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刀突如其來,在場眾人都是嚇了一跳。餘誠一刀刺出,更不留情,“噗噗噗”接連三刀又閃電般落在李河胸膛。
“東家…”劉二牛大驚失色,撲上來想要攔阻。樊虎驚呆當場,想要上前卻被謝三拽了一把。付應平初始驚詫,看到劉二牛撲上前,便急忙攔在餘誠與劉二牛中間。
“哈哈哈哈…”
被刺中四刀的李河此刻卻突然大笑出聲,眾人聽他笑聲中氣十足,一點也不像受傷的模樣,才驚疑不定的站在當場。
餘誠晃了晃手中的匕首,刀身寒光逼人,卻不見半點血跡。
眾人齊齊看向李河,隻見李河順勢將被刀刺破的衣衫直接撕開,露出一件黑色的背心來。
李河拍得馬甲“梆梆”作響,得意的炫耀著:“瞧這寶甲,穿上它刀槍不入。”
樊虎好奇的上前摸著背心,道:“我還當你養了一個月的傷,把自己吃胖了呢,敢情是裏邊穿了這,剛才真嚇我一跳。”
就是要嚇一嚇你們,好看看你們有什麽反應啊。
剛才餘誠揮刀刺李河,眼睛卻一直盯著眾人的反應。
付應平反應最快,隻是刺第一刀時驚愕了一下,隨即便反應過來。因為這身防刺服的防護效果如何,就是由他來測試的。所以他最快反應過來知道李河穿了內甲。
其次是謝三,他雖然不清楚防刺服的事情,但是畢竟是軍中出身,用刀捅人應該是啥聲音輕鬆就能分辨出來。由於不明白現場態勢,還拉了樊虎一把,免得他不明所以惹出禍事來。
劉二牛與李河從小一起長大,情同兄弟。餘誠初見他倆時,就是劉二牛為了李河與同村人反目。所以李河遇刺,劉二牛的反應餘誠並不奇怪。
謝三也被防刺服吸引住了眼光,恨不能把防刺服從李河身上扒下來。
“這甲胄是用什麽材質製成的,摸著好生奇怪。”謝三又敲了敲防刺服,道:“聽聲音,裏邊還嵌了一層鐵甲?”
餘誠道:“沒錯,這件防刺服共有三層,最外層是特殊纖維織成的防護層,耐磨防割;中間是夾了一層鋼板的硬質層,貼身那層是緩衝層。”
“這甲胄,比我當兵時穿的那身棉甲好多了。換成棉甲,這麽一刀捅來,我也不敢硬接。”
付應平作為親自測試防刺服防護效果的人,對這身防刺服的質量最清楚。
“穿上這身甲胄,無論劍刺刀砍,都傷不得人分毫。五十步外,弓弩用的隻要不是精鋼打造的穿甲箭頭,也能擋得住,”
“至於長槍捅刺,這個需得看裏邊的那層防護鋼板厚度如何。以這身馬甲內置的鋼板來說,一般人拿著長槍是捅不透的。”
為了確定鋼板厚度,在防護力和重量之間尋找一個最優解,餘誠試過了三十多種組合,最終確定了這一身。這身防刺服普通社兵持槍紮不透,如付應平這種習武多年的人,力貫槍尖,才能捅穿,但經過防護層、硬質層和緩衝層的卸力,即使捅穿了造不成致命傷。
李河卸下防刺服,讓其餘人也試著穿一穿。樊虎第一個要試,被李河攔下:“樊大個你就別試了,這衣服不配你的身材。咱東家給你備了一身更好的。”
樊虎原本體格就壯,跟隨餘誠以後好吃好喝,又橫向發展許多,站在那裏如同小山一樣。這體格這蠻力,天生就適合穿重甲。
所以餘誠專為樊虎準備了一身加厚的甲胄,付應平使出全力也無法刺透。
謝三穿上防刺服跳了跳,比起自己以前穿的盔甲靈活許多。
“可惜隻能保護上半身,護不住腿部。”
這種三種防護層疊起來的材質確實沒法做褲子,所以計劃中是做些傳統的裙甲。不過腿上受了傷又不致命,所以裙甲製造不怎麽緊迫。
“讓你找做針線活的,就是要把這些材料做成護甲,社兵們人手都要一件。”
現成的防刺服太貴,而且想滿足餘誠要求得專門找廠家定製。所以餘誠買了材料,由田莊的人進行縫製加工。
“社兵人手一件?”謝三感歎道:“現在連官軍都做不到鎧甲人手一件了。我跑出來之前,軍中兄弟吃不飽飯,連布麵甲裏的鐵片都拆下拿去換錢了。”
謝三狀似無意的說:“有這麽多甲士,造反都足夠了。”他是軍中出身,遠比樊虎他們懂得甲胄的重要性。私藏甲胄是重罪,樊虎他們懵懵懂懂隻覺得好玩,他卻敏銳地意識到自己新投靠的東家似乎起了異心。
聽到此話,李河心中一緊,手不動聲色的扶在刀柄上看向餘誠。
餘誠輕輕搖頭,示意李河不要緊張。說來也好笑,謝三射傷李自成,明明是朝廷功臣,卻被搶功搞得不容於官府,隻能躲在這田莊裏。所以餘誠不怕他跑去出首告發。
餘誠道:“謝三兄弟說笑了,這世道越來越亂,手裏有點本錢,才能護得住手頭的產業呀。”
說罷又對樊虎說:“這些護甲加點緊,要在兩天內全部做好。”
“兩天?這麽緊?”
“對,有急用。”餘誠道:“有人欠了我一筆債,兩天後我帶你們把這筆賬要迴來!”
餘誠想起曬場上圍觀社兵訓練的那幫孩子,問道:“不是有一批半大孩子送來田莊了嗎,他們現在在幹嘛?”
樊虎答道:“根據年齡不同,有的分去喂羊,有的分去菜地除草。還有十幾個年齡太小,就沒給安排活,隻是養在田莊裏,每天在食堂混口吃的。”
餘誠想翻白眼,我招這些半大孩子,不是要拿來做童工的。
“田莊裏有沒有讀過書識字的,要給他們找個老師教一教。”
樊虎搖頭:“沒有,能認得幾個字的都在各個組幫忙記賬呢。指望他們把賬記清楚就不容易了,那還夠資格當先生教別人。”
看來,還是得在開封替這幫孩子找個老師才行。
“東家,能有口飯吃活下來,就已經是他們幾輩子積攢來的福氣了,還要給他們請先生讀書識字,又不是哪家的少爺。”
餘誠踹了樊虎一腳,恨鐵不成鋼的問:“你的字認得多少個了?”
樊虎心虛的低下頭:“快三百個字了。”
“快三百?還差多少個!”
“五六十個。”
“迴去把這個月田莊幹了哪些事都寫出來給我,不會寫的字畫圈圈,圈圈要是超過字數的兩成,你就別想著迴開封見媳婦。”
樊虎臉頓時苦了下來。
“東家…”劉二牛大驚失色,撲上來想要攔阻。樊虎驚呆當場,想要上前卻被謝三拽了一把。付應平初始驚詫,看到劉二牛撲上前,便急忙攔在餘誠與劉二牛中間。
“哈哈哈哈…”
被刺中四刀的李河此刻卻突然大笑出聲,眾人聽他笑聲中氣十足,一點也不像受傷的模樣,才驚疑不定的站在當場。
餘誠晃了晃手中的匕首,刀身寒光逼人,卻不見半點血跡。
眾人齊齊看向李河,隻見李河順勢將被刀刺破的衣衫直接撕開,露出一件黑色的背心來。
李河拍得馬甲“梆梆”作響,得意的炫耀著:“瞧這寶甲,穿上它刀槍不入。”
樊虎好奇的上前摸著背心,道:“我還當你養了一個月的傷,把自己吃胖了呢,敢情是裏邊穿了這,剛才真嚇我一跳。”
就是要嚇一嚇你們,好看看你們有什麽反應啊。
剛才餘誠揮刀刺李河,眼睛卻一直盯著眾人的反應。
付應平反應最快,隻是刺第一刀時驚愕了一下,隨即便反應過來。因為這身防刺服的防護效果如何,就是由他來測試的。所以他最快反應過來知道李河穿了內甲。
其次是謝三,他雖然不清楚防刺服的事情,但是畢竟是軍中出身,用刀捅人應該是啥聲音輕鬆就能分辨出來。由於不明白現場態勢,還拉了樊虎一把,免得他不明所以惹出禍事來。
劉二牛與李河從小一起長大,情同兄弟。餘誠初見他倆時,就是劉二牛為了李河與同村人反目。所以李河遇刺,劉二牛的反應餘誠並不奇怪。
謝三也被防刺服吸引住了眼光,恨不能把防刺服從李河身上扒下來。
“這甲胄是用什麽材質製成的,摸著好生奇怪。”謝三又敲了敲防刺服,道:“聽聲音,裏邊還嵌了一層鐵甲?”
餘誠道:“沒錯,這件防刺服共有三層,最外層是特殊纖維織成的防護層,耐磨防割;中間是夾了一層鋼板的硬質層,貼身那層是緩衝層。”
“這甲胄,比我當兵時穿的那身棉甲好多了。換成棉甲,這麽一刀捅來,我也不敢硬接。”
付應平作為親自測試防刺服防護效果的人,對這身防刺服的質量最清楚。
“穿上這身甲胄,無論劍刺刀砍,都傷不得人分毫。五十步外,弓弩用的隻要不是精鋼打造的穿甲箭頭,也能擋得住,”
“至於長槍捅刺,這個需得看裏邊的那層防護鋼板厚度如何。以這身馬甲內置的鋼板來說,一般人拿著長槍是捅不透的。”
為了確定鋼板厚度,在防護力和重量之間尋找一個最優解,餘誠試過了三十多種組合,最終確定了這一身。這身防刺服普通社兵持槍紮不透,如付應平這種習武多年的人,力貫槍尖,才能捅穿,但經過防護層、硬質層和緩衝層的卸力,即使捅穿了造不成致命傷。
李河卸下防刺服,讓其餘人也試著穿一穿。樊虎第一個要試,被李河攔下:“樊大個你就別試了,這衣服不配你的身材。咱東家給你備了一身更好的。”
樊虎原本體格就壯,跟隨餘誠以後好吃好喝,又橫向發展許多,站在那裏如同小山一樣。這體格這蠻力,天生就適合穿重甲。
所以餘誠專為樊虎準備了一身加厚的甲胄,付應平使出全力也無法刺透。
謝三穿上防刺服跳了跳,比起自己以前穿的盔甲靈活許多。
“可惜隻能保護上半身,護不住腿部。”
這種三種防護層疊起來的材質確實沒法做褲子,所以計劃中是做些傳統的裙甲。不過腿上受了傷又不致命,所以裙甲製造不怎麽緊迫。
“讓你找做針線活的,就是要把這些材料做成護甲,社兵們人手都要一件。”
現成的防刺服太貴,而且想滿足餘誠要求得專門找廠家定製。所以餘誠買了材料,由田莊的人進行縫製加工。
“社兵人手一件?”謝三感歎道:“現在連官軍都做不到鎧甲人手一件了。我跑出來之前,軍中兄弟吃不飽飯,連布麵甲裏的鐵片都拆下拿去換錢了。”
謝三狀似無意的說:“有這麽多甲士,造反都足夠了。”他是軍中出身,遠比樊虎他們懂得甲胄的重要性。私藏甲胄是重罪,樊虎他們懵懵懂懂隻覺得好玩,他卻敏銳地意識到自己新投靠的東家似乎起了異心。
聽到此話,李河心中一緊,手不動聲色的扶在刀柄上看向餘誠。
餘誠輕輕搖頭,示意李河不要緊張。說來也好笑,謝三射傷李自成,明明是朝廷功臣,卻被搶功搞得不容於官府,隻能躲在這田莊裏。所以餘誠不怕他跑去出首告發。
餘誠道:“謝三兄弟說笑了,這世道越來越亂,手裏有點本錢,才能護得住手頭的產業呀。”
說罷又對樊虎說:“這些護甲加點緊,要在兩天內全部做好。”
“兩天?這麽緊?”
“對,有急用。”餘誠道:“有人欠了我一筆債,兩天後我帶你們把這筆賬要迴來!”
餘誠想起曬場上圍觀社兵訓練的那幫孩子,問道:“不是有一批半大孩子送來田莊了嗎,他們現在在幹嘛?”
樊虎答道:“根據年齡不同,有的分去喂羊,有的分去菜地除草。還有十幾個年齡太小,就沒給安排活,隻是養在田莊裏,每天在食堂混口吃的。”
餘誠想翻白眼,我招這些半大孩子,不是要拿來做童工的。
“田莊裏有沒有讀過書識字的,要給他們找個老師教一教。”
樊虎搖頭:“沒有,能認得幾個字的都在各個組幫忙記賬呢。指望他們把賬記清楚就不容易了,那還夠資格當先生教別人。”
看來,還是得在開封替這幫孩子找個老師才行。
“東家,能有口飯吃活下來,就已經是他們幾輩子積攢來的福氣了,還要給他們請先生讀書識字,又不是哪家的少爺。”
餘誠踹了樊虎一腳,恨鐵不成鋼的問:“你的字認得多少個了?”
樊虎心虛的低下頭:“快三百個字了。”
“快三百?還差多少個!”
“五六十個。”
“迴去把這個月田莊幹了哪些事都寫出來給我,不會寫的字畫圈圈,圈圈要是超過字數的兩成,你就別想著迴開封見媳婦。”
樊虎臉頓時苦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