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尚憲點了點頭,對樸宜勇道:“大家都是生死與共的自家兄弟,有什麽想法你就直說吧。”


    樸宜勇見狀,便又說道:“末將聽說,先王將孝明翁主許配給了天朝的東江提督王昊,如今,孝明翁主就在濟州島上,要不……咱們迎立孝明翁主為王?”


    “我看可行。””


    這個提議,得到了趙長泰的支持。


    趙長泰站起來說:“王昊是孝明翁主李媛的未婚夫,要是擁立李媛,必然能得到王昊的大力支持。隻要有了王昊的大力支持,朝鮮複國自然是指日可待!”


    但是,樸宜智卻堅決反對道:“一個女子,又怎麽可以成為咱們國王呢,此事萬萬不可。”


    “隻是事急從權。”


    趙長泰道:“依老夫看來,咱們完全可以考慮……先擁立孝明翁主為國王,待以後打敗了滿清,迎迴了王子李淏或李溰,再讓孝明翁主李媛禪位給他的兄長!”


    不過,這種說法仍然沒有得到樸宜智的讚同。


    樸宜智認為,要擁立李嬡為國王很簡單,但是,將來要讓她禪位給她兄長,將會是非常麻煩的事情,搞不好會導致同室操戈,兄妹相殘的禍事發生。


    其他諸將,有反對的,也有支持的。


    雙方吵成一團,爭執不下。


    最後,都將目光看向他們的老大金尚憲,希望金尚憲能為他們做一個裁判。


    ……


    金尚憲皺著眉頭,想了很久。


    最後還是搖了搖頭,有些遺憾地說道:“不妥。”


    頓了一下,又道:“茲事體大。誠然,擁立孝明翁主必會得到王昊的全力支持。但是,咱們還必須考慮朝鮮百姓的想法。


    咱們朝鮮,自古以來都是男尊女卑。從來就沒有女子為官的先例,更不要說讓一位女子做國王了。


    如果咱們擁立一名女子為國王,是不可能得到老百姓的認同和支持的。沒有百姓的認同和支持,就不能獲得兵源和糧草,沒有兵源和糧草,咱們就不可能發展壯大。”


    換了口氣,金尚憲又接著說道:“與此同時,咱們還得考慮別的勢力的想法。尤其是原右領政金自點的想法。


    金自點世家大族,勢力龐大。


    但是,這人狡猾得很。他不降清,也不反清,與滿清勾勾搭搭,還與倭人多有瓜葛。當此亂世降臨之際,金自點必有自立為王的想法。


    在自立為王之前,他必然也會先找一個李姓王族的近親擁立為王。並且,他擁立的必定是李姓男子。如果咱們擁立的是女子而他擁立的是男子,則朝鮮百姓必會更傾向於金自點所擁立的男性國王。這樣一來,咱們就會在民心方麵,輸給了金自點。”


    金尚憲的這番話,說得眾人連連點頭。


    就連思想比較堅定的趙長泰等人,也對金尚憲的這番話表示認同。


    最後,經過一番討論,他們找了一位與李倧是在五服之內的名叫李旭博的十歲男孩,擁立為王。


    因為他們的根據地是在半島東部,被稱為東王。


    而金尚憲則擔任“東王”的領議政,其它幸存下來的將領,也全都成了東王手下的大臣。


    由於東王李旭搏才十歲,由金尚憲代為主政。


    ……


    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


    接下來,便是一邊打出複國的旗號招兵買馬訓練軍隊,一邊派出秘使去皮島聯絡王昊,希望得到王昊的支持。


    隨著這旗號一打出來,許多對建奴深懷仇恨的朝鮮百姓紛紛趕來投奔,金尚憲這一股“保王派”的勢力,也開始日益壯大起來。


    此後發動了一場反攻,占據了大半個江原道。


    ……


    (附錄:朝鮮江原道位置地圖。)


    ……


    此時的朝鮮,除了“保王派”金尚憲這股勢力外,還有另外兩股勢力。


    而且,這兩股勢力都要比金尚憲的“保王派”強大很多。


    其一,勢力最大的是傀儡國王……韓王申景禛。


    申景禛原本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領議政”。是相當於丞相的百官之首。又是出自武將世家,其家族的力量不容小覷。多年來在各地官場安插親信,各種關係盤根錯節。


    再加上投靠多爾袞之後,得到滿清的支持。


    在滿清騎兵的威壓下,朝鮮的大部分地區,都不得不在明麵上表態支持申景禛。如今,多爾袞雖然帶著兩萬騎兵迴了遼東,但仍然留下悍將譚泰領著一萬騎兵駐守漢城。


    申景禛改朝鮮國為韓國,自稱韓王。


    其二,是家族勢力更加強大的軍閥金自點。


    金自點之前的官職是右議政,相當於右丞相。


    而且,金自點的祖上世代位居顯官,門生故吏遍布朝鮮各地。他本人也是軍旅出身。


    在原本的曆史上,金自點後來曾一度成為了朝鮮的權臣,並使用一些手段,迫使李倧將年僅十歲的孝明翁主李媛嫁給他的兒子金世龍……為妾。


    沒錯,就是……為妾。


    讓國王的女兒為妾!


    由此可見,當時金家的勢力有多大。後來謀反被誅,孝明翁主李媛也因此而受到連累。


    當多爾袞攻破漢城時,金自點見機得早,跑到了他兒子李鉽駐守的江華島上。在江華島上召集舊部,靜觀形勢變化。


    等到王昊皮島大勝,皇太極吐血身亡,多爾袞返迴遼東之後,金自點就從江華島出兵,奪占了朝鮮半島南部的全羅道的南道。


    並隨後又揮師向東,奪占了慶尚道的南道。


    如圖所示:


    ……


    (附錄地圖:江原道,全羅南道,慶尚南道。)


    ……


    由於金自點與日本人關係匪淺。實際上,在奪取了金羅道和慶尚道的過程中,金自點也得到了日本人在錢糧軍械方麵的暗中支持。


    然後,在奪取了全羅道和金尚道之後。


    金自點又找了一位名叫李南堯的……八歲的李姓宗族男孩,擁立為朝鮮國王。


    因其位於朝鮮半島南部,被稱為南王。


    ……


    至此,朝鮮半島的局勢,進入了“三王”時代。這“三王”分別是:


    韓王申景禛。


    南王李南堯。


    東王李旭博。


    ……


    三位國王,其實都是傀儡。


    申景禛是多爾袞的傀儡,背後是滿清勢力;李南堯是金自點的傀儡,背後有日本人的暗中支持;李旭博是金尚憲的傀儡,“自稱”背後有天朝東江提督……王昊的支持。


    從此,朝鮮半島進入了“三分天下”時代。


    ……


    除了這三方勢力之外,朝鮮半島北部,包括平壤、鐵山半島在內的安平道,依舊掌握在滿清軍隊的手中。


    朝鮮半島上,三方勢力之間,互相攻伐,天下大亂。


    原本還是統一的朝鮮半島,此時已是群雄混戰,四分五裂,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我的巨艦大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風木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風木魚並收藏明朝:我的巨艦大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