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月一次發餉的日子,一百五十八名社兵整整齊齊站在曬場上,由餘誠親手將軍餉發下。
普通社兵每月五百文錢,當上什長可以拿到八百文,差不多就相當於一兩銀子了。
錢看著是不多,但社兵在田莊裏也沒有什麽花錢的地方。田莊實行的是配給製,社兵們吃士兵灶,社兵家眷們和其餘人一樣吃的大鍋飯。
不過這也讓去開封駐守的社兵成了熱門職位,許多社兵都在互相打聽誰會被選中成下一波駐守開封的人選,好方便換防迴來時能幫忙采買些東西。
這個情況餘誠也知道,這次陪他一起從開封迴來的社兵就是大包小包的。餘誠一問,全都是從開封買來帶給家人的小物件。所以餘誠打算在田莊裏搞一個供銷社,方便滿足田莊眾人的日常所需。
謝三神色複雜的看著社兵們喜笑顏開的將軍餉拿到手,自己當兵那會兒是怎麽拿軍餉開著?拖欠和克扣是常事,有時候整月整年發不上餉,就把弓刀甲片拿去賣,才不至於全家餓死。
而在這田莊裏,自己作為教頭一個月拿到八兩銀子,按時發放,也不會再從這餉銀裏扣什麽飯錢菜金。要是當時的將爺像這位餘東家一樣…
謝三悚然一驚,趕緊止住了自己這個想法。
劉二牛在一旁樂嗬嗬看著,他和李河、樊虎他們不屬於社兵係統,每月薪水是另行發放的,所以也就瞧個熱鬧。
“二牛,二牛…”
劉二牛迴頭,見李河悄悄朝自己招手,便退後兩步,問:“咋了?”
李河道:“走,咱倆到田莊裏逛逛,看看田莊都有哪些變化。”
劉二牛朝前看了看,東家專注給社兵發餉,注意力不在這邊,便答應道:“行,我也想瞧一瞧。”
兩人離開曬場,在田莊裏逛來逛去,對比上次離開時的變化。
李河心裏裝著事,看著看著就走了神。
“李河,你咋了,你拉著我要來看,自己又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
李河看了看周圍,在一株槐樹下找了塊石頭坐著,問劉二牛道:“還記不記得小時候,村裏也有這麽一棵樹,咱倆經常在樹下和村子裏其他孩子打架。”
劉二牛樂嗬嗬道:“是呀,當時你拳腳最好,經常一個人追著一群孩子打。我就站在你後邊,你打倒一個,我就上去補兩拳,可算是賺到了不少便宜。”
“當時我幺叔帶著我入贅在村裏,我們是外來戶,沒少受別人欺負,全村孩子裏隻有你肯當我朋友,和我一起玩。”
“還說呢,我記得有一次我和村子裏其他孩子下水塘玩,腿抽筋差點淹死在水塘裏。其他孩子嚇得一個個全跑了,隻有你路過,硬是把我從水裏拽上來。打那天起,我就知道那一群人都不講義氣,所以隻和你當朋友。”
“不是朋友。”
劉二牛愕然:“什麽意思?”
李河道:“我說我不拿你當朋友,我拿你當兄弟!”
劉二牛展顏笑道:“對,我們是兄弟。”
李河站起來,鄭重其事的說:“二牛,咱倆結拜吧,結拜成異姓兄弟,以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劉二牛開心道:“好哇!”
兩人當即撚土成堆,插草為香,跪在地上準備起誓。
此時李河卻突然頓了頓,問:“二牛,我給你講過我的身世吧?我是白蓮教出身,我們李家全家四十五口人,除了我幺叔和我,全死在了朝廷手裏。”
劉二牛道:“你說過啊,還讓我給你保密。我可是給誰都沒說。”
李河道:“我的意思是,我和朝廷有深仇大恨,總有一天我要報仇。和我結拜,到時候會不會拖累了你?”
劉二牛斬釘截鐵道:“我不怕,腦袋掉了碗大個疤,怕啥?”
於是兩人下跪盟誓:“今日我李河(劉二牛)與劉二牛(李河)約為兄弟,以後同生死共富貴,若違此誓,必遭天譴!”
兩人立完誓後起身,李河年長一歲為兄,劉二牛為弟。
劉二牛說:“李河,你要怎麽報仇?當時殺你全家的是哪個官,你打聽清楚了嗎?”
李河道:“我沒打聽,橫豎是官府殺的,那我就造反。”
“造反?”劉二牛驚訝道:“你要去投李自成嗎還是張獻忠?那東家這邊呢,你要走了嗎?”
李河看了看四周無人,低聲說:“他們我誰都不投。他們有什麽好的,咱們東家做事公道,要是他能造反,比什麽闖王八大王要強一百倍。”
劉二牛精神一震:“你給東家說啦?東家怎麽說?”
“東家雖然沒有明說,可我看他意思也同意了。我李河沒啥本事,但是咱們東家是有大本事的人。以後我誓死追隨東家,推翻這朝廷,給我全家報仇。”
劉二牛道:“好呀,東家有本事,會法術。跟著東家,我幹啥都有底氣。”
李河道:“二牛,你找時間和東家認個錯吧。”
“認錯?”劉二牛疑惑道:“我做錯啥了?”
“那會東家演示鎧甲,捅了我一刀。當時你要朝著東家衝過去,東家肯定看見了。”
“啊?我隻是想攔下東家,不是要對東家動手?”
“我知道,可是你不說出來,這事肯定一直是東家心裏的一根刺。咱們是要做大事的人,可別因為這小事鬧了生分。”
李河充滿愧疚的說:“也怪我,沒有提前和你說過。當時進去之前,東家讓我把鎧甲穿在衣服裏,說要給大家演示演示鎧甲的防護效果。我沒有多想,要是給你說一句,你也就不會做錯了。”
劉二牛猶豫道:“東家大度,應該不會把這事放在心上吧?”
李河道:“咱們東家宅心仁厚,可咱們自己也要把姿態放對才行。就這樣,我去給東家說一說,你也給東家認個錯。”
兩人打定主意,當即前往曬場,發現社兵們已經散去。社兵們拿到軍餉後被放了半天的假,和家人一起分享喜悅去了。隻有樊虎,帶著幾個社兵提著棍棒和繩套正往莊外走。
“樊大個,你去哪兒?”
樊虎道:“東家說了,讓我去買兩頭豬來,今晚莊裏開大席。”
“東家呢?”
“東家去倉庫了。”
普通社兵每月五百文錢,當上什長可以拿到八百文,差不多就相當於一兩銀子了。
錢看著是不多,但社兵在田莊裏也沒有什麽花錢的地方。田莊實行的是配給製,社兵們吃士兵灶,社兵家眷們和其餘人一樣吃的大鍋飯。
不過這也讓去開封駐守的社兵成了熱門職位,許多社兵都在互相打聽誰會被選中成下一波駐守開封的人選,好方便換防迴來時能幫忙采買些東西。
這個情況餘誠也知道,這次陪他一起從開封迴來的社兵就是大包小包的。餘誠一問,全都是從開封買來帶給家人的小物件。所以餘誠打算在田莊裏搞一個供銷社,方便滿足田莊眾人的日常所需。
謝三神色複雜的看著社兵們喜笑顏開的將軍餉拿到手,自己當兵那會兒是怎麽拿軍餉開著?拖欠和克扣是常事,有時候整月整年發不上餉,就把弓刀甲片拿去賣,才不至於全家餓死。
而在這田莊裏,自己作為教頭一個月拿到八兩銀子,按時發放,也不會再從這餉銀裏扣什麽飯錢菜金。要是當時的將爺像這位餘東家一樣…
謝三悚然一驚,趕緊止住了自己這個想法。
劉二牛在一旁樂嗬嗬看著,他和李河、樊虎他們不屬於社兵係統,每月薪水是另行發放的,所以也就瞧個熱鬧。
“二牛,二牛…”
劉二牛迴頭,見李河悄悄朝自己招手,便退後兩步,問:“咋了?”
李河道:“走,咱倆到田莊裏逛逛,看看田莊都有哪些變化。”
劉二牛朝前看了看,東家專注給社兵發餉,注意力不在這邊,便答應道:“行,我也想瞧一瞧。”
兩人離開曬場,在田莊裏逛來逛去,對比上次離開時的變化。
李河心裏裝著事,看著看著就走了神。
“李河,你咋了,你拉著我要來看,自己又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
李河看了看周圍,在一株槐樹下找了塊石頭坐著,問劉二牛道:“還記不記得小時候,村裏也有這麽一棵樹,咱倆經常在樹下和村子裏其他孩子打架。”
劉二牛樂嗬嗬道:“是呀,當時你拳腳最好,經常一個人追著一群孩子打。我就站在你後邊,你打倒一個,我就上去補兩拳,可算是賺到了不少便宜。”
“當時我幺叔帶著我入贅在村裏,我們是外來戶,沒少受別人欺負,全村孩子裏隻有你肯當我朋友,和我一起玩。”
“還說呢,我記得有一次我和村子裏其他孩子下水塘玩,腿抽筋差點淹死在水塘裏。其他孩子嚇得一個個全跑了,隻有你路過,硬是把我從水裏拽上來。打那天起,我就知道那一群人都不講義氣,所以隻和你當朋友。”
“不是朋友。”
劉二牛愕然:“什麽意思?”
李河道:“我說我不拿你當朋友,我拿你當兄弟!”
劉二牛展顏笑道:“對,我們是兄弟。”
李河站起來,鄭重其事的說:“二牛,咱倆結拜吧,結拜成異姓兄弟,以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劉二牛開心道:“好哇!”
兩人當即撚土成堆,插草為香,跪在地上準備起誓。
此時李河卻突然頓了頓,問:“二牛,我給你講過我的身世吧?我是白蓮教出身,我們李家全家四十五口人,除了我幺叔和我,全死在了朝廷手裏。”
劉二牛道:“你說過啊,還讓我給你保密。我可是給誰都沒說。”
李河道:“我的意思是,我和朝廷有深仇大恨,總有一天我要報仇。和我結拜,到時候會不會拖累了你?”
劉二牛斬釘截鐵道:“我不怕,腦袋掉了碗大個疤,怕啥?”
於是兩人下跪盟誓:“今日我李河(劉二牛)與劉二牛(李河)約為兄弟,以後同生死共富貴,若違此誓,必遭天譴!”
兩人立完誓後起身,李河年長一歲為兄,劉二牛為弟。
劉二牛說:“李河,你要怎麽報仇?當時殺你全家的是哪個官,你打聽清楚了嗎?”
李河道:“我沒打聽,橫豎是官府殺的,那我就造反。”
“造反?”劉二牛驚訝道:“你要去投李自成嗎還是張獻忠?那東家這邊呢,你要走了嗎?”
李河看了看四周無人,低聲說:“他們我誰都不投。他們有什麽好的,咱們東家做事公道,要是他能造反,比什麽闖王八大王要強一百倍。”
劉二牛精神一震:“你給東家說啦?東家怎麽說?”
“東家雖然沒有明說,可我看他意思也同意了。我李河沒啥本事,但是咱們東家是有大本事的人。以後我誓死追隨東家,推翻這朝廷,給我全家報仇。”
劉二牛道:“好呀,東家有本事,會法術。跟著東家,我幹啥都有底氣。”
李河道:“二牛,你找時間和東家認個錯吧。”
“認錯?”劉二牛疑惑道:“我做錯啥了?”
“那會東家演示鎧甲,捅了我一刀。當時你要朝著東家衝過去,東家肯定看見了。”
“啊?我隻是想攔下東家,不是要對東家動手?”
“我知道,可是你不說出來,這事肯定一直是東家心裏的一根刺。咱們是要做大事的人,可別因為這小事鬧了生分。”
李河充滿愧疚的說:“也怪我,沒有提前和你說過。當時進去之前,東家讓我把鎧甲穿在衣服裏,說要給大家演示演示鎧甲的防護效果。我沒有多想,要是給你說一句,你也就不會做錯了。”
劉二牛猶豫道:“東家大度,應該不會把這事放在心上吧?”
李河道:“咱們東家宅心仁厚,可咱們自己也要把姿態放對才行。就這樣,我去給東家說一說,你也給東家認個錯。”
兩人打定主意,當即前往曬場,發現社兵們已經散去。社兵們拿到軍餉後被放了半天的假,和家人一起分享喜悅去了。隻有樊虎,帶著幾個社兵提著棍棒和繩套正往莊外走。
“樊大個,你去哪兒?”
樊虎道:“東家說了,讓我去買兩頭豬來,今晚莊裏開大席。”
“東家呢?”
“東家去倉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