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新力聽得極不耐煩,但下麵坐著的年輕幹部卻聽得津津有味!
毫不誇張地講,江寒已經成了三河縣年輕幹部的偶像。
從巴偉到邰寶龍,包括已經調到市政府督查室的尤文龍,全都是江寒帶出來的。
特別是巴偉與邰寶龍,因為江寒的運作,他們才實現了常人難以實現的跨越。
關於江寒的事情,兩棵樹鄉的年輕幹部們聽過不少,但也是道聽途說,有些知之不詳。
有的感到江寒的事情還有誇大的成分。
今天一聽,大家都吃驚了!
原來,過去聽到的並沒有誇大!
今天,通過組織部副部長李誌信的口,大家才了解到了一個真實的江寒,一個全麵的江寒。
組織部對幹部的評價,不會有假,也不會誇大!
這時大家才發現,江寒的事跡遠比過去聽到的精彩!
因為江寒而提拔的幹部,大多數都是同齡人中比較年輕的。
巴偉雖然離開三河縣、到國家發改委產業司五年了,但他那句“什麽也不說,牛逼我江哥”口頭禪還在三河縣流傳。
兩棵樹鄉的年輕幹部們得知江寒來要當鄉黨委書記,一個個興奮不已。
一個月過去了,江寒遲遲沒來上班,好多人擔心,江寒會不會是看不上兩棵樹這個窮鄉而不願意來了?
有人說縣委書記張雅文給江寒批了一個月的假期,這遠遠超出了幹部應該享受假期時長!
由此可見張雅文對江寒的器重。
現在,江寒終於來了,年輕幹部個個都躍躍欲試,決心利用機會在江寒麵前好好表現。
會場當中,除了年輕幹部,其他都是鄉領導班子成員,他們的心態比較複雜。
既因為江寒到來擋住了他們前進腳步而心存怨恨,又希望能夠通過江寒搭上縣委書記張雅文這條線,能夠在仕途上更進一步。
隻要和江寒處理好關係,想提升,路子多的是!完全可以跳出兩棵樹鄉,要麽去別的鄉鎮,要麽去縣直部門。
“希望大家站在講政治的高度,支持、配合江寒同誌的工作,把兩棵樹鄉的各項工作做得更好,贏得新跨越,實現新發展,讓縣委、縣政府更加放心,讓全鄉的幹部群眾更加滿意。”
李誌信終於完成了講話,喬新力一看時間,已經是12點了!
該結束了!5分鍾到飯店,涼菜、熱菜一起上!上來先悶個雷子,一人整半斤再說話!快速結束戰鬥!
悶雷子、喝快酒、整大酒,在鄉鎮工作的人,都擅長!
李誌信也是當過鎮長的人,他能理解。這樣幹,更能體現出鄉鎮幹部的豪爽和熱情!
喬新力道:“剛才,李部長介紹了江寒同誌的基本情況。我聽後十分激動,江寒同誌的到來,是對我鄉領導班子的加強!我相信,江寒同誌一定能夠把兩棵樹鄉的經濟社會全麵發展,帶上一個新的高度。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江寒同誌講兩句話。”
不僅僅是江寒,很多人聽著喬新力的話有些別扭。
此時,組織部已經宣布了江寒的任命,喬新力就應該稱江寒為江書記。稱江寒為同誌也並沒有錯,但是顯得生硬了一些。
喬新力說江寒同誌的到來是對鄉領導班子的加強,明顯有些太低了!
哪怕安排一個黨委委員,也是對鄉領導班子的加強!
江寒是鄉黨委書記,他對領導班子的核心領導作用,豈能用加強二字描述?
歡迎江寒同誌講兩句話,這就有點刺耳了!
如果說講幾句話,還算是一句口語,也無傷大雅。
而兩句話,就有些限定的意味!
意思是,江寒最好不要講長了,整兩句表態的話就完事了!
江寒是何許人?
江寒懟過的人多了去了!
喬新力對自己不敬,那江寒也不會跟他客氣。
當然,江寒是鄉黨委書記,在這樣的場合當然也得多少收一些。
下麵的掌聲十分熱烈。
江寒站起身來,雙手下壓,掌聲停歇之時才說道:“喬鄉長讓我講兩句話,那我就講兩句話。”
下麵的幹部們的表情各異,特別是那些被喬新力打壓過的幹部,莫名有些期待!
他們知道江寒過去曾多次發飆,把不少領導搞得下不來台。
聽江寒的口話,他今天要發飆了!
在下麵坐著的黨委委員們也都坐下了身子,等著江寒的表態。
“同誌們,兩句話,三個字。我先講第一個字:兩!”
江寒道:“兩是什麽意思?兩就是指兩棵樹!”
眾人一愣,原來,江寒講“兩句話”,就是分別講“兩、句、話”!
坐在主席台正中間的李誌信不禁有些好笑。
鄉長喬新力的話相當不合適,鄉黨委書記是一把手,人家想講多長就講多長、想講幾句就講幾句,你一個鄉長,怎麽能對他進行限製?
喬新力顯然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總以為他年長江寒七歲,說話就可以如此輕慢。
這純粹是不講組織原則啊。
不過,江寒這麽講,既指出了喬新力的不妥之處,又給喬新力留足了麵子。
“句,是什麽,我理解是句法。句法是研究句子的各個組成部分和它們的排列順序,句法最講究的就是排序。三字經中說: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句讀指的就是句法。”
果然,江寒講起了“兩句話”中的句字。
下麵已經有幹部低下頭憋住了笑,這種場麵,真是不多見啊。
“千百年來,我們一直講究句法,講究排列,講究斷句,但我們的古文卻沒有用來斷句的標點符號。這是為什麽?這是因為我們不用這些,我們從小就學斷句,講排列、講順序,已經滲透進我們中國人的血液裏。所以我們中國人最講規矩!古代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行君道,臣要行臣道,父要行父道,子要行子道,就是要講究個上下尊卑。”
“共產黨人最講認真,最講規矩。隻有牢固樹立規矩意識,我們的事業才會興旺發達,我們的社會才會井然有序,我們的各項工作才會有條不紊的開展。”
毫不誇張地講,江寒已經成了三河縣年輕幹部的偶像。
從巴偉到邰寶龍,包括已經調到市政府督查室的尤文龍,全都是江寒帶出來的。
特別是巴偉與邰寶龍,因為江寒的運作,他們才實現了常人難以實現的跨越。
關於江寒的事情,兩棵樹鄉的年輕幹部們聽過不少,但也是道聽途說,有些知之不詳。
有的感到江寒的事情還有誇大的成分。
今天一聽,大家都吃驚了!
原來,過去聽到的並沒有誇大!
今天,通過組織部副部長李誌信的口,大家才了解到了一個真實的江寒,一個全麵的江寒。
組織部對幹部的評價,不會有假,也不會誇大!
這時大家才發現,江寒的事跡遠比過去聽到的精彩!
因為江寒而提拔的幹部,大多數都是同齡人中比較年輕的。
巴偉雖然離開三河縣、到國家發改委產業司五年了,但他那句“什麽也不說,牛逼我江哥”口頭禪還在三河縣流傳。
兩棵樹鄉的年輕幹部們得知江寒來要當鄉黨委書記,一個個興奮不已。
一個月過去了,江寒遲遲沒來上班,好多人擔心,江寒會不會是看不上兩棵樹這個窮鄉而不願意來了?
有人說縣委書記張雅文給江寒批了一個月的假期,這遠遠超出了幹部應該享受假期時長!
由此可見張雅文對江寒的器重。
現在,江寒終於來了,年輕幹部個個都躍躍欲試,決心利用機會在江寒麵前好好表現。
會場當中,除了年輕幹部,其他都是鄉領導班子成員,他們的心態比較複雜。
既因為江寒到來擋住了他們前進腳步而心存怨恨,又希望能夠通過江寒搭上縣委書記張雅文這條線,能夠在仕途上更進一步。
隻要和江寒處理好關係,想提升,路子多的是!完全可以跳出兩棵樹鄉,要麽去別的鄉鎮,要麽去縣直部門。
“希望大家站在講政治的高度,支持、配合江寒同誌的工作,把兩棵樹鄉的各項工作做得更好,贏得新跨越,實現新發展,讓縣委、縣政府更加放心,讓全鄉的幹部群眾更加滿意。”
李誌信終於完成了講話,喬新力一看時間,已經是12點了!
該結束了!5分鍾到飯店,涼菜、熱菜一起上!上來先悶個雷子,一人整半斤再說話!快速結束戰鬥!
悶雷子、喝快酒、整大酒,在鄉鎮工作的人,都擅長!
李誌信也是當過鎮長的人,他能理解。這樣幹,更能體現出鄉鎮幹部的豪爽和熱情!
喬新力道:“剛才,李部長介紹了江寒同誌的基本情況。我聽後十分激動,江寒同誌的到來,是對我鄉領導班子的加強!我相信,江寒同誌一定能夠把兩棵樹鄉的經濟社會全麵發展,帶上一個新的高度。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江寒同誌講兩句話。”
不僅僅是江寒,很多人聽著喬新力的話有些別扭。
此時,組織部已經宣布了江寒的任命,喬新力就應該稱江寒為江書記。稱江寒為同誌也並沒有錯,但是顯得生硬了一些。
喬新力說江寒同誌的到來是對鄉領導班子的加強,明顯有些太低了!
哪怕安排一個黨委委員,也是對鄉領導班子的加強!
江寒是鄉黨委書記,他對領導班子的核心領導作用,豈能用加強二字描述?
歡迎江寒同誌講兩句話,這就有點刺耳了!
如果說講幾句話,還算是一句口語,也無傷大雅。
而兩句話,就有些限定的意味!
意思是,江寒最好不要講長了,整兩句表態的話就完事了!
江寒是何許人?
江寒懟過的人多了去了!
喬新力對自己不敬,那江寒也不會跟他客氣。
當然,江寒是鄉黨委書記,在這樣的場合當然也得多少收一些。
下麵的掌聲十分熱烈。
江寒站起身來,雙手下壓,掌聲停歇之時才說道:“喬鄉長讓我講兩句話,那我就講兩句話。”
下麵的幹部們的表情各異,特別是那些被喬新力打壓過的幹部,莫名有些期待!
他們知道江寒過去曾多次發飆,把不少領導搞得下不來台。
聽江寒的口話,他今天要發飆了!
在下麵坐著的黨委委員們也都坐下了身子,等著江寒的表態。
“同誌們,兩句話,三個字。我先講第一個字:兩!”
江寒道:“兩是什麽意思?兩就是指兩棵樹!”
眾人一愣,原來,江寒講“兩句話”,就是分別講“兩、句、話”!
坐在主席台正中間的李誌信不禁有些好笑。
鄉長喬新力的話相當不合適,鄉黨委書記是一把手,人家想講多長就講多長、想講幾句就講幾句,你一個鄉長,怎麽能對他進行限製?
喬新力顯然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總以為他年長江寒七歲,說話就可以如此輕慢。
這純粹是不講組織原則啊。
不過,江寒這麽講,既指出了喬新力的不妥之處,又給喬新力留足了麵子。
“句,是什麽,我理解是句法。句法是研究句子的各個組成部分和它們的排列順序,句法最講究的就是排序。三字經中說: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句讀指的就是句法。”
果然,江寒講起了“兩句話”中的句字。
下麵已經有幹部低下頭憋住了笑,這種場麵,真是不多見啊。
“千百年來,我們一直講究句法,講究排列,講究斷句,但我們的古文卻沒有用來斷句的標點符號。這是為什麽?這是因為我們不用這些,我們從小就學斷句,講排列、講順序,已經滲透進我們中國人的血液裏。所以我們中國人最講規矩!古代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行君道,臣要行臣道,父要行父道,子要行子道,就是要講究個上下尊卑。”
“共產黨人最講認真,最講規矩。隻有牢固樹立規矩意識,我們的事業才會興旺發達,我們的社會才會井然有序,我們的各項工作才會有條不紊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