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從來不會以人的想象決出勝負,但士兵的作戰士氣的確和意誌密切相關。


    無酉和尚操縱的機動兵力,進行的不是倭國傳統的訓練。他們能給士兵提供的營養根本支撐不起訓練,吃不飽就練那是空耗自己的身體,有害無益。


    在提供了足夠的食物之後,機動兵力的士兵最優先鍛煉的就是行軍和體力,戰鬥技巧和武器熟練度每天都隻練一點點。


    在這種鍛煉中,最能磨煉人的意誌,讓他們的士氣下限也跟著上升,變得不會輕易崩潰。


    而各種隊列的操練和行進練習,更是加強了他們的組織度,讓他們不會輕易脫離隊伍,然後孤立無援失去作戰意誌。哪怕隻要是一個小隊聚集在一起被包圍,他們都會抱團取暖進行有組織的抵抗。


    這5千軍隊裏盡管隻有2千多經曆了更多操練的機動兵力,但是作為主力,他們帶著其餘的部隊已經能對抗敵軍比他們多一倍的軍隊數量。


    機動兵力組織度好,裝備更好,恢複速度更快,反觀他們的對手竹佐家,一支又一支隊伍被打散之後重新聚集不起來,一個一個上去送,失敗之後許久都恢複不迴來。竹佐家看似軍隊數量更多,實際上打起來卻有種兵力捉襟見肘的感覺。


    過去和倭國的其他軍隊菜雞互啄的時候,他們根本沒有感受到這種強度。大家都是免費的農民兵,裝備差士氣低,似乎打仗向來都是械鬥一樣的狀態。直到現在遇到了受過訓練的農民兵,才知道就算是武士帶領衝鋒,也很難衝開這些兵的防守。


    他們把自己給打鬱悶了,最終找到了守望禪師談判。守望禪師讓他們和無酉和尚談,因為他是前方的指揮。


    竹佐家提出的要求就是讓守備聯盟撤兵,然後他們會立一個傀儡,把表麵工作做好,就當沒有吞並對方。當然,誰都知道實際上這片領地的所有權力都已經被他們奪走了。


    在他們看來,這個守備聯盟能幫一個已經滅亡的成員打到現在已經仁至義盡了。幫忙把領地打下來也是別人的,他們聯盟裏的任何一個人都拿不到好處,還不如現在收手更劃算。


    可是利益這東西得看從什麽角度觀察了。


    對貫徹大明皇帝陛下意誌的無酉和尚來說,和這個大勢力繼續打個半年一年,把對方的實力不斷削弱,讓對方無法擴張甚至被迫收縮,才符合他盡量平衡倭國戰國裏各方實力的目標。


    所以他斷然拒絕了,說盟友就是盟友,哪怕簽訂盟約的那個人已經死去,但盟約還在,他們一定要拿迴這片領地。


    倭國領主們幾百年來一直強調屬下要對他們傾盡忠義,整個社會氛圍裏,忠義的人是必然會被傳頌的,這樣才有武士和謀士為他們盡忠。哪怕他們的後代是個廢物,這些忠義入腦的屬下也必須繼續忠誠於他們的後代,否則他們堅持一生的東西就會破碎掉。


    那麽,無酉和尚的這種表態就十分符合倭國社會裏的價值觀,他踐行忠義的態度和行動讓他對“盟友”的忠義變得知行合一,展現的淋漓盡致。


    守備同盟的軍隊竟然因為無酉和尚的這種“正義的拒絕”而燃了起來,他們覺得自己站在正義的一方,士氣暴漲。


    就連竹佐家參與談判的人都私下評論無酉和尚“正氣凜然乃是無上的忠義之士”,都覺得很難打贏這場仗。對方如果不依不饒一直咬著打的話,吞並一片小領地要付出的代價會越來越高昂。


    要是打的越久,付出的代價隻會越來越大,然後越來越不甘心放棄,最終在其他方向上根本沒有了用兵的能力。


    竹佐家的家主仍然不甘心放棄,但是打著打著不僅沒有進展不說,發現對方的士兵竟然隨著時間的推移越變越精銳了。不僅裝備變好,士氣變旺盛,就連戰鬥技巧也變得更加精熟。


    竹佐家雖然軍隊的數量更多,卻是反過來,部隊越打越弱,武士都損失了上百名。內部的軍官也都不停建議大名幹脆停火吧,再打下去隻會耗費更大。


    竹佐家的大名哪裏不知道現在他們連僵持都很艱難了,可是戰敗丟失臉麵,也會讓他十分不爽。


    戰事越打越焦灼。在大明資源的支援下,無酉和尚手裏的軍隊從5千人竟然不減反增,打著打著變成了8千人,同時還擁有了騎馬的偵騎。在一些戰鬥時擁有戰術克製的先手,很難中埋伏,也很難被對方進行戰術欺騙。


    敵軍有多少在哪裏,對守備聯盟的軍隊已經單方麵透明了。


    戰事斷斷續續一直持續到了入冬落雪,竹佐家在嚴寒天氣下終於撤軍,卻沒有承認失敗。


    但在所有人看來,他們已經讓出了之前吞並的領地,這就是實質上等於宣布失敗了。


    也就是竹佐家的大名知道守備聯盟不會主動發起進攻,所以才會不承認失敗。主打一個嘴硬,假裝大家還打著呢,隻是因為天氣的原因先“暫停”一下。


    守衛聯盟拿下了被竹佐家吞並的盟友領地,所有人歡欣鼓舞沸騰的同時又有些迷茫。


    因為這塊領地的領主已經被竹佐家勒令切腹了,對方剩下的後代、遺孀也不知道去向。並且這裏的民眾也因為家鄉淪為戰場而紛紛逃離,此處幾乎已經成了空地。


    守望禪師早就想好了怎麽處理這塊地——當做機動兵力的駐地,這塊地所有的出產都將貼補給這支守備聯盟的機動兵力,因此給他們一個正式的名字:


    守備軍。


    這個分配的方法方式其實比起把土地或者出產平均分給所有盟友要更公平。因為離得遠的小領主可不願意沾惹這樣竹佐家旁邊的一塊小飛地,出產平均分配的話又實在少,大家會對費這麽大力氣才拿下的領地隻有這麽一點好處感到不滿。如果還有下次作戰的話,說不定就不願意出兵了。


    守備軍在這一次的作戰中展示了他們不俗的戰鬥力,繼續壯大他們對所有守備聯盟裏的成員都有利。


    這一次守備聯盟打贏了竹佐家讓大家看到了守備聯盟是一個可以依賴的東西,不僅僅讓大家可以在戰亂中抱團取暖,更能威懾敵人不來觸黴頭。否則守備聯盟肯定要和對方硬幹到底,崩掉對方敢咬過來的所有牙齒。


    竹佐家就是第一個例子,除非你能把守備聯盟的所有勢力都幹掉,否則它一定要打迴去,哪怕領主被你們殺死了戰爭也不會結束,你們別想輕輕鬆鬆吞下一塊領地。


    隻有這麽強硬,敵人在進攻的時候才會把守備聯盟的作戰韌性都考慮進去,然後不敢進攻。


    在接手領地之後,沒有勢力願意碰這塊地。本來就近的聯盟成員可以負責管理這塊地的,但是想到竹佐家肯定不願意善罷甘休,他們就連忙拒絕了。他們加入守備聯盟不就是為了能活得鬆快點麽,不用天天害怕敵軍忽然到來,現在哪裏還願意操心這塊“已經沒有價值的領地”的事情。


    因此,守備軍幹脆在這裏駐紮了2千人,然後要求每個聯盟成員將加入守備軍的軍隊數量提升到240人。因為少了一個成員,又多了一個大敵,大家想要日子過得安全點,不得增加兵力麽。


    守望家算是用這種方式某種意義上開疆拓土了。雖然名義上是守備軍的地,但其實就是守望家管著的。


    隨著戰事的平息,原本這片土地上的民眾也從流離失所的狀態中嚐試迴來了。這裏有他們的家有他們的田地,而且冬天到了,如果沒有房屋擋風遮雪的話,他們是真的有可能凍餓而死的。


    所以他們小心翼翼地迴來,希望自己的房子沒有在戰火中被毀掉,希望還能找到一點吃的,希望能在餓肚子的情況下度過這個冬天。


    但守望禪師是不會讓這些領民白白凍餓而死的,他們將來都是兵員,都是生產力啊。


    因此這些人非常意外地受到了守備軍的資助,至少過冬的食物有了,而且是免費提供的,並沒有找他們要錢。當然,作為代價就是他們今後就要服從守備軍的管理了,如果不認的話對不起這些免費的食物就沒你的份了。


    反正都得有人管著,他們毫不猶豫地收下了免費的食物,看起來這些人可比之前的領主要和善呢,今後的日子再差也差不到哪兒去。


    確實如此,有大明在後麵進行資助的守望家是不會吝嗇這麽一些食物的。隻要能讓他們安全度過這個冬天,未來田地裏的勞動力不就有了麽。


    如果沒有這些勞動力的話,守備軍難道自己種地不成?


    然後有趣的情況發生了:一些不是本領地的流民在聽到消息之後也過來領免費食物。


    守備軍發現後並沒有把他們趕走,而是把他們收留到軍營裏幹雜活,給他們食物來度過這個冬天,告訴他們等到春天會給他們發田地耕種。


    有一些人在感受到了善意之後才吐露他們是竹佐家領地上過來的,之前因為害怕被人知道是竹佐家的人,會被人報複,所以不敢說。現在看軍爺們都是講道理的人,知道打仗和他們這些普通農民無關,這才敢說。


    竹佐家在失敗後對領民進行更嚴酷的盤剝來彌補損失。不論是征收糧食還是抽調壯丁補充兵員,搞得許多農民家破人亡,寧願不要田地也要逃跑變成流民。


    無酉和尚聽說這個情況之後立刻讓他們去把同樣想跑的人都帶過來,這裏會分發糧食給他們吃,到了春天也會分給他們田地和種子耕種,還會幫他們建房子。在這裏的日子肯定比竹佐家要強許多。


    竹佐家的流民聽完之後都呆了,這天下還有這麽好的事情嗎?


    他們半信半疑地偷偷跑迴去把話和那些正在饑餓中苦熬的人一說,那些已經餓慌了的人立刻咬咬牙跟著他們走了。


    反正再待在家裏也是餓死,還不如跟朋友去能吃飽飯的地方,就算被騙也認了,總也是個飽死鬼。


    竹佐家根本想不到守備聯盟雖然不會主動進攻,但他們會挖牆腳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顏醜文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顏醜文良並收藏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