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聽出來了,江寒這是在批評鄉長喬新力沒有規矩意識,不分上下大小!
喬新力臉上剛剛還在笑著,此時卻笑不出來了。
沒想到江寒剛剛上任就如此犀利,說話聽起來委婉,實際上帶刺!刺得喬新力屁股都坐不住了。
年輕幹部們有些激動了,多少年了,兩棵樹鄉一直就像個溫吞水一樣,就像個老實孩子,被縣領導批評之後也不敢吭聲,迴來之後麵對這麽大個攤子也沒有更多辦法。
縣裏對於兩棵樹鄉領導班子的整體印象是,朝氣不足,暮氣十足。
幹部群眾對領導班子的評價是: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對上不敢吭聲,對下也隻是糊弄,屬於是和稀泥的班子。
但是,隻要一涉及到個人崗位調整等個人利益時,一個一個跑得比誰都積極。
領導班子成員們不敢向縣領導、縣直有關部門要錢、要物、要減免,但是卻敢找上級領導和部門要位子、要帽子!
看看其他的鄉鎮,大凡搞得好的、發展快的,書記和鄉長都很有個性、很有闖勁。
現在,江寒來了!
遍觀整個三河縣,最有個性、最有棱角的幹部恐怕就數江寒了!
江寒來了!剛來就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劍,露出了鋒芒!
“最後,我再講講這個‘話’。這是什麽意思呢?說白了,就是聽話!”
江寒手一揮道:“我們兩棵樹鄉的所有幹部,一是要講規矩,二是要聽話!”
喬新力的臉上已經是一陣紅一陣白了,這話已經是揭開了剛才罩在其上的麵紗,直接打臉了!
喬新力卻又發作不得,因為他是鄉長,江寒是書記!
而江寒這麽講,你又挑不出任何毛病!
幹部們感到,這是說給喬新力聽的!你喬新力最好老實點,最好是講規矩,聽江寒的話!
副部長李誌信沒想到江寒一點都不給鄉長麵子!
江寒千萬不要說得太過火了,畢竟鄉長喬新力比江寒大7歲。
要是今天兩個人當場對吵起來了,他這個組織部副部長的麵子往哪兒擱?
江寒說道:“聽話,聽誰的話?第一要聽上級的話!這是組織原則,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
“第二,要聽群眾的話!群眾盼什麽,我們幹什麽,群眾想什麽,我們謀什麽!”
“當然,群眾的話有好聽的,有不好聽的!不管好聽,還是不好聽,都是民意!”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基層幹部踐行為民宗旨的重要要求。經常與群眾打交道,不可避免地要聽到來自群眾的聲音,也許有怨言,甚至是罵聲。一名合格的基層幹部,一定要善聽群眾的不同聲音,並正確對待。”
沒想到江寒把話鋒一轉,並沒有針對喬新力了,而是講起了如何聽話!
李誌信感到,江寒的即席講話很有高度,但也不是飄在半空中,很接地氣。
“要善聽怨言而不煩,善聽罵聲而不怒。對於群眾的怨言,要及時弄明白群眾產生怨氣的原因,把病灶搞清楚。如果是少數群眾反映的一些小矛盾、小問題,就及時給予答複和處理;如果是多數群眾反映的比較集中的問題,就要認真思考,科學研判,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措施,消除群眾的怨氣,防止小問題釀成大隱患……”
江寒講起了如何聽話,倒是沒有再針對喬新力了,但喬新力此時急得直冒火。
喬新力看看手表,天呐,12點20分了!江寒講“兩句話”竟然講了二十分鍾!
省報的三名記者已經在飯店房間等著了!這可怎麽辦?
江寒的講話還在繼續:“同誌們,聽話,就是要聽上級的,聽群眾的,但是如果我們自己光聽話就行了嗎?要是都老老實實的,上級咋說咱咋做,群眾咋說咱咋幹,豈不是人人都能當官?那還要我們黨員幹部做什麽?”
“我們如果隻是機械地執行上級的指令,盲從少部分群眾的建議,不加思考,不加選擇,不結合實際,工作隻能是越抓越亂!”
“所以,我們的工作,在不違背上級指示和廣大群眾意願的基礎上,必須堅持創新、創造和創意!”
“這裏,我有三句話送給大家:上知天意,下知民意,中間還要有創意!”
會場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江寒今天的講話顯然是即興的,鄉長喬新力讓江寒講兩句話,江寒就將“兩句話”拆開講了!
拆得巧,解得妙,講得好!
黨政辦主任黑玉亮,已經在本子上記下了江寒的講話。
上知天意,下知民意,中間還要有創意!這句話說得好,黑玉亮又在下麵加了一道粗線。
“最後,我在這裏表個態。首先,我完全擁護縣委的決定……其次,履行好鄉黨委書記的職責,帶領大家一塊向前奔,讓幹部們有奔頭,讓老百姓有盼頭……”
江寒的表態不長,但喬新力卻感到漫長無比。
表態完畢,喬新力一看表,已經是12點30分了。
這下子沒法弄了,看來,隻有兩邊串場了!
李部長這邊也隻好先得罪一下了,他決定先去陪省報的,畢竟在省報上推出自己培育的典型,這才是重中之重。
喬新力手機上有好幾條信息,都是副鄉長曲東偉發來的,說記者們已經在房間了,菜都上了,記者們都有些不樂意了。
喬新力作為主持人,草草地講了幾句場麵話,而後宣布會議結束。
“李部長,咱們先去吃飯,菜幹飯,醬燜雞,烤羊腿,全都有。”
“好啊。領導班子成員在家的都參加吧。”
走到“麗麗飯店”,上二樓,進了包間,喬新力道:“李部長,非常抱歉。今天省報來了三名記者,我沒來及向您匯報。他們等了有半個小時了,我先到他們那邊去陪。這邊,江寒,呃,江書記先陪著您。”
江寒道:“這個包間不小嘛,我看,還是把三個記者請過來一起吃飯。等一會兒,李部長還和我們都得跑過去給他們敬酒,來迴跑著,群眾看到了影響不好。”
李誌信說道:“江書記說得有道理!合到一起省事!”
喬新力臉上剛剛還在笑著,此時卻笑不出來了。
沒想到江寒剛剛上任就如此犀利,說話聽起來委婉,實際上帶刺!刺得喬新力屁股都坐不住了。
年輕幹部們有些激動了,多少年了,兩棵樹鄉一直就像個溫吞水一樣,就像個老實孩子,被縣領導批評之後也不敢吭聲,迴來之後麵對這麽大個攤子也沒有更多辦法。
縣裏對於兩棵樹鄉領導班子的整體印象是,朝氣不足,暮氣十足。
幹部群眾對領導班子的評價是: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對上不敢吭聲,對下也隻是糊弄,屬於是和稀泥的班子。
但是,隻要一涉及到個人崗位調整等個人利益時,一個一個跑得比誰都積極。
領導班子成員們不敢向縣領導、縣直有關部門要錢、要物、要減免,但是卻敢找上級領導和部門要位子、要帽子!
看看其他的鄉鎮,大凡搞得好的、發展快的,書記和鄉長都很有個性、很有闖勁。
現在,江寒來了!
遍觀整個三河縣,最有個性、最有棱角的幹部恐怕就數江寒了!
江寒來了!剛來就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劍,露出了鋒芒!
“最後,我再講講這個‘話’。這是什麽意思呢?說白了,就是聽話!”
江寒手一揮道:“我們兩棵樹鄉的所有幹部,一是要講規矩,二是要聽話!”
喬新力的臉上已經是一陣紅一陣白了,這話已經是揭開了剛才罩在其上的麵紗,直接打臉了!
喬新力卻又發作不得,因為他是鄉長,江寒是書記!
而江寒這麽講,你又挑不出任何毛病!
幹部們感到,這是說給喬新力聽的!你喬新力最好老實點,最好是講規矩,聽江寒的話!
副部長李誌信沒想到江寒一點都不給鄉長麵子!
江寒千萬不要說得太過火了,畢竟鄉長喬新力比江寒大7歲。
要是今天兩個人當場對吵起來了,他這個組織部副部長的麵子往哪兒擱?
江寒說道:“聽話,聽誰的話?第一要聽上級的話!這是組織原則,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
“第二,要聽群眾的話!群眾盼什麽,我們幹什麽,群眾想什麽,我們謀什麽!”
“當然,群眾的話有好聽的,有不好聽的!不管好聽,還是不好聽,都是民意!”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基層幹部踐行為民宗旨的重要要求。經常與群眾打交道,不可避免地要聽到來自群眾的聲音,也許有怨言,甚至是罵聲。一名合格的基層幹部,一定要善聽群眾的不同聲音,並正確對待。”
沒想到江寒把話鋒一轉,並沒有針對喬新力了,而是講起了如何聽話!
李誌信感到,江寒的即席講話很有高度,但也不是飄在半空中,很接地氣。
“要善聽怨言而不煩,善聽罵聲而不怒。對於群眾的怨言,要及時弄明白群眾產生怨氣的原因,把病灶搞清楚。如果是少數群眾反映的一些小矛盾、小問題,就及時給予答複和處理;如果是多數群眾反映的比較集中的問題,就要認真思考,科學研判,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措施,消除群眾的怨氣,防止小問題釀成大隱患……”
江寒講起了如何聽話,倒是沒有再針對喬新力了,但喬新力此時急得直冒火。
喬新力看看手表,天呐,12點20分了!江寒講“兩句話”竟然講了二十分鍾!
省報的三名記者已經在飯店房間等著了!這可怎麽辦?
江寒的講話還在繼續:“同誌們,聽話,就是要聽上級的,聽群眾的,但是如果我們自己光聽話就行了嗎?要是都老老實實的,上級咋說咱咋做,群眾咋說咱咋幹,豈不是人人都能當官?那還要我們黨員幹部做什麽?”
“我們如果隻是機械地執行上級的指令,盲從少部分群眾的建議,不加思考,不加選擇,不結合實際,工作隻能是越抓越亂!”
“所以,我們的工作,在不違背上級指示和廣大群眾意願的基礎上,必須堅持創新、創造和創意!”
“這裏,我有三句話送給大家:上知天意,下知民意,中間還要有創意!”
會場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江寒今天的講話顯然是即興的,鄉長喬新力讓江寒講兩句話,江寒就將“兩句話”拆開講了!
拆得巧,解得妙,講得好!
黨政辦主任黑玉亮,已經在本子上記下了江寒的講話。
上知天意,下知民意,中間還要有創意!這句話說得好,黑玉亮又在下麵加了一道粗線。
“最後,我在這裏表個態。首先,我完全擁護縣委的決定……其次,履行好鄉黨委書記的職責,帶領大家一塊向前奔,讓幹部們有奔頭,讓老百姓有盼頭……”
江寒的表態不長,但喬新力卻感到漫長無比。
表態完畢,喬新力一看表,已經是12點30分了。
這下子沒法弄了,看來,隻有兩邊串場了!
李部長這邊也隻好先得罪一下了,他決定先去陪省報的,畢竟在省報上推出自己培育的典型,這才是重中之重。
喬新力手機上有好幾條信息,都是副鄉長曲東偉發來的,說記者們已經在房間了,菜都上了,記者們都有些不樂意了。
喬新力作為主持人,草草地講了幾句場麵話,而後宣布會議結束。
“李部長,咱們先去吃飯,菜幹飯,醬燜雞,烤羊腿,全都有。”
“好啊。領導班子成員在家的都參加吧。”
走到“麗麗飯店”,上二樓,進了包間,喬新力道:“李部長,非常抱歉。今天省報來了三名記者,我沒來及向您匯報。他們等了有半個小時了,我先到他們那邊去陪。這邊,江寒,呃,江書記先陪著您。”
江寒道:“這個包間不小嘛,我看,還是把三個記者請過來一起吃飯。等一會兒,李部長還和我們都得跑過去給他們敬酒,來迴跑著,群眾看到了影響不好。”
李誌信說道:“江書記說得有道理!合到一起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