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十一九、平亂


    明帝屯糧很多, 倒是不懼與皇長孫對峙, 然而諸王見大皇子一脈起事, 也是蠢蠢欲動。兩年間因為災害頻發,災民各處流竄食不果腹,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流民之中也不乏起義者。


    南安郡王領兵北上, 一路鎮壓而過, 將這些流民收編入隊,這些流民多是因為饑寒交迫方才做出此等事, 安樂王與他們吃的, 允諾不再追究, 若立下戰功者重重有賞。


    是以大部分民眾願意歸順, 有些頑固的頭目被當場處決。


    南安郡王北上京都的消息自然早就傳到了皇長孫和明帝耳中,明帝顯然沒法發令調兵, 聽見南安郡王主動北上, 還以為這南安郡王是趕著來救自己的,畢竟南安太妃也在京中, 這南安郡王可是個大大的孝子啊!


    明帝打定了主意,在南邊兵至之時打開城門迎戰,來個內外夾擊。


    皇長孫驍勇善戰,知曉南麵來了軍隊也不怎麽放在心上, 南安郡王手下的兵又怎麽比得上他的精兵強將, 據細作來報,這些軍隊裏多半都是老弱病殘,來了也是白白送死。


    南邊既然有軍隊過來, 城中的明帝沒準就會來個裏應外合,他正好可以趁此機會攻入城去,皇長孫可不想把這戰事耗到冬月去,那時天寒地凍,於他們極為不利,而且現下的糧草怕是也支持不到冬天。


    皇長孫但求速戰速決,早已排兵布陣,巴不得南安郡王與明帝裏應外合。而且這皇城之中還有景國公府留下的內應,現下皇長孫願意和明帝耗著,也是因為軍隊自開拔以後一路征伐,正好可以借機修整。若是時機成熟,想要開城門也不是什麽難事。


    明帝已是焦頭爛額,好在皇城之中有的是皇親國戚,大皇子泰安王和王妃都在京城,覺察皇長孫金蟬脫殼之後明帝就將二人製住了。這皇長孫再怎麽驍勇,也不能不顧爹娘,此乃大大的不孝啊!


    王太後以暫避軍亂為由,想將宮中女眷盡數遷往護國寺,沒想到這事卻被明帝以兵力有限作借口,迴絕了。柳皇後早看透了今上的性子,他本就是故意將這些女眷召入皇宮為質,怎麽會輕易放了去。


    柳皇後隻覺得明帝蠢得很,現下若真拿這些皇親國戚相要挾,不就正給了皇長孫討伐的借口?明帝手下還是有幾個謀士,也說明帝不應如此,就差直說這樣會落個殘暴之名了。


    可明帝本就是殘暴的,他自覺山窮水盡,如今能殺一個是一個了,便讓人抬著癱瘓的老王爺上城牆,歇在城牆頭上,與大皇子叫陣,不知是這老王爺最後還有些力氣,或是抬著老王爺的人手滑了,皇長孫親眼瞧著自己的父親從幾丈高的城牆頭上栽倒下來,摔得頭破血流,立時斃命。


    得了大哥的死訊之時,明帝也嚇了一跳,他雖然對泰安王存了殺心,卻也不是在這個時候。先時就有大臣勸過明帝,此時應當盡量避戰,等著南邊來軍支援。可明帝想到他堂堂一國之君被個晚輩圍困在城中,好不憋屈,也就讓人抬著皇長孫他爹上城樓,膈應膈應城外的皇長孫,哪裏料到會把人摔死了去?!


    皇長孫親眼目睹了父親身亡,心中悲憤極了,雖然泰安王早做好了赴死的準備,想到父親為了能讓他繼承大位寧願豁出命去,皇長孫再也等不下了,當即下令攻城。


    明帝也知道泰安王一死,皇長孫那邊必有動作,也顧不得那麽多,除了下令讓城中禁軍嚴防死守外,又讓人押著泰安王妃上了城樓。人倒是吃一塹長一智,可這明帝偏生不長,泰安王妃曉得夫君殞命,都不用人推,自己縱身越下了城牆,一命歸西。


    皇長孫當即引煙火為號,提示城中內應裏應外合,自己領兵在牆外猛攻,過了個把時辰,城門有鬆動之像,皇長孫曉得必是內應得手,是以開了城門,當即就領兵往城內殺去。


    進入城中才覺不妙,第二道城門居然未開!皇長孫和這一隊人馬就這麽被困在了甕城之中,實實在在是甕中捉鱉了。照著他們的安排,隻要城門一開,必是內應得手,剛才他也看得了城內傳信的煙火,這才放心大膽帶著人馬往裏衝。


    皇長孫欲帶著人馬撤出,不想來路已是被堵,城門已然封閉,南安郡王援兵已到,正在外和皇長孫殘餘的兵馬廝殺。


    陳中守衛的禁軍見有軍隊來支援,登時提了一口氣,架上強弓,毫不客氣的向甕城之中射箭,皇長孫隻能讚避在門樓之下,可門樓並不大,隻能擠得進十幾個人,大部分兵士就暴露在外,做了活靶子。


    守城之禁軍射過一波箭矢,又往下麵潑火油扔火把,先時被射傷的兵卒不少都沾了火油,最後引火燒身。幾番攻擊下來存活者也就二三十人。而城外南安郡王已是把剩餘之人擊退,雖然也有所折損,好在大皇子帶去了不少精兵強將,被隔斷在內後群龍無主,南安郡王手下血戰一場,方才擊退了這支漠北的強軍。


    兵敗如山倒,皇長孫過於自信將自己陷入腹背受敵的窘境,想到父母皆亡,卻沒成事。單憑這二十餘人,想要再逃出去是萬萬不能的,當即就抹了脖子一命歸西。


    這一場仗自辰時打到黃昏,結束得比預料中的早。明帝得知南安郡王帶兵援救,大皇子當場自刎,自是大喜過望,連忙下來旨意召南安郡王覲見欲封其為南安王,可南安郡王以大戰將過須得整飭三軍為由拒絕進宮。


    南安郡王也不傻,他現下是把大皇子一脈暫時解決了,焉知其他王爺會不會再犯,而且也擔心明帝卸磨殺驢,自己進了那宮中就出不來了。


    明帝見狀覺得南安郡王說得有理,也不忙著召他進宮了,讓他各處加強城防,順便把調出去守城門的禁衛軍召迴了大半,將宮門守的死死的。


    南安郡王順利接管了城防,心中正納悶,他如今到底是在幫誰,為何安樂王遲遲不見蹤影,難不成是被明帝暗中處決了?南安郡王滿腹疑慮,暗中將人換了個便,全部換成了自己的心腹。


    城外的危機解除,明帝緊繃的神經終於鬆了些,總算能好好睡一覺了,大劫將過,他才有些心思往後宮去,見後宮一貫如常,十分欣慰。柳皇後不愧為將門之後,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親自出馬料理宮中事宜,穩定軍心。


    現下明帝自然要去感謝一番,是以他重迴後宮第一處要去的,就是鳳儀宮了。


    柳皇後見明帝來了,忙讓人泡了參茶來,明帝本就不太喜歡參茶的味道,但柳皇後說明帝近日辛勞須得好好補一補,明帝也就樂得消受美人恩。飲過參茶之後,明帝又覺得困乏,柳皇後便讓人服侍明帝歇下,屏退左右,免得叨擾了明帝。


    過了半個來時辰,夏公公隻見莫邪扶著麵色蒼白的柳皇後出來了。


    “快、快去傳禦醫!請太後過來!”柳皇後說完就嘔了一大口血,繼而忍痛說道,“此事不可張揚!”


    夏公公見狀曉得其中必然有是,親自跑了太醫院一趟鳳儀宮中之人連忙往太後宮裏去請人。


    王太後乘著肩輿來到鳳儀宮的時候,太醫院的禦醫們已是跪了一地,柳皇後歪在榻上,還有一口氣。


    “發生了何事?!”王太後見狀就知不好,厲聲問道。


    “聖上薨了。”領頭的夏公公聲音都在打顫,聽著越發尖細了。


    “有人在聖上和娘娘所飲的參茶之中做了手腳,聖上、聖上中毒致死!”太醫跪在一旁,把身子俯得低低的,還沒等太後發問,就把明帝的死因說了個清楚。


    王太後一看那龍床之上,明帝闔著眼,十分安詳,顯然沒受多少苦就一命嗚唿,若不是太醫說明帝死了,王太後還以為他隻是睡著了呢!


    想到明帝的死因,王太後不由得後背發涼,她和黛玉如今在宮中,飲食起臥無不小心翼翼,正是擔心有人暗下黑手,不想先時有人毒害皇子皇孫,現下居然取了明帝的性命?!


    “皇後如何?”王太後看了看那邊奄奄一息的柳皇後,問到。


    “皇後娘娘是否有性命之憂……老臣不敢保證,且看娘娘熬不熬得住。”太醫這話顯然就是再說柳皇後斷氣是早晚的事。


    “即時起鳳儀宮中所有人等不得外出,皇後娘娘鳳印何在?!”王太後又問。


    莫邪連忙把皇後鳳印呈上,宮中突然出了這等事,現下也隻有太後能出麵主持大局了。


    王太後拿了鳳印,心中說不出是慶幸還是無奈,她原本想著城外一退兵,這明帝下一個要對付的必是寒繼了,太後她老人家正為此事犯愁,不想這時明帝卻暴斃了?!


    按理說明帝這般謹慎之人,不會就這麽死的不明不白,難道下麵的人就不會試毒麽?竟是將有毒的茶水呈給了帝後?


    甭管如何,現下須得穩定大局,可明帝膝下的兒子就算被毒死了兩個,也還有幾個,王太後欲扶寒繼上位,卻也不知找個什麽借口才方能名正言順。況且安樂王那邊早就沒了消息,現下也不知寒繼在哪裏,明帝暴斃之事,瞞得住一時,滿不了一世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黛玉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矣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矣往並收藏紅樓之黛玉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