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終於到了,還有兩天元日,隆德三年最後兩天開朝。
齊燁也要上朝,頭一夜宮中派人來通知的,也沒說原因。
季渃嫣倒是為他答疑解惑了。
年底最後兩次上朝,代表的是一種身份和地位。
因為好多外地過來入京述職,好多平日裏的五品、六品官員,也要站在大殿外待朝了。
三天,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去的越晚,或是三天都能連著上,甭管什麽身份,要麽是簡在帝心,要麽是朝廷重臣。
能參加最後三日早朝的人,未必都是臣子,也有可能是一些名士大儒,也或者是來自國子監、史官,以及本年度在各方麵有著卓越貢獻的人。
一大早,天都沒亮,馬車裏的齊燁罵罵咧咧的,窗外,風大雪大風雪大。
齊燁感覺又迴到了上一世,上一世做牛馬的日子。
遇到了暴雨天,牛會躲窩裏,馬會進棚裏,而牛馬則會想盡辦法的去上班。
積雪厚重,馬車難行,駕車的虎子揉搓著雙手,也挺來氣的。
到了城門外,來氣的虎子給從八品的城門郎罵的和孫子似的,什麽沒人清積雪、沒人打燈籠,朝廷養你們這群廢物有屁用!
城門郎那是一嘴都不敢還,都不用看馬車上的標識就知道裏麵坐著誰,滿京裏京外,但凡出入城見了城門郎毫無緣由先罵一頓的,也隻有幽王府那群毫無素質的狗日的了。
沒招,上梁不正下梁歪,最早沒事就罵城門郎的是齊燁。
好幾次出入城的時候,百姓都排到兩裏之外了,結果城門郎和守卒打著哈欠慢悠悠的盤查著,百姓急的夠嗆。
這也讓齊燁難免想到上一世他去銀行取錢的時候,他媽的三四個窗口,就一個活人,好不容易等到自己了,突然來了個vip客戶插隊,vip客戶不上樓,不去vip窗口,就在普通窗口辦業務,和有病似的。
現在齊燁自己成了vip,卻不耽誤他罵這群傻缺。
久而久之,但凡幽王府或是南莊的,照例,先噴一頓城門郎,畢竟這家夥算是小領導了,百姓進出速度完全由他掌控。
虎子還算不錯,罵也有理由,比旺仔強點,以前旺仔駕車的時候,直接攻擊城門郎的長相,連理由都不找。
入了城,到了皇宮,齊燁一看還沒開城門,都懶得下車。
正想再眯一會的時候,有人敲了敲車門。
旺仔打開了窗戶,見到是兵部柱國將軍孫功。
“凍死老子了。”
孫功自來熟,直接將手伸進了窗戶了,從裏麵打開車門後鑽了進來。
“還有火爐,嘖嘖嘖,殿下是享受的命兒。”
孫功進來後帶進了一陣寒意,起大早的齊燁滿麵不爽:“咋的,有事。”
對於這群兵部將軍們,齊燁早就看明白了。
和文臣,得恭敬著,整點文化人的那套。
兵部將軍們反而最煩這一套,不管心裏怎麽想的,為了符合他們身份所帶來的人設,總之是不喜歡繁文縟節,喜歡直來直往。
從有數的幾次打交道來看,包括孫功,這群將軍們完全不用給好臉色,大麵上過的去就行,不過要記住,隻要是這群人主動找上門,並且臉上笑嘻嘻一副自來熟的模樣,那肯定沒好事。
“前幾日兵部驗收了那些軍器,美,美滴很,開春就送去東海。”
“太少了吧。”
齊燁蜷縮的和個煮熟的阿根廷大紅蝦似的:“光是車弩不過才不八十架,送去了東海也沒法分啊,造價都不夠路費錢…”
說到這,齊燁神情微變:“瀛賊冬季也開始搞事了?”
“倒是沒有,那群狗日的私掠船海盜多是春、夏兩季襲擾三道,隻是本將和兄弟們想著先送去,叫舟師過過手,知曉知曉厲害。”
孫功沒說的太深,也不需要和齊燁說的那麽明白,不是見外,隻是覺得齊燁不懂。
手弩、連弩,東海那邊暫時用不到,主要是這車弩,可以在海岸上防衛私掠船的車弩。
任何軍器,都需要通過實戰來檢驗。
車弩被送到兵部後,兵部肯定檢驗了,可這個檢驗和實戰還有著很大的差距。
東海三道那邊靠海,海岸又多是沙地,天氣變幻莫測,風也大,還要考慮溫度、濕度、如何保存保養等等,這些軍器能否在東海那邊正常使用,使用損耗又是多少,尤其是搭載在船上是否適用,兵部都需要一個精確的數據反饋。
得到這些數據後,兵部還要看看是否要求南莊軍器坊進行改動或是調整。
兵部可不是酒囊飯袋,打仗這種事,甚至和打仗相關的一些“學問”、技術,他們都會去了解。
戶部批了錢,兵部下的訂單並不大,就怕一下打造的太多,最後發現沒辦法適用於東海,這才想著先送去,得到反饋後再決定是否按照原有的規格“量產”。
“本將尋世子有其他事。”
孫功朝著窗外看了一眼,又將車窗落了下來:“董孝通入京。”
“董孝通是哪個?”
齊燁撓了撓額頭,名字有些熟悉。
劉旺了解自己少爺,解釋道:“南地軍器監監正。”
“哦,軍器監的啊,哪一道的軍器監監正。”
“三道軍器監。”
“三道?!”
齊燁神情微變,國朝十二道,東南西北各三道,三道軍器監監正統管的不止軍器,還有後勤輜重。
廣義上來講,四大軍器監監正,每一個都負責一地的各處折衝府、屯兵衛、兵備府,以及一個邊關的吃喝拉撒。
三道軍器監監正並非封疆大吏,可有些權利要比封疆大吏大的多,尤其是戰時,各州府的民夫、壯丁乃至錢糧,都要聽三道軍器監監正調度安排。
通俗點來講,就是一地所有軍伍以及與軍伍相關的大管家,看似這個大管家是服務所有軍伍,實際上大部分軍伍和各營都要看這位大管家的臉色。
有點像是後世的某些物業,明明是物業服務業主,結果好多地方的業主看物業的臉色,屬於是吃竹子拉筐倒反天罡了。
“昨日董孝通尋了本將,要南莊軍器監製造工藝,本將告知此事並非是我兵部說了算。”
“明白了。”齊燁皺著眉:“就是說,今天這位從四品的董孝通董大人會在朝堂上,向本世子索要軍器製造工藝唄?”
“正是如此。”
“行吧。”齊燁目光幽幽,凝望著孫功:“你兵部呢,站哪邊?”
孫功避開了齊燁的目光,態度,不言而喻。
“靠你大爺。”
一看孫功這模樣,齊燁罵了一聲,率先走了馬車,準備上朝了。
“殿下。”孫功連忙追了出來,低聲道:“這並非是兵部與本將向著誰,而是…而是…”
“而是什麽?”
“不瞞世子,本將極為厭惡董孝通,可董孝通索要軍器製造工藝算不得錯,若是兵部說錯了話或是阻攔此事,叫南地將士們如何作想,叫南關邊軍如何作想。”
“也是。”
齊燁撓了撓額頭:“行,我會看著辦的,哦對了,還有件事。”
“殿下直言。”
“之前送你的那個南莊vip六折卡取消了。”
孫功張大了嘴巴:“公私豈可混為一談?”
“公事上幫不了我,私下我討好你幹什麽,多新鮮。”
齊燁翻了個白眼,懶得繼續搭理孫功,徑直走進了宮門之中。
齊燁也要上朝,頭一夜宮中派人來通知的,也沒說原因。
季渃嫣倒是為他答疑解惑了。
年底最後兩次上朝,代表的是一種身份和地位。
因為好多外地過來入京述職,好多平日裏的五品、六品官員,也要站在大殿外待朝了。
三天,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去的越晚,或是三天都能連著上,甭管什麽身份,要麽是簡在帝心,要麽是朝廷重臣。
能參加最後三日早朝的人,未必都是臣子,也有可能是一些名士大儒,也或者是來自國子監、史官,以及本年度在各方麵有著卓越貢獻的人。
一大早,天都沒亮,馬車裏的齊燁罵罵咧咧的,窗外,風大雪大風雪大。
齊燁感覺又迴到了上一世,上一世做牛馬的日子。
遇到了暴雨天,牛會躲窩裏,馬會進棚裏,而牛馬則會想盡辦法的去上班。
積雪厚重,馬車難行,駕車的虎子揉搓著雙手,也挺來氣的。
到了城門外,來氣的虎子給從八品的城門郎罵的和孫子似的,什麽沒人清積雪、沒人打燈籠,朝廷養你們這群廢物有屁用!
城門郎那是一嘴都不敢還,都不用看馬車上的標識就知道裏麵坐著誰,滿京裏京外,但凡出入城見了城門郎毫無緣由先罵一頓的,也隻有幽王府那群毫無素質的狗日的了。
沒招,上梁不正下梁歪,最早沒事就罵城門郎的是齊燁。
好幾次出入城的時候,百姓都排到兩裏之外了,結果城門郎和守卒打著哈欠慢悠悠的盤查著,百姓急的夠嗆。
這也讓齊燁難免想到上一世他去銀行取錢的時候,他媽的三四個窗口,就一個活人,好不容易等到自己了,突然來了個vip客戶插隊,vip客戶不上樓,不去vip窗口,就在普通窗口辦業務,和有病似的。
現在齊燁自己成了vip,卻不耽誤他罵這群傻缺。
久而久之,但凡幽王府或是南莊的,照例,先噴一頓城門郎,畢竟這家夥算是小領導了,百姓進出速度完全由他掌控。
虎子還算不錯,罵也有理由,比旺仔強點,以前旺仔駕車的時候,直接攻擊城門郎的長相,連理由都不找。
入了城,到了皇宮,齊燁一看還沒開城門,都懶得下車。
正想再眯一會的時候,有人敲了敲車門。
旺仔打開了窗戶,見到是兵部柱國將軍孫功。
“凍死老子了。”
孫功自來熟,直接將手伸進了窗戶了,從裏麵打開車門後鑽了進來。
“還有火爐,嘖嘖嘖,殿下是享受的命兒。”
孫功進來後帶進了一陣寒意,起大早的齊燁滿麵不爽:“咋的,有事。”
對於這群兵部將軍們,齊燁早就看明白了。
和文臣,得恭敬著,整點文化人的那套。
兵部將軍們反而最煩這一套,不管心裏怎麽想的,為了符合他們身份所帶來的人設,總之是不喜歡繁文縟節,喜歡直來直往。
從有數的幾次打交道來看,包括孫功,這群將軍們完全不用給好臉色,大麵上過的去就行,不過要記住,隻要是這群人主動找上門,並且臉上笑嘻嘻一副自來熟的模樣,那肯定沒好事。
“前幾日兵部驗收了那些軍器,美,美滴很,開春就送去東海。”
“太少了吧。”
齊燁蜷縮的和個煮熟的阿根廷大紅蝦似的:“光是車弩不過才不八十架,送去了東海也沒法分啊,造價都不夠路費錢…”
說到這,齊燁神情微變:“瀛賊冬季也開始搞事了?”
“倒是沒有,那群狗日的私掠船海盜多是春、夏兩季襲擾三道,隻是本將和兄弟們想著先送去,叫舟師過過手,知曉知曉厲害。”
孫功沒說的太深,也不需要和齊燁說的那麽明白,不是見外,隻是覺得齊燁不懂。
手弩、連弩,東海那邊暫時用不到,主要是這車弩,可以在海岸上防衛私掠船的車弩。
任何軍器,都需要通過實戰來檢驗。
車弩被送到兵部後,兵部肯定檢驗了,可這個檢驗和實戰還有著很大的差距。
東海三道那邊靠海,海岸又多是沙地,天氣變幻莫測,風也大,還要考慮溫度、濕度、如何保存保養等等,這些軍器能否在東海那邊正常使用,使用損耗又是多少,尤其是搭載在船上是否適用,兵部都需要一個精確的數據反饋。
得到這些數據後,兵部還要看看是否要求南莊軍器坊進行改動或是調整。
兵部可不是酒囊飯袋,打仗這種事,甚至和打仗相關的一些“學問”、技術,他們都會去了解。
戶部批了錢,兵部下的訂單並不大,就怕一下打造的太多,最後發現沒辦法適用於東海,這才想著先送去,得到反饋後再決定是否按照原有的規格“量產”。
“本將尋世子有其他事。”
孫功朝著窗外看了一眼,又將車窗落了下來:“董孝通入京。”
“董孝通是哪個?”
齊燁撓了撓額頭,名字有些熟悉。
劉旺了解自己少爺,解釋道:“南地軍器監監正。”
“哦,軍器監的啊,哪一道的軍器監監正。”
“三道軍器監。”
“三道?!”
齊燁神情微變,國朝十二道,東南西北各三道,三道軍器監監正統管的不止軍器,還有後勤輜重。
廣義上來講,四大軍器監監正,每一個都負責一地的各處折衝府、屯兵衛、兵備府,以及一個邊關的吃喝拉撒。
三道軍器監監正並非封疆大吏,可有些權利要比封疆大吏大的多,尤其是戰時,各州府的民夫、壯丁乃至錢糧,都要聽三道軍器監監正調度安排。
通俗點來講,就是一地所有軍伍以及與軍伍相關的大管家,看似這個大管家是服務所有軍伍,實際上大部分軍伍和各營都要看這位大管家的臉色。
有點像是後世的某些物業,明明是物業服務業主,結果好多地方的業主看物業的臉色,屬於是吃竹子拉筐倒反天罡了。
“昨日董孝通尋了本將,要南莊軍器監製造工藝,本將告知此事並非是我兵部說了算。”
“明白了。”齊燁皺著眉:“就是說,今天這位從四品的董孝通董大人會在朝堂上,向本世子索要軍器製造工藝唄?”
“正是如此。”
“行吧。”齊燁目光幽幽,凝望著孫功:“你兵部呢,站哪邊?”
孫功避開了齊燁的目光,態度,不言而喻。
“靠你大爺。”
一看孫功這模樣,齊燁罵了一聲,率先走了馬車,準備上朝了。
“殿下。”孫功連忙追了出來,低聲道:“這並非是兵部與本將向著誰,而是…而是…”
“而是什麽?”
“不瞞世子,本將極為厭惡董孝通,可董孝通索要軍器製造工藝算不得錯,若是兵部說錯了話或是阻攔此事,叫南地將士們如何作想,叫南關邊軍如何作想。”
“也是。”
齊燁撓了撓額頭:“行,我會看著辦的,哦對了,還有件事。”
“殿下直言。”
“之前送你的那個南莊vip六折卡取消了。”
孫功張大了嘴巴:“公私豈可混為一談?”
“公事上幫不了我,私下我討好你幹什麽,多新鮮。”
齊燁翻了個白眼,懶得繼續搭理孫功,徑直走進了宮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