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寺家的領地是真的小,也就大明一個縣大。分給守望禪師的地盤也就比一個大一點的村好不了多少,要不是有港口的話,這裏根本毫無發展的前景。


    但有趣的是,守望禪師的地盤上,此時出現了改信的風潮。


    小野寺家的和尚盤剝領民無惡不作,他們還以為是自己用宗教控製了民眾的思想呢,殊不知底層民眾是沒的選,隻能選擇唯一的一條路——相信。


    當所謂的信仰出現了替代品,他們根本不傻,當然知道怎麽選。


    他們還是會害怕小野寺家的人,畢竟人家握著刀把子,他們這些底層如同汙泥一樣的賤民,是沒辦法和對方對抗的。


    一群一輩子都沒吃過幾次白米的賤民,怎麽可能和武士大人們對抗呢?


    但他們被分到守望禪師的手底下,見識到守望禪師的“風範”之後,立刻就把這位僧人看成了真正的得道高僧。


    一個原因是人家是大明來的高僧,另一個原因是守望禪師是真的發錢雇傭他們啊,他們明白這是一位有底線的“領主”。


    因此他們希望能留住這位好領主過上好日子,紛紛要求改信守望僧的那一派。


    在倭國百姓看來,雖然都是佛教,但是各種大寺都有自己的派別,對佛法的解釋都有所不同,守望禪師的行為和小野寺那些和尚不是一條道上的,顯然不是他們那個派別。


    守望僧遇到這個情況之後用香爐遠程請示了一下周宇,然後更明白周宇的心意了——最終倭國肯定和高麗一樣都要變成這位皇帝的囊中之物。


    高麗更弱,內部也正在經曆兩派的政治撕裂無法集中力量。大明也正好需要一個殺雞儆猴的雞,所以找了高麗試試刀,把它吞並了。


    可是剛剛吞並高麗正在消化,倭國這邊且不說他們全國都在備戰,戰鬥力還是存在的,比起高麗人來說要強得多。都不說國土麵積和人口,明軍更是沒有一個像耽羅島那樣近距離補給的港口,遠道而來打登陸戰?太難了。


    所以倭國沒有落得和高麗一樣的下場,隻不過是因為他們更難啃罷了。


    自己這一次過來就是要把倭國弄得更加虛弱,讓陛下在未來做好了進攻的準備之後,再像吞並高麗一樣吞並倭國。


    之前還是猜測,現在聽到周宇的指示之後,他更確信了。


    因為麵對領地內改信的風潮,周宇讓守望禪師將《延壽本經》裏的解釋融入到佛教之中,鳩巢鵲占,披著佛教的皮宣傳《延壽本經》。務必要把這些願意改信的領民都洗腦成《延壽本經》裏的世界觀。


    反正倭國和尚麵對佛教這個外來的宗教,都喜歡唱歪經,自己想到什麽就亂解釋,隨便指著敵人就能罵對方是魔王,號召所有人起來對抗魔王。完全就是亂搞,在這個封閉的島國上,所有的解釋權都在他們的嘴上。


    因此這反而讓大家見怪不怪了,反正覺得是各種不同派係的嘛,愛信哪個信哪個,都信也不妨礙。


    現在守望禪師過來再帶來一種解釋,那也不會有什麽問題。本來就是大明過來的高僧,有點和本土佛教不一樣的見解不是很正常嗎?


    他們根本不會想到,守望禪師會在替延壽教做事,正在用《延壽本經》裏的內容來替換佛教的世界觀。


    結果離譜的是,當守望禪師小心翼翼地把《延壽本經》的世界觀丟出來之後,除了那些改信的民眾過來聽,一些小野寺家的和尚和一些野和尚也過來聽。


    聽完之後他們不僅沒有覺得受到了冒犯,反而覺得“耳目一新”,覺得這種解釋真的是自成體係太妙了。沒有了地獄,但是換到短壽命的蟲蟻中去輪迴轉生承受更多次的痛苦,享受不到做人的快樂和幸福,和地獄裏的折磨雖然不一樣,但一樣在精神上肯定更痛苦啊。


    並且還發掘出了佛教“不殺生”“不吃肉”和那些蟲蟻、牲畜也是由人輪迴轉生的有關。殺生吃肉不就成了殺人和吃人了嘛。


    他們覺得耳目一新,守望禪師聽他們的解釋也覺得耳目一新,覺得有道理啊!陛下的《延壽本經》套到佛教裏麵披著佛教的皮,也能給你們解釋出花來,嗯,不錯不錯。


    連倭國和尚都不覺得有什麽,守望禪師也就放下了心來。而且接受了這種“新解釋”之後的派別,倭國人稱唿為“隆空山派”,因為隆空山是守望禪師過去修行所在的山。


    在迅速接受“隆空山派”之後,領地裏的民眾現在說話裏也開始喜歡帶著輪迴。譬如說自己將來死後想轉生為一隻蝴蝶,就算壽命短一點,但是能和花相伴,還能那麽漂亮自由自在的活一段日子,也比現在的日子強。


    隻可惜他們不知道蝴蝶是毛毛蟲變的,而且被昆蟲、鳥類捕食的概率很高,想變成一隻蝴蝶還需要點運氣呢。


    還有人說自己想要當一匹馬,雖然要被人騎,但是起碼是被領主那樣的大人騎,有人照顧有人喂,也比現在過的不如牲畜的日子好。


    隻可惜他們不知道那些馬如果是公馬,為了不出現發情脾氣暴躁把主人傷了,是要被騸掉的……


    總之他們在聽完可以輪迴成蟲蟻牲畜之後,什麽都願意試試看,就是不太願意繼續當人,除非能當上貴人,否則歲數漲一歲也隻是多苦一年罷了。


    就連守望禪師也不知道,當自己的領地真的出現來“投奔”的人群時,到底是因為“隆空山派”的影響,還是他想要“建一個沒有苦痛的地上佛國”的宣傳所帶來的。


    反正還真的有穿的破破爛爛的女子帶著孩子陸陸續續過來投奔,守望禪師當然好好地接待了她們。


    即使隻給她們最基本的吃穿住她們就感激不盡了,而工作就是照料起居,洗菜煮飯洗衣服之類的,為從大明來“追隨”守望禪師的隊伍,其實就是無酉和尚帶的“保鏢”提供保姆級服務。


    等到港口碼頭擴建,從大明過來的海船下錨之後,這些投奔過來的女子也能在守望僧開設的港口碼頭上的飯店旅館裏打工掙錢。


    她們的小孩兒女,女子學一些家務、縫補,男子就得小小年紀卷起來。看你猛不猛吧,猛的話從小培養,未來當武士,不猛的話就去學種地。


    反正這些小男孩沒人願意當農夫的,在倭國當農民有多慘他們小小年紀就知道的。全都卷著要當“高貴的武士”。


    除了那些真的天賦異稟的有機會吃到更多的資源當武士,其餘的最終都會被守望僧慢慢弄成“僧兵”,剃了頭發到時候長大了跟著無酉和尚打仗唄。


    如果說“武士苗子”能吃到肉,這些“僧兵苗子”在這裏也能吃飽飯。因為已經從大明運來了土豆、紅薯的種子,玉米種子也有。


    當然,都是種到第三次的種子,可以種也可以吃,這一次種完之後就不能留種了,留種的話隻會根係腐爛而死。


    守望僧的領地本來就不大,讓這裏的農民在高產作物的種子上依賴大明,能多個控製他們的手段。


    隻要開始在比較貧瘠的田地裏種植土豆、紅薯,等到收獲,這些人就著部分雜糧、蔬菜、海魚,把土豆、紅薯當主食,完全可以毫無壓力地吃飽。


    “地上幸福的佛國”其實就是土豆、紅薯能吃飽,這已經比倭國的許多農民要強了。


    守望禪師也有詢問這些帶孩子的女人到底是從哪裏來的,怎麽會知道投奔到這裏來。


    原來還真的是那些商人幹的。他們隻是實在看不下去一些地方發生的慘事,所以忍不住把守望禪師的領地收留婦孺的事情告訴了他們,讓他們自己做選擇。


    而這些帶孩子的女子,都是丈夫被領主抓去當兵,家裏的財產也都空了,連最後的糧食都沒剩下。而她們還要負擔田地裏的勞動,到時候還要交稅,交不上稅還要被抓走。


    總之是絕望中的絕望,繼續留在原地隻能等死,就連她們的丈夫在被抓走之前就囑咐她們逃,跑到別的地方,如果能改嫁就改嫁吧,活下去第一。


    他們也知道自己被抓走之後隻會變成戰場上的炮灰,是根本迴不來的,所以直接讓妻兒逃命。


    她們都是聽到過商人的消息,而且覺得去投奔和尚總比投奔隨便哪個親戚強,因為她們的親戚也不一定能比她們過的好。


    她們也幾乎是一路乞討過來的,好歹隻要不進城,躲著大路走,運氣好總能找到來小野寺家的路。


    原本也是不抱希望的,但到了這裏之後發現守望禪師真的給了她們解決了吃穿住,孩子也都活了下來。最重要的是她們在這裏也是憑借勤勞來掙口飯吃,辛苦一個月,手裏還能掙出幾個錢。


    也能受到保護,沒有什麽欺壓和騷擾。對比一下原本快要落入地獄一般的生活,她們已經很滿意了。


    至於兒子想“當武士”“當僧兵”這種事,她們也管不著,反正能吃飽就行。實在運氣不好死了,大不了就進個輪迴嘛,當隻飛鳥當隻田犬,感覺也挺不錯的。


    兩個月過去,小野寺的和尚領主們驚訝的發現,守望禪師隻是一片村子大的地盤,竟然人口變得稠密了,簡單的房子都蓋起來了好多座。


    隻是,好像舞刀弄槍的人也多了不少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顏醜文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顏醜文良並收藏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