走,寧古可就不安定了。”胡瑩充滿幾分擔憂地說。
這些年來,地方的黨政一把手,基本上都在本地解決,很少空投幹部。就未來寧古縣的人事安排,石江市委書記隋樹震暗地裏征求過華長利的意見。他認為呂永舉更能幹事,擔任縣委書記也就更合適一些。他感到隋樹震會認真考慮自己的建議。
“問題不大,還是要相信上級領導的。”
胡瑩不經意地一笑,這讓華長利覺得自己說的話很是空洞。
呂永舉和古維峰邊和大家說著什麽,邊等著華長利的車。見華長利的車開了過來,紛紛迎上前,像迎接上級領導似的,說著許多熱情而又虛偽的話。
“文人執政,總還是不行。”
“現在文人的概念已經很模糊了。文人其實是指有文化的人,現在的人你說哪個沒文化?哪個不會寫點東西?”
“嗯,那古維峰總不能算是文化人吧?”
“他?哼,特殊。”
呂永舉幾步就跨了過來,開了車門說:“看到你們倆在一起,又有放炮的,大家還以為你們是一對新人呢。”
華長利下了車說:“那我可是榮幸了。”
“什麽呀,華長利管路亨通,我怎麽高攀得上。”
“不不,我看你們倆還真是合適。哈哈。”這是古維峰的大笑。
呂永舉沉穩的個性剛好和大大咧咧而又總想越線的古維峰形成反差,而他們之間的文化也存在著巨大的懸殊。按理說,古維峰也隻有初中畢業的水平,但他卻有一張研究生的文憑。這就似乎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給一個人貼個特殊的標簽,就是這個時代的烙印。
古維峰說:“今天可是我們寧古縣的好日子啊。我們林書記到石江這個大市當副市長,這在過去可就是三品大員了,而我們還是七品芝麻官呢。”
這就是典型的沒文化那種官人說的話。呂永舉說的話還是好聽些,他說:“你這一離開,我們的感情上一下子還很難接受呢。”
華長利說:“看你們說的,我也不是完全離開了寧古縣,寧古也是石江的一個縣嘛,人還是遠了親,也許你們以後看到我,就更感到親切呢。”
“那是,那是,林市長永遠是我們的親人。”
大家又說了一些奉承的話。胡瑩從華長利的車裏走下來,大家把視線落在這個文化女人的身上。古維峰已經知道華長利邀請了胡瑩出席,心想,今天這個場合不管怎麽說,邀請這個非縣級領導就是不合適的,但過去並沒發現華長利和這個女人有什麽特別的關係。
“要講文化,我們的文化局長可是文化最高的。”
“常副縣長,你可別轉移到我身上來。”
“不轉移都不行,你不僅文化最高,還是我們寧古最漂亮的女人。一個文化市長,一個文化局長,就給我們講講什麽是文化吧。”古維峰知道今天胡瑩不該來,就純心拿胡瑩說事兒。
呂永舉笑道:“是啊,你隻知道什麽是經濟,要是問你什麽是文化,你一準說不出來。”
華長利笑著說:“這個問題隻能由我們的文化局長來跟大家說說了。”
胡瑩可不想出這個風頭,說:“大家還是別讓我出醜了,我來到這裏,本身就忐忑不安,各為領導再出我的醜,我就找個地方藏起來得了。”
胡瑩越是推脫,古維峰越是抓住胡瑩不放,大家平時很少在一起,今天這樣的機會倒是難得,於是說:“這可不是我們文化局長的性格,誰不知道苗局長是有名的作家,又把我們寧古古城研究的非常到位?”
華長利皺了一下眉頭,但現在他也不好說為胡瑩解脫的話來,也就隻好讓古維峰胡鬧下去。
可是,作為一個縣的主要領導,先是縣長,後是縣委書記,他對這個地方的文化事業,還真的沒幹過什麽,幾年前,寧古縣最後一個吃財政飯的寧古歌舞團從大家的眼裏消失,此後文化係統也就有那麽幾個專職幹部,下麵的所有部門和單位,撤銷的撤銷,轉製的轉製,文化宮變成了歌舞廳,圖書館變成了大賣場,整個一個古老的縣城,就沒有一個可以叫做文化的場所,一句話,就是為了經濟讓路,減少吃白飯的人,他們這些當領導的,把文化整個東西,從大眾的眼裏消失了。
可是老天跟他開了個玩笑,居然讓他這個曾經不把文化當迴事的人去主抓文化。也隻有在這個時候,他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麽,說是犯了錯誤,也絕不為過。
由於他在寧古幾乎就是一個人說了算,也就很少聽到不同的意見,就連胡瑩也沒有對他進過相左之言,他也就總是感到自己什麽都是對的。
華長利不無感慨地說:“我記得小時候,寧古的街上還有幾家電影院和戲園子,在中專讀書的時候,偶爾也到圖書館跑跑,可這些東西現在怎麽都看不見了?”
胡瑩看著華長利說:“這些幾乎都是在你當縣長和縣委書記的八年中消失的。你不會完全忘了吧?”
華長利想了想說:“是啊,我是94年當的縣長,那年正好開十四大,完全實行市場經濟,也就是時常完全開放的時候。在我的腦子裏,什麽都是市場化了,就是說隻要是能賺錢就行。現在看來還是有事偏頗啊。”
見到華長利的自責,胡瑩安慰地說:“寧古的文化係統,跟大多數地方一樣,也就是個空殼,但這個也不能怪你,發展經濟,畢竟是哪個時代唯一的主題,那個時候兩省博物館都對外出租,做起了生意,現在你有這樣的認識就好了,以後可就要在文化上做些文章了。”
華長利真誠地說:“那就說好,以後就該你來支持我了。”
“石江是個大舞台,你這個文化上的龍,可是有騰飛的空間了。”
華長利看著胡瑩道:“我現在是賣啥吆喝啥,說起文化,我覺得我們寧古還真有許多文化大腕啊,就拿你來說,你那幾本書就很不錯的啊。”
“你都看過嗎?”
“那幾本小說沒看。”
胡瑩的臉微微一紅:“我想這樣的書你是不會看的。就我那幾本書啊,你不看也罷。”
那幾部作品提倡的是個性的張揚和情欲的釋放,如果讓一個領導看了,也許就會認為她是個提倡性解放,可以隨意放縱自己的人。這在官場可是很敏感的人。
可是,胡瑩總是覺得自己這個局長是給華長利當的,如果讓自己選擇,她寧可選擇自己找個地方寫作,如果給她發工資就最好了,不發也無所謂。
“不過,你就要離開寧古,我這個寫書的人,被你提拔為文化局長,你還從來沒有喝過我的一杯酒哦。”
想起兩年前由於看了胡瑩的一本描寫寧古市經濟起航的長篇報告文學,裏麵也有過多的對這個敢想敢幹的縣委書記的讚美,隻是經過一次交談,他就一舉把這個文化館的創作員,提拔到文化局長的位置,還真有幾分驚心動魄的味道,因為太多的人都認為他華長利已經占有了這個年輕貌美而又富有才華的女人。
“按理說,今天晚上我應該請你,可是,我靠不上邊啊。”
華長利心想,這麽多年她胡瑩沒到他家去過一次不說,除了工作關係,酒就更沒喝過一口。
她似乎不屑於和他這個官人為伍,當上這個文化局長,她也沒覺得和過去的自己有什麽不同。
這就是文人吧。
“我們以後工作聯係的也許會更緊密的。”
“也許,雖然地域的概念遠了。”
這句話裏還有潛台詞,華長利看了一眼胡瑩的側影,說是秀色可餐,一點不假。
狀元樓到了。
華長利的眼睛注視著不遠處這個十分別致的建築,不由得感慨地說:“我發現狀元樓今天可真是漂亮。”
胡瑩微微一笑說:“是和你今天的心情有關吧。”
“是和文化這兩個字有關係的吧。”
“哦,不錯,從今天以後也許就和文化這兩個字有著不解之緣了。”
胡瑩的話語裏帶著幾分特別的意味,但絕對是充滿著情感的。華長利也就充滿著情誼地看了胡瑩一眼說:“可惜我過去沒有多和你這個文化女人多做交流啊。”
“以後也還有機會啊。不過,任何一個官人都是把經濟當成頭等大事的。就連我這個文化局長,有時也要從經濟的方麵考慮問題啊。”
“也許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搞文化的悲哀哦。”
雖然這樣說,但文化永遠是一種曆史的存在。寧古縣的古老也積澱下了許多的文化氛圍,別的不說,狀元樓古色古香,雕梁畫棟,紅牆綠瓦,就是寧古縣最具有曆史性的建築,也代表著這座古老縣城的文化沉澱。
大家先華長利一步來到這裏,但都聚集在門口等待著華長利。突然,一陣鞭炮的聲音在飯店的門前炸響,華長利開門大喊了一聲:“真是胡鬧。”
“快關門。有煙。”
華長利又把門關上。
看到華長利氣唿唿的樣子,胡瑩說:“這是怎麽了?”
“哦,他們這是幹什麽?”
胡瑩突然笑了起來:“你是以為他們在給你放鞭炮嗎?”
華長利一愣說:“難道不是嗎?”
“如果是,他們是為你升職慶賀呢,還是為你離開寧古而歡慶?”
“這個……”華長利還真的說不清楚。
“你看,那裏有個結婚的。”
華長利順著胡瑩的手指望去,看到有一對新人在鞭炮聲結束後,走下了喜車。
當著胡瑩的麵,華長利哈哈笑了起來:“我這是多心了。我還以為要把我掃地出門才放的炮呢。”
“這送你赴宴的車隊就夠排場的,如果再放這樣熱鬧的鞭炮,那可就更是新聞了。”
“咳,這個古維峰,就喜歡搞這個名堂。”
“你走後,寧古可就是古維峰的天下了。”胡瑩深沉而又擔憂地說。
縣裏四套班子在家的領導,也有那麽幾十個,都站在狀元樓門前的台階上,迎候著華長利,就像是迎候著什麽貴客的到來。
寧古的政界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向上升遷的了,有的隻是個平調,多半是明升暗降,以縣長的名義,到市裏當個什麽委的主任副主任,權力明顯削減,這人在大家的眼中也就不那麽重要。到市裏升到副市長一級的,在華長利的記憶裏,他還是第一人。也許這也是大家把場麵搞得如此之大的原因吧。
胡瑩小聲說:“大家把你當做中央領導來歡迎了。”
華長利歎了口氣說:“什麽時候能不搞這樣的形式?”
“難。”胡瑩就說了一個字。
在人群裏,縣長呂永舉顯得過於矮小,這是個老實本分,做事從不越線的人,如果要講文化,呂永舉可是這五大班子所有的領導經濟化最高的,清華計算機專業畢業,本來是要在寧古大力發展新興的產業,呂永舉也好派上大用,但呂永舉卻似乎對當官更加擅長,竟然一步一步升到這個縣太爺的位置,但他從來沒有把自己擺在縣太爺的位置。這點華長利還是滿意的,雖然呂永舉當上了縣長後沒有什麽大的做為,但人還老實,華長利也就從來沒有為難過他。
站在呂永舉身邊的,是常務副書記程繼明,這是眼看就要退休迴家的人,對於寧古縣未來權力的競爭,已經喪失了應有的興趣。也早在幾年前,就開始整理寧古縣的曆史文化,一本半文半白的曆史小說正在出爐。對此華長利心裏就想,也隻有這個社會,才能養活這些附庸風雅的官人。他自己如果到了那個年紀,一定不在官場上混,哪怕自己開個小廠子,也絕不搞這樣的把戲。
但這也就是隨便想想,到那個年紀還早著呢。
就現在的官人來說,文化結構已經不是問題了,個個不是本科,就是研究生畢業,這和八十年代那種文化結構已經大不相同,但華長利總覺得現在這些人雖然文憑上去了,但文化本身上的東西卻又是少得可憐。雖然自己文化本身的東西並不那麽豐富,但他還是感到這裏存在著問題。這也是他看好胡瑩是個底蘊豐富的文化女人原因。
古維峰雖然隻是常務副縣長,但在寧古經營多年,和縣長呂永舉都在盯著華長利離開後空下來的位置。按理說華長利的位置留給現在的縣長呂永舉倒是正合適,但古維峰卻並不甘心,他就想一躍到呂永舉之上,在寧古縣這個經濟發達的重鎮,開始他古維峰的時代。
“你這一走,寧古可就不安定了。”胡瑩充滿幾分擔憂地說。
這些年來,地方的黨政一把手,基本上都在本地解決,很少空投幹部。就未來寧古縣的人事安排,石江市委書記隋樹震暗地裏征求過華長利的意見。他認為呂永舉更能幹事,擔任縣委書記也就更合適一些。他感到隋樹震會認真考慮自己的建議。
“問題不大,還是要相信上級領導的。”
胡瑩不經意地一笑,這讓華長利覺得自己說的話很是空洞。
呂永舉和古維峰邊和大家說著什麽,邊等著華長利的車。見華長利的車開了過來,紛紛迎上前,像迎接上級領導似的,說著許多熱情而又虛偽的話。
“文人執政,總還是不行。”
“現在文人的概念已經很模糊了。文人其實是指有文化的人,現在的人你說哪個沒文化?哪個不會寫點東西?”
“嗯,那古維峰總不能算是文化人吧?”
“他?哼,特殊。”
呂永舉幾步就跨了過來,開了車門說:“看到你們倆在一起,又有放炮的,大家還以為你們是一對新人呢。”
華長利下了車說:“那我可是榮幸了。”
“什麽呀,華長利管路亨通,我怎麽高攀得上。”
“不不,我看你們倆還真是合適。哈哈。”這是古維峰的大笑。
呂永舉沉穩的個性剛好和大大咧咧而又總想越線的古維峰形成反差,而他們之間的文化也存在著巨大的懸殊。按理說,古維峰也隻有初中畢業的水平,但他卻有一張研究生的文憑。這就似乎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給一個人貼個特殊的標簽,就是這個時代的烙印。
古維峰說:“今天可是我們寧古縣的好日子啊。我們林書記到石江這個大市當副市長,這在過去可就是三品大員了,而我們還是七品芝麻官呢。”
這就是典型的沒文化那種官人說的話。呂永舉說的話還是好聽些,他說:“你這一離開,我們的感情上一下子還很難接受呢。”
華長利說:“看你們說的,我也不是完全離開了寧古縣,寧古也是石江的一個縣嘛,人還是遠了親,也許你們以後看到我,就更感到親切呢。”
“那是,那是,林市長永遠是我們的親人。”
大家又說了一些奉承的話。胡瑩從華長利的車裏走下來,大家把視線落在這個文化女人的身上。古維峰已經知道華長利邀請了胡瑩出席,心想,今天這個場合不管怎麽說,邀請這個非縣級領導就是不合適的,但過去並沒發現華長利和這個女人有什麽特別的關係。
“要講文化,我們的文化局長可是文化最高的。”
“常副縣長,你可別轉移到我身上來。”
“不轉移都不行,你不僅文化最高,還是我們寧古最漂亮的女人。一個文化市長,一個文化局長,就給我們講講什麽是文化吧。”古維峰知道今天胡瑩不該來,就純心拿胡瑩說事兒。
呂永舉笑道:“是啊,你隻知道什麽是經濟,要是問你什麽是文化,你一準說不出來。”
華長利笑著說:“這個問題隻能由我們的文化局長來跟大家說說了。”
胡瑩可不想出這個風頭,說:“大家還是別讓我出醜了,我來到這裏,本身就忐忑不安,各為領導再出我的醜,我就找個地方藏起來得了。”
胡瑩越是推脫,古維峰越是抓住胡瑩不放,大家平時很少在一起,今天這樣的機會倒是難得,於是說:“這可不是我們文化局長的性格,誰不知道苗局長是有名的作家,又把我們寧古古城研究的非常到位?”
華長利皺了一下眉頭,但現在他也不好說為胡瑩解脫的話來,也就隻好讓古維峰胡鬧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