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是這樣,不接受改變,因為強大。
當比你更強大的人出現了,要求你改變,你不改變就揍,慢慢也就順從了。
譚家的心理狀態也是如此,別說和齊燁討論、爭論了,現在連齊燁的麵都很難見到。
齊燁將整座江州變成了一座類似兵城的城,或者說是後勤之城,一副等朝廷大軍來了後提供補給保障的模樣。
譚家人也就慢慢接受了,接受之後,也就不再擔憂了。
齊燁不咋地,手下的人很厲害,這是不爭的事實。
代知府的吳尚峰、負責民生的喻斌、負責城防的史恭、統管所有兵備的旺仔、帶領百姓改造戰船的公輸甲、負責城內秩序的月泉、負責打探消息的莫須問、負責帶著百姓蓋房子的賁、負責拉運木料的花樹,以及負責吃的季小鹿,每個人都在忙,都在有條不紊的忙,城中竟一次亂子都沒出。
見到不出亂子,譚家人慢慢放下了“戒心”,吐槽齊燁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這家夥的班底。
團隊專業,辦事高效,從無爭論,令出一門,可以說是麵麵俱到各領域人才一應俱全。
譚家人都很滿意,並非所有人,有一個人不是很滿意,譚家大公子,江州折衝府都尉譚敬宗。
譚敬宗總是拐彎抹角的打探齊燁為什麽不繼續奪城收複失地了,打探的次數太勤,勤到了連齊燁都開始懷疑這小子到底有什麽居心。
此時的譚家大宅內,譚孝將譚敬宗罵了個狗血噴頭。
“叫你莫要插手莫要插手,整日問東問西聒噪的煩,世子心生警覺,已是派人在城中打探你的過往與底細,你這不孝子何時才可讓為父省心些!”
站在正堂中的譚敬宗低著腦袋,嘟嘟囔囔的:“我又不是亂黨,他打探我底細作甚。”
“是為父的話,為父也要打探,是你,你不打探,整日管人家的閑事作甚,你這都尉怎地得來了你不知曉嗎,你管人家出不出戰收不收服失地作甚,與你何幹!”
“我…”
“與你再說最後一次,若是再打探世子的事,為父將你關進衙署大牢中。”
見到老父親真生氣了,譚敬宗隻能不情不願的應了一聲。
到底還是親生的,罵了一會,譚孝沒好氣的說道:“殿下也問過為父了,為何你總是關心盡快收複失城之事,為父說你不知深淺整日想著戰功,當這戰陣是兒戲一般,恨不得與世子殿下衝殺戰陣為國朝立下不世功勳,這才整日打探何時出戰。”
“我可沒當戰陣是兒戲,學武多年,從未派上過用場,我譚敬宗一點要出人頭…”
“閉嘴!”
“哦。”
“還出人頭地,老子看你快人頭落地了,安生些,如今這江州…”
“老爺,不好啦!”
一聲疾唿先至,家丁從外麵跑了進來,慌慌張張越過門檻兒時險些摔倒。
譚敬宗一把扶住了家丁:“說!”
“旗船,是瀛島的旗船,瀛島西方船軍旗船,旗船都來了,戰船怕是半日就到。”
“什麽!”譚孝霍然而起:“瀛島官軍打來了?”
“還…還有,衛縣出現了舟師,數不清的舟師反軍,步卒,數不清,似是要…要…”
“撲通”一聲,譚孝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老臉再無血色。
反倒是譚敬宗極為冷靜:“瀛狗旗船如同先行探馬,大軍緊隨其後,這是要登陸以東側攻打咱江州,舟師大軍在西側,以陸戰攻江州西城門,果然,厲良玉那老狗與瀛賊聯手了,世子那邊可是得了信兒?”
“得了,怎地得不了,咱得信之前,早幾個時辰世子他們就得知了。”
“如何反應?”
“沒,沒什麽反應,就是…就是仿佛…”
“仿佛早就料到了,是也不是。”
“少爺您這麽一說,好像還真是這麽一迴事,太鎮定了。”
譚孝再次霍然而起:“他娘的老子被那狗日的齊燁給耍啦!”
氣唿唿的譚孝捶胸頓足,滿麵恨意
“難怪他整日不緊不慢的,難怪他一副要為朝廷大軍提供補給的模樣,難怪他隻是修建海防塔改造戰船,他竟是要將敵軍統統引過來打守城戰,鏖戰,我江州…我江州何辜!”
就在此時,外麵傳來越來越密集的擊鼓之聲,整座城,要進入戰時階段了。
“爹,事已至此隻得應戰了,不止要應戰,既那世子早有預謀,定是有應對之法,江州,咱譚家還是順從為妙,先挺過來這一關再說。”
譚敬宗看了眼老爹的眼色:“如今敵軍兵臨城下,這時尋他晦氣,他以有萬般理由叫咱譚家…”
“知曉了。”
譚孝恨恨的說道:“此事結了,我譚家必尋他討個說法,討個公道,隻是可憐我江州百姓了。”
說罷,譚孝背著手快步走了出來,開始進行安排了。
畢竟在江州經營數代,外城的人也就算了,本城的百姓和軍備,還需要譚家進行某種表態,這時候就是再恨齊燁也不能添亂,敵軍兵臨城下,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江州後方,以及西城門,任何一處被破了,誰也活不了。
與此同時,西城門城頭上的齊燁團夥,除了坐鎮中城區負責所有糧草軍器的吳尚峰外,其他人齊聚角樓之外,
“老史。”
齊燁望著緊緊攥著拳頭等候軍令的史恭,望著那張漲紅的醜臉,一時有些不知該說些什麽了。
“世子爺,不,大將軍,您下令就是!”
“不急。”
齊燁後退三步,正了正衣衫,重重行了一禮。
史恭剛要讓開,莫須問對他搖了搖頭。
“當初我離京時,告訴自己,告訴所有人,到了東海後,不要相信任何人,任何人都可能是賊,瀛賊、世家賊、亂國之賊,老天爺還是很眷戀我的,到了?城,遇到了史都尉,你是好漢,軍中好漢子,在北關是,在?城也是,在東海更是。”
史恭滿麵羞愧:“在?城時…”
“我知道,鐵打的漢子也有累的時候,?城,隻是你和兄弟們暫時放縱一番歇息一番罷了。”
吐出一口濁氣,齊燁上前擁抱了一下史恭,史恭不知所措。
放開史恭,齊燁的眼睛有些發紅。
“抱歉,我無法收迴當初那番話,那番我們會死在東海的話。”
甲胄摩擦之聲傳出,史恭單膝跪地:“我輩軍伍,營中與同袍執子之手,出營入了戰陣,為國捐軀百死不悔,怕死,做什麽軍伍!”
“好,?城折衝府都尉史恭聽令。”
“末將在!”
“率折衝府所有將士,行幽騎戰術,出城遊擊而戰,怎麽做,史都尉比我清楚,叛軍至少三萬人,城中多是百姓,西城門不好守,隻能靠史都尉在亂軍後方…以命涉險,告知將士們,他們的妻兒老小,我幽王府世子齊燁照顧,自軍伍以下三代人,至少三代人,由我幽王府世子照顧。”
“唯!”
隻有一聲“唯”,沒有其他話,甚至就連折衝府將士大部分都沒有親族,沒有所謂的“三代人”這番話都沒有說,隻有一聲“唯”。
這就是史恭,一名真正的軍人,領了軍令就離開了,下城,帶著將士們上馬,出城,戰馬揚蹄,消失在了官道之中。
史恭就這麽走了,沒有問齊燁具體如何布置,沒有問大家如何守城,什麽都不問,任何事,都與他領的軍令無關,任何事,都是幹擾因素,就連在什麽情況下可以退迴城中都不問,就這麽離開了,軍令,就是天,最大的事,其他的,與軍人無關。
“喻斌!”
齊燁露出了幾分苦澀的笑容,望向自己的“愛徒”。
“恩師您說。”
“西城門,交給你了。”
喻斌瞪大了眼睛,滿麵不可置信。
“恩師,這…徒兒…”
“你太出色了,出色到了令我望塵莫及的地步,當然,你們這些人,我都望塵莫及,畢竟我隻是一個…”
“恩師,徒兒何德何能。”
“聽我說,我挺心虛的,明明出腦子出力的都是你們,功勞和名聲都歸了我,你這樣出色的人,卻要活在我的光環之下,這樣不成的,西城門你來守吧,咱不說守不下來會死之類的,就說守下來了,守下來了,喻家,以你為傲,喻家子孫,以你為傲!”
喻斌下意識看了眼阿卓,首次露出了惶恐的神情。
“不要看他,卓統領會出海作戰,我去守海岸守瀛賊,西城門交給你了。”
“徒兒…”喻斌雙膝跪地,衝著齊燁重重磕了一個響頭:“死報師恩!”
“記住一句話,守住,守住西城門,守住了,這一戰,我們就算徹底平定了東慶、東尚二道了。”
當比你更強大的人出現了,要求你改變,你不改變就揍,慢慢也就順從了。
譚家的心理狀態也是如此,別說和齊燁討論、爭論了,現在連齊燁的麵都很難見到。
齊燁將整座江州變成了一座類似兵城的城,或者說是後勤之城,一副等朝廷大軍來了後提供補給保障的模樣。
譚家人也就慢慢接受了,接受之後,也就不再擔憂了。
齊燁不咋地,手下的人很厲害,這是不爭的事實。
代知府的吳尚峰、負責民生的喻斌、負責城防的史恭、統管所有兵備的旺仔、帶領百姓改造戰船的公輸甲、負責城內秩序的月泉、負責打探消息的莫須問、負責帶著百姓蓋房子的賁、負責拉運木料的花樹,以及負責吃的季小鹿,每個人都在忙,都在有條不紊的忙,城中竟一次亂子都沒出。
見到不出亂子,譚家人慢慢放下了“戒心”,吐槽齊燁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這家夥的班底。
團隊專業,辦事高效,從無爭論,令出一門,可以說是麵麵俱到各領域人才一應俱全。
譚家人都很滿意,並非所有人,有一個人不是很滿意,譚家大公子,江州折衝府都尉譚敬宗。
譚敬宗總是拐彎抹角的打探齊燁為什麽不繼續奪城收複失地了,打探的次數太勤,勤到了連齊燁都開始懷疑這小子到底有什麽居心。
此時的譚家大宅內,譚孝將譚敬宗罵了個狗血噴頭。
“叫你莫要插手莫要插手,整日問東問西聒噪的煩,世子心生警覺,已是派人在城中打探你的過往與底細,你這不孝子何時才可讓為父省心些!”
站在正堂中的譚敬宗低著腦袋,嘟嘟囔囔的:“我又不是亂黨,他打探我底細作甚。”
“是為父的話,為父也要打探,是你,你不打探,整日管人家的閑事作甚,你這都尉怎地得來了你不知曉嗎,你管人家出不出戰收不收服失地作甚,與你何幹!”
“我…”
“與你再說最後一次,若是再打探世子的事,為父將你關進衙署大牢中。”
見到老父親真生氣了,譚敬宗隻能不情不願的應了一聲。
到底還是親生的,罵了一會,譚孝沒好氣的說道:“殿下也問過為父了,為何你總是關心盡快收複失城之事,為父說你不知深淺整日想著戰功,當這戰陣是兒戲一般,恨不得與世子殿下衝殺戰陣為國朝立下不世功勳,這才整日打探何時出戰。”
“我可沒當戰陣是兒戲,學武多年,從未派上過用場,我譚敬宗一點要出人頭…”
“閉嘴!”
“哦。”
“還出人頭地,老子看你快人頭落地了,安生些,如今這江州…”
“老爺,不好啦!”
一聲疾唿先至,家丁從外麵跑了進來,慌慌張張越過門檻兒時險些摔倒。
譚敬宗一把扶住了家丁:“說!”
“旗船,是瀛島的旗船,瀛島西方船軍旗船,旗船都來了,戰船怕是半日就到。”
“什麽!”譚孝霍然而起:“瀛島官軍打來了?”
“還…還有,衛縣出現了舟師,數不清的舟師反軍,步卒,數不清,似是要…要…”
“撲通”一聲,譚孝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老臉再無血色。
反倒是譚敬宗極為冷靜:“瀛狗旗船如同先行探馬,大軍緊隨其後,這是要登陸以東側攻打咱江州,舟師大軍在西側,以陸戰攻江州西城門,果然,厲良玉那老狗與瀛賊聯手了,世子那邊可是得了信兒?”
“得了,怎地得不了,咱得信之前,早幾個時辰世子他們就得知了。”
“如何反應?”
“沒,沒什麽反應,就是…就是仿佛…”
“仿佛早就料到了,是也不是。”
“少爺您這麽一說,好像還真是這麽一迴事,太鎮定了。”
譚孝再次霍然而起:“他娘的老子被那狗日的齊燁給耍啦!”
氣唿唿的譚孝捶胸頓足,滿麵恨意
“難怪他整日不緊不慢的,難怪他一副要為朝廷大軍提供補給的模樣,難怪他隻是修建海防塔改造戰船,他竟是要將敵軍統統引過來打守城戰,鏖戰,我江州…我江州何辜!”
就在此時,外麵傳來越來越密集的擊鼓之聲,整座城,要進入戰時階段了。
“爹,事已至此隻得應戰了,不止要應戰,既那世子早有預謀,定是有應對之法,江州,咱譚家還是順從為妙,先挺過來這一關再說。”
譚敬宗看了眼老爹的眼色:“如今敵軍兵臨城下,這時尋他晦氣,他以有萬般理由叫咱譚家…”
“知曉了。”
譚孝恨恨的說道:“此事結了,我譚家必尋他討個說法,討個公道,隻是可憐我江州百姓了。”
說罷,譚孝背著手快步走了出來,開始進行安排了。
畢竟在江州經營數代,外城的人也就算了,本城的百姓和軍備,還需要譚家進行某種表態,這時候就是再恨齊燁也不能添亂,敵軍兵臨城下,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江州後方,以及西城門,任何一處被破了,誰也活不了。
與此同時,西城門城頭上的齊燁團夥,除了坐鎮中城區負責所有糧草軍器的吳尚峰外,其他人齊聚角樓之外,
“老史。”
齊燁望著緊緊攥著拳頭等候軍令的史恭,望著那張漲紅的醜臉,一時有些不知該說些什麽了。
“世子爺,不,大將軍,您下令就是!”
“不急。”
齊燁後退三步,正了正衣衫,重重行了一禮。
史恭剛要讓開,莫須問對他搖了搖頭。
“當初我離京時,告訴自己,告訴所有人,到了東海後,不要相信任何人,任何人都可能是賊,瀛賊、世家賊、亂國之賊,老天爺還是很眷戀我的,到了?城,遇到了史都尉,你是好漢,軍中好漢子,在北關是,在?城也是,在東海更是。”
史恭滿麵羞愧:“在?城時…”
“我知道,鐵打的漢子也有累的時候,?城,隻是你和兄弟們暫時放縱一番歇息一番罷了。”
吐出一口濁氣,齊燁上前擁抱了一下史恭,史恭不知所措。
放開史恭,齊燁的眼睛有些發紅。
“抱歉,我無法收迴當初那番話,那番我們會死在東海的話。”
甲胄摩擦之聲傳出,史恭單膝跪地:“我輩軍伍,營中與同袍執子之手,出營入了戰陣,為國捐軀百死不悔,怕死,做什麽軍伍!”
“好,?城折衝府都尉史恭聽令。”
“末將在!”
“率折衝府所有將士,行幽騎戰術,出城遊擊而戰,怎麽做,史都尉比我清楚,叛軍至少三萬人,城中多是百姓,西城門不好守,隻能靠史都尉在亂軍後方…以命涉險,告知將士們,他們的妻兒老小,我幽王府世子齊燁照顧,自軍伍以下三代人,至少三代人,由我幽王府世子照顧。”
“唯!”
隻有一聲“唯”,沒有其他話,甚至就連折衝府將士大部分都沒有親族,沒有所謂的“三代人”這番話都沒有說,隻有一聲“唯”。
這就是史恭,一名真正的軍人,領了軍令就離開了,下城,帶著將士們上馬,出城,戰馬揚蹄,消失在了官道之中。
史恭就這麽走了,沒有問齊燁具體如何布置,沒有問大家如何守城,什麽都不問,任何事,都與他領的軍令無關,任何事,都是幹擾因素,就連在什麽情況下可以退迴城中都不問,就這麽離開了,軍令,就是天,最大的事,其他的,與軍人無關。
“喻斌!”
齊燁露出了幾分苦澀的笑容,望向自己的“愛徒”。
“恩師您說。”
“西城門,交給你了。”
喻斌瞪大了眼睛,滿麵不可置信。
“恩師,這…徒兒…”
“你太出色了,出色到了令我望塵莫及的地步,當然,你們這些人,我都望塵莫及,畢竟我隻是一個…”
“恩師,徒兒何德何能。”
“聽我說,我挺心虛的,明明出腦子出力的都是你們,功勞和名聲都歸了我,你這樣出色的人,卻要活在我的光環之下,這樣不成的,西城門你來守吧,咱不說守不下來會死之類的,就說守下來了,守下來了,喻家,以你為傲,喻家子孫,以你為傲!”
喻斌下意識看了眼阿卓,首次露出了惶恐的神情。
“不要看他,卓統領會出海作戰,我去守海岸守瀛賊,西城門交給你了。”
“徒兒…”喻斌雙膝跪地,衝著齊燁重重磕了一個響頭:“死報師恩!”
“記住一句話,守住,守住西城門,守住了,這一戰,我們就算徹底平定了東慶、東尚二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