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打算建立大都督府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魏國各地,魏國的改革讓很多貴族十分不滿,尤其州郡的刺史和太守,他們擔心會失去兵權。


    他們都知道,宋國的刺史改成了州牧,然而他們的兵權卻失去了,宋國州牧隻管政務,軍務全部由都督負責。


    宋國分離的則很徹底,縣一級的駐軍也是不受縣令掌控的。


    宋國郡縣一級的兵馬糧草軍餉由州裏負責,而州軍算是宋軍的主力,也是數量最多的,他們的糧草軍餉由兵部調配。


    這也是魏國學不來的,則無法實施下去,魏國各州郡貴族官員居多,一方實施下去,很多人將失去手中的權利。


    好在,魏國暫時沒有改革地方的想法,隻是將這些精銳統一歸到大都督府麾下。


    不過他們還是很擔心,一些官員紛紛上表,彈劾拓跋譚,希望皇帝不要實行軍政分開。


    但是拓跋晃並沒有說什麽,隻是下旨安撫他們一下,同時,他也打算以後陸續將這個製度推廣下去。


    好在現在魏國國庫還挺富裕,但是和宋國差不多,掌握最多財富的是世家,這也是魏國貴族有資本和宗室對抗的底氣。


    宋國現在的情況就好多了,不管怎樣,劉義隆的打壓還是有效果的,至少宋國的國庫還是比較富裕的。


    現在戰事平息,檀道濟也返迴長安,親自向劉義隆匯報此次相州之戰的情況。


    檀道濟迴到長安,先迴到了府邸。


    “父親,您迴來了。”


    “嗯,家中還好吧。”


    “父親放心一切安好,父親這次迴京能夠待多久。”


    “見完陛下再說,現在和魏國停戰,暫時沒有戰事,先留在長安吧,這樣陛下也放心。”


    “父親,難道陛下……”


    “不管陛下如何想,作為臣子,有些事還是要注意的。”


    “孩兒明白了。”


    “對了,承伯,在吏部還習慣?”


    “習慣,崔尚書對孩兒很照顧。”


    “嗯,那就好,你幾個兄長怎麽樣?”


    “都很好,陛下對我檀家很照顧,父親,要不要將他們都叫迴來?”


    “不必了,既然分家了,都有職責,不必強求。”


    “諾。”


    檀道濟知道劉義隆忌憚世家,他也不打算讓檀家發展成世家,同時,他也擔心功高震主,所以很是小心,雖然他知道,皇帝信任他,但是他也得為後代著想。


    畢竟,劉義隆不是神仙,他一旦駕崩,那麽太子繼位,還會不會再像他那樣信任他們檀家,好在,三子檀隰現在是太子舍人,太子近臣,日後也是朝中重臣,也算是給檀家一個保險。


    劉義隆知道檀道濟已經到了長安,但是沒有立即召見,而且讓檀道濟他先和家人團聚一日,畢竟在外多年,肯定思念家人。


    再說,檀道濟是劉義隆倚仗的人,所以也不能沒有人情味不是。


    第二日,檀道濟來到禦書房覲見劉義隆。


    “臣檀道濟拜見陛下。”


    “不必多禮,坐吧。”


    “謝陛下。”


    “檀帥這次擊敗魏軍,好像沒有以往那樣容易了。”


    “陛下,臣也有這樣的感覺,魏軍如今不僅對器械運用越發熟練,兵法運用也熟練不少,而且拓跋伏羅更是其中佼佼者。”


    劉義隆也知道,經曆漢化,魏軍將領也會學習漢人文化,尤其現在,兵法必然是魏軍將領首選,而且奚斤拓跋伏羅這樣的將領可是身經百戰,本身經曆加上兵法,肯定會越來越好難對付。


    而且,魏軍的兵器鎧甲雖然比不上宋國,但是也不是差很多。


    現在兩國唯一的差距就是火藥和猛火油,這是魏國不掌握的。


    火藥經過將作監的改良已經很成熟,煉鐵技術也更加成熟。


    最讓劉義隆感到高興的是終於有了鐵鍋,劉義隆也可以吃到心心念念的炒菜了。


    不僅如此,食鹽的提純也有了進展,現在的細鹽雖然還比不上後世,但是已經沒有多少其他味道了。


    原本,炒菜會在宋朝開始流行,原因很簡單,南北朝時期的煉鐵並不能夠打造出適合炒菜的鐵鍋,還有就是植物榨取技術,這可是在唐中期才開始普及。


    這也就表明,戰爭不僅僅讓宋國發展,魏國也在發展,這次相州之戰就看出來,檀道濟為了擊敗魏軍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還有就是魏軍雖然能夠攻擊宋國任何城池,這次是相州,下次是哪,誰也無法預料。


    劉義隆和檀道濟談了很久,劉義隆也知道,滅魏並不容易,如今宋國雖然占據優勢,但是優勢已經不是特別大。


    尤其越靠近平城,魏國的防禦越強悍。


    魏國也在進步,尤其拓跋伏羅這一代已經成長起來,這就讓宋國滅魏變得困難。


    檀道濟走後,劉義隆也在思考,難道他有生之年也無法統一嗎?


    現在,宋國開始種植土豆和紅薯,雖然比不上後世,但是要比現在的那些作物要好很多,產量會高很多。


    不僅如此,今年劉義隆也加大了牛羊的數量,牧場那裏應該能夠提供足夠的牛羊。


    現在宋國的糧食產量也有所提升,畢竟劉義隆四處派人尋找能人,現在也有了一些眉目。


    有了曲轅犁和筒車,馬上就有了足夠的耕牛,想必會讓耕地效率更高一些。


    不過劉義隆在思考另一件事,魏國入侵問題。


    因為不知道魏軍會哪裏進攻,這讓劉義隆十分頭疼。


    不過剛剛檀道濟的一個提議讓劉義隆有了想法,就是在邊境建立哨站。


    宋軍有優勢,將作監研究出來的信號彈可以及時報信,不論黑夜還是白天,都可以快速報信。


    不過這是一個大工程,需要好好謀劃一下。


    但是一旦哨站建立,不僅可以快速得知魏軍進攻方向,及時調兵遣將,還可以杜絕魏軍毫無征兆的突襲。


    很快,沈慶之、謝晦、劉義季、劉義融等大將陸續返迴長安,劉義隆打算在朝堂上商議建立哨站的事情,同時,也想聽一聽眾臣的想法,看一看他們有沒有更好的建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黑色的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黑色的風並收藏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