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蒼山鄉的時候,天空彤雲密布,整個世界都暗了。
不一會兒,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
“咱們得快一點,趕到林場不一定迴得來。今兒這雪估計要下大了。”張留根下意識地搓了搓手。
此時,張留根有點後悔了,要是明天一大早出發就好了。
但也沒辦法,組織部的路文海說了,今天江寒必須到林場報到。
“沒事吧,第一場雪,存不住。”江寒看到下雪,心情反而很舒暢。
入冬以來,天總是陰陰的,就算是晴天,太陽也是躲躲藏藏,陽光照得有氣無力、很不利落。
雪下了,從小到大,從徐到疾,漫天飛舞,讓人的心情也跟著好起來。
下雪,是對冬天這個季節最起碼的尊重。
“山上的雪能存住。野坡林場海拔高,其實已經下了兩場了。縣城海拔低,一直沒下雪。”
進入野坡林場的路,車開始顛簸起來。
路倒是很寬,除了拐彎的地方,東風大卡車會車時就不用減速。
“林區道路修建得早,那個時候的人,實在,肯掏力。路修得寬,那時候也沒人管是不是破壞林子,是不是破壞山體。”
“因為要往外運木材,要過卡車,所以路修得很寬,路基也結實。”
江寒感到這路基礎很好,隻是坑坑窪窪。
“雖然路況不好,但是安全性好,不會出大事故。再加上資金緊張,恁多年也沒有修過。現在的路還算是好的。等到過了火神廟,隻有拖拉機能上去。”
“要想富,先修路。路不通,就閉塞,就發展不起來。局裏能不能撥點錢來修路?”江寒問道。
“撥的少了,不管用。想撥多,也沒錢呐。”
張留根向江寒倒起了苦水。
這路必須是一次性修到位,比如用水泥或柏油硬化,否則都是浪費。
如果搞成水泥路,局裏也做過初步測算,至少需要一千萬。
“修路歸交通局管,能不能找找交通局?”
“找交通局,他們就兩個字:沒錢!就連縣城的主幹道,想翻修都湊不來錢。更別說咱這林區的路了。”
“縣政財緊張得很啊,到處都是窟窿。上級領導都說咱們三河縣,是‘吃飯財政’。能把工資發下來,就已經很好了。”
“不瞞你說,我現在感到,縣直一把手不好當啊,還不如當我的副職。”
“副職啥都不用操心,把手頭的活幹好就行了,其他的不用負責。”
“所有的問題和責任,都是一把手的。”
“窮家難當啊。”
張留根一路說著,江寒一路聽著,下午兩點的時候來到了火神廟村。
車直接停在了小飯館的門口。
“張局長來了!”一個老頭一歪一斜地走過來,狗皮帽子上滿是雪。
張留根馬上介紹:“李老歪,這是新到咱們野坡林場的,江寒,要當林場支書。”
李老歪馬上走過來,伸出雙手握住江寒:“哎呀,江支書厲害,恁年輕就當支書了!”
“李老歪,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活百年。別看江支書年輕,他是縣委書記的秘書。縣委書記專門派他來的,今後,咱們野坡林場的日子一定會好的。”
李老歪的腿瘸之後,有人給他起了個外號叫“老歪”。
李老歪天生的性子開朗,根本不在乎別人怎麽叫,反而大家把他的真名給忘了。
這在農村是普遍現象,大家隻是覺得好玩,沒有歧視的意思。
這要是在城市,恐怕早就急眼了。
李老歪激動起來:“真的呀,這就太好了。縣委書記對咱野坡林場高看一眼,今後就有盼頭了!歪好,歪好,快點過來。”
歪好?
張留根笑道:“江寒,歪好,是老歪的媳婦。為啥叫歪好呢,因為老歪瘸了之後,她說,歪了好,歪了好,歪了就不用幹活了。所以,大家夥都叫她歪好。”
李老歪說:“這還不都是咱們沒事了逗大家開心嗎?日子再窮,也得笑著過不是?”
張留根吩咐道:“早就餓了,馬上整個吊鍋,大燴菜,有米吃米,有饃吃饃。”
李老歪的媳婦趕快去準備飯。
李老歪則是陪著張留根和江寒在外麵走。
此時,風停了,雪大了。
雪片沒有任何飄動,直直地落下來。
火神廟村的房子基本都是石板房,都沒人住了。
“火神廟的村民都走光了,為什麽野坡林場的人都留在山裏不出去?”
李老歪對江寒的問題作出了解釋,火神廟村的人都是農民,這山上的地薄,還不成塊,指望種糧養不活人,他們很早就出去扛活,出去得早,多多少少都存了錢,在外邊買了房。
林場的職工不一樣啊,過去是吃皇糧、端鐵飯碗的。
就算是後來改製了,是自收自支的單位,但好歹也是國家人不是?怎麽說也是有組織的人。
“別看現在發不下工資,那是政府有困難。咱啥時候沒困難?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比現在困難多了,不也挺過來了?”
李老歪說道:“隻要有黨組織在,我們野坡林場的職工就有希望,縣裏不會不管我們。這不,書記就派人來了。”
這話一說,讓江寒既感到欣慰,又覺得肩頭沉甸甸的。
張留根也解釋說,新進的四十多名退伍兵,寧願當護林員,也不想出去打工,主要是因為他們在汽車營待了幾年,而後是集體安排到林場,他們也不想丟掉好不容易到手的事業編製。
如果不是情況特殊,這些義務兵退伍迴原籍是不會安排工作的,能弄到事業編製,哪怕是自收自支,那也算是跳出了農門。
其他村子,盡管大多數也不富裕,但因為有打工的人,都還不錯。
各個村子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因為年輕力壯的都不在家,維護穩定的工作相對好做。
但是野坡林場的情況不一樣,五十三名職工,都窩在林場,再加上老婆孩子,一百多口人。
外出務工的一般是女人,因為女人沒有職工身份。
在職的要是出去打工,就有可能被開除,碰上個不講情麵的場長或支書那可就倒黴了。
這麽多人聚集在一起,而且大多數是年輕氣盛的,就是個大火藥桶,隨時可能爆發。
不一會兒,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
“咱們得快一點,趕到林場不一定迴得來。今兒這雪估計要下大了。”張留根下意識地搓了搓手。
此時,張留根有點後悔了,要是明天一大早出發就好了。
但也沒辦法,組織部的路文海說了,今天江寒必須到林場報到。
“沒事吧,第一場雪,存不住。”江寒看到下雪,心情反而很舒暢。
入冬以來,天總是陰陰的,就算是晴天,太陽也是躲躲藏藏,陽光照得有氣無力、很不利落。
雪下了,從小到大,從徐到疾,漫天飛舞,讓人的心情也跟著好起來。
下雪,是對冬天這個季節最起碼的尊重。
“山上的雪能存住。野坡林場海拔高,其實已經下了兩場了。縣城海拔低,一直沒下雪。”
進入野坡林場的路,車開始顛簸起來。
路倒是很寬,除了拐彎的地方,東風大卡車會車時就不用減速。
“林區道路修建得早,那個時候的人,實在,肯掏力。路修得寬,那時候也沒人管是不是破壞林子,是不是破壞山體。”
“因為要往外運木材,要過卡車,所以路修得很寬,路基也結實。”
江寒感到這路基礎很好,隻是坑坑窪窪。
“雖然路況不好,但是安全性好,不會出大事故。再加上資金緊張,恁多年也沒有修過。現在的路還算是好的。等到過了火神廟,隻有拖拉機能上去。”
“要想富,先修路。路不通,就閉塞,就發展不起來。局裏能不能撥點錢來修路?”江寒問道。
“撥的少了,不管用。想撥多,也沒錢呐。”
張留根向江寒倒起了苦水。
這路必須是一次性修到位,比如用水泥或柏油硬化,否則都是浪費。
如果搞成水泥路,局裏也做過初步測算,至少需要一千萬。
“修路歸交通局管,能不能找找交通局?”
“找交通局,他們就兩個字:沒錢!就連縣城的主幹道,想翻修都湊不來錢。更別說咱這林區的路了。”
“縣政財緊張得很啊,到處都是窟窿。上級領導都說咱們三河縣,是‘吃飯財政’。能把工資發下來,就已經很好了。”
“不瞞你說,我現在感到,縣直一把手不好當啊,還不如當我的副職。”
“副職啥都不用操心,把手頭的活幹好就行了,其他的不用負責。”
“所有的問題和責任,都是一把手的。”
“窮家難當啊。”
張留根一路說著,江寒一路聽著,下午兩點的時候來到了火神廟村。
車直接停在了小飯館的門口。
“張局長來了!”一個老頭一歪一斜地走過來,狗皮帽子上滿是雪。
張留根馬上介紹:“李老歪,這是新到咱們野坡林場的,江寒,要當林場支書。”
李老歪馬上走過來,伸出雙手握住江寒:“哎呀,江支書厲害,恁年輕就當支書了!”
“李老歪,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活百年。別看江支書年輕,他是縣委書記的秘書。縣委書記專門派他來的,今後,咱們野坡林場的日子一定會好的。”
李老歪的腿瘸之後,有人給他起了個外號叫“老歪”。
李老歪天生的性子開朗,根本不在乎別人怎麽叫,反而大家把他的真名給忘了。
這在農村是普遍現象,大家隻是覺得好玩,沒有歧視的意思。
這要是在城市,恐怕早就急眼了。
李老歪激動起來:“真的呀,這就太好了。縣委書記對咱野坡林場高看一眼,今後就有盼頭了!歪好,歪好,快點過來。”
歪好?
張留根笑道:“江寒,歪好,是老歪的媳婦。為啥叫歪好呢,因為老歪瘸了之後,她說,歪了好,歪了好,歪了就不用幹活了。所以,大家夥都叫她歪好。”
李老歪說:“這還不都是咱們沒事了逗大家開心嗎?日子再窮,也得笑著過不是?”
張留根吩咐道:“早就餓了,馬上整個吊鍋,大燴菜,有米吃米,有饃吃饃。”
李老歪的媳婦趕快去準備飯。
李老歪則是陪著張留根和江寒在外麵走。
此時,風停了,雪大了。
雪片沒有任何飄動,直直地落下來。
火神廟村的房子基本都是石板房,都沒人住了。
“火神廟的村民都走光了,為什麽野坡林場的人都留在山裏不出去?”
李老歪對江寒的問題作出了解釋,火神廟村的人都是農民,這山上的地薄,還不成塊,指望種糧養不活人,他們很早就出去扛活,出去得早,多多少少都存了錢,在外邊買了房。
林場的職工不一樣啊,過去是吃皇糧、端鐵飯碗的。
就算是後來改製了,是自收自支的單位,但好歹也是國家人不是?怎麽說也是有組織的人。
“別看現在發不下工資,那是政府有困難。咱啥時候沒困難?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比現在困難多了,不也挺過來了?”
李老歪說道:“隻要有黨組織在,我們野坡林場的職工就有希望,縣裏不會不管我們。這不,書記就派人來了。”
這話一說,讓江寒既感到欣慰,又覺得肩頭沉甸甸的。
張留根也解釋說,新進的四十多名退伍兵,寧願當護林員,也不想出去打工,主要是因為他們在汽車營待了幾年,而後是集體安排到林場,他們也不想丟掉好不容易到手的事業編製。
如果不是情況特殊,這些義務兵退伍迴原籍是不會安排工作的,能弄到事業編製,哪怕是自收自支,那也算是跳出了農門。
其他村子,盡管大多數也不富裕,但因為有打工的人,都還不錯。
各個村子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因為年輕力壯的都不在家,維護穩定的工作相對好做。
但是野坡林場的情況不一樣,五十三名職工,都窩在林場,再加上老婆孩子,一百多口人。
外出務工的一般是女人,因為女人沒有職工身份。
在職的要是出去打工,就有可能被開除,碰上個不講情麵的場長或支書那可就倒黴了。
這麽多人聚集在一起,而且大多數是年輕氣盛的,就是個大火藥桶,隨時可能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