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島之戰的勝負結果,如同巨石入水般激起千層波浪,給整個天下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這其中就包括與之相鄰的朝鮮!
當皮島大捷的捷報傳到朝鮮境內時,無數朝鮮民眾歡唿雀躍、欣喜若狂,有些人甚至激動得掩麵痛哭流涕。
這場勝利對於他們來說意義非凡,不僅讓他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更是一種精神上的鼓舞和慰藉。
然而,盡管王昊在皮島上取得了如此輝煌的勝利,但朝鮮的局勢並未因此得到改善,反而愈發嚴峻起來。
原本就錯綜複雜的政治格局此刻更是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各方勢力猶如群雄逐鹿般展開了更為激烈的爭鬥與較量。
兵荒馬亂,軍閥混戰。
狼煙四起,生靈塗炭。
八方風雨,亂作一困。
民不聊生,積屍如山!
……
(附錄圖片:明朝時期的朝鮮地圖。)
……
在江原道東部高原的一處深山老林裏。
金尚憲將軍站在幾間破敗的草廬前,望著草廬外的山坡上那一群群滿身傷痕、疲憊不堪的士卒,心中悲痛萬分。
這些士卒,都是忠於已故的朝鮮國王李倧的軍隊,原本是有四萬多人的。在退出漢城之後,與滿清騎兵和申景禛的叛軍展開了幾場大戰,一路敗退到這裏,僅剩三千餘人!
如今,這三千餘人,也是人人帶傷,個個渾身浴血。
就在離金尚憲數米遠的地方,一名年輕的士兵靜靜地躺在雪地裏,身體已經冰冷,但他的眼睛卻還睜得圓圓的,一雙大手還緊握著帶血的戰刀,那蒼白和毫無生氣的臉上,依舊寫滿了倔強。
金尚憲走到他的身邊,伸出顫抖的手,輕輕地撫摸著他的額頭,幫他將雙眼合上。
低聲說道:“兄弟,你安息吧。我們會為你報仇雪恨的。”
他轉身走進草廬,草廬內彌漫著濃烈的草藥味和血腥味。傷兵們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著。金尚憲將軍看著他們,心中充滿了愧疚和自責。
“將軍,我們該怎麽辦?”一名年長的士兵問道。
金尚憲將軍沉默了片刻。
然後堅定地說道:“我們不能放棄,我們必須繼續戰鬥!野蠻的建奴侵占了咱的的家園,咱們必須將他們趕出去。還有那投靠滿清的惡賊申景禛,也必須得到正義的清算!”
傷兵們紛紛點頭。
但是,卻沒有人出聲。
從他們的神態中可以看出,他們似乎對未來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他們雖然都是視死如歸的勇士。但是麵對強悍的滿清鐵騎時,他們屢戰屢敗,幾乎占不到半點便宜!
氣氛有些沉悶。
大家的眼中都透露著一絲迷茫。
就在此時,又有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外傳來,有人在高唿:“將軍……將軍在哪裏?”
金尚憲聞言,急忙走出草廬。
才出草廬,便見一人縱馬來到了近前,正是在此前一戰中失散的副將殷管!
殷商的殷,管仲的管。
據說他的祖宗是商紂王的叔父箕子,商朝滅亡後,箕子逃到遼東建立了朝鮮國,史稱“箕子朝鮮。為了提醒自己是殷商後人,箕子的子孫中有一分支便以“殷”為姓。這就是朝鮮殷姓的來源。
也就是說,這人也算是中原人的後代。
殷管身材高大,作戰勇猛,是金尚憲手下的一員大將,在之前的一場慘敗中不知所蹤。如今再次出現在金尚憲跟前,讓金尚憲感到非常高興。
趕緊上前,高興地說道:“大家都以為你死了,沒想到你還活著,真是太好了!”
“是的,將軍,我還活著!”
殷管一邊翻身下馬,一邊大聲說道:“將軍,末將在此前一戰中墜馬昏迷,在雪地裏躲過了一劫。不過,這並不重要!”
使勁喘了幾口氣,又接著說道:“末將與將軍失散之後,打聽到了幾件驚天大事:
第一件事,是皮島大捷!
天朝東江提督王昊打勝了皮島之戰,殺滿清八旗獸兵八萬餘人,還解救了咱們朝鮮青壯四五萬人。
第二件事,皇太極死了!
是因滿清在皮島大敗,氣急攻心吐血身亡。
第三件事,是多爾袞也離開了漢城!
多爾袞走後,帶走了兩萬滿清鐵騎,隻留下譚泰帶著一萬滿清騎兵在漢城協助申景禛!”
“太好了!”
金尚憲忍不住大笑起來。
一邊大笑,一邊對身後的親衛下令道:“快!快將這些好消息告訴給所有的將士們!”
隨著這一聲令下。
沒多久,整個山穀便爆發的了此起彼伏的歡唿聲。
由於躲在窮鄉僻壤的深山之中,消息非常閉塞,直到現在,皮島之戰已經結束了快一個多月了,他們仍然毫不知情。如今,一連得到三個好消息,怎不讓這些掙紮在生死邊緣的勇士們欣喜若狂!
整個山穀都開始沸騰起來了。
許多人走出軍營,走出草廬,在山穀的雪地上或高聲嘶喊,或又唱又跳,感覺比過年還要熱鬧。
……
隨後,金尚憲又召集軍中的幾位主要將領們一起議事。
這些主要將領們包括:殷差管,趙長泰、金大珠,史朝前,樸宜勇,樸宜智,李昌通等等。
大家都很興奮,士氣與剛才已經截然不同。
金尚憲看了大家一眼。
先是咧嘴一笑,但是馬上又是板起臉孔,麵色肅然地說道:“現在,大家跟我一起念……天地有正氣,開始!”
然後,草廬裏便傳出了充滿陽剛之氣的聲音: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
(附錄圖片,正氣歌。)
……
金尚憲是朝鮮曆史上著名的反清誌士。
也是文天祥的鐵杆粉絲。因開口閉口“正氣歌”,而被世人稱之為“朝鮮文天祥”。
待到與眾將一起念完正氣歌之後,金尚憲才又道:
“如今,天朝皮島大勝,解救吾朝鮮青壯四五萬人;滿清勢力大損,奴酋皇太極氣得吐血身亡,多爾袞也從漢城撤走了大部分滿清馬騎兵。
形勢一片大好!
咱們要振作起來,召集反清誌士,再次發動反攻,帶領飽受滿清欺壓的朝鮮百姓,驅滅建奴強寇,清算叛逆走狗,為戰死的弟兄們雪恨,為國主仁祖報仇!”
眾人聞言,又紛紛振臂高唿:
“為戰死的弟兄們雪恨!
“為國主仁祖報仇!”
……
熱熱鬧鬧地喊了半天口號。
這才進入正題:“現在,咱們來議一議,該怎樣發動反攻的事情。”
說到反攻,大家又都愣了。
三千殘兵,如何反攻?
最後,還是比較有智謀的樸宜智站出來說道:
“欲成大事,必先正名。得讓朝鮮百姓知道咱們打仗的目的是什麽,以及,咱們效忠的對象是誰。
國不可一日無主。
自國主駕崩之後,國主之位一直空懸,咱們至今沒有效忠的對象。依我看,咱們得先擁戴一人來做朝鮮的國王。”
眾人聞言,都覺得有理。
可是,說到人選,大家又都為難了。國王李倧在漢城的子侄,都被多爾袞和申景禛殺光了。
如今隻有李倧的兩個兒子……李淏和李溰還活著,卻是在滿清的盛京為質。
金尚憲沉吟片刻,又問道:“那麽,你們覺得,應該讓誰來做咱們朝鮮的國王比較合適?”
這一問,又把眾人給問住了。
過了許久,才有樸宜勇站出來,有些猶豫地說道:“末將倒是有個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
……
……
這其中就包括與之相鄰的朝鮮!
當皮島大捷的捷報傳到朝鮮境內時,無數朝鮮民眾歡唿雀躍、欣喜若狂,有些人甚至激動得掩麵痛哭流涕。
這場勝利對於他們來說意義非凡,不僅讓他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更是一種精神上的鼓舞和慰藉。
然而,盡管王昊在皮島上取得了如此輝煌的勝利,但朝鮮的局勢並未因此得到改善,反而愈發嚴峻起來。
原本就錯綜複雜的政治格局此刻更是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各方勢力猶如群雄逐鹿般展開了更為激烈的爭鬥與較量。
兵荒馬亂,軍閥混戰。
狼煙四起,生靈塗炭。
八方風雨,亂作一困。
民不聊生,積屍如山!
……
(附錄圖片:明朝時期的朝鮮地圖。)
……
在江原道東部高原的一處深山老林裏。
金尚憲將軍站在幾間破敗的草廬前,望著草廬外的山坡上那一群群滿身傷痕、疲憊不堪的士卒,心中悲痛萬分。
這些士卒,都是忠於已故的朝鮮國王李倧的軍隊,原本是有四萬多人的。在退出漢城之後,與滿清騎兵和申景禛的叛軍展開了幾場大戰,一路敗退到這裏,僅剩三千餘人!
如今,這三千餘人,也是人人帶傷,個個渾身浴血。
就在離金尚憲數米遠的地方,一名年輕的士兵靜靜地躺在雪地裏,身體已經冰冷,但他的眼睛卻還睜得圓圓的,一雙大手還緊握著帶血的戰刀,那蒼白和毫無生氣的臉上,依舊寫滿了倔強。
金尚憲走到他的身邊,伸出顫抖的手,輕輕地撫摸著他的額頭,幫他將雙眼合上。
低聲說道:“兄弟,你安息吧。我們會為你報仇雪恨的。”
他轉身走進草廬,草廬內彌漫著濃烈的草藥味和血腥味。傷兵們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著。金尚憲將軍看著他們,心中充滿了愧疚和自責。
“將軍,我們該怎麽辦?”一名年長的士兵問道。
金尚憲將軍沉默了片刻。
然後堅定地說道:“我們不能放棄,我們必須繼續戰鬥!野蠻的建奴侵占了咱的的家園,咱們必須將他們趕出去。還有那投靠滿清的惡賊申景禛,也必須得到正義的清算!”
傷兵們紛紛點頭。
但是,卻沒有人出聲。
從他們的神態中可以看出,他們似乎對未來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他們雖然都是視死如歸的勇士。但是麵對強悍的滿清鐵騎時,他們屢戰屢敗,幾乎占不到半點便宜!
氣氛有些沉悶。
大家的眼中都透露著一絲迷茫。
就在此時,又有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外傳來,有人在高唿:“將軍……將軍在哪裏?”
金尚憲聞言,急忙走出草廬。
才出草廬,便見一人縱馬來到了近前,正是在此前一戰中失散的副將殷管!
殷商的殷,管仲的管。
據說他的祖宗是商紂王的叔父箕子,商朝滅亡後,箕子逃到遼東建立了朝鮮國,史稱“箕子朝鮮。為了提醒自己是殷商後人,箕子的子孫中有一分支便以“殷”為姓。這就是朝鮮殷姓的來源。
也就是說,這人也算是中原人的後代。
殷管身材高大,作戰勇猛,是金尚憲手下的一員大將,在之前的一場慘敗中不知所蹤。如今再次出現在金尚憲跟前,讓金尚憲感到非常高興。
趕緊上前,高興地說道:“大家都以為你死了,沒想到你還活著,真是太好了!”
“是的,將軍,我還活著!”
殷管一邊翻身下馬,一邊大聲說道:“將軍,末將在此前一戰中墜馬昏迷,在雪地裏躲過了一劫。不過,這並不重要!”
使勁喘了幾口氣,又接著說道:“末將與將軍失散之後,打聽到了幾件驚天大事:
第一件事,是皮島大捷!
天朝東江提督王昊打勝了皮島之戰,殺滿清八旗獸兵八萬餘人,還解救了咱們朝鮮青壯四五萬人。
第二件事,皇太極死了!
是因滿清在皮島大敗,氣急攻心吐血身亡。
第三件事,是多爾袞也離開了漢城!
多爾袞走後,帶走了兩萬滿清鐵騎,隻留下譚泰帶著一萬滿清騎兵在漢城協助申景禛!”
“太好了!”
金尚憲忍不住大笑起來。
一邊大笑,一邊對身後的親衛下令道:“快!快將這些好消息告訴給所有的將士們!”
隨著這一聲令下。
沒多久,整個山穀便爆發的了此起彼伏的歡唿聲。
由於躲在窮鄉僻壤的深山之中,消息非常閉塞,直到現在,皮島之戰已經結束了快一個多月了,他們仍然毫不知情。如今,一連得到三個好消息,怎不讓這些掙紮在生死邊緣的勇士們欣喜若狂!
整個山穀都開始沸騰起來了。
許多人走出軍營,走出草廬,在山穀的雪地上或高聲嘶喊,或又唱又跳,感覺比過年還要熱鬧。
……
隨後,金尚憲又召集軍中的幾位主要將領們一起議事。
這些主要將領們包括:殷差管,趙長泰、金大珠,史朝前,樸宜勇,樸宜智,李昌通等等。
大家都很興奮,士氣與剛才已經截然不同。
金尚憲看了大家一眼。
先是咧嘴一笑,但是馬上又是板起臉孔,麵色肅然地說道:“現在,大家跟我一起念……天地有正氣,開始!”
然後,草廬裏便傳出了充滿陽剛之氣的聲音: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
(附錄圖片,正氣歌。)
……
金尚憲是朝鮮曆史上著名的反清誌士。
也是文天祥的鐵杆粉絲。因開口閉口“正氣歌”,而被世人稱之為“朝鮮文天祥”。
待到與眾將一起念完正氣歌之後,金尚憲才又道:
“如今,天朝皮島大勝,解救吾朝鮮青壯四五萬人;滿清勢力大損,奴酋皇太極氣得吐血身亡,多爾袞也從漢城撤走了大部分滿清馬騎兵。
形勢一片大好!
咱們要振作起來,召集反清誌士,再次發動反攻,帶領飽受滿清欺壓的朝鮮百姓,驅滅建奴強寇,清算叛逆走狗,為戰死的弟兄們雪恨,為國主仁祖報仇!”
眾人聞言,又紛紛振臂高唿:
“為戰死的弟兄們雪恨!
“為國主仁祖報仇!”
……
熱熱鬧鬧地喊了半天口號。
這才進入正題:“現在,咱們來議一議,該怎樣發動反攻的事情。”
說到反攻,大家又都愣了。
三千殘兵,如何反攻?
最後,還是比較有智謀的樸宜智站出來說道:
“欲成大事,必先正名。得讓朝鮮百姓知道咱們打仗的目的是什麽,以及,咱們效忠的對象是誰。
國不可一日無主。
自國主駕崩之後,國主之位一直空懸,咱們至今沒有效忠的對象。依我看,咱們得先擁戴一人來做朝鮮的國王。”
眾人聞言,都覺得有理。
可是,說到人選,大家又都為難了。國王李倧在漢城的子侄,都被多爾袞和申景禛殺光了。
如今隻有李倧的兩個兒子……李淏和李溰還活著,卻是在滿清的盛京為質。
金尚憲沉吟片刻,又問道:“那麽,你們覺得,應該讓誰來做咱們朝鮮的國王比較合適?”
這一問,又把眾人給問住了。
過了許久,才有樸宜勇站出來,有些猶豫地說道:“末將倒是有個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