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介入倭國混戰
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 作者:顏醜文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守望家弄了兩個“機動兵力站”,分別可以輻射這六個領地,每個領地安排了450名士兵。如果遇到敵軍入侵,接到通知後450名士兵可以在半天內趕到。
所有“守備同盟”的人都必須配備通訊騎兵。必須把通往機動兵力站的道路修好,讓援軍可以迅速移動。
有關自己勢力安全的事情,這些守備同盟的成員都比較積極。而且他們在當上守望家的“盟友”之後,也是獲得了一些外人看不見的甜頭,讓他們有了更大的積極性。
主要就是守望禪師將會幫他們訓練這批加入機動兵力的士兵。如果訓練成果出色,勇氣可嘉的人才,將會晉升為隊長級別,拿到一定的金錢獎勵。
這就有點軍校的意思了。小勢力沒有那種培養體係,如果能在守望禪師這裏蹭一下,到時候冒出來一些人才,受益的還是自己這個領主嘛。
另外就是這些盟友可以從守望家的港口買到大明的東西了,可以“訂貨”。除了軍備之外的東西都可以買,那些享受的東西,吃穿用的都可以花錢買到。
對於那些大勢力的大名,他們可能會想要省吃儉用擴大勢力拚命征戰。但是對於小勢力的小領主來說,他們和之前的小野寺家一樣,都是想著自己能夠安安穩穩地等到天下勢力分出明顯的強弱之後,再去投降最可能勝利的一方。
太早投到新主人麾下,雖然有機會擴大勢力,但是也有更大的可能變成炮灰。在征戰中死去,然後落個一場空。
這些小領主們在獲得了“守備同盟”成員的身份之後,覺得自己可以憑借這個防禦同盟苟到天下分出勝負,之前的緊張感立刻就消失了大半。然後就開始繼續過去的享受了。
過去他們這些守備同盟成員之間都要相互防備,生怕被對方突然襲擊。自然有一種多少兵力都不夠的緊迫感。
現在好了,守備同盟將會保證每個成員的獨立性以及成員之內的和平。隻要哪個同盟成員腦袋不壞掉,是不可能冒著被其他同盟“共討”的風險去攻擊盟友的,那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因此他們對軍力和軍備的渴求一下子就降低了許多。然後因為有購買渠道,就忍不住購買了大明的商品,然後一發不可收拾。
大明的外貿商品現在因為高速海船的關係,可以運一些水果和沒那麽快變質的食品了。因此倭國的這些領主還能獲得過去從來沒有品嚐過的“美味”。
除此之外,為了海貿而開發的絲綢、羊毛衣物、多種多樣的奢侈品,更是買完之後就想跟別人炫耀。然後總有一些有錢的人會想要跟風,然後促進了更多的海貿訂單。
當然,隨著這些商品“進口”的還有大明的文化。一些藝術品以及大名的生活方式也隨著領主們想要標榜自己的“風雅”和“與眾不同”,進入到了這些守備聯盟的成員之中,開始被他們所喜歡。
這批人因為這種對大明的種種愛好,而被人稱為“明流”。然後這個詞就開始逐漸流行和傳播,倭國的一些上層人士也跟著嚐試了一下“明流”,部分人直接就愛上了,然後處處模仿和學習。
覺得不過癮的還開始學習漢語,想要到大明去走走看看。
而此時整個倭國,能幫忙去大明的地方隻有守望禪師這邊,因此因為“明流”的流行,不少倭國的知識分子也跑到守望家來。然後在這片不同氛圍的環境裏把這裏稱為“中原城”。
然後,在倭國的戰亂之中,一位中等實力的大名無法忍受“鄰居”崇尚明流,明明實力低微還裝腔作勢的模樣。更因為過去和對方有私仇,便懷著僥幸的心理突然發動了進攻。
他覺得最壞的可能性無非就是沒打下來罷了,隻要自己退卻,那個“守備同盟”的軍隊也不可能追出來。
而且他也自信地覺得隻要自己打的夠快,對方抵擋不住,什麽守備同盟的成員,也不可能為了一個已經滅亡的勢力死戰吧?
然後他就遭遇了挫折。
他的對手作為守備同盟的成員,還真的放鬆了警惕,覺得有一個同盟保護自己,應該不會有人敢輕易進攻自己的。
結果遭遇對方的攻擊時確實十分慌亂,抵抗也很散亂,在敵軍的優勢兵力下毫無反抗能力,讓對方有點勢如破竹的感覺。
但“守備同盟”建立的通訊機製發揮了作用,450名機動兵力站的士兵在接收到求援之後迅速出動,用訓練出來的高機動力半天不到就支援到位。
這支守備同盟的機動兵力別看隻有450人,但是裝備齊全,還有穿盔甲的武士帶隊,經過訓練後士氣高昂,立刻就挫敗了激進進攻的敵軍前鋒,把一樣疲勞的對方打退了。
然後收攏潰兵之後,他們穩住了陣腳進行防禦作戰,在後麵又等來了另一支機動兵力站的軍隊,用收攏潰兵後一共1500人的兵力開始與對方作戰。
受過訓練的軍隊是不一樣的。這支機動兵力中有三分之一是無酉和尚早就訓練出來的士兵,他們營養良好身材健壯,穿著甲進攻的時候麵對敵人的武士都是直接斬殺,更不用說那些連正經鞋子都沒有的農民足輕了。
打著打著,隨著後麵其他盟友組織的援軍趕到,一次反攻之後就打贏了,將這位守備同盟成員的失地收複。
這一仗雖然沒有再打過去,把戰火燒到對方的領地。但是打出了守備同盟的作用——不是虛的,它是真的有用,而且能打。
這支機動兵力的戰鬥力令人刮目相看,可以說這一仗能贏全靠他們的快速機動,還能頂住敵軍優勢兵力的進攻,一直等到了援軍抵達。
發起進攻的那個大名得不償失。因為他原本以為就算打不下來無非也隻是退卻罷了。結果真的發起了幾次進攻都被對方擋下來之後損失就有點令他肉疼了。
更別說反擊期間,那支機動兵力更是成了尖銳的矛頭,把他士氣低落的士兵殺的潰敗,最終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當時他魂飛魄散還以為對方會直接攻入自己的領地呢。沒想到隻是追出來一段距離之後就退迴去了,確實沒有違背“守備同盟”裏隻守備不進攻的約定。
隻能說是不幸中的萬幸。他也沒想到這個守備同盟竟然這麽強,他一直覺得無非就是一支普通的拚湊起來的援軍罷了,應該隻是做做樣子罷了,根本沒有什麽戰鬥力。
可他不知道,這支機動兵力的背後有大明悄悄的支持,為的就是讓他這樣的大勢力沒辦法輕易吞並小勢力來滾起雪球。
“守備聯盟”一仗打出了氣勢,頓時讓其他小勢力開始十分認真地考慮加入這個“守備聯盟”的事情。
在這種時候,守望禪師就展現了他在倭國“名望”的好處。如果有遠處和守備聯盟不接壤的小勢力想要加入,那他就會去嚐試著進行外交,期望隔在他們中間的小勢力也一起加入,把守備聯盟的“地盤”連起來,便於防守。
經過他的溝通和外交,“守備聯盟”在第一場勝仗之後將成員擴大到了10個。雖然都是小勢力,可是加起來之後已經能讓大勢力都心生忌憚了。
因為證明了守備聯盟的效果,所以守望禪師讓他們每家將投入機動兵力站的軍隊數量提升到150人。然後守望家再補充了650人,讓整個機動兵力站的兵力達到2千人。
這次一次性設置了4個機動兵力站,並且更靠近那些可能發動襲擊的大勢力,用於及時救援。
有野心的大勢力對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守備聯盟”有些頭疼了。他們隻能去威脅周圍的小勢力,讓他們不許加入守備聯盟,否則被他們知道的話,在他們加入守備聯盟之前就會出兵滅了他們。
但難道不加入就不會滅嗎?照樣滅的。
等到這種警告後又出兵吞並的事情發生了幾次之後,那些小勢力也就明白了,不加入守備聯盟並不能成為大勢力不滅你的承諾,隻是一個他們做好進攻準備前讓你心生麻痹的理由而已。
因此終於有小勢力無視大勢力的威脅,繼續請求加入守備聯盟,並且成功加入了。
大勢力果然惱羞成怒,覺得找到了進攻的理由,立刻出兵吞並對方。
但是守備聯盟的盟約很有意思,成員被滅掉不代表對方就自動退盟了。共同守衛的條款依舊在生效,就算對方一個人都不剩下,他們也是盟友的一員,守備聯盟也要把他們家的地盤打迴來。
就這樣,守望禪師用一個“共同防禦條款”反而進入了倭國的戰國爭霸之中。算是成功地達到了讓倭國更亂的計劃。
他在和那個大勢力交涉不成後,強勢推進反攻拿迴盟友土地的計劃。將那些想要退縮的小勢力一一說服。
這時候守望家在機動兵力中占據三分之一的規模就顯露出來好處了,因為他的兵多,所以說話就是更大聲,別人的確也無法反駁這種條款。
對他們這些戰國中的小角色來說,難道在這個時候因為不想得罪大勢力而退出守備聯盟嗎?他旁邊虎視眈眈的其他勢力絕對會笑得牙要掉下來,然後滅了他再四處傳頌對方的愚蠢。
所以,守望禪師最終還是通過了起兵共討奪迴盟友領地的軍事計劃,湊出了一支5千人的大軍。
當守備聯盟組織起5千大軍的時候,那個大勢力就已經開始後悔了。
他等於剛剛吃了一口食物還在咀嚼沒咽下去呢,忽然發現臉那麽大塊的肉忽然就這樣強行送到了他的嘴邊,他慢慢吃倒是能吃得下來,可是這塊肉分明是想硬塞到他嘴裏然後把他噎死啊。
5千敵軍對一個大勢力來說不算難解決,現在就要看這塊這麽大的肉究竟是煮熟了軟的,還是又硬又難以下咽,可能把他牙齒都崩掉的生肉了。
所有“守備同盟”的人都必須配備通訊騎兵。必須把通往機動兵力站的道路修好,讓援軍可以迅速移動。
有關自己勢力安全的事情,這些守備同盟的成員都比較積極。而且他們在當上守望家的“盟友”之後,也是獲得了一些外人看不見的甜頭,讓他們有了更大的積極性。
主要就是守望禪師將會幫他們訓練這批加入機動兵力的士兵。如果訓練成果出色,勇氣可嘉的人才,將會晉升為隊長級別,拿到一定的金錢獎勵。
這就有點軍校的意思了。小勢力沒有那種培養體係,如果能在守望禪師這裏蹭一下,到時候冒出來一些人才,受益的還是自己這個領主嘛。
另外就是這些盟友可以從守望家的港口買到大明的東西了,可以“訂貨”。除了軍備之外的東西都可以買,那些享受的東西,吃穿用的都可以花錢買到。
對於那些大勢力的大名,他們可能會想要省吃儉用擴大勢力拚命征戰。但是對於小勢力的小領主來說,他們和之前的小野寺家一樣,都是想著自己能夠安安穩穩地等到天下勢力分出明顯的強弱之後,再去投降最可能勝利的一方。
太早投到新主人麾下,雖然有機會擴大勢力,但是也有更大的可能變成炮灰。在征戰中死去,然後落個一場空。
這些小領主們在獲得了“守備同盟”成員的身份之後,覺得自己可以憑借這個防禦同盟苟到天下分出勝負,之前的緊張感立刻就消失了大半。然後就開始繼續過去的享受了。
過去他們這些守備同盟成員之間都要相互防備,生怕被對方突然襲擊。自然有一種多少兵力都不夠的緊迫感。
現在好了,守備同盟將會保證每個成員的獨立性以及成員之內的和平。隻要哪個同盟成員腦袋不壞掉,是不可能冒著被其他同盟“共討”的風險去攻擊盟友的,那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因此他們對軍力和軍備的渴求一下子就降低了許多。然後因為有購買渠道,就忍不住購買了大明的商品,然後一發不可收拾。
大明的外貿商品現在因為高速海船的關係,可以運一些水果和沒那麽快變質的食品了。因此倭國的這些領主還能獲得過去從來沒有品嚐過的“美味”。
除此之外,為了海貿而開發的絲綢、羊毛衣物、多種多樣的奢侈品,更是買完之後就想跟別人炫耀。然後總有一些有錢的人會想要跟風,然後促進了更多的海貿訂單。
當然,隨著這些商品“進口”的還有大明的文化。一些藝術品以及大名的生活方式也隨著領主們想要標榜自己的“風雅”和“與眾不同”,進入到了這些守備聯盟的成員之中,開始被他們所喜歡。
這批人因為這種對大明的種種愛好,而被人稱為“明流”。然後這個詞就開始逐漸流行和傳播,倭國的一些上層人士也跟著嚐試了一下“明流”,部分人直接就愛上了,然後處處模仿和學習。
覺得不過癮的還開始學習漢語,想要到大明去走走看看。
而此時整個倭國,能幫忙去大明的地方隻有守望禪師這邊,因此因為“明流”的流行,不少倭國的知識分子也跑到守望家來。然後在這片不同氛圍的環境裏把這裏稱為“中原城”。
然後,在倭國的戰亂之中,一位中等實力的大名無法忍受“鄰居”崇尚明流,明明實力低微還裝腔作勢的模樣。更因為過去和對方有私仇,便懷著僥幸的心理突然發動了進攻。
他覺得最壞的可能性無非就是沒打下來罷了,隻要自己退卻,那個“守備同盟”的軍隊也不可能追出來。
而且他也自信地覺得隻要自己打的夠快,對方抵擋不住,什麽守備同盟的成員,也不可能為了一個已經滅亡的勢力死戰吧?
然後他就遭遇了挫折。
他的對手作為守備同盟的成員,還真的放鬆了警惕,覺得有一個同盟保護自己,應該不會有人敢輕易進攻自己的。
結果遭遇對方的攻擊時確實十分慌亂,抵抗也很散亂,在敵軍的優勢兵力下毫無反抗能力,讓對方有點勢如破竹的感覺。
但“守備同盟”建立的通訊機製發揮了作用,450名機動兵力站的士兵在接收到求援之後迅速出動,用訓練出來的高機動力半天不到就支援到位。
這支守備同盟的機動兵力別看隻有450人,但是裝備齊全,還有穿盔甲的武士帶隊,經過訓練後士氣高昂,立刻就挫敗了激進進攻的敵軍前鋒,把一樣疲勞的對方打退了。
然後收攏潰兵之後,他們穩住了陣腳進行防禦作戰,在後麵又等來了另一支機動兵力站的軍隊,用收攏潰兵後一共1500人的兵力開始與對方作戰。
受過訓練的軍隊是不一樣的。這支機動兵力中有三分之一是無酉和尚早就訓練出來的士兵,他們營養良好身材健壯,穿著甲進攻的時候麵對敵人的武士都是直接斬殺,更不用說那些連正經鞋子都沒有的農民足輕了。
打著打著,隨著後麵其他盟友組織的援軍趕到,一次反攻之後就打贏了,將這位守備同盟成員的失地收複。
這一仗雖然沒有再打過去,把戰火燒到對方的領地。但是打出了守備同盟的作用——不是虛的,它是真的有用,而且能打。
這支機動兵力的戰鬥力令人刮目相看,可以說這一仗能贏全靠他們的快速機動,還能頂住敵軍優勢兵力的進攻,一直等到了援軍抵達。
發起進攻的那個大名得不償失。因為他原本以為就算打不下來無非也隻是退卻罷了。結果真的發起了幾次進攻都被對方擋下來之後損失就有點令他肉疼了。
更別說反擊期間,那支機動兵力更是成了尖銳的矛頭,把他士氣低落的士兵殺的潰敗,最終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當時他魂飛魄散還以為對方會直接攻入自己的領地呢。沒想到隻是追出來一段距離之後就退迴去了,確實沒有違背“守備同盟”裏隻守備不進攻的約定。
隻能說是不幸中的萬幸。他也沒想到這個守備同盟竟然這麽強,他一直覺得無非就是一支普通的拚湊起來的援軍罷了,應該隻是做做樣子罷了,根本沒有什麽戰鬥力。
可他不知道,這支機動兵力的背後有大明悄悄的支持,為的就是讓他這樣的大勢力沒辦法輕易吞並小勢力來滾起雪球。
“守備聯盟”一仗打出了氣勢,頓時讓其他小勢力開始十分認真地考慮加入這個“守備聯盟”的事情。
在這種時候,守望禪師就展現了他在倭國“名望”的好處。如果有遠處和守備聯盟不接壤的小勢力想要加入,那他就會去嚐試著進行外交,期望隔在他們中間的小勢力也一起加入,把守備聯盟的“地盤”連起來,便於防守。
經過他的溝通和外交,“守備聯盟”在第一場勝仗之後將成員擴大到了10個。雖然都是小勢力,可是加起來之後已經能讓大勢力都心生忌憚了。
因為證明了守備聯盟的效果,所以守望禪師讓他們每家將投入機動兵力站的軍隊數量提升到150人。然後守望家再補充了650人,讓整個機動兵力站的兵力達到2千人。
這次一次性設置了4個機動兵力站,並且更靠近那些可能發動襲擊的大勢力,用於及時救援。
有野心的大勢力對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守備聯盟”有些頭疼了。他們隻能去威脅周圍的小勢力,讓他們不許加入守備聯盟,否則被他們知道的話,在他們加入守備聯盟之前就會出兵滅了他們。
但難道不加入就不會滅嗎?照樣滅的。
等到這種警告後又出兵吞並的事情發生了幾次之後,那些小勢力也就明白了,不加入守備聯盟並不能成為大勢力不滅你的承諾,隻是一個他們做好進攻準備前讓你心生麻痹的理由而已。
因此終於有小勢力無視大勢力的威脅,繼續請求加入守備聯盟,並且成功加入了。
大勢力果然惱羞成怒,覺得找到了進攻的理由,立刻出兵吞並對方。
但是守備聯盟的盟約很有意思,成員被滅掉不代表對方就自動退盟了。共同守衛的條款依舊在生效,就算對方一個人都不剩下,他們也是盟友的一員,守備聯盟也要把他們家的地盤打迴來。
就這樣,守望禪師用一個“共同防禦條款”反而進入了倭國的戰國爭霸之中。算是成功地達到了讓倭國更亂的計劃。
他在和那個大勢力交涉不成後,強勢推進反攻拿迴盟友土地的計劃。將那些想要退縮的小勢力一一說服。
這時候守望家在機動兵力中占據三分之一的規模就顯露出來好處了,因為他的兵多,所以說話就是更大聲,別人的確也無法反駁這種條款。
對他們這些戰國中的小角色來說,難道在這個時候因為不想得罪大勢力而退出守備聯盟嗎?他旁邊虎視眈眈的其他勢力絕對會笑得牙要掉下來,然後滅了他再四處傳頌對方的愚蠢。
所以,守望禪師最終還是通過了起兵共討奪迴盟友領地的軍事計劃,湊出了一支5千人的大軍。
當守備聯盟組織起5千大軍的時候,那個大勢力就已經開始後悔了。
他等於剛剛吃了一口食物還在咀嚼沒咽下去呢,忽然發現臉那麽大塊的肉忽然就這樣強行送到了他的嘴邊,他慢慢吃倒是能吃得下來,可是這塊肉分明是想硬塞到他嘴裏然後把他噎死啊。
5千敵軍對一個大勢力來說不算難解決,現在就要看這塊這麽大的肉究竟是煮熟了軟的,還是又硬又難以下咽,可能把他牙齒都崩掉的生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