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衛霍之奇功,白起之往事!
大明:開局斷絕朱允炆帝王路 作者:金蟾入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唉,早知今日,我等又何必枉作小人呢!”
“如今雄主坐朝,攤丁入畝之改革已絕非人力所能逆轉,可笑我等竟妄圖螳臂當車,活該有此下場啊!”
國子監祭酒詹國安仰天長歎了一聲之後,從絕望中迴過了神的翰林院學士宋忠,當即一把揪住了張廷蘭的衣領,滿臉恨意的一連三問道,
“這就是你說的萬無一失?”
“這就是你說的借外邦之大勢,絕無失敗之理的殺手鐧?”
“這就是你所謂的法不責眾,即使功敗垂成,亦可全身而退的萬全之策?”
木已成舟,鴻臚寺卿郝為國此時也不複以往的為官謹慎,“說到底,攤丁入畝不過是一場殺富濟貧的改革!”
“以聖上的性格,但凡有益於那些泥腿子的事兒,但凡有益於大明江山之人,…觸之即死!”
“此事涉及天下,利益受損者絕非寥寥之數,此事尚未全麵推行,你卻急不可耐的強拉著我等,...強作出頭之鳥!”
“嘭…”
毫不留情的一拳,將默不作聲的害人精張廷蘭打了個烏眼青之後,麵目陡然猙獰的郝為國咒罵道,
“狗賊,我等皆恨不能生淡汝肉!”
像是接力賽一般,郝為國話音剛落,素來頗具大家風範的禮部右侍郎蔣正當即跳出來補刀,
“爾本為一欺世盜名之徒,今天遂人願,餘生終老不毛之地倒也算…咎由自取!”
“然你這狗賊,又何必強拉著我等做陪!!!”
“哼,此賊固然是咎由自取!”,冷哼了一聲,大理寺少卿沈同陽悔恨交加道,
“我等本與吳學士無冤無仇,卻受此賊蠱惑,以至寒窗苦讀十數載求得的功名富貴,...毀之一旦!”
“何其無辜也!!!”
有道是泥人尚有三分火,更何況大奸似忠的張廷蘭!
“夠了!!!”
目光陡然淩厲的張廷蘭厲喝了一聲之後,將隱藏在骨子裏的陰毒刻薄展現的淋漓盡致!
“爾等利益熏心之徒,有何顏麵在此犬吠?”
“爾等口口聲聲說上了本官的賊船,若非爾等多有不法之事,又豈能甘願被本官拿捏!?”
“事已至此,不過是時也命也,都是一路貨色,談何連累!!!”
“諸位與其在此指責本官,倒不如好好想想,餘生該如何在已成不毛之地的所謂東歸行省——活的滋潤一些!”
對此,宛如被一箭穿心眾人無聲的對視了一眼之後齊齊一歎!拂袖離去!
卻不知看似惱羞成怒的張廷蘭卻是在他們離去後,長長的吐出了一口壓抑已久的濁氣!
餘生終老海外,總好過待到兩省水患爆發的隱情被揭露後,累及家小要好的多!
盡管如此,如釋重負的他迴首看向奉天殿的目光,仍舊透著濃濃的嫉恨,
“一介奴仆出身,卑賤有如螻蟻一般的東西,你有何資格竟惶惶然位居本官之上!”
“殺人者人恆殺之,等著吧,倭國的無數冤魂,終有找你索命的一天!”
被嫉恨徹底蒙蔽了雙眼的張廷蘭顯然忘記了一點,倭國有此下場,…所因何故!
沿海各省百姓無數次慘遭倭寇肆意殺戮的時候,身居廟堂的他,又何曾有半點悲痛!
身居要職,卻膽敢貪墨治河款項的他,對此刻深陷洪災的無數災民,更是從未有過一絲一毫的愧疚!
或許,視財如命的他,根本就等不到發配海外的那天!
……
隨著一眾倒吳聯盟的官員垮台,草創不過十數載,已實現滅元、誅倭等重大軍事目標、且暗中謀取高麗的大明皇朝,已初現崢嶸!
對此,雄才大略,無奈卻飽受錢糧掣肘的朱元璋此時雖年過五旬,然而此刻,聲若洪鍾的他卻恍如煥發了第二春!
“元末爭雄,各為其主,無分對錯!!!”
“此戰,望鄉、太平二島之軍民不計往日之嫌隙,不忘炎黃之血脈,會同滅倭,功在社稷!”
“今暴元伏誅,重朔漢骨之雄豪,實乃我華夏炎黃崛起的絕好時機!”
這一刻,神采奕奕的朱元璋目視東歸,好似明月入懷的他,格局大開!
“傳旨,望鄉、太平二島共計十三萬六千餘眾,允其各聚兵兩萬,賜名鎮東、鎮西二軍!”
“擢封趙雲蛟為宣威將軍,陳楓為顯威將軍,統率鎮東軍鎮守東南防線!”
“擢封梁天寶為明威將軍,孟浩、焦作二人擢封為宣武、宣勇將軍,統率鎮西軍鎮守西北防線!”
“其部下待遇,鑒於糧草轉運不便,允其擇優劃地千頃,以拱糧草自足!”
“軍餉待遇,與國內齊平!”
“此外,二島十數萬百姓可就地紮根,婦孺老幼有一個算一個,皆賜水田山地五十畝,免三年賦稅!”
“另賞銀兩百萬,以彰兩島之功!”
一番賞賜安排,齊齊拜倒的群臣無有異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若換作以往,難免有些迂腐之徒以往日嫌隙為引,趁機跳出來刷一刷所謂的存在感!
然而今時今日,被收割了一茬又一茬儒家毒瘤的朝堂,已有黃河水清之象!
更何況,遠在海外的張、陳舊部於朝堂群臣而言,本就沒有任何的利益衝突!
“萬歲咱不敢指望,能他娘的活到百歲,咱就心滿意足了!”
“平身!”
“謝陛下!”
聽到這話,思維跳脫的吳憂竟不由的聯想起康熙朝太子私底下的一次抱怨:
—— 放眼古今,世間豈有八十年太子乎!!!
與之相比,朱元璋接下來的一番話,卻讓素來有鐵公雞之稱的戶部尚書沈立本有如剜心割肉!
“傳旨,凡於此戰有功者,千總以上將領加封一級,賞銀五千兩!”
“總旗以下,小旗以上軍官加封三級,賞銀兩千兩!”
“兵勇一視同仁,賞銀五十兩,賜永業田三十畝!”
言及於此,主帥湯和、副帥吳憂,及曹震、耿炳文、郭興等一眾將領,齊齊出列謝恩,“臣等,謝陛下隆恩!”
“先不忙著道謝,咱的話還沒說完!”
大手一揮,朱元璋似笑非笑的打量了一眼眾將之後,臉色一沉道,“功,不可不賞,過,也不可不罰!”
“此滅倭之戰,主帥湯和,副帥吳憂雖建衛霍蓋世之奇功,卻行白起之往事!”
“傳旨,湯、吳二帥治軍寬縱,無視軍法,著官降一級,罰俸五年!”
“此外,為贖失職之過錯,為彰悔疚之誠心,也為使冤魂瞑目…”
“特此加罰你二人親手抄錄金剛經十遍,並齋戒三日,替倭國六百萬亡靈…焚經超度!”
“如今雄主坐朝,攤丁入畝之改革已絕非人力所能逆轉,可笑我等竟妄圖螳臂當車,活該有此下場啊!”
國子監祭酒詹國安仰天長歎了一聲之後,從絕望中迴過了神的翰林院學士宋忠,當即一把揪住了張廷蘭的衣領,滿臉恨意的一連三問道,
“這就是你說的萬無一失?”
“這就是你說的借外邦之大勢,絕無失敗之理的殺手鐧?”
“這就是你所謂的法不責眾,即使功敗垂成,亦可全身而退的萬全之策?”
木已成舟,鴻臚寺卿郝為國此時也不複以往的為官謹慎,“說到底,攤丁入畝不過是一場殺富濟貧的改革!”
“以聖上的性格,但凡有益於那些泥腿子的事兒,但凡有益於大明江山之人,…觸之即死!”
“此事涉及天下,利益受損者絕非寥寥之數,此事尚未全麵推行,你卻急不可耐的強拉著我等,...強作出頭之鳥!”
“嘭…”
毫不留情的一拳,將默不作聲的害人精張廷蘭打了個烏眼青之後,麵目陡然猙獰的郝為國咒罵道,
“狗賊,我等皆恨不能生淡汝肉!”
像是接力賽一般,郝為國話音剛落,素來頗具大家風範的禮部右侍郎蔣正當即跳出來補刀,
“爾本為一欺世盜名之徒,今天遂人願,餘生終老不毛之地倒也算…咎由自取!”
“然你這狗賊,又何必強拉著我等做陪!!!”
“哼,此賊固然是咎由自取!”,冷哼了一聲,大理寺少卿沈同陽悔恨交加道,
“我等本與吳學士無冤無仇,卻受此賊蠱惑,以至寒窗苦讀十數載求得的功名富貴,...毀之一旦!”
“何其無辜也!!!”
有道是泥人尚有三分火,更何況大奸似忠的張廷蘭!
“夠了!!!”
目光陡然淩厲的張廷蘭厲喝了一聲之後,將隱藏在骨子裏的陰毒刻薄展現的淋漓盡致!
“爾等利益熏心之徒,有何顏麵在此犬吠?”
“爾等口口聲聲說上了本官的賊船,若非爾等多有不法之事,又豈能甘願被本官拿捏!?”
“事已至此,不過是時也命也,都是一路貨色,談何連累!!!”
“諸位與其在此指責本官,倒不如好好想想,餘生該如何在已成不毛之地的所謂東歸行省——活的滋潤一些!”
對此,宛如被一箭穿心眾人無聲的對視了一眼之後齊齊一歎!拂袖離去!
卻不知看似惱羞成怒的張廷蘭卻是在他們離去後,長長的吐出了一口壓抑已久的濁氣!
餘生終老海外,總好過待到兩省水患爆發的隱情被揭露後,累及家小要好的多!
盡管如此,如釋重負的他迴首看向奉天殿的目光,仍舊透著濃濃的嫉恨,
“一介奴仆出身,卑賤有如螻蟻一般的東西,你有何資格竟惶惶然位居本官之上!”
“殺人者人恆殺之,等著吧,倭國的無數冤魂,終有找你索命的一天!”
被嫉恨徹底蒙蔽了雙眼的張廷蘭顯然忘記了一點,倭國有此下場,…所因何故!
沿海各省百姓無數次慘遭倭寇肆意殺戮的時候,身居廟堂的他,又何曾有半點悲痛!
身居要職,卻膽敢貪墨治河款項的他,對此刻深陷洪災的無數災民,更是從未有過一絲一毫的愧疚!
或許,視財如命的他,根本就等不到發配海外的那天!
……
隨著一眾倒吳聯盟的官員垮台,草創不過十數載,已實現滅元、誅倭等重大軍事目標、且暗中謀取高麗的大明皇朝,已初現崢嶸!
對此,雄才大略,無奈卻飽受錢糧掣肘的朱元璋此時雖年過五旬,然而此刻,聲若洪鍾的他卻恍如煥發了第二春!
“元末爭雄,各為其主,無分對錯!!!”
“此戰,望鄉、太平二島之軍民不計往日之嫌隙,不忘炎黃之血脈,會同滅倭,功在社稷!”
“今暴元伏誅,重朔漢骨之雄豪,實乃我華夏炎黃崛起的絕好時機!”
這一刻,神采奕奕的朱元璋目視東歸,好似明月入懷的他,格局大開!
“傳旨,望鄉、太平二島共計十三萬六千餘眾,允其各聚兵兩萬,賜名鎮東、鎮西二軍!”
“擢封趙雲蛟為宣威將軍,陳楓為顯威將軍,統率鎮東軍鎮守東南防線!”
“擢封梁天寶為明威將軍,孟浩、焦作二人擢封為宣武、宣勇將軍,統率鎮西軍鎮守西北防線!”
“其部下待遇,鑒於糧草轉運不便,允其擇優劃地千頃,以拱糧草自足!”
“軍餉待遇,與國內齊平!”
“此外,二島十數萬百姓可就地紮根,婦孺老幼有一個算一個,皆賜水田山地五十畝,免三年賦稅!”
“另賞銀兩百萬,以彰兩島之功!”
一番賞賜安排,齊齊拜倒的群臣無有異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若換作以往,難免有些迂腐之徒以往日嫌隙為引,趁機跳出來刷一刷所謂的存在感!
然而今時今日,被收割了一茬又一茬儒家毒瘤的朝堂,已有黃河水清之象!
更何況,遠在海外的張、陳舊部於朝堂群臣而言,本就沒有任何的利益衝突!
“萬歲咱不敢指望,能他娘的活到百歲,咱就心滿意足了!”
“平身!”
“謝陛下!”
聽到這話,思維跳脫的吳憂竟不由的聯想起康熙朝太子私底下的一次抱怨:
—— 放眼古今,世間豈有八十年太子乎!!!
與之相比,朱元璋接下來的一番話,卻讓素來有鐵公雞之稱的戶部尚書沈立本有如剜心割肉!
“傳旨,凡於此戰有功者,千總以上將領加封一級,賞銀五千兩!”
“總旗以下,小旗以上軍官加封三級,賞銀兩千兩!”
“兵勇一視同仁,賞銀五十兩,賜永業田三十畝!”
言及於此,主帥湯和、副帥吳憂,及曹震、耿炳文、郭興等一眾將領,齊齊出列謝恩,“臣等,謝陛下隆恩!”
“先不忙著道謝,咱的話還沒說完!”
大手一揮,朱元璋似笑非笑的打量了一眼眾將之後,臉色一沉道,“功,不可不賞,過,也不可不罰!”
“此滅倭之戰,主帥湯和,副帥吳憂雖建衛霍蓋世之奇功,卻行白起之往事!”
“傳旨,湯、吳二帥治軍寬縱,無視軍法,著官降一級,罰俸五年!”
“此外,為贖失職之過錯,為彰悔疚之誠心,也為使冤魂瞑目…”
“特此加罰你二人親手抄錄金剛經十遍,並齋戒三日,替倭國六百萬亡靈…焚經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