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燁給譚孝打過預防針了,譚家人起初不以為意。
如今的江州正如齊燁之前所說的那般,會變成世子的形狀,不被譚家人所喜。
現在的譚家人,有一個算一個,如同被搶了老婆還被肆意調教的苦主,隻能幹瞪眼,既不敢怒也不敢言。
大量的流民、百姓,附近各處村鎮的所有人,甭管男女老少,都被帶進了江州之中。
江州後方的海岸線上,簡陋的民房和帳篷連成一排,一眼望不到頭。
錢,在亂世之中是最不值錢毫無用處的東西,齊燁帶來的銀票,現在就是廢紙一張,一張萬貫銀票,可能都不如一把長刀好用。
整座城都亂糟糟的,年輕力壯的男人,被強行募入各種輔兵營進行操練,不管情不情願,這是強令,誰都違背不得,包括原本江州的城中百姓。
如果僅僅隻是如此也就罷了,譚家人的命根子,除了七條大船外,還有二十多條小船小舟,全被公輸甲給改造了。
大量的床弩被搬上了船,城中軍伍累的和狗似的修建海防塔,延綿三十餘裏。
之前譚家狗腿子似的知府,成了衙署的跑腿,坐鎮知州府的是吳尚峰。
吳尚峰和譚家人是舊識,與譚孝私交不錯,當年他去高句麗、瀛島當使節的時候,譚家人也出了不少力,更是對吳尚峰這位不顧生死的硬漢子極為敬佩。
此時的城頭上,齊燁靠著角樓打著瞌睡,譚孝與譚敬宗父子二人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奇葩,他們見過,像齊燁這種奇葩,他們頭一次見。
齊燁很猛,他的手下很猛,很猛的齊燁與他很猛的手下,短短月餘,愛幹不幹的,幹迴來大小城池六座。
按理來說,正常來說,不管怎麽說,六座城得守。
齊燁很奇葩,沒守,給城搬空了,連人帶物,所有能用上的,全都弄江州來了。
既是無奈至極,也是明智之舉,齊燁根本沒有太多的兵力,一旦舟師打過來,會被各個擊破。
再者說了,城門都被毀的差不多了,守都不好守。
可在其他人眼裏,尤其是在譚家人眼裏,怎麽想怎麽不對勁。
現在的情況就是整個江州城,多養著三萬多百姓,非江州城的外城百姓。
如今譚家人也看明白了,齊燁就是挑釁,像厲良玉,像舟師挑釁。
東尚道的許多百姓還有物資在舟師叛亂初期就被帶走了,沒來得及帶走的,都被齊燁盡力帶入江州和後方的城池。
如果舟師想要進入東慶道,必須先下江州。
齊燁就仿佛對著厲良玉招手,不停地招手,來啊,厲大爺,來玩啊,來打我啊,來來來啊。
當初譚家人不想讓齊燁進城,是怕江州被卷入戰火之中。
好嘛,齊燁來了,這已經不是令江州卷入戰火了,而是讓江州成為東尚道乃至東海三道的主戰場。
“爹,你這買賣做虧了。”
譚敬宗滿麵不爽:“早知如此,當初就不應讓他入城。”
譚孝連歎氣都做不到了,事已至此,還能再將齊燁他們趕走不成。
再說也趕不走了,人家現在兵強馬壯,這麽多入城的百姓,這麽多入營的百姓,比江州原來的百姓都多,誰認識他們譚家人,隻認識承諾平亂後會給百姓大量田產土地的世子殿下。
“爹,你去問問。”
譚敬宗看了眼打瞌睡的齊燁,小聲說道:“去問問他,那麽多城,怎麽就不費吹灰之力打下來了呢。”
“你為何總是執著此事,一日問上好多次。”
“爹你就不好奇嗎,他又沒來過東海,好多城,好多亂軍,見了他無不是一觸即潰,舟師中,怎就有那麽多人是他的內應?”
“話是不錯。”
譚孝也看向了遠處的齊燁,他也納悶這件事呢。
自從齊燁到了江州後,打下了好多城,打的太過容易。
齊燁手下猛歸猛,還有那射出去會爆出火光震耳欲聾的的駭人“火箭”,然而即便如此也不應如此順利,尤其是譚敬宗說的“內應”,這些城中都有至少一個或是五六個七八中低級將領,都是齊燁的人,完全沒道理,這種情況,難道齊燁在京中時就布局東海了,光是拉攏收買這些人,那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這下了得有十一二座城了吧。”
譚敬宗撓著後腦勺:“既然這麽容易,他繼續下啊,繼續奪迴來啊,這怎地十幾日了,又不派兵去奪城了,剛來那會沒太多兵力都敢去,現在嵐城又調來了過萬兵馬,他怎地又不動了。”
“殿下應有深意吧,一動不動…”
“是王八。”譚敬宗不屑道:“縮頭烏龜。”
沒意外,挨了一逼兜子。
“世子年紀輕,戰陣是老將,哪裏是你這蠢貨一般,定有深意,莫要胡亂猜測。”
父子二人議論著齊燁,齊燁那邊也議論著譚家人。
“姐夫,最多十日,要不要提前和譚家人通個氣?”
“說是肯定要說。”齊燁伸了個大大的懶腰:“不過這群逼人膽子小,直接說的話很容易動搖軍心。”
“是不急於一時。”
喻斌對季元思說道:“梁伯鳳信中所寫是本月月末,尚有十日,急不得,急了,就亂了。”
“可事到臨頭再告知,倉促準備豈不是更亂。”
“無需擔憂。”月泉也開口了:“亂是不假,亦有拚死抵抗之心,破釜沉舟,死地取生。”
“哦,懂了,提前告知,怕他們跑,事到臨頭,不打也要打。”
“不錯,齊叔兒如今已是接管了江州,盡在掌控之中,半日就可整頓軍心、民心。”
季元思猶豫了一下,看向齊燁:“還有,梁伯鳳不會騙咱吧,之前倒是沒騙過,可若是做局呢,將咱們都引來一網打盡。”
“不怕,朝廷派來的大軍最多一個月就到,最先幹到的至少三萬人,光是騎卒就有四千人,隻要守上二十日就可,舟師退走也是疲兵,追著屁股後麵往死裏削他們就是。”
“可…”
季元思還是有些慫:“大大小小戰船三十條,舟師亂軍一萬五千人,船打路攻江州腹背受敵,梁伯鳳又不知瀛島會派來多少賊人,要是…要是守不住呢。”
“守不住,東慶道就會被奪走,東海三道,就會被奪走。”
齊燁望向漸暗的日頭:“不但要守,還要追敵,來的人越多,打的越苦,打的越苦,贏了後舟師軍心越會不穩,之後就可以長驅直入東雲道了。”
小舅子歎了口氣:“瀛賊要是來的話,能來多少人?”
沒人吭聲,鬼知道。
小舅子試探性的問道:“萬八千?”
沒人吭聲,鬼知道。
小舅子又說了一句:“總不會是十萬八萬傾巢而出吧。”
“你特麽閉嘴!”
齊燁罵了一聲,其他人怒目而視。
如今的江州正如齊燁之前所說的那般,會變成世子的形狀,不被譚家人所喜。
現在的譚家人,有一個算一個,如同被搶了老婆還被肆意調教的苦主,隻能幹瞪眼,既不敢怒也不敢言。
大量的流民、百姓,附近各處村鎮的所有人,甭管男女老少,都被帶進了江州之中。
江州後方的海岸線上,簡陋的民房和帳篷連成一排,一眼望不到頭。
錢,在亂世之中是最不值錢毫無用處的東西,齊燁帶來的銀票,現在就是廢紙一張,一張萬貫銀票,可能都不如一把長刀好用。
整座城都亂糟糟的,年輕力壯的男人,被強行募入各種輔兵營進行操練,不管情不情願,這是強令,誰都違背不得,包括原本江州的城中百姓。
如果僅僅隻是如此也就罷了,譚家人的命根子,除了七條大船外,還有二十多條小船小舟,全被公輸甲給改造了。
大量的床弩被搬上了船,城中軍伍累的和狗似的修建海防塔,延綿三十餘裏。
之前譚家狗腿子似的知府,成了衙署的跑腿,坐鎮知州府的是吳尚峰。
吳尚峰和譚家人是舊識,與譚孝私交不錯,當年他去高句麗、瀛島當使節的時候,譚家人也出了不少力,更是對吳尚峰這位不顧生死的硬漢子極為敬佩。
此時的城頭上,齊燁靠著角樓打著瞌睡,譚孝與譚敬宗父子二人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奇葩,他們見過,像齊燁這種奇葩,他們頭一次見。
齊燁很猛,他的手下很猛,很猛的齊燁與他很猛的手下,短短月餘,愛幹不幹的,幹迴來大小城池六座。
按理來說,正常來說,不管怎麽說,六座城得守。
齊燁很奇葩,沒守,給城搬空了,連人帶物,所有能用上的,全都弄江州來了。
既是無奈至極,也是明智之舉,齊燁根本沒有太多的兵力,一旦舟師打過來,會被各個擊破。
再者說了,城門都被毀的差不多了,守都不好守。
可在其他人眼裏,尤其是在譚家人眼裏,怎麽想怎麽不對勁。
現在的情況就是整個江州城,多養著三萬多百姓,非江州城的外城百姓。
如今譚家人也看明白了,齊燁就是挑釁,像厲良玉,像舟師挑釁。
東尚道的許多百姓還有物資在舟師叛亂初期就被帶走了,沒來得及帶走的,都被齊燁盡力帶入江州和後方的城池。
如果舟師想要進入東慶道,必須先下江州。
齊燁就仿佛對著厲良玉招手,不停地招手,來啊,厲大爺,來玩啊,來打我啊,來來來啊。
當初譚家人不想讓齊燁進城,是怕江州被卷入戰火之中。
好嘛,齊燁來了,這已經不是令江州卷入戰火了,而是讓江州成為東尚道乃至東海三道的主戰場。
“爹,你這買賣做虧了。”
譚敬宗滿麵不爽:“早知如此,當初就不應讓他入城。”
譚孝連歎氣都做不到了,事已至此,還能再將齊燁他們趕走不成。
再說也趕不走了,人家現在兵強馬壯,這麽多入城的百姓,這麽多入營的百姓,比江州原來的百姓都多,誰認識他們譚家人,隻認識承諾平亂後會給百姓大量田產土地的世子殿下。
“爹,你去問問。”
譚敬宗看了眼打瞌睡的齊燁,小聲說道:“去問問他,那麽多城,怎麽就不費吹灰之力打下來了呢。”
“你為何總是執著此事,一日問上好多次。”
“爹你就不好奇嗎,他又沒來過東海,好多城,好多亂軍,見了他無不是一觸即潰,舟師中,怎就有那麽多人是他的內應?”
“話是不錯。”
譚孝也看向了遠處的齊燁,他也納悶這件事呢。
自從齊燁到了江州後,打下了好多城,打的太過容易。
齊燁手下猛歸猛,還有那射出去會爆出火光震耳欲聾的的駭人“火箭”,然而即便如此也不應如此順利,尤其是譚敬宗說的“內應”,這些城中都有至少一個或是五六個七八中低級將領,都是齊燁的人,完全沒道理,這種情況,難道齊燁在京中時就布局東海了,光是拉攏收買這些人,那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這下了得有十一二座城了吧。”
譚敬宗撓著後腦勺:“既然這麽容易,他繼續下啊,繼續奪迴來啊,這怎地十幾日了,又不派兵去奪城了,剛來那會沒太多兵力都敢去,現在嵐城又調來了過萬兵馬,他怎地又不動了。”
“殿下應有深意吧,一動不動…”
“是王八。”譚敬宗不屑道:“縮頭烏龜。”
沒意外,挨了一逼兜子。
“世子年紀輕,戰陣是老將,哪裏是你這蠢貨一般,定有深意,莫要胡亂猜測。”
父子二人議論著齊燁,齊燁那邊也議論著譚家人。
“姐夫,最多十日,要不要提前和譚家人通個氣?”
“說是肯定要說。”齊燁伸了個大大的懶腰:“不過這群逼人膽子小,直接說的話很容易動搖軍心。”
“是不急於一時。”
喻斌對季元思說道:“梁伯鳳信中所寫是本月月末,尚有十日,急不得,急了,就亂了。”
“可事到臨頭再告知,倉促準備豈不是更亂。”
“無需擔憂。”月泉也開口了:“亂是不假,亦有拚死抵抗之心,破釜沉舟,死地取生。”
“哦,懂了,提前告知,怕他們跑,事到臨頭,不打也要打。”
“不錯,齊叔兒如今已是接管了江州,盡在掌控之中,半日就可整頓軍心、民心。”
季元思猶豫了一下,看向齊燁:“還有,梁伯鳳不會騙咱吧,之前倒是沒騙過,可若是做局呢,將咱們都引來一網打盡。”
“不怕,朝廷派來的大軍最多一個月就到,最先幹到的至少三萬人,光是騎卒就有四千人,隻要守上二十日就可,舟師退走也是疲兵,追著屁股後麵往死裏削他們就是。”
“可…”
季元思還是有些慫:“大大小小戰船三十條,舟師亂軍一萬五千人,船打路攻江州腹背受敵,梁伯鳳又不知瀛島會派來多少賊人,要是…要是守不住呢。”
“守不住,東慶道就會被奪走,東海三道,就會被奪走。”
齊燁望向漸暗的日頭:“不但要守,還要追敵,來的人越多,打的越苦,打的越苦,贏了後舟師軍心越會不穩,之後就可以長驅直入東雲道了。”
小舅子歎了口氣:“瀛賊要是來的話,能來多少人?”
沒人吭聲,鬼知道。
小舅子試探性的問道:“萬八千?”
沒人吭聲,鬼知道。
小舅子又說了一句:“總不會是十萬八萬傾巢而出吧。”
“你特麽閉嘴!”
齊燁罵了一聲,其他人怒目而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