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由文入武


    蕭雲稍訝異。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


    諸葛治道:“不錯,半年多以前,正道盟勢力被大軍衝散,近乎解體,諸葛可謂無職一身輕,就流落各地,訪察世情……當然,這隻是表麵的話,諸葛早年屬於由文入武,最喜的是兵法謀略,但是江湖中事,這些並不太適合,所以諸葛心底一直是覺得才不得用,而戰事一開,天下亂生,諸葛卻忽然覺得自己埋藏起來的誌向遇到了一絲曙光,何不就趁著這亂世,這即將兵劫四起的時刻,由江湖入軍伍,真正讓一身所學得到施展的餘地呢?”


    一個有所專學的人,最怕的,就是明珠暗投,才智空落,不過,這畢竟是私心裏的東西,諸葛治此刻卻向蕭雲傾吐了出來。


    蕭雲未有插言,等待諸葛治繼續道:“所以,諸葛就與秦、項、關三位,去到各方勢力的地盤內考察,看看有哪一個可堪投靠,換句話說,想尋找到一個將來可以一統天下,結束亂局的人。”


    “說實話,倒也有幾位進入了候選名單,不過,不久前到了這東海地麵,探知到了蕭公子所在,聞聽了公子的一些壯舉後,就決定了一件事!”


    蕭雲道:“請說。”


    諸葛治忽然起身離開桌麵,雙拳執鐵扇成禮狀,向蕭雲躬身道:“諸葛治於江湖之中,遇到蕭公子,是幸,當時顧忌多多,未能成‘君臣’,是憾,而現今,機會終於到來,諸葛願拋開一切,追隨蕭公子,認作主公,傾心侍奉,鞠躬盡瘁!”


    蕭雲一怔,無奈道:“蕭雲並無心爭霸天下,也不會去考慮君王的那類野心和抱負,先生大概找錯人了,不過,你若想尋找用武之地、一展所學,我可以代為引薦。”


    諸葛治仿佛預見到他會這麽說,道:“不想走君王之道麽……那麽,諸葛可否問公子幾個具體問題?”


    蕭雲點頭。


    諸葛治道:“第一,公子因何而來東海,是否為了給令姐尋藥之事?”


    蕭雲不想這種事諸葛已探聽到,沒有否認。


    諸葛治道:“那麽,東海之中,公子到底有沒有去尋藥?”


    蕭雲一迴想,還真的半分沒有,雖然由倭島之中獲贈許多藥材,歸來之時龍隊的人也各有保證,但是,相似的結果不代表相同的性質,自己並沒有往這方麵努力。


    “其二,此刻公子上岸,身無餘物,想必不會是得藥離去,是否是來探聽消息,助東海人重新奪迴城池的?”


    蕭雲知道瞞不過這位諸葛客卿,隻好道:“是。”


    “第三問,東海之事完美解決之後,公子是否依舊打算前往各地尋藥?”


    蕭雲馬上道:“不錯。”


    “最後一問,若在其他地方,再次遭遇到此類事件時,公子是否會過而不問,獨善其身?”


    自己會麽?


    蕭雲迴想離開五峰山,入世這數年來的諸般經曆,無以迴答。


    有些秉性,似乎是骨子裏一早就定下來的,無可更改。


    諸葛治總結道:“依諸葛猜測,公子那時候還是會自動卷入是非的,就像今番遭遇東海城子民的困擾,去整整花費半年時間解決問題,至此未終,但是諸葛想說,此後,這類事件隻會越來越多,無窮無盡!”


    蕭雲道:“怎麽講?”


    諸葛治歎道:“公子先聽一首詩吧。”


    “場殺顱落尤戀迴,


    盼門總有人不歸,


    萬裏烽煙千層骨,


    不過王侯一皺眉。”


    “公子一去海中數月,大概還不知道,這祖龍大地、內陸之中,亂象已經演化到了什麽地步。”


    “各路諸侯群起動兵,四方百姓流離失所,困苦不堪,可謂狼煙遍地,白骨累累,豺狼橫行……亂世的各種特征,表現無遺。”


    “當看到這類景象後,公子可做到無動於衷嗎?”


    “不,肯定不會!公子的性格,注定了無法放過眼前所看到的一切!”


    “但依公子的個人之力,獨行之俠,能做到的極其有限。”


    “公子可能會去施舍一名乞丐,但難以應對其後千萬討要的手!公子可以去拯救一個弱者,但拯救不了漫山遍野隨處可見的流民!公子可以去除掉一個惡人,但是除卻不掉亂世之中屢屢冒出的一批批惡人!自己的一人之善,也填補不了那無窮無盡的罪惡淵藪!”


    “廣大的塵世不是有限的江湖,一人的一舉就可起到關鍵作用,更變時局,公子是無力的,不但需要同伴,還需要真正的實力,諸侯般的實力,能自保、能守護,能救援!這才是公子真正需要去達成的目標,是一開始就該考慮的,而不是在遭遇很多挫折後才生出意識,重新開頭!”


    “所以,公子此刻應該做的,不是去當俠客,行小善,而是去行大善,鑄造一切!”


    行大善,鑄就一切,就是所謂的君王之道麽?


    但是,這些,離自己感覺還是好遙遠。


    蕭雲迴味良久,一杯茶之後,還是道:“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隻不過,蕭雲畢竟隻是一介草莽,沒有諸侯城主的那種實力與資格,恐怕要讓先生失望了。”


    諸葛治笑道:“公子何必忙著拒絕,何必妄自菲薄呢,其實,您目前已經擁有巨大的機遇了!”


    蕭雲道:“願聞其詳!”


    諸葛治道:“我曾聽說,這東海之事,公子一開始就是推動者,更在眾目睽睽之下收服海獸,公子的勇武已在那一刻可進了東海子民的心中,而若我所料不錯的話,先前一路前往征倭,公子應該也是起著關鍵作用的,是默認的首腦,至於那東海大將梁無憂,依照其性情,想來也是對公子萬分欽服信任的,若再加上此番重奪東海可能的功勞,公子隨時可以將一座城池納入自己旗下,成為亂世稱霸的第一手籌碼!而即便公子不考慮自身,為著寄人籬下的月魔教,身為最高首領,也應該建立一股可供參與的勢力吧?”


    蕭雲不再想繼續這種反映謀士誌向的對話,便道:“其他的先便不說吧,對於此次奪迴東海,先生何以教我?”


    諸葛治也知曉一時半刻不可能讓蕭雲觀念更改,就又坐迴桌畔,笑言:“早已為公子思量好了。”


    蕭雲鄭重道:“願聽先生詳解,感激不盡!”


    諸葛治道:“這就要先分析一下了,內陸中原之地的諸侯為何要遠來奪東海這樣一個小城?畢竟,這裏地位偏遠,人口不多,地勢平緩,也沒天險,更沒有堅厚寬廣的城牆。”


    “若在和平之時,這類座城池確實不重要,但現在是戰爭時期,最講究先手布局、未雨綢繆!”


    “東海城之外,就是廣袤海域,海之中,則是無數的島嶼,敗者可以離開陸上,退避其間避禍,勝者,則可扼守為戰略要地,讓陸上敵人逃無可逃,讓海上來敵無以進犯!甚至說,這裏可稱為敗者反敗為勝的跳板,通過避到海中養精蓄銳積蓄的實力,尋到機會則反攻過來!”


    “泰嶽城主,即是這樣一個無路可走的敗者,所以,才奪下了東海城!”


    “但是,東海城並不是價值所在,真正有意義的,是東海之外的諸島,隻不過,東海子民們比較明智,一早撤退迴海上,控製了所有島嶼與船隻,讓泰嶽城主的兵力無法更進一步抵達,即便他想造船,也要考慮有沒有足夠這方麵的人才,以及充裕且不受打擾的時機!”


    “所以,泰嶽城主此刻最想做到的,就是在其他勢力還未有打過來之前,獲得船隻,擊潰海中東海城勢力,他耽擱不得!但是,他又無法入海,最渴盼的,大概是東海人能主動由海中登岸,被迫陸戰。”


    “既然明曉了這層心理,計略上就好辦了。”


    諸葛治忽然道:“敢問公子,由遠征歸來的那隻艦隊,實力如何?”


    蕭雲尋思了一下,道:“出發時,有一萬五千之眾,戰鬥傷亡的有小部分,留在倭島之上的有數千,現在隨同艦船的,大概有一萬之數,這一萬人,基本可謂能水能陸的精兵了,裝備也較精良,至於那十五條大艦,在水上大概還沒有敵人能撼動。”


    諸葛治一合掌,道:“既如此,就好辦了!東海海師乍歸來,海麵又被東海方封鎖,所以,泰嶽城主知曉這一消息的可能很小,而這一萬人,就是奇兵、是關鍵所在!我們要做的,就是製造一個幌子,誘使泰嶽城主主動入套,具體則是……”


    “這條計策,如果沒有差池,當有八成幾率成功!”


    聽諸葛治低聲詳述了計略之後,蕭雲決斷道:“好!就賭此一把!”


    此後,蕭雲就起身,迴向了海中……


    不幾日,東海城中,開始流傳一種消息,一時間,人心惶惶。


    城主府內,新主人泰嶽城主將一幹手下召集,道:“各位,本城主今日收集到一條消息,流傳自城內,說是濮陽城主很快就要打來了,你們怎麽看?”


    這一提,將領謀士議成了一團。


    事實上,他們也聞聽了這消息,內心震動。


    濮陽城主,是在中原與泰嶽城主爭霸的另一大勢力,最終險勝,泰嶽城主才不得不遠征至此,奪下東海城以謀退路。


    而眾人當然擔憂對方會繼續攻打過來,所以才對這消息萬分看重。


    不過,看重是一迴事,相信是另一迴事,一個將領道:“大人不必過分擔憂,這消息我等也自街頭巷尾聽到過,在軍中也風傳很快,但在屬下看來,乃是謠傳!上一場與濮陽城主的戰鬥,結果咱們都明白,對方僅是稍勝一籌,同樣的大傷筋骨,沒有一段時間恢複不過來,怎可能如此短的工夫內就再次舉兵呢?”


    另一人道:“不錯,說不定這是東海中那些殘黨敗寇的詭計,是想造成城內以及我軍中將士人心浮動,他們要借機會反攻上來!”


    對兩人的話,點頭者眾。


    泰嶽城主看向一個謀士打扮的人,道:“王軍師,你對東海的事情比較熟悉,你來判斷一下吧?”


    “王軍師”就是王最,是建言自己等遠征而來並且利用對東海的熟悉順利攻下城池的功臣,當然就被泰嶽城主所仰仗。


    王最沉思了片刻,道:“兩位將軍的分析不無道理,被迫退居海中的東海軍民心有不甘,時刻想著反攻迴陸地,這訊息確實可能是他們所散發的,不過,這也是指出了我軍目前最大的困局,隨時可能在未迴複元氣之前,被濮陽城主或者其他勢力攻擊。”


    “所以,相比海中人想攻上來,我們攻進海中,奪取諸島嶼和船隻才更具有急迫性。”


    泰嶽城主歎道:“本府如何不知道,但是,想攻進海裏,需要船隻,但是先前東海餘黨撤退時,將僅剩的十多條戰艦甚至所有漁舟都開走了,咱們倒是控製了岸邊的船塢船廠,但是根本沒有造艦船的人才,更防不住他們時不時的海炮騷擾攻擊,至於製造小舟,又有什麽戰鬥力?”


    眾屬下皆附和道:“不錯,那些戰艦的存在就是最大障礙,要是能奪取來就好了!”


    這話之下,王最眼一亮,忽道:“城主大人,諸位將軍、同僚,王某想到了一個主意,正是反過來利用他們的焦躁心理,此計策若是成功,不將他們的艦船奪過來,也能大大消耗他們的人力!”


    “噢?!”


    泰嶽城主馬上急迫地道:“軍師快快講來!”


    王最道:“首先,對於對方刻意製造的謠言,咱們不能辟謠,反而應該順水推舟,添柴加火,最好讓全城人都知道,都議論,讓海中人知道,他們的謠言成功了,而且,大大成功!”


    看書網小說首發本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小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小七並收藏劍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