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起認旗!”
隨著秦鍾的指揮,船員將一麵繪有祥雲紋的藍色旗幟懸起。
這是崔岩出發前約定好的,秦家迎迴遺體的船隻掛出這麵旗表明身份,以便餘家軍識別。
馬祥麟穿著一身仆役的衣服站在甲板上,看著那艘餘家軍的戰船逆流而上,忍不住目眩神迷:“好一艘快船!”
那艘船造型優美,明明是逆流而上,速度竟然比順風順水的自家船隻更快,也不知這艘船上得配有多少船夫。
兩船相距一箭之地,這個距離馬祥麟已經能看到對麵船隻的甲板上站著四人,其一為來迴送信的崔掌櫃,他站在最邊上,畢恭畢敬的對當中一人說著什麽。
馬祥麟凝神望去,隻見那人一頭寸許長的短發,穿著古怪。想到那些關於餘家軍賊首的傳言,馬祥麟睚眥欲裂,喝令道:“取我弓來!”
秦鍾被嚇了一跳:“表少爺您要做甚?”
馬祥麟指著餘誠道:“那人分明就是餘家軍的賊首餘誠,看我一箭射殺了他!”
兩船越來越近,秦鍾慌不迭的攔住馬祥麟道:“不可啊,賊人船行如此之快,若是起了衝突,我船就走不脫了!”
“為國除賊,怎可惜身?”馬祥麟見船上眾人個個麵露懼色,憤怒的就要自己去拿弓箭。
秦鍾見阻攔不住,搶前兩步將馬祥麟的寶弓抓在手裏。他左右看看無處可躲,一時情急直接將弓扔進江裏。
“你!”馬祥麟怒氣衝衝指著秦鍾,揮拳要打,可是看著秦鍾花白的頭發,想到幼時秦鍾對自己的照顧,一時也下不了手。
沒了弓箭,就像雄鷹失去利爪,馬祥麟對著賊酋卻無能為力。
船到近處,他們才發現餘家軍戰船後邊還用繩索拖拽著一艘小船,小船上一前一後坐著兩人,都是官兵裝束,守護著一具棺材。
拖拽的繩索落下,那兩名官軍搖動船槳,使小船靠近秦家船隻。
看到船上的棺木,馬祥麟知曉其中是表兄秦翼明的屍身,頓時心中滿是悲涼。
船上眾人合力將棺木拽上來,馬祥麟撫棺慟哭。小船上兩名官兵正是被俘的秦翼明親兵,認出馬祥麟後也不禁跪下伏地痛哭。
馬祥麟看到兩人,上前一腳一個踢翻兩人,痛斥道:“主將失陷,你二人作為親兵竟還有臉迴來?”
兩名親兵聽後一咬牙,朝著棺木磕了三個頭後轉身跳入江中。
那艘餘家軍的戰船在江麵上繞了一個圈轉迴來,控製船速與秦家船隻同向並行,從船上扔下繩索。
那兩個親兵在水裏撲騰著,嗆了幾口江水後死誌頓消,灰溜溜又抓著繩索被餘家軍拽上了船。
馬祥麟鼻子都快被氣歪了,這時就聽餘家軍戰船上有人喊道:“馬將軍若有意,可上船一敘!”
秦鍾還沒來得及阻止,馬祥麟就扯著帆繩一躍而過,穩穩地落在餘家軍戰船甲板上。
“馬將軍好身手!”
馬祥麟目光從甲板上四人一一掃過,尷尬行禮的崔岩,一臉泰然的餘誠,滿臉戒備手扶腰間火槍的少年護衛,還有腰懸雙鐧躍躍欲試的壯漢。
“我表兄就是被你所殺?”
餘誠坦然道:“秦將軍求仁得仁,我不過是成全了他。”
也是保住了他的晚節。餘誠心裏默默的說,要知道數年後清軍入川,就是秦翼明與馬祥麟之子馬萬年二人率部投降的。
馬祥麟譏誚問道:“你我之間相距不過五步,我若動手殺你,你這兩個護衛能攔得住嗎?”
餘誠哈哈笑道:“我信的是,七步之外槍快,七步之內,槍又準又快!”
在馬祥麟疑惑的眼神中,餘誠淡定的拔出柯爾特左輪,對準秦家船隻的桅杆頂部扣動扳機,一口氣將彈巢裏的六顆子彈全部打光。
其實六發子彈隻有首發命中,打得桅杆木屑橫飛,其餘子彈全部落在空處。
但馬祥麟無暇嘲笑餘誠槍法,他被如此小巧玲瓏卻又威力不凡的火槍吸引,尤其此槍還能連發,一改馬祥麟對火銃的刻板印象。
餘誠演示手槍,不是炫耀,隻是給馬祥麟提個醒,讓他知道付應平手時刻按在腰間手槍上,是真有瞬間殺死他的能力。
“給馬將軍介紹一下,這是駐守夷陵的步兵團團長樊虎,以及我手下近衛團團長付應平。”
果然,馬祥麟忌憚的看了看付應平時刻準備掏槍的姿勢,放下了暴起發難的心思。
此時馬祥麟甚至有些後悔,不該一時衝動跳上賊船。若是賊人想對自己不利,自己還有反抗的機會嗎?
心中擔心,馬祥麟嘴上半點都不服軟,指著被救上來的兩個秦翼明親兵說:“到底是賊子,不識忠義。似這等貪生怕死苟且偷生的小人都要收留。”
兩個被救起來的官兵聞言羞愧的別過頭,不敢看馬祥麟。
餘誠卻道:“忠義?扔兩塊帶肉的骨頭就指望別人對你忠心耿耿,那不是忠臣義士,隻是護院之犬。”
“忠義該是有更宏偉的目標,更遠大的理想,為此拋頭顱灑熱血,雖九死而猶不悔,這才是真正的忠義之舉!”
馬祥麟聞聽此言,一時失神。然而他此時身處敵船,在敵人眼皮子底下,隻一個晃神便鎮定下來,道:“你邀我上船,所為何事?”
餘誠道:“無他,聽聞馬將軍是伏波將軍之後,我特來一會,想看馬將軍有乃祖幾分風采…”
聽到對方對自己祖上滿懷欽佩,馬祥麟看餘誠一時竟有些順眼起來。
“你若真識得忠義,不如歸順朝廷,上報君王下安黎庶…”
話沒說完,就見餘誠笑著搖頭:“當今天下民不聊生,說是天災,實因人禍。”
“這個朱家王朝如同一棵腐朽的樹,紮在普天下窮苦的百姓身上,吸百姓的血去供養樹上的害蟲,合該被人砍掉!”
馬祥麟勃然變色,怒道:“果然是亂臣賊子,有朝一日,我必提軍剿滅了你!”
麵對馬祥麟的威脅,餘誠隻是淡然一笑,伸手虛請:“我已備好茶點,馬將軍請。”
“不必,誌士不飲盜泉之水!”馬祥麟走到船舷旁,最後說了一句:“承你的情,送還我表兄遺體。他日沙場交鋒,你的屍身我也會妥善安葬!”
說罷馬祥麟一躍而下,返迴自家船上。
付應平不甘心說:“司令,就這樣放他走了?川中能打得將領隻有他和秦良玉母子二人。拿下了他,秦良玉投鼠忌器,必不敢輕動。”
餘誠笑著搖頭:“那你也太小覷秦良玉了。”
曆史上馬祥麟死守襄陽,給秦良玉寫信說自己決意與襄陽共存亡,讓母親不要以自己安危為念。對此秦良玉的迴信隻有一句:“好!好!真吾兒!”
如此豪傑,怎可能因為兒子被綁就屈膝投降?
隨著秦鍾的指揮,船員將一麵繪有祥雲紋的藍色旗幟懸起。
這是崔岩出發前約定好的,秦家迎迴遺體的船隻掛出這麵旗表明身份,以便餘家軍識別。
馬祥麟穿著一身仆役的衣服站在甲板上,看著那艘餘家軍的戰船逆流而上,忍不住目眩神迷:“好一艘快船!”
那艘船造型優美,明明是逆流而上,速度竟然比順風順水的自家船隻更快,也不知這艘船上得配有多少船夫。
兩船相距一箭之地,這個距離馬祥麟已經能看到對麵船隻的甲板上站著四人,其一為來迴送信的崔掌櫃,他站在最邊上,畢恭畢敬的對當中一人說著什麽。
馬祥麟凝神望去,隻見那人一頭寸許長的短發,穿著古怪。想到那些關於餘家軍賊首的傳言,馬祥麟睚眥欲裂,喝令道:“取我弓來!”
秦鍾被嚇了一跳:“表少爺您要做甚?”
馬祥麟指著餘誠道:“那人分明就是餘家軍的賊首餘誠,看我一箭射殺了他!”
兩船越來越近,秦鍾慌不迭的攔住馬祥麟道:“不可啊,賊人船行如此之快,若是起了衝突,我船就走不脫了!”
“為國除賊,怎可惜身?”馬祥麟見船上眾人個個麵露懼色,憤怒的就要自己去拿弓箭。
秦鍾見阻攔不住,搶前兩步將馬祥麟的寶弓抓在手裏。他左右看看無處可躲,一時情急直接將弓扔進江裏。
“你!”馬祥麟怒氣衝衝指著秦鍾,揮拳要打,可是看著秦鍾花白的頭發,想到幼時秦鍾對自己的照顧,一時也下不了手。
沒了弓箭,就像雄鷹失去利爪,馬祥麟對著賊酋卻無能為力。
船到近處,他們才發現餘家軍戰船後邊還用繩索拖拽著一艘小船,小船上一前一後坐著兩人,都是官兵裝束,守護著一具棺材。
拖拽的繩索落下,那兩名官軍搖動船槳,使小船靠近秦家船隻。
看到船上的棺木,馬祥麟知曉其中是表兄秦翼明的屍身,頓時心中滿是悲涼。
船上眾人合力將棺木拽上來,馬祥麟撫棺慟哭。小船上兩名官兵正是被俘的秦翼明親兵,認出馬祥麟後也不禁跪下伏地痛哭。
馬祥麟看到兩人,上前一腳一個踢翻兩人,痛斥道:“主將失陷,你二人作為親兵竟還有臉迴來?”
兩名親兵聽後一咬牙,朝著棺木磕了三個頭後轉身跳入江中。
那艘餘家軍的戰船在江麵上繞了一個圈轉迴來,控製船速與秦家船隻同向並行,從船上扔下繩索。
那兩個親兵在水裏撲騰著,嗆了幾口江水後死誌頓消,灰溜溜又抓著繩索被餘家軍拽上了船。
馬祥麟鼻子都快被氣歪了,這時就聽餘家軍戰船上有人喊道:“馬將軍若有意,可上船一敘!”
秦鍾還沒來得及阻止,馬祥麟就扯著帆繩一躍而過,穩穩地落在餘家軍戰船甲板上。
“馬將軍好身手!”
馬祥麟目光從甲板上四人一一掃過,尷尬行禮的崔岩,一臉泰然的餘誠,滿臉戒備手扶腰間火槍的少年護衛,還有腰懸雙鐧躍躍欲試的壯漢。
“我表兄就是被你所殺?”
餘誠坦然道:“秦將軍求仁得仁,我不過是成全了他。”
也是保住了他的晚節。餘誠心裏默默的說,要知道數年後清軍入川,就是秦翼明與馬祥麟之子馬萬年二人率部投降的。
馬祥麟譏誚問道:“你我之間相距不過五步,我若動手殺你,你這兩個護衛能攔得住嗎?”
餘誠哈哈笑道:“我信的是,七步之外槍快,七步之內,槍又準又快!”
在馬祥麟疑惑的眼神中,餘誠淡定的拔出柯爾特左輪,對準秦家船隻的桅杆頂部扣動扳機,一口氣將彈巢裏的六顆子彈全部打光。
其實六發子彈隻有首發命中,打得桅杆木屑橫飛,其餘子彈全部落在空處。
但馬祥麟無暇嘲笑餘誠槍法,他被如此小巧玲瓏卻又威力不凡的火槍吸引,尤其此槍還能連發,一改馬祥麟對火銃的刻板印象。
餘誠演示手槍,不是炫耀,隻是給馬祥麟提個醒,讓他知道付應平手時刻按在腰間手槍上,是真有瞬間殺死他的能力。
“給馬將軍介紹一下,這是駐守夷陵的步兵團團長樊虎,以及我手下近衛團團長付應平。”
果然,馬祥麟忌憚的看了看付應平時刻準備掏槍的姿勢,放下了暴起發難的心思。
此時馬祥麟甚至有些後悔,不該一時衝動跳上賊船。若是賊人想對自己不利,自己還有反抗的機會嗎?
心中擔心,馬祥麟嘴上半點都不服軟,指著被救上來的兩個秦翼明親兵說:“到底是賊子,不識忠義。似這等貪生怕死苟且偷生的小人都要收留。”
兩個被救起來的官兵聞言羞愧的別過頭,不敢看馬祥麟。
餘誠卻道:“忠義?扔兩塊帶肉的骨頭就指望別人對你忠心耿耿,那不是忠臣義士,隻是護院之犬。”
“忠義該是有更宏偉的目標,更遠大的理想,為此拋頭顱灑熱血,雖九死而猶不悔,這才是真正的忠義之舉!”
馬祥麟聞聽此言,一時失神。然而他此時身處敵船,在敵人眼皮子底下,隻一個晃神便鎮定下來,道:“你邀我上船,所為何事?”
餘誠道:“無他,聽聞馬將軍是伏波將軍之後,我特來一會,想看馬將軍有乃祖幾分風采…”
聽到對方對自己祖上滿懷欽佩,馬祥麟看餘誠一時竟有些順眼起來。
“你若真識得忠義,不如歸順朝廷,上報君王下安黎庶…”
話沒說完,就見餘誠笑著搖頭:“當今天下民不聊生,說是天災,實因人禍。”
“這個朱家王朝如同一棵腐朽的樹,紮在普天下窮苦的百姓身上,吸百姓的血去供養樹上的害蟲,合該被人砍掉!”
馬祥麟勃然變色,怒道:“果然是亂臣賊子,有朝一日,我必提軍剿滅了你!”
麵對馬祥麟的威脅,餘誠隻是淡然一笑,伸手虛請:“我已備好茶點,馬將軍請。”
“不必,誌士不飲盜泉之水!”馬祥麟走到船舷旁,最後說了一句:“承你的情,送還我表兄遺體。他日沙場交鋒,你的屍身我也會妥善安葬!”
說罷馬祥麟一躍而下,返迴自家船上。
付應平不甘心說:“司令,就這樣放他走了?川中能打得將領隻有他和秦良玉母子二人。拿下了他,秦良玉投鼠忌器,必不敢輕動。”
餘誠笑著搖頭:“那你也太小覷秦良玉了。”
曆史上馬祥麟死守襄陽,給秦良玉寫信說自己決意與襄陽共存亡,讓母親不要以自己安危為念。對此秦良玉的迴信隻有一句:“好!好!真吾兒!”
如此豪傑,怎可能因為兒子被綁就屈膝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