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譚道:“陛下,臣有一言還請陛下定奪。”


    拓跋晃道:“但說無妨。”


    拓跋譚道:“陛下,臣掌管左衛,並與宋軍多次交戰,了解宋軍,宋軍之所以能夠戰力強悍,原因很簡單……”


    中書令奚斤道:“燕王殿下,現在說的可是晉陽王的事情,其他事情應當以後再說。”


    拓跋譚道:“中書大人,本王已經說了,這次兵敗原因並不全在晉陽王,如今晉陽王已經被陛下撤去統領之職,已經收到懲罰,中書大人還有其他建議嗎?”


    奚斤眉頭微皺,他感到拓跋譚這次有些反常,畢竟這次他居然為拓跋伏羅開脫,並且岔開話題,這就讓他們很被動,拓跋晃很顯然支持宗室。


    其實奚斤心裏有想法,當初宗愛之亂,拓跋晃趁機上位,奚斤有心廢拓跋晃重新擁立拓跋燾,這也是他爭奪軍權的原因,然而這次大好機會居然就這樣溜走,他很是不甘。


    於是,奚斤道:“燕王殿下,此言差矣,有軍中將領看到,晉陽王殿下曾經私下和宋國使者會麵,這又作何解釋。”


    拓跋譚早有準備,道:“中書大人,本王所知,你那位所謂的軍中將領已經投靠宋國,這樣看來,他的話就是在陷害晉陽王。”


    奚斤本來就被動,一聽燕王這樣說,他心中也很鬱悶,那名將領居然投靠宋國。


    當時魏國大軍撤退,宋軍包圍柏人城,守將被殺,那名將領就跟隨守軍投靠了宋國,這也是奚斤沒有底氣的原因。


    哪怕他戰死,奚斤都有話說,如今這點已經站不住腳了,這讓奚斤不得不放棄。


    歎了一口氣,奚斤道:“燕王殿下所言極是,既然如此,臣無異議。”


    拓跋晃終於鬆了一口氣,雖然身為皇帝,可以一句話保下拓跋伏羅,但是他也得相顧大臣的想法。


    拓跋晃道:“既然如此,晉陽王保留爵位和封號,罰俸半年,以作懲罰。”


    奚斤心裏不是滋味,作為晉陽王,罰俸半年根本不是個事,罰的隻是作為車騎將軍的俸祿,晉陽王的食邑足以他吃穿不愁,這個懲罰對於拓跋伏羅來說不疼不癢。


    這件事就這樣算了,拓跋晃想起,剛剛拓跋譚還有話說。


    於是,拓跋晃道:“燕王剛剛話未說完繼續說吧。”


    拓跋譚道:“陛下,臣派人了解宋國軍隊,發現我大魏和宋國的不同,就是宋國軍政分開。”


    此言一出,兵部右侍郎賀樓真坐不住了,起身道:“陛下,宋國軍政分開並不適合我大魏,大魏出自大鮮卑,自檀石槐首領統一鮮卑之後就從未有過如此之事,況且此舉是漢人製度,我大魏豈能用他們的製度。”


    拓跋譚道:“先帝、太上皇和陛下都推崇漢化,而爾等居然再此大言不慚,如果不是效仿漢人,我等不如返迴草原和柔然爭奪牧場算了。”


    賀樓真指著拓跋譚說不出話,他真的不希望軍政分開,他作為兵部官員,在軍中還有一定話語,一旦軍政分開,兵部很可能裁撤。


    拓跋譚道:“陛下,軍政分開不僅可以避免將領擁兵自重,還能讓陛下在軍中威望升高。”


    拓跋晃十分開心,畢竟他可不是他父親,拓跋燾在軍中威望就很高。


    如今他也希望自己在軍中提高威望,畢竟他沒有拓跋燾的勇武,也沒禦駕親征過。


    他曾經想過禦駕親征,但是被拓跋崇等人勸阻,畢竟一旦皇帝親征,宋國皇帝很可能也會親征,宋帝劉義隆可不僅僅會排兵布陣,還有高超的武藝,據細作來報,現在劉義隆毎日都會抽出一個時辰練習武藝。


    不過能夠增加自己在軍中威望,那麽他的皇位將更加穩定。


    於是,拓跋晃道:“燕王可細說。”


    拓跋譚道:“可效仿宋國,設立大都督府,以陛下為大都督,晉王殿下為副都督,節製我大魏諸軍,同時,兵部不再有調兵遣將的權利,全部由大都督府全權負責,兵部隻掌管兵器鎧甲器械的調配,至於糧草則由戶部負責出,兵部負責運送。”


    拓跋晃聽的很認真,拓跋譚隻是說了個大概,但是大差不差,拓跋晃覺得可以試一試。


    燕才再次站出來道:“陛下,此舉恐不妥,如此,我大魏軍力必然下降,我大魏和宋國不同,宋國早就自成體係,而我大魏很難做到軍政分開,尤其各州郡。”


    拓跋晃也感覺確實有些難以實現,於是道:“燕王,宋國地方也是軍政分開嗎?”


    拓跋譚道:“確實,宋國以州為例,州牧隻管政務,州都督掌管一州之兵,州軍一切用度由州牧府提供。”


    拓跋晃皺眉,現在不少州郡的將領很難獨當一麵,一旦實行,整個大魏各州郡要做出很大調整,有些太過複雜。


    拓跋譚看出拓跋晃的猶豫,於是道:“陛下,臣以為各州郡先不實行,隻針對我大魏精銳,然後再慢慢再各州郡實行。”


    拓跋晃以為可以,不過賀樓真等兵部官員可就很難受了。


    於是拓跋晃道:“既然如此,晉陽、燕王、晉陽王負責此事,拓跋伏羅朕給你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諾。”


    奚斤等貴族官員看到這一幕根本沒有反應過來,如今聖旨已經下達,他們也沒有辦法再反對了。


    這件事就暫時定了下來。


    三日後,平城靠近皇宮的一處宅院掛上了大都督府的牌匾,這預示著魏國精銳以後隻接受這裏傳出去的命令。


    和宋國差不多,將領接到命令,要有皇帝和大都督府的印章才可以執行,缺一不可。


    而玉璽和大都督印都掌握在皇帝手裏。


    拓跋晃也很興奮,這下等於將軍權牢牢抓在自己手中,以前調兵,任命將領都是兵部討論,然後上報皇帝,在最後決定,而兵部有不少貴族官員,現在大都督府就不同了,他不會讓貴族染指的。


    這樣,皇帝擁有了軍權,可以使皇位更加穩固,這也讓奚斤妄圖擁立拓跋燾的想法落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黑色的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黑色的風並收藏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