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遺留的政策,小子自然不敢點評,不過敢請教州牧,若是天下太平,人心向漢,廢史立牧的國政是否還有保留的必要呢?”


    劉表自然知道諸葛亮想說什麽,隻是他靠著天時地利人和才得以成為荊州牧,軍政一手,涉及到自身,他又怎麽甘願放開手中的權力呢?


    這就是春秋許多諸侯,明明實力已經羸弱無比,卻還抱著一絲奢望抗爭到底的原因。


    “國家政策不能說變就變,天子一言,重若泰山,你家大帥既然是先帝長子,於忠於孝,都應該維護先帝體麵。”


    “此乃愚忠愚孝也!難不成先帝重用宦官,大帥日後也要效仿嗎?”


    “大膽!”劉表大怒。


    “州牧請聽小子一言,州牧之權,在於賦稅軍隊一體,如此,與國中之國何異?如果荊州,州牧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必然廣立軍隊,如今,相鄰州郡自然也要設軍防之,朝廷若不陳設大軍,此不也有傾覆之危?


    如此一來,大漢十三郡,處處陳兵數十萬,百姓負擔定然極重?如此一來,又如何國安民樂?”


    “難道朝廷收了州牧之權,就不用廣建軍隊了嗎?荊州地處廣闊,山林之中多有蠻人不服教化,時常下山劫掠,若沒有軍隊建設,如何保證百姓無恙?”


    “州牧說的極是,便是朝廷接管州郡,自然也是要重視軍隊的。不過天下一體後,州郡之間卻不用再提防,由此便可以節省下大量軍費。無論是建設邊境,還是賑濟災民,都是仁義之政。”


    “所以,你們是打算罷撤我這個荊州牧了?”劉表問道。


    “不不不,小子在荊州遊曆,荊州百姓生活遠富於中原之地,可見州牧是仁義之人,既然是仁義之人,所以小子才敢說出心中所想。


    若是不然,小子隻需學那張儀,對州牧無所不應,世人知曉州牧被一弱冠少年所騙,受傷的還是您,不是嗎?”


    “哼!”劉表依然不悅。


    諸葛亮繼續說道:“臨來前,大帥對我說過,天下劉姓宗親中,對他有恩的隻有兩人,一位幽州劉虞公,曾在他為難之際贈送百餘駿馬。大帥感恩圖報,不僅從袁術手中救出了公子劉和,還派人護送他到幽州,更在知曉公孫瓚殺害劉虞公之時,派人保護劉和公子。


    大帥以大將張遼擊敗蹋頓乎,幽州諸君子弟感念大帥恩德,大帥本可自領幽州,仍任命劉和為幽州牧,雖然掌軍之權收歸大帥府,可一半的將領還是先劉虞公的麾下。


    而另一個對我們大帥有恩,讓我們大帥念念不忘的就是州牧您呢?


    大帥說過,州牧在他勢微之時,不僅贈予錢糧,還派遣俊傑賢良趕赴嵩山。如今大帥麾下,文武具不少荊州之士,長沙桓彝少年智勇,南郡霍篤頗有儒將之風,魏延更有衝鋒陷陣之勇,此皆出於州牧之恩義也。”


    劉表沒有表現出過多激動,這些人要麽是刺頭,要麽就與孫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當初他介紹這些人給馬如風,隻不過是想讓荊州內部少些麻煩,誰想到這些人出去還真成了氣候。


    諸葛亮完全不知道自己不小心又給劉表上了眼藥,他繼續說道:“這些事情都是大帥經常當著我們的麵提起的。


    大帥說,如果州牧能夠接受太傅的封賞,他也當換了一部分恩情,若是不願意,那他隻能換別的賞賜。”


    “哦,什麽賞賜?”


    “州牧應該知道,身居高位,有許多不得已之事,州牧身為荊州牧,荊州之事卻也多受到蔡瑁牽製。


    大帥心係社稷,所以身邊不乏遠見卓識之輩,廢除州牧並非出自大帥本意。


    大帥說,這天下若是他自個一個人說了算的,那那些對他好的,一人劃一大塊地,讓他們子子孫孫都傳下去,這樣也不辜負他們的追隨。


    隻是大帥又說,如果他把朝廷的官爵,大漢的土地私相授受,那和先帝寵信宦官沒有不同,其他人肯定會有所不滿,甚至讓大漢戰火重燃。”


    劉表很急,他甚至想著,這小子年紀輕輕的,為什麽比他還能繞?


    “大帥說了,州牧的權力過大,一定要改的,至少軍權是一定要收迴來的。不過嗎,這個事情不是非得急於一時,劉荊州是難得的君子,治理荊州有方,荊州暫時可以不動他,反而朝廷這邊要多學習荊州治政的經驗。


    大帥還說,隻要大漢十三州還有一個州牧,那就是荊州牧。哪怕有一天荊州牧被撤銷了,大漢皇帝也需要宗室來鞏固,宗室這有功一脈也是要重用善待的。”


    “此言當真?”


    “當然,當初有人提議大帥功成後,撤銷州牧一職,這些話是大帥當著眾人麵說的。


    事後,我還問大帥,如何個善待法?


    大帥說,若是其子孫中有賢德之人,那一定要提拔到廟堂,參與政事;若是實在碌碌,隻要不作奸犯科,欺壓百姓,那也可選一富裕之地,授予分國,富及子孫。”


    劉表聽聞,頓時站了起來。他被諸葛亮起起伏伏搞得心態驟變,本都生出背水一戰之心,哪知時來運轉?就好像本來說天塌了,結果隻裂開了一個小口子,瞬間感激在懷。


    雖說這建立分國,最多也不過一郡之地,比不得州牧大權在握。可分國是可以名正言順的傳及子孫的,而且在國內,威望甚至超過州牧。


    現在的劉表雖然號稱荊州牧,可實際掌握的地方也就襄陽南陽大部分區域,荊南四郡的掌控就要弱了許多。


    像更南麵,劉表派出吳巨擔任蒼梧太守,結果吳巨事後就據地自立,讓劉表頭疼不已。


    江夏那邊,黃祖也自成一體,軍隊多不受劉表掌控。


    北麵的南陽,那裏劉表幾乎就沒有徹底得到過。


    “真不愧是靖難安民大元帥,果真是仁義之主!”劉表讚歎道,接著立馬唿喚侍從,“快快準備宴席,我要為臥龍先生接風洗塵。”


    “小子年輕識淺,不敢當州牧如此大禮!”


    “何須拘禮,既然小兒喚你一聲先生,那便是他半個恩師,如此,身為人父,自當為其補齊禮儀。


    不知道小先生年方幾何,可曾婚配?”


    劉表說著,又派人傳劉琦進來,“渾渾噩噩的小子,隻知道在外站著,也不知道為先生接風洗塵。”


    劉琦氣喘籲籲的說道:“臥龍先生,江夏黃……黃家派人送來了禮物,說是仰慕先生才學!”


    諸葛亮滿臉驚愕!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熏悟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悟空並收藏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