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望禪師的領地舞刀弄槍的人,其實就是無酉和尚帶的過去跟著他們在倭國做事的延壽教人員,有不少當年就是跟著無酉和尚混的那些人。


    另一部分則是在本地招募的“護衛”,其實就是一些殺過人的浪人或者在戰爭中失敗後逃走或被趕走的武士。


    這些人在其他地方是動亂分子,原本守望禪師也不想要這些人的。但是無酉和尚認為自己能夠控製得住這些人,就把他們收了下來。


    守望禪師在倭國這邊的地位顯然是要比無酉和尚要高的,但是實際上在大明或者延壽教內部,他的地位和無酉和尚其實是不分上下的。


    無酉和尚早就獨立於守望禪師而行動,守望禪師在倭國可以在其他地方出主意,卻絕對不能在安全、作戰方麵一意孤行。在這方麵無酉和尚的權限是更大的。


    無酉和尚覺得自己能夠控製得住這些人的理由就是他並沒有完全依賴這些人,他有自己的班底作為依賴。


    可是他也不排斥這些人,更沒有用大量的金錢或者享受來籠絡他們,而是給了他們一個上升通道,給他們畫了餅。


    這幫人因為看不見前途,所以不少人活的渾渾噩噩,要他們殺人換酒都願意。他們連自己的命都不是很在乎,更別說在乎別人的命了。


    可是無酉和尚作為“外來人”,卻可以給他們做出倭國人都做不出的承諾——扶持他們當一個“小大名”。


    能當個小領主,已經是這幫人目前能想象到的“天花板”級別的前途了。他們根本不會去多加思考為什麽他們要扶持自己,憑什麽是自己,因為無酉和尚的承諾並不是對他們個人的,而是對所有投到他們這邊的倭國浪人、武士都是這麽承諾。


    他告訴這些人,今後如果有需要可以把他們扶持為“一國的領主”。當然倭國這裏的一國,真的就是一個縣大,可就這對於這些浪人和落魄武士,都是十分的具有吸引力。


    換做在其他地方,他們隻能對主君忠誠,主君要他們切腹,他們就得切腹自殺,否則就失去了“忠義”。


    既然都這樣了,那他們的前途是永遠不可能超過他們效忠的主君的,他們隻能跟著主君的“上升”而上升,他們的天花板永遠在那兒。


    他們就算再去效忠一個新的主君,譬如小野寺這樣的勢力,他們在血海中拚殺出來都不一定能當上“一國的領主”,因為小野寺的“一門眾”多的是。


    就算把血緣關係的後代都安排完,還有女婿這樣沒有血緣關係的“親戚”,什麽時候才能輪得到他們這些武士?拿一些被賜予的田地當地主,從農民那兒壓榨錢財,就是主君“恩賜”給他們的未來了。


    現在,無酉和尚告訴他們自己將把他們頭上的天花板撤掉,你能“跳多高”就能“摸到多高”,你盡管蹦躂就行。


    倭國的其他人說這種話這些浪人武士都不會信的,而一個大明來的佛教勢力,而且是“正統”的佛教勢力,領袖是沒有兒子的那種。那不就意味著沒有“一門眾”跟他們搶上升通道了嘛。


    最多也就無酉和尚這種“大徒弟”未來繼承一下老守望禪師的衣缽,其餘的位置,肯定會落到他們之中任何人的頭上。


    因此,原本到這裏來隻是為了求一口飯吃,或者逃難的武士和浪人們,都來了精神,每個人的精神麵貌都改變了。


    錢也不都拿去買酒喝了,武士刀擦的錚亮,做事攢下來錢還想弄一副鎧甲穿穿。畢竟想要在戰場上活下來,最後活到升遷,一身的防禦力還是很重要的。


    恰巧,別的地方武士刀和鎧甲有價無市,你有錢都很難買到。真的相信了那些奸商可以給你買到東西,那就等著被騙,或者貨到之後對方坐地起價了。


    當時別的勢力從延壽教這邊買不到武器鎧甲的時候,也委托其他的興漢海商去買興漢的鎧甲。結果買來的裝備又貴又舊,真的是三四五六七手的都有,真的性價比隻有從延壽教那兒買來的三分之一。


    別的地方買不到,可恰好我們在大明“手眼通天”的守望禪師能做得到。


    都是大明軍方的\"正品貨\"。


    但當然都是二手的。但絕對不是大明正規軍的製式裝備,而是過去民兵軍裏沒有大明標識的二手三手皮甲。


    就這樣的皮甲,質量也比新的竹甲更強。而竹甲,在倭國都已經是很夠用的了。


    延壽教也在大明收購製作竹甲的材料,而且是經過初加工的小甲片成品,拿來打磨之後用繩子串起來,可以當夏天睡的涼席。


    而這隻是民用,軍用方麵就是用更結實的繩子更緊密地串起來做成盔甲。不管是肩膀還是手臂部分都能做,十分輕便。


    而且因為重量輕,甚至可以套兩層穿起來,以倭國的軍隊裝備,兩層竹甲刀槍都砍不動刺不透了。穿起來之後甚至能算一個重步兵級別的。


    頭盔沒辦法這麽做,一般都是收購一些舊頭盔,然後在上麵加上特有的裝飾,不管是威武還是怪異,總之能讓武士們戴上頭盔就能嚇到敵人最好。


    這裏的武士們還喜歡戴麵具,因為真的好用。對信奉佛教和神道教的農民兵足輕來說,忽然看到戴怪異頭盔和麵具的敵人,是真的會以為對方是惡鬼,然後潰敗的。


    在倭國,因為拉壯丁來的\"免費\"足輕太多,訓練度低下士氣也差,所以必須武士當做尖刀,去帶領足輕上陣作戰才行。否則真的說不定被對方幾個勇敢一點的武士一衝,己方人數更多的足輕都能崩潰掉。


    這給倭國的浪人和武士建立起來一種普遍認知:隻要武士的裝備夠好,衝到敵人的足輕隊伍裏就是勇猛無比的戰士,根本不可能輸的。他們的敵人隻會是足輕。


    因此當無酉和尚給他們弄來武器和裝備之後,投奔到隆空山派這個新興佛教勢力的武士們,都有一種自己戰鬥力翻了幾倍的感覺。


    有甲打無甲,自己還是武士,那麵對敵人豈不是亂殺麽?


    領地裏到處都是鍛煉自己的人,無酉和尚計算了一下,他麾下的倭人武士浪人已經合計有50人了。


    加上他自己帶來的人手,已經能夠湊一個200人的隊伍。


    而且這支隊伍是屬於可以帶兵衝鋒的精銳士兵,如果加上足輕的話,可以帶1千兵作戰。


    1200人剛好是延壽教一個旅的編製。無酉和尚先把編製建立了起來,然後給這些人分配了正副隊長的職位,把中層的位置都暫時放空,留著看誰表現好晉升用。


    而他實行扁平化管理,所有人都暫時對他負責。畢竟人數還不多,暫時還沒有農民兵填充進來。


    小野寺家的人偷偷觀察這支200人的隊伍後迴去報告,令小野寺家的人既有些擔心,更多的卻是放心。


    小野寺家為什麽願意把守望禪師\"引進\"自己的領地內,給了對方一片領地。為的不就是增強領地的\"抗風險\"能力麽。


    有了這支隊伍,要是萬一有其他勢力打過來,小野寺家的人出不起幾個武士,但是驅動一兩千農民兵當足輕還是能行的。


    到時候憑借守望禪師手上的這支精銳,打防守戰應該能打贏的吧。


    結果他們怎麽也想象不到,無酉和尚手下的浪人和武士增長竟然這麽快。


    越來越多的武士和浪人聽到這裏有好待遇和好前途之後,竟然投到守望禪師\"隆空山派\"下麵的人越來越多。


    一部分人是對倭國的爭霸戰爭感到失望,因為好像沒有人是正義的,他們感覺幫助誰都是在助紂為虐。


    當發現了一個竟然來自天朝上國的勢力之後感覺是一個可以在倭國的戰亂中保持\"中立\"的地方。


    一部分人是理想主義者,覺得自己沒什麽本領,但是憑雙手保衛一方的安寧應該還是能做到的吧。可是在此時的倭國是容不下這種思想存在的,他們隻能四處尋找,最終找到了這裏來。


    最後一部分人數最多也最現實,他們不少人甚至是為了混一套盔甲就帶著跑掉的。


    可是來到這裏之後,還真的被這裏不同 的氛圍所吸引,漸漸改變了思想,最終留了下來。


    當然也是因為無酉和尚對於裝備的管控還是比較嚴的,迄今為止還沒有那麽大的空子可以讓他們鑽,去把盔甲領走穿上然後跑路。


    有的人覺得這裏沒有意思,不刺激。混了一些飽飯就走了。


    但是更多的人留了下來,和更多前來投奔的婦孺一樣願意在這裏紮下來根。


    隻要來到這裏的人都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地方和倭國的其他地方完全不同,這裏充滿了勃勃生機。


    到處都是正在修剪的房屋,而且都是提前做好了規劃的那種。給人一種這片土地上的領主是真的想要發展領地,而不是隻想著修建自己的\"天守閣\",根本不在乎領地民眾的那種\"傳統\"領主。


    修建大量房屋需要大量勞力和材料,過去就算有領主要幹,也是花錢找商人進材料,然後拿領民當免費的勞力。除了一些關鍵技術的工人有資格拿錢,剩餘的人必須自帶幹糧幹活。


    那樣幹出來的質量和效率可想而知會有多低。


    而守望禪師比其他領主強的地方在於,他雖然也是找商人買建築材料,但是他準備持續買大量買,不敢有商人以次充好,而且商人之間為了吃下這個\"大單\"也存在競爭,最終幫他卷出了一個好價格。


    如果一些比較稀缺的材料或者請不到好師傅,守望禪師直接從大明\"引進\",讓那些想要憑借稀缺材料和技術工人\"拿捏\"守望禪師的商人全都失去了拿捏的能力。


    而小野寺家那邊領地的農民也都往這邊湧來幹活,就是因為守望禪師給他們每個人一天發兩文錢的工錢。


    因為人太多了,以至於每個人隻能幹半天4個小時然後掙幾個土豆紅薯填飽肚子和一文錢。


    有錢賺,人們工作起來的精神氣都不一樣,甚至臉上不再有苦色,而是帶著一種希冀,仿佛這修的是他們自己家的房子一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顏醜文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顏醜文良並收藏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