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弟姍姍來遲,當要罰酒才行。”
餘誠笑道:“大哥說的是,正巧小弟帶了兩瓶好酒,今日便與大哥不醉不歸。”
朱呈祥哈哈笑著,拉著餘誠進到屋內,桌上早已經擺上了一桌菜,極為豐盛。
兩人落座之後,朱呈祥急不可耐道:“賢弟的美酒在哪,快拿出來為兄嚐嚐。在城頭這幾日,嘴裏都淡出鳥來了。”
餘誠讓劉二牛將酒奉上,朱呈祥看了眼,驚奇道:“原來是葡萄酒啊,倒是少見。”
葡萄酒自漢唐時就已流行,到元朝時發展到達頂峰,明朝的葡萄酒雖然也有,但已經不那麽普及,至少朱呈祥這小小一個守備官就很少能喝得到了。
隨葡萄酒一起帶來的還有一套酒器,晶瑩剔透的高腳玻璃杯讓朱呈祥看直了眼,最後忍不住說:“賢弟這也太破費了。”
餘誠道:“兄長為了守城甘冒矢石,這點禮物算得上什麽?小弟聽說要不是兄長臨危受命,不避艱險,奪下了北心字樓下的洞窟,說不定就要被闖賊打進城來。”
奪取那個洞窟,正是朱呈祥得意之舉,不僅得了兩千兩銀子的賞金,聽說戰後敘功,這官職說不定還能往上提一提。
守備已經是正五品的軍職了,朱呈祥倒不奢望像陳永福之子陳德那樣,從守備直升遊擊將軍,哪怕隻是夠著從四品這個坎,那也足以光宗耀祖了。
朱呈祥往高腳杯裏倒上葡萄酒,輕輕晃動杯子,看著殷紅的酒液在杯壁上絲滑的流動,便說道:“不是有那麽一句詩嗎,叫…叫什麽來著?”
餘誠接上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
說到這裏餘誠突然停下,尷尬道:“小弟失言,罰酒罰酒。”
朱呈祥卻歎息著接上最後一句:“古來征戰幾人迴啊!”
朱呈祥將杯中美酒一飲而盡,對餘誠說:“今日請賢弟來,是有一事相求。”
餘誠道:“兄長有事盡管吩咐,小弟隻要能辦到,定不推辭。”
朱呈祥道:“聽說賢弟與徐記米行素有往來,為兄想托賢弟向徐記購買些糧食。”
餘誠有些疑惑:“徐記不就是糧商嗎?”
找糧商買點糧食還用找熟人?莫非朱呈祥要買的糧食不少?
朱呈祥一時無語:“一看賢弟就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自從闖賊圍城,城內各大糧商就開始捂糧惜售,每人每次最多隻能買一鬥。”
這家中糧食餘誠確實沒有關注過,每次給徐記提供糧食,都會讓商隊隨車給開封家中帶一些,所以開封家中從不缺糧。
“這是小事,大哥要買多少?”
朱呈祥道:“二十石。”
二十石,差不多三千斤糧。朱呈祥家除夫妻倆與一個兒子以外,還有一個管家一個婢女。這麽多糧食足夠他們吃一年了。
想到這裏餘誠突然反應過來,“大哥的意思是?”
朱呈祥點點頭:“兄弟明白就好,家裏最好還是多備些糧食,這年頭,什麽東西都是虛的,隻有刀子和糧食是真的。”
“闖賊真的能圍這麽久嗎?”
餘誠不是不信朱呈祥,他看曆史書知道李自成三打開封時圍城數月,城內糧食耗盡有多慘。可是這才是二圍開封呀,這次真的能圍那麽久嗎?
朱呈祥麵色凝重,道:“闖賊這次來勢洶洶,是不會輕易撤兵的。而朝廷援兵…”說到這裏,朱呈祥苦笑一聲:“朝廷哪還有堪用的援兵啊!”
“這兩天闖賊不是消停下來了嗎?”
“闖賊這兩日安靜,是因為無民夫可用了。闖賊開始攻城時,告訴民夫隻要誰能掘下開封城牆上的一塊磚帶迴來,就能放他自由。現在那幫民夫隻要沒死在城下,都有將磚帶迴的經曆。”
“闖賊竟然如此言而有信?”
朱呈祥長歎一聲,道:“闖賊以前還是流賊行徑,每到一處都裹挾百姓從賊。如今卻換了個模樣,開始興仁義,立製度,隻怕其誌非小啊。”
“我聽說外邊百姓都在傳一句歌謠,說什麽早早開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頗能蠱惑人心。”
兩人相對無言,又喝了幾杯酒,就有士兵來傳信,說是將軍有令,要朱呈祥今夜值守城頭。
朱呈祥愣住了:“可是敵軍有異動?”
傳令兵搖頭道:“將軍不曾說過。”
有了軍令,朱呈祥便不敢飲酒了。餘誠正要告辭,劉二牛也來匯報說社中下了命令,要所有社兵亥時前去城門處集合。
官軍要動,社兵也要動,莫非是要…
餘誠看向朱呈祥,朱呈祥低聲道:“看樣子,今夜怕是準備夜襲敵營了。”
兩人所想不謀而合。自古守城最忌死守,一則是不給敵人從容布置攻勢的機會,另一個原因是一味死守容易傷守軍士氣。
臨別之際,朱呈祥再次囑托餘誠,千萬別忘了糧食的事情。餘誠滿口答應,二十石糧食他都不用去找徐記,自己就能提供。
闖軍圍城圍得再厲害,還能圍到二十一世紀去?餘誠背靠現代,完全不擔心物資供應的問題。
餘誠迴到家,付應平等幾個護衛都已經裝束停當,一色的黑色勁裝,內裏是加了薄鋼板的防刺背心,顯得整個人似乎都壯了一圈。
“這次保不齊就是要出城幹仗,都把肚子填飽了。”
付應平道:“東家放心,氣力都養好了,今晚保管殺敵人個片甲不留。”
餘誠瞪了他一眼:“今晚最重要的是把弟兄們一個不落的全帶迴來,咱們的戰場不在這裏。”
楊念捧著餘誠的衣甲過來,默默為餘誠披甲著裝,最後眼中帶淚叮囑道:“老爺萬事小心!”
餘誠不耐煩道:“行了行了,我還沒死呢,用不著嚎喪!”
因為楊念迴娘家導致眾人被困城內,餘誠心裏一直有氣,中間還有個張堅時不時跳出來惡心人,所以楊念迴來後餘誠也一直沒有給過好臉色。
看著楊念隆起的肚子,餘誠又有些心軟,道:“老實在家待著,把晴兒照顧好了。”
一行人出了門,與井澄率領的興業坊社兵大部隊匯合後,浩浩蕩蕩去往城門。
餘誠笑道:“大哥說的是,正巧小弟帶了兩瓶好酒,今日便與大哥不醉不歸。”
朱呈祥哈哈笑著,拉著餘誠進到屋內,桌上早已經擺上了一桌菜,極為豐盛。
兩人落座之後,朱呈祥急不可耐道:“賢弟的美酒在哪,快拿出來為兄嚐嚐。在城頭這幾日,嘴裏都淡出鳥來了。”
餘誠讓劉二牛將酒奉上,朱呈祥看了眼,驚奇道:“原來是葡萄酒啊,倒是少見。”
葡萄酒自漢唐時就已流行,到元朝時發展到達頂峰,明朝的葡萄酒雖然也有,但已經不那麽普及,至少朱呈祥這小小一個守備官就很少能喝得到了。
隨葡萄酒一起帶來的還有一套酒器,晶瑩剔透的高腳玻璃杯讓朱呈祥看直了眼,最後忍不住說:“賢弟這也太破費了。”
餘誠道:“兄長為了守城甘冒矢石,這點禮物算得上什麽?小弟聽說要不是兄長臨危受命,不避艱險,奪下了北心字樓下的洞窟,說不定就要被闖賊打進城來。”
奪取那個洞窟,正是朱呈祥得意之舉,不僅得了兩千兩銀子的賞金,聽說戰後敘功,這官職說不定還能往上提一提。
守備已經是正五品的軍職了,朱呈祥倒不奢望像陳永福之子陳德那樣,從守備直升遊擊將軍,哪怕隻是夠著從四品這個坎,那也足以光宗耀祖了。
朱呈祥往高腳杯裏倒上葡萄酒,輕輕晃動杯子,看著殷紅的酒液在杯壁上絲滑的流動,便說道:“不是有那麽一句詩嗎,叫…叫什麽來著?”
餘誠接上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
說到這裏餘誠突然停下,尷尬道:“小弟失言,罰酒罰酒。”
朱呈祥卻歎息著接上最後一句:“古來征戰幾人迴啊!”
朱呈祥將杯中美酒一飲而盡,對餘誠說:“今日請賢弟來,是有一事相求。”
餘誠道:“兄長有事盡管吩咐,小弟隻要能辦到,定不推辭。”
朱呈祥道:“聽說賢弟與徐記米行素有往來,為兄想托賢弟向徐記購買些糧食。”
餘誠有些疑惑:“徐記不就是糧商嗎?”
找糧商買點糧食還用找熟人?莫非朱呈祥要買的糧食不少?
朱呈祥一時無語:“一看賢弟就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自從闖賊圍城,城內各大糧商就開始捂糧惜售,每人每次最多隻能買一鬥。”
這家中糧食餘誠確實沒有關注過,每次給徐記提供糧食,都會讓商隊隨車給開封家中帶一些,所以開封家中從不缺糧。
“這是小事,大哥要買多少?”
朱呈祥道:“二十石。”
二十石,差不多三千斤糧。朱呈祥家除夫妻倆與一個兒子以外,還有一個管家一個婢女。這麽多糧食足夠他們吃一年了。
想到這裏餘誠突然反應過來,“大哥的意思是?”
朱呈祥點點頭:“兄弟明白就好,家裏最好還是多備些糧食,這年頭,什麽東西都是虛的,隻有刀子和糧食是真的。”
“闖賊真的能圍這麽久嗎?”
餘誠不是不信朱呈祥,他看曆史書知道李自成三打開封時圍城數月,城內糧食耗盡有多慘。可是這才是二圍開封呀,這次真的能圍那麽久嗎?
朱呈祥麵色凝重,道:“闖賊這次來勢洶洶,是不會輕易撤兵的。而朝廷援兵…”說到這裏,朱呈祥苦笑一聲:“朝廷哪還有堪用的援兵啊!”
“這兩天闖賊不是消停下來了嗎?”
“闖賊這兩日安靜,是因為無民夫可用了。闖賊開始攻城時,告訴民夫隻要誰能掘下開封城牆上的一塊磚帶迴來,就能放他自由。現在那幫民夫隻要沒死在城下,都有將磚帶迴的經曆。”
“闖賊竟然如此言而有信?”
朱呈祥長歎一聲,道:“闖賊以前還是流賊行徑,每到一處都裹挾百姓從賊。如今卻換了個模樣,開始興仁義,立製度,隻怕其誌非小啊。”
“我聽說外邊百姓都在傳一句歌謠,說什麽早早開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頗能蠱惑人心。”
兩人相對無言,又喝了幾杯酒,就有士兵來傳信,說是將軍有令,要朱呈祥今夜值守城頭。
朱呈祥愣住了:“可是敵軍有異動?”
傳令兵搖頭道:“將軍不曾說過。”
有了軍令,朱呈祥便不敢飲酒了。餘誠正要告辭,劉二牛也來匯報說社中下了命令,要所有社兵亥時前去城門處集合。
官軍要動,社兵也要動,莫非是要…
餘誠看向朱呈祥,朱呈祥低聲道:“看樣子,今夜怕是準備夜襲敵營了。”
兩人所想不謀而合。自古守城最忌死守,一則是不給敵人從容布置攻勢的機會,另一個原因是一味死守容易傷守軍士氣。
臨別之際,朱呈祥再次囑托餘誠,千萬別忘了糧食的事情。餘誠滿口答應,二十石糧食他都不用去找徐記,自己就能提供。
闖軍圍城圍得再厲害,還能圍到二十一世紀去?餘誠背靠現代,完全不擔心物資供應的問題。
餘誠迴到家,付應平等幾個護衛都已經裝束停當,一色的黑色勁裝,內裏是加了薄鋼板的防刺背心,顯得整個人似乎都壯了一圈。
“這次保不齊就是要出城幹仗,都把肚子填飽了。”
付應平道:“東家放心,氣力都養好了,今晚保管殺敵人個片甲不留。”
餘誠瞪了他一眼:“今晚最重要的是把弟兄們一個不落的全帶迴來,咱們的戰場不在這裏。”
楊念捧著餘誠的衣甲過來,默默為餘誠披甲著裝,最後眼中帶淚叮囑道:“老爺萬事小心!”
餘誠不耐煩道:“行了行了,我還沒死呢,用不著嚎喪!”
因為楊念迴娘家導致眾人被困城內,餘誠心裏一直有氣,中間還有個張堅時不時跳出來惡心人,所以楊念迴來後餘誠也一直沒有給過好臉色。
看著楊念隆起的肚子,餘誠又有些心軟,道:“老實在家待著,把晴兒照顧好了。”
一行人出了門,與井澄率領的興業坊社兵大部隊匯合後,浩浩蕩蕩去往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