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最近最關心的事情就是玉米的收獲。這件事情,可以說是他來到大明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他真真切切的做的第一件事情。
劉忠和騰祥正在眉飛色舞的向朱載坖介紹玉米的收獲情況,和後世的高產玉米相比,這會的玉米看起來就比較寒酸了,玉米棒子很小不說,上麵的玉米粒也不算多。
朱載坖問道:“這番麥一畝地能產出多少?”
劉忠趕緊說道:“殿下,今年還不熟練,一畝地隻出產一石多,據皇莊的老農說,要是伺候得當兩石沒有問題,而且此物生長短,耐旱,不占好田,確實是不錯的糧食。”
雖然現在的產出並沒有朱載坖預料的那麽高,但是每畝地多一石多糧食也是非常不錯的,能多產出糧食就是一件好事,不過依靠朱載坖自己的力量實在是太難推廣了,必須要國家朝廷的力量才行。
朱載坖於是請來自己的講官們,向他們介紹此物,其實裕王在皇莊裏種植新作物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大家也都等著看朱載坖能種出來什麽東西。
幾位講官們看著這東西都有些摸不著頭腦,高拱問道:“這是糧食還是果子?”
朱載坖笑著說道:“高師傅,這是糧食。”
高拱李春芳等人都來查看這東西,和大明現在的水稻、小麥、豆子不同,玉米的外形就顯得很不一樣,植株高大,果實也和小麥水稻不一樣,殷士儋問道:“這東西看起來和麥豆不一樣,能吃嗎?”
劉忠趕緊說道:“殷師傅,能吃,這是糧食,還管飽!”
李春芳問道:“一畝能產多少?”
劉忠說道:“李學士,今年農夫們對此物還不熟悉,一畝能產出一石多,明年產出兩石不成問題。”
對於這個數字,出身江南的李春芳沒什麽感覺江南的好水田,一畝地能能出四石水稻,但是在出身河南和山東的高拱、殷士儋聽起來那就是極為激動了,河南、山東的旱地,小麥能收一石五鬥就算不錯了,玉米要是能收兩石,那就是相當不錯了。
殷士儋上前,厲聲問道:“爾莫不是欺瞞,真能產出這麽多?”
劉忠說道:“奴婢怎麽敢欺瞞殿下和諸位師傅。”
李春芳倒是比較冷靜,說道:“這作物的優劣,何妨一起說說。”
李春芳很清楚,要想在大明推廣一種新作物,談何容易,這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若是不了解清楚,貿然行事,很容易招來禍患。
劉忠就向諸位講官們介紹了玉米的習性,喜光,不耐陰,是短日照植物,是喜溫的作物,也有一定抗寒的能力,期能耐短期的霜雪,生長周期也不長,大概隻有三個半月左右,比小麥要耐旱、耐鹽堿的多。
雖然玉米需水較多,但相對需水量不太高,玉米有強大的根係,能充分利壤中的水分。在溫度高,空氣幹燥時,葉片向上卷曲,減少蒸騰麵積,使水分吸收與蒸騰適當平衡。比小麥等作物抗旱能力好多了。
更重要的是玉米能耐鹽堿,玉米對土壤要求不十分嚴格。土質疏鬆,土質深厚,有機質豐富的黑鈣土、栗鈣土和砂質壤土都可以種植,而且有一定的耐鹽堿能力,隻要鹽堿不太多,都可以存活。
但是玉米不耐陰,還有就是灌漿期如果出現連續的大雨都會影響玉米的收獲,比小麥和水稻麻煩的是,玉米的果實需要更多的人力來處理,還有就是玉米很多百姓可能一時還接受不了。
幾位講官們聽了後就明白了,這是種適合在北方種植的作物,而且確實可以提高北方的糧食產量。朱載坖內心最大的憂慮就是野豬皮,女真人固然能打,但是他們能入主中原,還真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小冰河期的寒流導致大明北方連年的幹旱,糧食大麵積減產,而朝廷連供應九邊的軍糧都成問題,拿什麽去賑濟這些嗷嗷待哺的災民,沒有糧食,他們自然要造反的。
手裏有糧,不管是九邊還是中原、陝西都能安撫下來,更重要的就是遼東和三邊,現在遼鎮全靠京師支應,每年從東南轉運的漕糧,已經成為一個沉重的負擔,一旦東南有變,九邊的駐軍沒有糧餉,那是馬上就要造反的,若是能有個快遞送,李自成也不至於當流寇了。
朱載坖就是希望推廣玉米的種植,提高大明北方的糧食產量,進而提高大明朝廷的抗風險能力,同時玉米也是優質的飼料,可以供給戰馬和其他牲畜,還可以釀酒,畢竟現在糧食都不夠吃,拿來釀酒有點過於奢侈了。
朱載坖令人煮了一個玉米棒子給諸位講官們使用,玉米的口感肯定是不如大米、麵粉的,但是勝在能充饑,而且也耐儲存,確實是一種可以在北方推廣的作物。
幾位講官們吃過後,李春芳說道:“雖然味不甚美,然足以充饑也!”
殷士儋就顯得有些激動了,山東可是有大量沿海的鹽堿地不能種植,若是能利用一部分,那就可以增加不少收入,有了糧食,才能穩定民心,隻要老百姓有一口糧食吃,就絕不會造反作亂的,但是要是一旦真的將他們逼反了,那就絕無可能再做良民了。
朱載坖希望借助幾位講官的力量將玉米推廣開來,李春芳卻說道:“殿下,此物乃是殿下在皇莊種植的,理由由殿下向陛下奏報此事。”
朱載坖對此不以為意,老登天天躲在西苑裏,鬼知道搞些什麽少兒不宜的東西,自己給他上疏,多半沒有迴複,到時候給他來個已讀不迴,尷尬就是朱載坖了,這可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早一天推廣都是好事。
李春芳說道:“殿下,這可是嘉禾祥瑞啊!能為大明增產糧食以千萬石計,陛下怎麽會不上心呢?”
朱載坖於是對講官們說道:“如此就是借諸位講官們的如椽巨筆了!”
朱載坖知道,要是能將這個祥瑞誇得讓嘉靖滿意,這事就成功了一半了。
劉忠和騰祥正在眉飛色舞的向朱載坖介紹玉米的收獲情況,和後世的高產玉米相比,這會的玉米看起來就比較寒酸了,玉米棒子很小不說,上麵的玉米粒也不算多。
朱載坖問道:“這番麥一畝地能產出多少?”
劉忠趕緊說道:“殿下,今年還不熟練,一畝地隻出產一石多,據皇莊的老農說,要是伺候得當兩石沒有問題,而且此物生長短,耐旱,不占好田,確實是不錯的糧食。”
雖然現在的產出並沒有朱載坖預料的那麽高,但是每畝地多一石多糧食也是非常不錯的,能多產出糧食就是一件好事,不過依靠朱載坖自己的力量實在是太難推廣了,必須要國家朝廷的力量才行。
朱載坖於是請來自己的講官們,向他們介紹此物,其實裕王在皇莊裏種植新作物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大家也都等著看朱載坖能種出來什麽東西。
幾位講官們看著這東西都有些摸不著頭腦,高拱問道:“這是糧食還是果子?”
朱載坖笑著說道:“高師傅,這是糧食。”
高拱李春芳等人都來查看這東西,和大明現在的水稻、小麥、豆子不同,玉米的外形就顯得很不一樣,植株高大,果實也和小麥水稻不一樣,殷士儋問道:“這東西看起來和麥豆不一樣,能吃嗎?”
劉忠趕緊說道:“殷師傅,能吃,這是糧食,還管飽!”
李春芳問道:“一畝能產多少?”
劉忠說道:“李學士,今年農夫們對此物還不熟悉,一畝能產出一石多,明年產出兩石不成問題。”
對於這個數字,出身江南的李春芳沒什麽感覺江南的好水田,一畝地能能出四石水稻,但是在出身河南和山東的高拱、殷士儋聽起來那就是極為激動了,河南、山東的旱地,小麥能收一石五鬥就算不錯了,玉米要是能收兩石,那就是相當不錯了。
殷士儋上前,厲聲問道:“爾莫不是欺瞞,真能產出這麽多?”
劉忠說道:“奴婢怎麽敢欺瞞殿下和諸位師傅。”
李春芳倒是比較冷靜,說道:“這作物的優劣,何妨一起說說。”
李春芳很清楚,要想在大明推廣一種新作物,談何容易,這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若是不了解清楚,貿然行事,很容易招來禍患。
劉忠就向諸位講官們介紹了玉米的習性,喜光,不耐陰,是短日照植物,是喜溫的作物,也有一定抗寒的能力,期能耐短期的霜雪,生長周期也不長,大概隻有三個半月左右,比小麥要耐旱、耐鹽堿的多。
雖然玉米需水較多,但相對需水量不太高,玉米有強大的根係,能充分利壤中的水分。在溫度高,空氣幹燥時,葉片向上卷曲,減少蒸騰麵積,使水分吸收與蒸騰適當平衡。比小麥等作物抗旱能力好多了。
更重要的是玉米能耐鹽堿,玉米對土壤要求不十分嚴格。土質疏鬆,土質深厚,有機質豐富的黑鈣土、栗鈣土和砂質壤土都可以種植,而且有一定的耐鹽堿能力,隻要鹽堿不太多,都可以存活。
但是玉米不耐陰,還有就是灌漿期如果出現連續的大雨都會影響玉米的收獲,比小麥和水稻麻煩的是,玉米的果實需要更多的人力來處理,還有就是玉米很多百姓可能一時還接受不了。
幾位講官們聽了後就明白了,這是種適合在北方種植的作物,而且確實可以提高北方的糧食產量。朱載坖內心最大的憂慮就是野豬皮,女真人固然能打,但是他們能入主中原,還真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小冰河期的寒流導致大明北方連年的幹旱,糧食大麵積減產,而朝廷連供應九邊的軍糧都成問題,拿什麽去賑濟這些嗷嗷待哺的災民,沒有糧食,他們自然要造反的。
手裏有糧,不管是九邊還是中原、陝西都能安撫下來,更重要的就是遼東和三邊,現在遼鎮全靠京師支應,每年從東南轉運的漕糧,已經成為一個沉重的負擔,一旦東南有變,九邊的駐軍沒有糧餉,那是馬上就要造反的,若是能有個快遞送,李自成也不至於當流寇了。
朱載坖就是希望推廣玉米的種植,提高大明北方的糧食產量,進而提高大明朝廷的抗風險能力,同時玉米也是優質的飼料,可以供給戰馬和其他牲畜,還可以釀酒,畢竟現在糧食都不夠吃,拿來釀酒有點過於奢侈了。
朱載坖令人煮了一個玉米棒子給諸位講官們使用,玉米的口感肯定是不如大米、麵粉的,但是勝在能充饑,而且也耐儲存,確實是一種可以在北方推廣的作物。
幾位講官們吃過後,李春芳說道:“雖然味不甚美,然足以充饑也!”
殷士儋就顯得有些激動了,山東可是有大量沿海的鹽堿地不能種植,若是能利用一部分,那就可以增加不少收入,有了糧食,才能穩定民心,隻要老百姓有一口糧食吃,就絕不會造反作亂的,但是要是一旦真的將他們逼反了,那就絕無可能再做良民了。
朱載坖希望借助幾位講官的力量將玉米推廣開來,李春芳卻說道:“殿下,此物乃是殿下在皇莊種植的,理由由殿下向陛下奏報此事。”
朱載坖對此不以為意,老登天天躲在西苑裏,鬼知道搞些什麽少兒不宜的東西,自己給他上疏,多半沒有迴複,到時候給他來個已讀不迴,尷尬就是朱載坖了,這可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早一天推廣都是好事。
李春芳說道:“殿下,這可是嘉禾祥瑞啊!能為大明增產糧食以千萬石計,陛下怎麽會不上心呢?”
朱載坖於是對講官們說道:“如此就是借諸位講官們的如椽巨筆了!”
朱載坖知道,要是能將這個祥瑞誇得讓嘉靖滿意,這事就成功了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