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處理完此事,繼續批閱奏疏。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秋糧了,這是大明財政收入的大頭了,不管是九邊的軍餉,百官的俸祿,還是嘉靖搞齋醮,這些錢都得從這裏麵來。
嘉靖批閱著戶部的奏疏,今年秋糧一共兩千兩百萬石,和往年相比也算正常,不過這兩千兩百萬石的秋糧也不是全部上繳京師,除去留存地方的,可供朝廷使用的一共是一千三百三十六萬石。
還有就是十八萬的折銀,這個是直接轉運京師的。朝廷的現銀收入就是主要來自鹽引,今年各鹽運司共發鹽引二百二十萬引。按照每引折銀七錢算,也就是一百五十萬兩,這就是朝廷最大的現銀收入了。
當然嘉靖的內承運庫還有不少收入,四萬九千兩的皇莊籽粒銀,一百零一萬兩的金花銀,還有進四十萬匹布,各個鈔關、稅關,零零總總也有差不多一百萬兩的收入。
秋糧入庫,嘉靖的心才放下來,九邊的駐軍都靠著漕糧維持著,折色銀兩拖欠數月倒不礙事,一旦這本色米不能及時到達,立馬就能嘩變給你看。
看秋糧已經到位,嘉靖心裏就有底了,開始繼續批閱其他奏疏,新任禮部尚書王用賓的奏疏引起了嘉靖的注意。按理說,一般被授予部堂這樣的高官,都要向皇帝上謝恩奏疏,嘉靖本以為這也是王用賓的謝恩奏疏,打開一看,竟然讓嘉靖開了眼界。
王用賓的這封奏疏,不是謝恩,而是辭任,他不想當這個禮部尚書,不是虛情假意的這種推辭,而是真的不想幹。王用賓在奏疏中說明了自己不想擔任禮部尚書的原因。
第一就是現任禮部尚書歐陽德乃是海內名臣,嘉靖既沒有解除歐陽德的職務,那麽禮部就是有堂官的,讓自己做這個禮部尚書,名不正而言不順,自己不能擔任。
第二就是自己才疏學淺,不配擔任禮部尚書這樣的重任。
第三才是王用賓不願擔任禮部尚書的根本原因,王用賓認為本次會推根本就不能成立。按照規定,參加會推的必須是在京三品以上的部堂或寺、院正卿,而這次會推,左通政李開先也參與了,他僅僅是四品,根本不配參與會推,既然他都沒資格參與會推,那本次會推當然不能作數,自己也不能當這個禮部尚書,希望嘉靖令吏部重新會推。
嘉靖看了看王用賓的奏疏,上麵沒有內閣的票擬,便對黃錦說道:“去請嚴閣老過來。”
嚴嵩來到無逸殿後,嘉靖將王用賓的奏疏給嚴嵩,問道:“惟中看過這奏疏了嗎?為何不見擬票?”
嚴嵩說道:“迴陛下,老臣已經見過這奏疏了,不過事涉部堂大員,當出自聖裁,老臣不敢多言。”
嘉靖笑了笑,說道:“惟中那你說說看,這王用賓是什麽意思啊?”
其實王用賓的意思,嚴嵩怎麽會不知道,他不想當這個禮部尚書,原因很簡單,第一就是前任禮部尚書歐陽德是心學巨擘,心學門人一直力推的是程文德,王用賓勢單力薄,害怕到時候被心學門人們針對了,自己這個禮部尚書屁股還沒坐穩就被彈劾下台來,那是何苦來哉的事情呢。
第二嘛就是避嫌了,大宗伯這麽清要的位置,王用賓怎麽可能不動心,但是他又怕李開先和裕王的關係,使自己被嘉靖誤認為是裕王一黨,影響自己的前途,故而極力撇清自己和裕王的關係。要是真的不想當這個禮部尚書,根本不會扯這麽多的,直接說要奉養父母就行,大明以孝治天下,這個理由是最正當的,就是皇帝也說不出什麽。
而王用賓現在顧左右而言他,分明是想當這個禮部尚書,又心有疑慮罷了。
王用賓的這點小心思,不光嚴嵩明白,嘉靖也是心知肚明,嚴嵩笑著說道:“王用賓不敢赴任,概心有疑慮耳!”
既然王用賓把刀都遞給嚴嵩了,那嚴嵩不用那就是傻了,嚴嵩接著說道:“歐陽南野天下知名,王用賓代任,不免惴惴,天下皆知歐陽南野屬意程鬆溪,王用賓奪之,不免為其所嫉恨,故而王用賓不敢赴任。”
嘉靖冷笑一聲說道:“怎麽?國朝這大宗伯,非王學門人不可嗎?”
嚴嵩說道:“這也未必,隻是程鬆溪畢竟榜眼出身,三鼎甲嘛,不少人確實以為程鬆溪比王用賓合適。”
對此嘉靖不以為意,說道:“王用賓還是弱冠就登第的神童呢?再說了,三鼎甲又如何?昔日楊慎還是狀元呢!”
嘉靖想了一會,說道:“加歐陽德少傅,同時升程文德為南京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掌院事。”
嘉靖這麽做是兩個意思,給歐陽德加官三孤,意思就是希望歐陽德主動上疏致仕,給王用賓騰出位置來,將程文德踢到南京去,也是為了給王用賓讓路,表示嘉靖用王用賓的意願極為堅定。
嚴嵩趕緊去辦理,嘉靖則是看著王用賓的奏疏心裏盤算著,嚴嵩借此機會搞徐黨的目的是昭然若揭,嘉靖怎麽會看不出來,不過最近嘉靖也覺得徐黨的勢力過於龐大的,應該加以抑製,所以對於嚴嵩打擊徐黨的行為,嘉靖都是默許甚至順水推舟的。
而這個王用賓,嘉靖倒覺得挺有意思的,他二十歲就中進士,但是他自正德十六年中進士以來,一向在官場中不黨不群,沒什麽起色,這次倒是挺出乎嘉靖意料了,旁人要是得知自己被會推為大宗伯,肯定是歡歡喜喜去上任,管他什麽厲害關係呢,會推程序又沒錯,還是皇帝親自圈選的人,怕什麽,先過把癮再說嘛。
這個王用賓倒是先和嘉靖談起了條件,倒是個妙人,嘉靖覺得,這次嚴嵩恐怕打錯了算盤,這個王用賓,現在看起來和心學和徐階過不去,恐怕一到任,就會和嚴嵩過不去了。
嘉靖突然想起什麽,連忙叫來黃錦,吩咐道:“廠衛最近要加強裕王的保護,免得閑人打攪。”
嘉靖有理由相信,雖然王用賓嘴上和裕王要撇清關係,恐怕上任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拜裕王的碼頭,對於這件事,嘉靖絲毫都不稀奇。
嘉靖批閱著戶部的奏疏,今年秋糧一共兩千兩百萬石,和往年相比也算正常,不過這兩千兩百萬石的秋糧也不是全部上繳京師,除去留存地方的,可供朝廷使用的一共是一千三百三十六萬石。
還有就是十八萬的折銀,這個是直接轉運京師的。朝廷的現銀收入就是主要來自鹽引,今年各鹽運司共發鹽引二百二十萬引。按照每引折銀七錢算,也就是一百五十萬兩,這就是朝廷最大的現銀收入了。
當然嘉靖的內承運庫還有不少收入,四萬九千兩的皇莊籽粒銀,一百零一萬兩的金花銀,還有進四十萬匹布,各個鈔關、稅關,零零總總也有差不多一百萬兩的收入。
秋糧入庫,嘉靖的心才放下來,九邊的駐軍都靠著漕糧維持著,折色銀兩拖欠數月倒不礙事,一旦這本色米不能及時到達,立馬就能嘩變給你看。
看秋糧已經到位,嘉靖心裏就有底了,開始繼續批閱其他奏疏,新任禮部尚書王用賓的奏疏引起了嘉靖的注意。按理說,一般被授予部堂這樣的高官,都要向皇帝上謝恩奏疏,嘉靖本以為這也是王用賓的謝恩奏疏,打開一看,竟然讓嘉靖開了眼界。
王用賓的這封奏疏,不是謝恩,而是辭任,他不想當這個禮部尚書,不是虛情假意的這種推辭,而是真的不想幹。王用賓在奏疏中說明了自己不想擔任禮部尚書的原因。
第一就是現任禮部尚書歐陽德乃是海內名臣,嘉靖既沒有解除歐陽德的職務,那麽禮部就是有堂官的,讓自己做這個禮部尚書,名不正而言不順,自己不能擔任。
第二就是自己才疏學淺,不配擔任禮部尚書這樣的重任。
第三才是王用賓不願擔任禮部尚書的根本原因,王用賓認為本次會推根本就不能成立。按照規定,參加會推的必須是在京三品以上的部堂或寺、院正卿,而這次會推,左通政李開先也參與了,他僅僅是四品,根本不配參與會推,既然他都沒資格參與會推,那本次會推當然不能作數,自己也不能當這個禮部尚書,希望嘉靖令吏部重新會推。
嘉靖看了看王用賓的奏疏,上麵沒有內閣的票擬,便對黃錦說道:“去請嚴閣老過來。”
嚴嵩來到無逸殿後,嘉靖將王用賓的奏疏給嚴嵩,問道:“惟中看過這奏疏了嗎?為何不見擬票?”
嚴嵩說道:“迴陛下,老臣已經見過這奏疏了,不過事涉部堂大員,當出自聖裁,老臣不敢多言。”
嘉靖笑了笑,說道:“惟中那你說說看,這王用賓是什麽意思啊?”
其實王用賓的意思,嚴嵩怎麽會不知道,他不想當這個禮部尚書,原因很簡單,第一就是前任禮部尚書歐陽德是心學巨擘,心學門人一直力推的是程文德,王用賓勢單力薄,害怕到時候被心學門人們針對了,自己這個禮部尚書屁股還沒坐穩就被彈劾下台來,那是何苦來哉的事情呢。
第二嘛就是避嫌了,大宗伯這麽清要的位置,王用賓怎麽可能不動心,但是他又怕李開先和裕王的關係,使自己被嘉靖誤認為是裕王一黨,影響自己的前途,故而極力撇清自己和裕王的關係。要是真的不想當這個禮部尚書,根本不會扯這麽多的,直接說要奉養父母就行,大明以孝治天下,這個理由是最正當的,就是皇帝也說不出什麽。
而王用賓現在顧左右而言他,分明是想當這個禮部尚書,又心有疑慮罷了。
王用賓的這點小心思,不光嚴嵩明白,嘉靖也是心知肚明,嚴嵩笑著說道:“王用賓不敢赴任,概心有疑慮耳!”
既然王用賓把刀都遞給嚴嵩了,那嚴嵩不用那就是傻了,嚴嵩接著說道:“歐陽南野天下知名,王用賓代任,不免惴惴,天下皆知歐陽南野屬意程鬆溪,王用賓奪之,不免為其所嫉恨,故而王用賓不敢赴任。”
嘉靖冷笑一聲說道:“怎麽?國朝這大宗伯,非王學門人不可嗎?”
嚴嵩說道:“這也未必,隻是程鬆溪畢竟榜眼出身,三鼎甲嘛,不少人確實以為程鬆溪比王用賓合適。”
對此嘉靖不以為意,說道:“王用賓還是弱冠就登第的神童呢?再說了,三鼎甲又如何?昔日楊慎還是狀元呢!”
嘉靖想了一會,說道:“加歐陽德少傅,同時升程文德為南京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掌院事。”
嘉靖這麽做是兩個意思,給歐陽德加官三孤,意思就是希望歐陽德主動上疏致仕,給王用賓騰出位置來,將程文德踢到南京去,也是為了給王用賓讓路,表示嘉靖用王用賓的意願極為堅定。
嚴嵩趕緊去辦理,嘉靖則是看著王用賓的奏疏心裏盤算著,嚴嵩借此機會搞徐黨的目的是昭然若揭,嘉靖怎麽會看不出來,不過最近嘉靖也覺得徐黨的勢力過於龐大的,應該加以抑製,所以對於嚴嵩打擊徐黨的行為,嘉靖都是默許甚至順水推舟的。
而這個王用賓,嘉靖倒覺得挺有意思的,他二十歲就中進士,但是他自正德十六年中進士以來,一向在官場中不黨不群,沒什麽起色,這次倒是挺出乎嘉靖意料了,旁人要是得知自己被會推為大宗伯,肯定是歡歡喜喜去上任,管他什麽厲害關係呢,會推程序又沒錯,還是皇帝親自圈選的人,怕什麽,先過把癮再說嘛。
這個王用賓倒是先和嘉靖談起了條件,倒是個妙人,嘉靖覺得,這次嚴嵩恐怕打錯了算盤,這個王用賓,現在看起來和心學和徐階過不去,恐怕一到任,就會和嚴嵩過不去了。
嘉靖突然想起什麽,連忙叫來黃錦,吩咐道:“廠衛最近要加強裕王的保護,免得閑人打攪。”
嘉靖有理由相信,雖然王用賓嘴上和裕王要撇清關係,恐怕上任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拜裕王的碼頭,對於這件事,嘉靖絲毫都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