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神廟村轉了一圈,飯已經好了。
屋子正中燒了一堆火,從房梁上吊下來一個鐵鍋,裏麵是大燴菜。
黑豬肉、紅薯粉條、白菜、拳菜等等,香氣濃鬱,看起來很有食欲。
天冷的時候,吃大燴菜,熱乎乎的,這是山裏人的最愛。
張留根、江寒和司機三人食欲大動,胃口大開。
江寒連吃了三碗米飯,一大鍋燴菜被三人吃了個底朝天。
吃完飯,張留根問道:“李老歪,周老摳今天在不在?”
李老歪笑道:“周老摳肯定在,他一直都在。”
“江寒,周老摳就是場長,典型的摳門,摳得他媳婦還有他兒子都不待見他。”
江寒看過林場的資料,記得場長叫周得金。
“江支書,我給你講個周老摳的事,是真事。”
李老歪興致來了,拿出張留根遞給他的煙擺弄著,慢慢說道:“周老摳有兩個兒子,打小學習就好,是林場到現在為止最爭氣的學生,畢業後混得都可好。”
“大兒子讓周老摳去京城住,二兒子讓周老摳去省城住。”
李老歪說到這裏點起了煙,不講了。
江寒道:“周老摳這不挺好的嗎?兩兒子有本事,還孝順。他怎麽不去?”
司機“切”了一聲。
李老歪趕緊說道:“老大在省城,讓周老摳去京城住。老二在京城,讓周老摳去省城住。”
大家都還沒笑呢,李老歪先嘎嘎笑上了:“哈哈哈。我這幾年,就指著這笑話活著了。”
江寒也順著笑了笑,腦海裏對周得金有了一個大概輪廓。
李老歪是野坡林場的職工,連著幾年在這裏講場長的笑話!
看來,周德金這個場長當得不怎麽樣。
當然,野坡林場這個爛攤子本身就不好收拾。
特別是前幾年接收了四十多人,換個人過來估計也是沒招。
江寒深深吸了一口氣,野坡林場的情況比他想象的更糟。
如果自己來之後,沒有改變野坡林場的現狀,恐怕也會和周老摳一樣,被職工們編入段子,見人就講,逢人便說。
……
張留根讓司機拿出了六十塊錢,李老歪虛讓了一番收下了。
每個人20塊錢,哪怕是縣城也沒有這麽貴。
顯然,這是張留根在照顧李老歪一家。
這一路上溝通下來,感到張留根還是個不錯的人。
不少縣直部門的一把手,官氣特別重。張留根則很接地氣。
吃完飯之後,地上的雪已經很厚了。
李老歪說,上麵的路平時隻能走拖拉機,現在下雪,啥車都上不去。
司機從車裏拿出三件綠色軍大衣,一人一件披上,往林場走去。
盡管道路已被雪覆蓋,但仍然可以看得出來,路麵已經不成麵,快成條了。
因長期的雨水衝刷,路上都露出了岩石。
江寒扒開雪一看,吸了一口涼氣,這要是開車上來,汽車輪子都得卡到裏麵。
路麵要是再擴大n倍,就像是被冰川犁過一樣。
黃溝村通往蒼山鄉政府的路,因為洪災的原因,已經夠差了,沒想到野坡林場的道路更差。
沒有最差,隻有更差。
“幸虧沒有風,要是有風,風吹雪,雪填溝,非得崴到腳不可。”
張留根說道:“縣裏是拿不出錢修路了,要是直接從省、市要來錢就好了。”
現在各個部門都向上要錢,誰能要來錢誰就有能耐。
張留根認識的,也就是市林業局的人,還都是科長、副局長,局長也就是開會時點點頭的交情。
省裏就更不必說了。
而據說,江寒在省裏麵有關係。
也許,這就是高升起派江寒來野坡林場的目的之一吧。
登上了一個較高的坡,江寒停下來,四處眺望。
此時的天地隻有兩種顏色。
山上葉子脫落的樹木和穀中尚未結冰的溪流是黑色的,其他都是白的。
樹木都是次生林,一根根整整齊齊的,均勻地插在白茫茫的雪地裏。
兩條溪流如同黑色的飄帶,在前麵的山腳匯合,如同給群山紮上了一朵黑色的蝴蝶結。
山不高,水不深,林不茂,但看著就是養眼。
江寒想起了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對隆中的描述: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
“好景致!”江寒不禁讚歎道。
“這算啥好景致?好景致在人家武寧縣,看到沒有?”張留根手往前一指:“那就是武寧縣的白雲山。離這兒直線距離,隻有十公裏。”
“前年,白雲山跟咱們縣的九峰山競爭國家5a級景區,還是人家武寧縣下功夫,白雲山成功了。”
“白雲山創建國家5a級景區,對於武寧縣旅遊來講是一次巨大的成功,而周圍的縣,旅遊業都熄火了。”
“咱們縣想搞旅遊,難著呢。”
張留根說道:“搞林業的有句話:大樹底下不長草。其實搞啥產業都是這個道理。遊客都跑到武寧縣了,咱們縣自然就冷清了。”
江寒看著不遠處的白雲山,輕鬆地笑道:“大樹底下不長草是不錯,但還有一句話叫做:大樹底下好乘涼。”
“江寒,我知道你在黃溝村幹得不錯,村民因為民宿都嚐到了甜頭。但是這裏的條件恐怕不行。”
張留根說道:“前一段時間有人給我提過建議,說是在野坡林場搞旅遊,但是這裏的山也不特殊,不要說跟白雲山比,就算是跟咱們縣的九峰山、青龍背相比,也差不少。”
江寒笑了笑,沒有搞不好的旅遊,隻有搞不好旅遊的人。
心中有了想法,江寒一路上積累的焦慮總算是緩解了一下。
走了一個鍾頭,後麵響起了突突突的聲音。
迴頭一看,來了三輛冒著黑煙的拖拉機,每輛拖拉機後麵都拖著一節自製的車廂,裏麵總共坐了二十多名學生,從七八歲到十幾歲的都有。
拖拉機開到這裏停下了,開拖拉機的是三個年輕人,向張留根打招唿。
三人上到第一輛拖拉機。
林場過去沒這麽多學生,這兩年多了起來,都是在蒼山鄉上學。
過去的大卡車都報廢了,隻有拖拉機能用,三輛拖拉機就用來接送學生。
半個小時後,三輛拖拉機才到達野坡林場的生活區。
“周老摳,張局長來了。”一個半大的孩子跳下拖拉機就怪聲怪氣地大喊。
不一會兒,從一個紅磚房裏走出一個五十多歲的人,跑過來一笑,露出了滿嘴大黃牙:“呀,張局長來了!”
“周場長,”張留根此時也不喊他周老摳了:“介紹一下,這是縣委高書記的秘書,江寒,高書記專門派他來,當林場的黨支部書記。”
周得金疑惑地伸出手和江寒握了握。
張留根說道:“你召集一下職工,開個會,見個麵。”
職工們住得集中,周得金迴屋裏,對著喇叭喊了一通。
不一會兒,大家都跑到中間的場裏來集中。
周得金讓人抬出桌椅板凳,讓張留根和江寒坐下,自己也坐到一邊。
這才發現,整個生活區是在一個山窪,這是個露天會場。
“江支書,以前人少,都在屋裏開會。現在人多了,就在這兒開會。沒有錢,沒辦法啊。”
周得金上來就拿錢少說事。
會場的確簡陋,來的職工拿著笤帚掃雪,露出了凳子,原來都是一整根樹剖成兩半,下麵用石頭支起來,就成了超長的長條凳。
職工的動作倒是挺快,很快就坐整齊了,沒有其他村子開會時的嘻嘻哈哈,而是保持了沉默。
周場長介紹之後,張留根開始介紹江寒,把江寒狠狠地誇了一頓。
很明顯,周場長以及下麵的坐著的職工都不以為然,有的還在暗暗搖頭。
“下麵,請江支書給大家講兩句。”
職工們都很機械地鼓起掌來。
江寒站起身來:“知道我江寒喜歡什麽嗎?”
全場愣住!
這個人莫非是個二愣子?!
有這樣的開場白嗎?
屋子正中燒了一堆火,從房梁上吊下來一個鐵鍋,裏麵是大燴菜。
黑豬肉、紅薯粉條、白菜、拳菜等等,香氣濃鬱,看起來很有食欲。
天冷的時候,吃大燴菜,熱乎乎的,這是山裏人的最愛。
張留根、江寒和司機三人食欲大動,胃口大開。
江寒連吃了三碗米飯,一大鍋燴菜被三人吃了個底朝天。
吃完飯,張留根問道:“李老歪,周老摳今天在不在?”
李老歪笑道:“周老摳肯定在,他一直都在。”
“江寒,周老摳就是場長,典型的摳門,摳得他媳婦還有他兒子都不待見他。”
江寒看過林場的資料,記得場長叫周得金。
“江支書,我給你講個周老摳的事,是真事。”
李老歪興致來了,拿出張留根遞給他的煙擺弄著,慢慢說道:“周老摳有兩個兒子,打小學習就好,是林場到現在為止最爭氣的學生,畢業後混得都可好。”
“大兒子讓周老摳去京城住,二兒子讓周老摳去省城住。”
李老歪說到這裏點起了煙,不講了。
江寒道:“周老摳這不挺好的嗎?兩兒子有本事,還孝順。他怎麽不去?”
司機“切”了一聲。
李老歪趕緊說道:“老大在省城,讓周老摳去京城住。老二在京城,讓周老摳去省城住。”
大家都還沒笑呢,李老歪先嘎嘎笑上了:“哈哈哈。我這幾年,就指著這笑話活著了。”
江寒也順著笑了笑,腦海裏對周得金有了一個大概輪廓。
李老歪是野坡林場的職工,連著幾年在這裏講場長的笑話!
看來,周德金這個場長當得不怎麽樣。
當然,野坡林場這個爛攤子本身就不好收拾。
特別是前幾年接收了四十多人,換個人過來估計也是沒招。
江寒深深吸了一口氣,野坡林場的情況比他想象的更糟。
如果自己來之後,沒有改變野坡林場的現狀,恐怕也會和周老摳一樣,被職工們編入段子,見人就講,逢人便說。
……
張留根讓司機拿出了六十塊錢,李老歪虛讓了一番收下了。
每個人20塊錢,哪怕是縣城也沒有這麽貴。
顯然,這是張留根在照顧李老歪一家。
這一路上溝通下來,感到張留根還是個不錯的人。
不少縣直部門的一把手,官氣特別重。張留根則很接地氣。
吃完飯之後,地上的雪已經很厚了。
李老歪說,上麵的路平時隻能走拖拉機,現在下雪,啥車都上不去。
司機從車裏拿出三件綠色軍大衣,一人一件披上,往林場走去。
盡管道路已被雪覆蓋,但仍然可以看得出來,路麵已經不成麵,快成條了。
因長期的雨水衝刷,路上都露出了岩石。
江寒扒開雪一看,吸了一口涼氣,這要是開車上來,汽車輪子都得卡到裏麵。
路麵要是再擴大n倍,就像是被冰川犁過一樣。
黃溝村通往蒼山鄉政府的路,因為洪災的原因,已經夠差了,沒想到野坡林場的道路更差。
沒有最差,隻有更差。
“幸虧沒有風,要是有風,風吹雪,雪填溝,非得崴到腳不可。”
張留根說道:“縣裏是拿不出錢修路了,要是直接從省、市要來錢就好了。”
現在各個部門都向上要錢,誰能要來錢誰就有能耐。
張留根認識的,也就是市林業局的人,還都是科長、副局長,局長也就是開會時點點頭的交情。
省裏就更不必說了。
而據說,江寒在省裏麵有關係。
也許,這就是高升起派江寒來野坡林場的目的之一吧。
登上了一個較高的坡,江寒停下來,四處眺望。
此時的天地隻有兩種顏色。
山上葉子脫落的樹木和穀中尚未結冰的溪流是黑色的,其他都是白的。
樹木都是次生林,一根根整整齊齊的,均勻地插在白茫茫的雪地裏。
兩條溪流如同黑色的飄帶,在前麵的山腳匯合,如同給群山紮上了一朵黑色的蝴蝶結。
山不高,水不深,林不茂,但看著就是養眼。
江寒想起了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對隆中的描述: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
“好景致!”江寒不禁讚歎道。
“這算啥好景致?好景致在人家武寧縣,看到沒有?”張留根手往前一指:“那就是武寧縣的白雲山。離這兒直線距離,隻有十公裏。”
“前年,白雲山跟咱們縣的九峰山競爭國家5a級景區,還是人家武寧縣下功夫,白雲山成功了。”
“白雲山創建國家5a級景區,對於武寧縣旅遊來講是一次巨大的成功,而周圍的縣,旅遊業都熄火了。”
“咱們縣想搞旅遊,難著呢。”
張留根說道:“搞林業的有句話:大樹底下不長草。其實搞啥產業都是這個道理。遊客都跑到武寧縣了,咱們縣自然就冷清了。”
江寒看著不遠處的白雲山,輕鬆地笑道:“大樹底下不長草是不錯,但還有一句話叫做:大樹底下好乘涼。”
“江寒,我知道你在黃溝村幹得不錯,村民因為民宿都嚐到了甜頭。但是這裏的條件恐怕不行。”
張留根說道:“前一段時間有人給我提過建議,說是在野坡林場搞旅遊,但是這裏的山也不特殊,不要說跟白雲山比,就算是跟咱們縣的九峰山、青龍背相比,也差不少。”
江寒笑了笑,沒有搞不好的旅遊,隻有搞不好旅遊的人。
心中有了想法,江寒一路上積累的焦慮總算是緩解了一下。
走了一個鍾頭,後麵響起了突突突的聲音。
迴頭一看,來了三輛冒著黑煙的拖拉機,每輛拖拉機後麵都拖著一節自製的車廂,裏麵總共坐了二十多名學生,從七八歲到十幾歲的都有。
拖拉機開到這裏停下了,開拖拉機的是三個年輕人,向張留根打招唿。
三人上到第一輛拖拉機。
林場過去沒這麽多學生,這兩年多了起來,都是在蒼山鄉上學。
過去的大卡車都報廢了,隻有拖拉機能用,三輛拖拉機就用來接送學生。
半個小時後,三輛拖拉機才到達野坡林場的生活區。
“周老摳,張局長來了。”一個半大的孩子跳下拖拉機就怪聲怪氣地大喊。
不一會兒,從一個紅磚房裏走出一個五十多歲的人,跑過來一笑,露出了滿嘴大黃牙:“呀,張局長來了!”
“周場長,”張留根此時也不喊他周老摳了:“介紹一下,這是縣委高書記的秘書,江寒,高書記專門派他來,當林場的黨支部書記。”
周得金疑惑地伸出手和江寒握了握。
張留根說道:“你召集一下職工,開個會,見個麵。”
職工們住得集中,周得金迴屋裏,對著喇叭喊了一通。
不一會兒,大家都跑到中間的場裏來集中。
周得金讓人抬出桌椅板凳,讓張留根和江寒坐下,自己也坐到一邊。
這才發現,整個生活區是在一個山窪,這是個露天會場。
“江支書,以前人少,都在屋裏開會。現在人多了,就在這兒開會。沒有錢,沒辦法啊。”
周得金上來就拿錢少說事。
會場的確簡陋,來的職工拿著笤帚掃雪,露出了凳子,原來都是一整根樹剖成兩半,下麵用石頭支起來,就成了超長的長條凳。
職工的動作倒是挺快,很快就坐整齊了,沒有其他村子開會時的嘻嘻哈哈,而是保持了沉默。
周場長介紹之後,張留根開始介紹江寒,把江寒狠狠地誇了一頓。
很明顯,周場長以及下麵的坐著的職工都不以為然,有的還在暗暗搖頭。
“下麵,請江支書給大家講兩句。”
職工們都很機械地鼓起掌來。
江寒站起身來:“知道我江寒喜歡什麽嗎?”
全場愣住!
這個人莫非是個二愣子?!
有這樣的開場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