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燁離開的時候,腦瓜子嗡嗡的。


    刑部,掌管國朝律法,最應公正嚴明一絲不苟的衙署,結果扛把子竟是這麽個貨色。


    先不說對諸子百家的看法,就說慫恿找徐功更改考題這事,這膽兒也太肥了。


    離開衙署的時候,齊燁突然止住了腳步,看向旁邊守門的衙役。


    “誒,你們刑部平常判案的時候,怎麽判的。”


    衙役楞了一下:“就…就尚書大人判啊。”


    “尚書大人親自判案?”齊燁皺著眉:“怎麽判的。”


    “有證據找證據,找不到證據就揍。”


    “揍?”


    “不管是苦主還是案犯,尚書大人覺著有隱瞞的,先打一頓,打一頓就說實話了。”


    齊燁徹底服了:“那要是不說實話呢。”


    “打兩頓。”


    “臥槽,是不是如果我問打兩頓還不說實話的話該怎麽辦,你會說打三頓?”


    衙役搖了搖頭:“那倒不是,尚書大人下手重,一般人也受不了兩頓毒打。”


    “還是毒打!”齊燁目瞪口呆:“要是打錯了呢?”


    “尚書大人該賠錢賠錢,該認錯認錯,統管衙署這麽多年,還沒出過冤案。”


    “廢話,降落傘也沒差評。”齊燁驚呆了:“這不草菅人命嗎?”


    季元思小聲提醒道:“刑部審的案子,無一不是牽扯到官員與世家子。”


    “原來如此。”齊燁恍然大悟:“那是該先打兩頓,難怪沒冤案。”


    齊燁樂了,哈哈一笑,鑽進了馬車之中。


    還真是這迴事,但凡能讓刑部審的案子,全是影響比較大的案子。


    再說鍾茹雅也不是所有案子都過問,像之前公輸甲在工部那事,就沒刑部官員告知他。


    至於其他達官貴人的案子,隻要是鍾茹雅下場了,角度也十分刁鑽。


    就比如哪個世家子,欺辱了誰家小姐,鍾茹雅了解情況後直接揍,完了他問的還不是欺辱人家小姐的事,問的是別的事,有沒有害過民,家裏大人有沒有貪過錢之類,叮咣一頓揍,最後結案了,和苦主以及原案沒一分錢關係,因為別的事定的罪名。


    前段時間就有過一次,苦主狀告一個官員之子,說倆人城外跑馬,有彩頭的,官員之子給苦主的馬毒死了。


    馬都是在京兆府備案的,加上涉及到了官員之子,刑部就接手了。


    結果最後結案的時候,被告罰了八十貫,原告進去了,罪名是謀害府中下人藏屍於井,完了還是前朝發生的事,過去十來年了。


    進了馬車之中,齊燁撮著牙花子,旺仔想搓小舅子,小舅子搓著手。


    三人的心情都有幾分異樣,見了刑部尚書一麵,三觀有點崩。


    齊燁呢,是裝作讀書人但是不讀書。


    小舅子,是讀書了但是排斥自己是個讀書人的讀書人。


    旺仔呢,比較純粹,認為讀書人是下三濫。


    三人對讀書人都有著不同的理解與看法,齊燁,是麵對麵和鍾茹雅談的,旺仔和小舅子呢,是在門口聽到的。


    見了鍾茹雅這個刑部尚書一麵,仨人越是深想,感觸越多。


    一番言論,驚世駭俗,可驚過之後,覺得很有道理,忒他娘的有道理了。


    如今國朝最緊要的事就是西、南二關外,涉及到未來幾年乃至十餘年甚至數十年的布局,那麽本年的科考就會是一個風向標,同時也可以定下一個基調。


    還是按照以往的科考方式,為朝廷選拔人才的方式,無疑是不適合的。


    鍾茹雅用最通俗的話和齊燁闡述了一遍,儒學,孔老二,一群儒生拿著儒學,叫著孔老二跑山林之中,誰他媽認識啊。


    教化萬民,行,不是不行,問題是最基本的溝通問題得先解決,咋的,儒學是全世界所有民族通用語言啊,還是山林各部跪拜的神像都是孔老二?


    西域外情況也差不多,很多國家信的是佛,並且這個佛和關內的佛還有著極大的區別,西域外如今能上趕著“歸順”,不是因為關內儒學,儒生,是因為齊懷武的威名。


    以鍾茹雅的角度來看,必須因地製宜、因勢利導、因時製宜以及因情施策。


    先說南關山林外,需要種植良田,需要土木營建,需要勘探礦產。


    單單是這三件事,就涉及到了農學、墨家、以及陰陽學,這是最基本的。


    再說稍微深入一點的問題,各部之間的關係、朝廷對各部的待遇、地盤是否重新劃分以及如何慢慢吸收等問題。


    這裏又涉及到了縱橫、兵家。


    如果要談更加深入的問題,長久的問題,涉及到的更多了。


    由此可看,幾乎沒有儒學的事。


    不是儒學德、義、禮、智、信不好,而是暫時用不到。


    齊燁就是最現實的例子,左手銀票右手刀,身後跟著一群武裝到牙齒的暴徒,領著新四大部落隨時莽穿全山林,要麽加入,要麽跪下,要麽死,三選一,和儒學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西關外同樣如此,隨著陳淵迴京,很多關於齊懷武的事都解密了。


    老齊剛到西關的那幾年,的確用到儒生了,派遣了不少讀書人當使者前往西域各國。


    用西域各國使節的話來說,但凡和人沾邊的事,齊懷武是一件沒幹過,連擬人的事他都沒做過,是一點都不當人了。


    就齊懷武派出去的那些讀書人,哪是讀書人啊,那就是狂徒,去了之後就找茬。


    罵人家君主的,調戲人家君王媳婦的,其實就是要開戰,最讓這群西域國家憋屈的是,好多讀書人去了之後直接抹脖子,自殺!


    就這些各國君主,但凡往城外跑的慢兩步了,讀書人使節的屍體都涼了。


    隻要人一死,好嘛,都不用等上三五個月,甚至不用等上三五天,可能三五個時辰幽騎就打上門來了。


    這也是為什麽北地沒有所謂的名士大儒的緣故,都讓齊懷武當一次性耗材給用了,要麽去當使者,要麽全家死。


    過了幾年,齊懷武已經訛錢訛的差不多了,幽騎徹底武裝了起來,人數也擴編到夠用了,也就不需要使者找茬了,直接過去幹。


    在西關,這就是儒學,這就是讀書人唯一的用處,被齊懷武當做一次性耗材使用。


    而且還是頭幾年,現在所謂的讀書人,所謂的名士大儒,連當耗材的利用價值都沒有了。


    齊家父子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一件事,西、南二關外,至少目前階段,出身學習儒學讀書人的官員,對經略西、南二關外沒有太大的益處。


    事倒是這麽個事,齊燁也認同,隻是如何操作,如何通過科舉來操作,這已經不是撓頭不撓頭的事了,完全就是和天下讀書人對著幹。


    真要是將雜學的試題搞出來,估計會遭受到全國朝讀書人的反對和聲討,哪怕是朝廷上的文武百官認為他做的對,也會在這件事上站到他的對立麵上。


    “再考慮考慮吧。”


    即便膽大如齊燁,一時之間也是猶豫不決,並非是不敢,而是時間不夠充裕,他根本沒有任何時間去操作這件事,哪怕多給他一個月時間,至少他可以用這一個月製造一下輿論,奈何,隻有六日了,六日的時間,什麽都做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紈絝世子不好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菲碩莫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菲碩莫薯並收藏紈絝世子不好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