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一個尚書罵娘,這機會可少有。
聽一個尚書罵讀書人,說是駭人聽聞都不為過。
齊燁站起身,主動為鍾茹雅倒了杯茶,一副虛心求教的模樣,他就喜歡看當官的內訌。
“這諸子百家,大人是如何看的?”
“既然殿下好奇,那本官就說說,當聽個樂兒,墨家無需本官多說,當代钜子嵐山侯,殿下比本官知曉公輸先生的本事,陰陽家,陰陽、五行,言的是萬物之理,名家,白馬非馬、飛鳥之影不動,縱橫、名家、法家,皆有可取之處,為何偏偏是這儒家盛行,為何對治國皆有益處的法、道、儒,儒家為聖,餘,皆夷為雜家。”
齊燁神情微動:“敢問大人推崇…不,敢問大人深入了解過哪個學派。”
“殿下原本是想問,本官這不推崇儒家的儒生,推崇是哪個學派才對。”
齊燁幹笑一聲,算是默認。
“都不好,法家,富國強兵,刑律苛民,不好,勢、法、術,勢是根本,可這法與術,嘖嘖嘖,太過強勢,君、臣、民,民需聽於臣,不可忤逆,臣,聽於君,不可忤逆,不重賢才,重嚴令,君王說這馬長了三條腿,臣就要砍斷馬的一條腿,百姓聽聞了,會砍斷全天下馬匹的一條腿。”
齊燁下意識點了點頭,法家之所以叫法家,正是因為太依賴於“法”了,而非理,而這個“法”,又必須圍繞著統治者為核心。
不說民間了,就說當權者,很多朝代都不認同法家的理念,因為法家並不追求“愛民、富民”,而是嚴刑峻法。
“既然大人以為法家不好,那道家…”
“也不好。”鍾茹雅搖了搖頭:“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齊燁若有所思:“不折騰?”
“不錯,不折騰,這無為而治,不妄作為,誒呦,若是咱大康有著大基業,大盛世,自是要無為而治,可若不折騰,若無為,不可,不好,不妙,無為了,殿下哪能有今日這般威名,哪能有山林、西域成了我大康的疆域,得為,得大為,得大折騰。”
齊燁麵露沉思之色。
無為而治,說的不是什麽都不作為,而是不亂折騰,這叫做無為而治,也是道家提出的核心思想。
文景之治,其實或多或少要歸功於道家的哲學理念,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全國免去佃租十三年,同時對對外用兵極為慎重,不到萬不得已不動武,避免任何損耗國力的舉措。
可到了漢武帝時期就成獨尊儒術了,之後的各朝各代也多是外儒內法,曾與儒、法齊名的道家也漸漸沒落。
齊燁愈發好奇了:“既然大人覺得法家不好,道家也不好,儒家…”
“這儒家還他娘的不如道家呢。”
“願聞高見。”
齊燁有點想笑,不是因為說的什麽,而是鍾茹雅那副令人招笑的模樣,堂堂尚書,和個民間的話嘮大叔似的,就沒有不罵的。
“法家,教你不敢做,道家,教你為何不做,儒家,教的…”
說到這,鍾茹雅微微一笑,一副賣關子的模樣。
齊燁問道:“那儒家教的是…”
“君王,儒家教君王,君王該如何做。”
齊燁瞳孔猛地一縮:“學生什麽都沒到。”
“沒聽到好,沒聽到,那本官就細細於你道來,道的是這儒生,這儒生,就他娘該統統用刀子劈頭上一腳踹翻屍體喂了狗之後再將儒生的血與食人之狗統統一把火燒個精光,臨走之前在吐口痰!”
“這形容…太形象了,那什麽,就是吧…”
齊燁違著心說道:“儒生沒那麽不堪吧?”
“沒那麽不堪,哈,笑話,老子日他娘,孔老二說的是仁、義、禮、智、信,看看這群儒生,這群儒生出身的官員,仁,仁他娘的個蛋,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貨色,義,誰義,出來混的,誰義誰死的快,當了官的不背後砍刀子就不錯了,還和你義,禮,禮個鳥,這滿京中的官員迴了府裏熄了燈,摸著嬌妻美妾,比他娘的老鴇子都騷上三分,智,看看這群酒囊飯袋,不坑害國朝就燒高香了,信,嘴裏有半句實話嗎。”
鍾茹雅直接衝地上吐了口口水:“老子也不說儒生,就說那禮部,禮部尚書周介,周介,我日他娘,他娘的一個監生出身,前朝被革過職的侍郎,他憑什麽在本朝耀武揚威,前陣子還來老子衙署要衙役,老子就告訴他,要差役,沒有,要命啊,老子這條命跟著陛下已經死過好幾迴了!”
齊燁雙眼不由亮了起來,罵周介的話,他可就精神了。
“大人…”齊燁搓了搓手:“對禮部尚書周介不滿?”
“老子對誰都不滿!”
齊燁豎起大拇指,無言以對。
鍾茹雅補了一句:“除了陛下。”
齊燁:“…”
鍾茹雅又補了一句:“還有殿下。”
齊燁:“謝謝哦。”
鍾茹雅:“以及你爹。”
齊燁無語至極,六部尚書,還有正常人了嗎?
“不過本官可先說好。”
鍾茹雅側身剛要衝著兵器架抱抱拳,緊接著又扭頭衝著外麵喊道:“孔老二畫像呢!”
齊燁:“…”
“罷了。”鍾茹雅又衝著門外抱了抱拳:“本官可先說好,孔夫子,本官最是敬重,隻不過衙中沒畫像,之前那破畫像讓本官取暖用了。”
齊燁頓感心累:“嗯嗯,我信,大人繼續說。”
鍾茹雅的麵色變了,麵露正色,極為鄭重,聲音都嚴肅了許多。
“孔聖知識淵博,有教無類,令人心生敬佩,周遊列國,興辦私學,講仁義,遵理智,更是痛斥無義之戰。”
鍾茹雅滿麵欽佩之色:“以德治國,不可苛政任意刑殺,廣收門徒,叫白丁也可有書而讀,怎能不叫人敬仰萬分,本官最是崇敬。”
齊燁極為意外:“沒想到大人竟對孔聖如此崇拜。”
“啪”的一聲,鍾茹雅一拍大腿,激動的叫道:“那可不咋地,老子最崇拜這狗日…不是,最崇拜孔老二了。”
齊燁:“…”
“但是!”
鍾茹雅話鋒一轉,朗聲道:“尚武,得他娘的尚武啊,得他娘的血性啊,得他娘的打啊,山林,是靠教化得來的嘛,西域,是靠禮義求來的嘛,北關外的狗崽子叩關,和他子曰子曰的,他們就退兵了不成,打,就要打,打我們的,要打,打到他們寸草不生,想打我們的,也要打,打到他們不敢打為止!”
說到這,鍾茹雅一揮拳頭:“招惹我們的,用縱橫家,壯兵存糧,積攢國力,禍水東引,打他們時,用兵家,雷霆之勢掃平不臣,打不過,用墨家,打過了,用法家,嚴法苛令,歸順之,歸順了,用道家,叫他們別折騰,這最緊要的,最務實的,便是儒家!”
聽前麵的話,齊燁連連點頭,鍾茹雅分析的太對了,聽到最後幾個字,最務實的是儒家,他反而懵了。
“儒家,最是實用。”
鍾茹雅再次朝著房門外並不存在的孔聖畫像拱了拱手:“處處可用,諸子百家中,最為實用的學派。”
齊燁不是很認同:“比如呢?”
“就比如東海瀛島,海上,咱打不過,可若是能派一百個儒生去呢,隻要是讓這百個儒生成了瀛島座上賓,甚至成為官員,過個三年五載,哈哈哈,這國家鐵定廢了。”
齊燁咧著嘴,佩服的五體投地。
鍾茹雅樂嗬嗬的說道:“這就是諸子百家,需要什麽用什麽,用不到,去他娘的一腳踹開,用別的就是,過幾年要是還能用上,撿迴來繼續用,用過之後,還是去他娘的,什麽好用用什麽,什麽實用用什麽,都好用,都不好用,好用的就是寶,用過就是草,統統去他娘,殿下以為呢?”
齊燁張了張嘴:“我以為就…就挺對的。”
鍾茹雅樂的更開心了:“就知你與本官誌同他娘的道他娘的合,果然,哈哈哈哈。”
笑聲一收,鍾茹雅凝望著齊燁:“既殿下操辦科考一事,不如…”
齊燁頓時一激靈:“不如什麽?”
“不如試探一番如何,殿下操辦科考一事,出題的,又是徐功。”
“臥槽,大哥你沒開玩笑吧,出關於雜家的題?”
“哎呀,試試何妨。”
“這是試試的事嗎。”齊燁驚呆了:“就先不說能不能出雜家的題,徐老大人在國史館出題,外人不得接觸。”
鍾茹雅吹聲輕佻的口哨:“真稀奇,這天下還有殿下不敢去的地方。”
“可這是規矩啊。”
“規矩?”鍾茹雅滿麵不屑:“誰的規矩,禮部的規矩,還是周介的規矩,禮部算個屁,周介算個屁,莫說殿下,就說本官,老子帶著捕快就說有案犯藏於國史官,就他娘的要搜,他能如何,周介能如何,不服叫他彈劾我,弄死他個老棺材瓤子!”
齊燁,終於聽明白了。
儒生謀士出身的刑部尚書鍾茹雅,諸子百家,那是什麽都信奉,又什麽都不信奉,主打的就是個務實,怎麽務實怎麽來,需要的時候,孔聖是我爹,不需要的時候,我特麽是孔老二他祖宗!
鍾茹雅,又吐了一口大濃痰。
“還先賢智慧,日他先人個智慧,老子一個大康朝的尚書,聽他幾百年前的廢話,誰還他娘的越活越迴去了不是,什麽叫智慧,誰家好用用誰家,誰家能用用誰家,好用的,能用的,歸攏歸攏,都是老子的智慧!”
聽一個尚書罵讀書人,說是駭人聽聞都不為過。
齊燁站起身,主動為鍾茹雅倒了杯茶,一副虛心求教的模樣,他就喜歡看當官的內訌。
“這諸子百家,大人是如何看的?”
“既然殿下好奇,那本官就說說,當聽個樂兒,墨家無需本官多說,當代钜子嵐山侯,殿下比本官知曉公輸先生的本事,陰陽家,陰陽、五行,言的是萬物之理,名家,白馬非馬、飛鳥之影不動,縱橫、名家、法家,皆有可取之處,為何偏偏是這儒家盛行,為何對治國皆有益處的法、道、儒,儒家為聖,餘,皆夷為雜家。”
齊燁神情微動:“敢問大人推崇…不,敢問大人深入了解過哪個學派。”
“殿下原本是想問,本官這不推崇儒家的儒生,推崇是哪個學派才對。”
齊燁幹笑一聲,算是默認。
“都不好,法家,富國強兵,刑律苛民,不好,勢、法、術,勢是根本,可這法與術,嘖嘖嘖,太過強勢,君、臣、民,民需聽於臣,不可忤逆,臣,聽於君,不可忤逆,不重賢才,重嚴令,君王說這馬長了三條腿,臣就要砍斷馬的一條腿,百姓聽聞了,會砍斷全天下馬匹的一條腿。”
齊燁下意識點了點頭,法家之所以叫法家,正是因為太依賴於“法”了,而非理,而這個“法”,又必須圍繞著統治者為核心。
不說民間了,就說當權者,很多朝代都不認同法家的理念,因為法家並不追求“愛民、富民”,而是嚴刑峻法。
“既然大人以為法家不好,那道家…”
“也不好。”鍾茹雅搖了搖頭:“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齊燁若有所思:“不折騰?”
“不錯,不折騰,這無為而治,不妄作為,誒呦,若是咱大康有著大基業,大盛世,自是要無為而治,可若不折騰,若無為,不可,不好,不妙,無為了,殿下哪能有今日這般威名,哪能有山林、西域成了我大康的疆域,得為,得大為,得大折騰。”
齊燁麵露沉思之色。
無為而治,說的不是什麽都不作為,而是不亂折騰,這叫做無為而治,也是道家提出的核心思想。
文景之治,其實或多或少要歸功於道家的哲學理念,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全國免去佃租十三年,同時對對外用兵極為慎重,不到萬不得已不動武,避免任何損耗國力的舉措。
可到了漢武帝時期就成獨尊儒術了,之後的各朝各代也多是外儒內法,曾與儒、法齊名的道家也漸漸沒落。
齊燁愈發好奇了:“既然大人覺得法家不好,道家也不好,儒家…”
“這儒家還他娘的不如道家呢。”
“願聞高見。”
齊燁有點想笑,不是因為說的什麽,而是鍾茹雅那副令人招笑的模樣,堂堂尚書,和個民間的話嘮大叔似的,就沒有不罵的。
“法家,教你不敢做,道家,教你為何不做,儒家,教的…”
說到這,鍾茹雅微微一笑,一副賣關子的模樣。
齊燁問道:“那儒家教的是…”
“君王,儒家教君王,君王該如何做。”
齊燁瞳孔猛地一縮:“學生什麽都沒到。”
“沒聽到好,沒聽到,那本官就細細於你道來,道的是這儒生,這儒生,就他娘該統統用刀子劈頭上一腳踹翻屍體喂了狗之後再將儒生的血與食人之狗統統一把火燒個精光,臨走之前在吐口痰!”
“這形容…太形象了,那什麽,就是吧…”
齊燁違著心說道:“儒生沒那麽不堪吧?”
“沒那麽不堪,哈,笑話,老子日他娘,孔老二說的是仁、義、禮、智、信,看看這群儒生,這群儒生出身的官員,仁,仁他娘的個蛋,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貨色,義,誰義,出來混的,誰義誰死的快,當了官的不背後砍刀子就不錯了,還和你義,禮,禮個鳥,這滿京中的官員迴了府裏熄了燈,摸著嬌妻美妾,比他娘的老鴇子都騷上三分,智,看看這群酒囊飯袋,不坑害國朝就燒高香了,信,嘴裏有半句實話嗎。”
鍾茹雅直接衝地上吐了口口水:“老子也不說儒生,就說那禮部,禮部尚書周介,周介,我日他娘,他娘的一個監生出身,前朝被革過職的侍郎,他憑什麽在本朝耀武揚威,前陣子還來老子衙署要衙役,老子就告訴他,要差役,沒有,要命啊,老子這條命跟著陛下已經死過好幾迴了!”
齊燁雙眼不由亮了起來,罵周介的話,他可就精神了。
“大人…”齊燁搓了搓手:“對禮部尚書周介不滿?”
“老子對誰都不滿!”
齊燁豎起大拇指,無言以對。
鍾茹雅補了一句:“除了陛下。”
齊燁:“…”
鍾茹雅又補了一句:“還有殿下。”
齊燁:“謝謝哦。”
鍾茹雅:“以及你爹。”
齊燁無語至極,六部尚書,還有正常人了嗎?
“不過本官可先說好。”
鍾茹雅側身剛要衝著兵器架抱抱拳,緊接著又扭頭衝著外麵喊道:“孔老二畫像呢!”
齊燁:“…”
“罷了。”鍾茹雅又衝著門外抱了抱拳:“本官可先說好,孔夫子,本官最是敬重,隻不過衙中沒畫像,之前那破畫像讓本官取暖用了。”
齊燁頓感心累:“嗯嗯,我信,大人繼續說。”
鍾茹雅的麵色變了,麵露正色,極為鄭重,聲音都嚴肅了許多。
“孔聖知識淵博,有教無類,令人心生敬佩,周遊列國,興辦私學,講仁義,遵理智,更是痛斥無義之戰。”
鍾茹雅滿麵欽佩之色:“以德治國,不可苛政任意刑殺,廣收門徒,叫白丁也可有書而讀,怎能不叫人敬仰萬分,本官最是崇敬。”
齊燁極為意外:“沒想到大人竟對孔聖如此崇拜。”
“啪”的一聲,鍾茹雅一拍大腿,激動的叫道:“那可不咋地,老子最崇拜這狗日…不是,最崇拜孔老二了。”
齊燁:“…”
“但是!”
鍾茹雅話鋒一轉,朗聲道:“尚武,得他娘的尚武啊,得他娘的血性啊,得他娘的打啊,山林,是靠教化得來的嘛,西域,是靠禮義求來的嘛,北關外的狗崽子叩關,和他子曰子曰的,他們就退兵了不成,打,就要打,打我們的,要打,打到他們寸草不生,想打我們的,也要打,打到他們不敢打為止!”
說到這,鍾茹雅一揮拳頭:“招惹我們的,用縱橫家,壯兵存糧,積攢國力,禍水東引,打他們時,用兵家,雷霆之勢掃平不臣,打不過,用墨家,打過了,用法家,嚴法苛令,歸順之,歸順了,用道家,叫他們別折騰,這最緊要的,最務實的,便是儒家!”
聽前麵的話,齊燁連連點頭,鍾茹雅分析的太對了,聽到最後幾個字,最務實的是儒家,他反而懵了。
“儒家,最是實用。”
鍾茹雅再次朝著房門外並不存在的孔聖畫像拱了拱手:“處處可用,諸子百家中,最為實用的學派。”
齊燁不是很認同:“比如呢?”
“就比如東海瀛島,海上,咱打不過,可若是能派一百個儒生去呢,隻要是讓這百個儒生成了瀛島座上賓,甚至成為官員,過個三年五載,哈哈哈,這國家鐵定廢了。”
齊燁咧著嘴,佩服的五體投地。
鍾茹雅樂嗬嗬的說道:“這就是諸子百家,需要什麽用什麽,用不到,去他娘的一腳踹開,用別的就是,過幾年要是還能用上,撿迴來繼續用,用過之後,還是去他娘的,什麽好用用什麽,什麽實用用什麽,都好用,都不好用,好用的就是寶,用過就是草,統統去他娘,殿下以為呢?”
齊燁張了張嘴:“我以為就…就挺對的。”
鍾茹雅樂的更開心了:“就知你與本官誌同他娘的道他娘的合,果然,哈哈哈哈。”
笑聲一收,鍾茹雅凝望著齊燁:“既殿下操辦科考一事,不如…”
齊燁頓時一激靈:“不如什麽?”
“不如試探一番如何,殿下操辦科考一事,出題的,又是徐功。”
“臥槽,大哥你沒開玩笑吧,出關於雜家的題?”
“哎呀,試試何妨。”
“這是試試的事嗎。”齊燁驚呆了:“就先不說能不能出雜家的題,徐老大人在國史館出題,外人不得接觸。”
鍾茹雅吹聲輕佻的口哨:“真稀奇,這天下還有殿下不敢去的地方。”
“可這是規矩啊。”
“規矩?”鍾茹雅滿麵不屑:“誰的規矩,禮部的規矩,還是周介的規矩,禮部算個屁,周介算個屁,莫說殿下,就說本官,老子帶著捕快就說有案犯藏於國史官,就他娘的要搜,他能如何,周介能如何,不服叫他彈劾我,弄死他個老棺材瓤子!”
齊燁,終於聽明白了。
儒生謀士出身的刑部尚書鍾茹雅,諸子百家,那是什麽都信奉,又什麽都不信奉,主打的就是個務實,怎麽務實怎麽來,需要的時候,孔聖是我爹,不需要的時候,我特麽是孔老二他祖宗!
鍾茹雅,又吐了一口大濃痰。
“還先賢智慧,日他先人個智慧,老子一個大康朝的尚書,聽他幾百年前的廢話,誰還他娘的越活越迴去了不是,什麽叫智慧,誰家好用用誰家,誰家能用用誰家,好用的,能用的,歸攏歸攏,都是老子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