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慈悲的主


    泰嶽城主知道還有下文,耐不住催問道:“下一步呢?”


    王最神秘一笑,道:“接下來,咱們的數萬兵馬就該出動,從背向海岸的西城門而去了,名義則是前往邊線固防,當然,要留下幾千老弱傷殘,最好被敵人一逼境就會人心浮動棄城而逃的程度……”


    王最將具體步驟一一道來,最後得意地道:“這番連環計一用下來,對方必然中套,攻進海中,大大有望!”


    眾將軍謀士齊齊大讚:“王軍師此計大妙!”


    泰嶽城主眉開眼笑,道:“既然如此,馬上實施!”


    日後,東海城內一種消息越來越盛,是說遠方的濮陽城主是真的快要攻打過來了,暫時占據了本城的泰嶽城主則要領軍前往前線鞏固防禦,甚至可能棄城離開。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仿佛驗證這話,不久後,接近三萬的士兵在泰嶽城主一幹人帶領下由西城門出發,絕塵而去,城內,則留下了幾千老弱傷病缺乏戰力的士兵。


    城主真的要丟下咱們不管了?


    不過,也容易理解,沒有戰鬥力還要受照顧的人,就是軍隊的一大負擔,泰嶽城主又素來不是一個慈悲的主。


    這些留下的士兵是最恐慌的人,畢竟,趁此空當,海中的人要是攻上來怎麽辦?


    就在這樣的心態下,有人幹脆卷東西潛逃,剩下的,則戰戰兢兢,打算一有不對就改換陣營了事。


    於是,不知是否有某些有心人推動,城中接頭,竟由一個小角落開始,出現了城民造反,接著,這股漩渦越卷越大,最終發展成了全城的人民大造反,人人唿喚口號,叫嚷趕走泰嶽軍,迎迴彩鳳姑娘!


    這也是很正常會出現的結果,畢竟,泰嶽城主占領城池後,可沒少做下惡事,根本沒有半點人心可言,人們當然就開始懷念彩鳳宮主等領導城池的時刻了。


    至於那些遺留殘兵,當然大部分投降了。


    與此同時,東海之中,也開始有大批舟影船影現身,在海邊看守的少量泰嶽軍,指著海中驚慌大叫起來:東海城軍隊大舉來攻了!


    於是,在舟艦尚未靠岸的時候,這些士兵就反身而跑,不知是逃走還是尋上官報告去了。


    泰嶽城軍真的撤走了嗎?


    不,就在東海城城池以西的廣袤野地裏,半人高的野草之下,正彎腰藏身著三萬精兵,正是泰嶽城主領銜的那支。


    原來,由城西出去後,泰嶽軍表麵上是遠去了,實則是躲進了荒草地裏,且隨時聽候著其他方麵斥候傳來的消息。


    這時,一片草叢最高最為秘密的所在,泰嶽城主正與一般將官謀士聚在一起。


    “什麽?!城中城民造反了,城池被先一步占領?!”


    坐在藤椅中的泰嶽城主緊緊揪住那個送信的,眼睛暴突。


    那士兵僅能顫抖著點頭了。


    此人可能還有其他要奏報,可不能出了意外,王最忙勸說道:“城主大人且稍安勿躁,咱們留下那些殘兵的目的,就是造成城池守備空弱的消息,引海中人最大可能來攻占,而今百姓造反奪城,照樣會尋求迎迴東海部隊,且造成的可信度也會更高,於策略的執行上更有利,可謂殊途同歸……那小將,你且說說,海中是不是有動靜了?”


    那士兵鎮定下來,道:“東海城造反成功沒多久的時候,海中就有人現身了,大批的人,守衛的兄弟按照吩咐,在對方即將臨岸的時候,假意四散奔逃了。”


    王最問話緊追不舍,道:“那些海中人有多少,用何船隻?”


    士兵迴憶了一下,道:“有大的艦船十多條,貌似就是經常出現的那些,艦上是原東海城的士兵的衣著,大艦之間還有漁船無數,則是承載著青壯漁民的樣子,總兵員,大概有萬人吧,他們還叫喊著攻占陸地,奪迴東海城什麽的。”


    王最欣喜道:“這就不會錯了,這應該就是海中士兵以及漁民戰力的大部分了,看來,他們是不肯錯過這次難得一遇的機會,傾巢登岸了!”


    其他將官也紛紛道:“那咱們的行動也該開展了,城主大人,下令吧!”


    泰嶽城主也精神大振,朗聲命令道:“那好,依照先前分配,一萬不怕水,甚至會操舟控艦的繞個彎前往海邊,奪下那些停靠的船隻,尤其是那十多條戰艦,其餘兩萬人,隨本城主在對方入榖後,包圍東海城!”


    兩萬人圍困不大且城防一般的東海城,不是難事,而隻要城中被誘上陸地的那些東海士兵與百姓不能突圍,就無法迴到海邊,不能阻止對方的抄底逆襲,如此,泰嶽軍就可僅用一萬人,奪取舟艦,並進一步攻取主力不在理應僅剩漁民婦孺的各島,即便一時攻不下,海陸皆成主宰的泰嶽軍也算取得了大勝利。


    事局也確實如預演的一樣,喊殺聲中,陸上,兩萬人將東海城圍得是水泄不通,而被突然的逆變“驚醒”的剛入主了城池的東海軍民,則“惶恐不安”地由城頭向外守望,看到城外鋪天蓋地的精兵後,由那位“女頭領”命令下,好像是想,鞏固城防,堅守不出。


    水上,則是萬人的突襲軍隊順利奪取了諸多戰艦漁舟,首次的將自己的兵力投放到了海上。


    看著這方麵已成勝局的泰嶽城主,已開始等待海邊的捷報,隻是,他們最終帶來的,注定隻是“噩耗”。


    因為,剛入海沒多遠,乘上戰艦與漁舟的萬人泰嶽軍隊就感覺不對頭。


    他們被包圍了!


    而且,包圍自己的,是一共十五條形狀各異、體格龐大每一條都足夠有自己所在艦船數個那麽大的古怪戰艦。


    但無疑的是,每條戰艦,都有著絕對一流的火力、裝備,以及足夠的兵員。


    那些兵員,即便遠觀,也能看出都是久經戰陣的精兵,而非所謂的東海漁民!


    但是,東海軍民不是大部分都登岸進城了嗎,戰艦不是僅僅自己奪取來的這十多條嗎?怎麽還會有突然冒出來的如此規模的艦隊、如此多的士兵?


    領軍的頭目剛要命令眾戰船與漁舟中的屬下們擺好陣勢,迎接可能的攻擊,對方的炮彈就來了,是按常識來說遠遠超出射程的距離發出的!


    這怎麽可能?


    但就是這一發,擊在己方一艘戰船的船身上,打出老大一個破洞來,船身開始不可抑製地進水,不久,竟然漸漸沉陷下去,導致這條船上的兵員不得不跳水轉移。


    有此效果,那突如其來的戰艦群停下了,恰好是對方炮火可及,己方卻打不倒的點上,如一隻隻猛虎,盯視著中心區域的泰嶽軍。


    不得不說,指揮的將軍還是有幾分見地的,他馬上命令其餘未受攻擊的戰船暫時不要動,而未在戰船上的,那些分布於海麵的漁舟之上的泰嶽軍,則分散向那些大艦快速逼近,如此,即便對方炮遠,也難以應對目標小遊魚一般具備活性的舟群——這樣,小舟群與對方接近,就可騷擾其攻擊甚至攻上船去,而己方戰船也可騰出工夫來駛近反擊了。


    但是,令他們始料不及的一幕再次發生了,就在舟群到達船炮難以及的範疇內時,忽然由其艦上,噴射出散花天雨一般的彈雨,無差別覆蓋攻擊在舟群上,將很多小舟擊沉,其上士兵傷亡落水,進發之勢生生扼住。


    這是什麽炮彈?!


    然而,泰嶽城這位將軍並沒有過分驚慌,正要傳命令吩咐舟群上的士兵群體下水,由水下潛近十五條戰艦,力爭將其鑿沉,但就在此刻,另一幕絕對難以置信卻又驚天動地帶來無限恐怖的事情發生了。


    一條龐大海獸,竟然由四圍的海麵破水而出,似蛟如龍,遊行幾圈,威勢無比。


    這怪物是什麽?其上坐著的那一人,又是誰?


    沒有人告訴答案,但是有一點他們已經可以斷定了,自己等人是落入對方精心布好的局了,而且,是除了集中起來,停在包圍圈內,連一點移動的可能都沒有!


    於是,白旗亮出,本來總兵員相當的海中作戰,就被對方不費一兵一組的情況下絕對勝出了。


    這十五條戰艦,以及海獸和其上騎者,當然就是梁無憂領銜的艦隊,以及蕭雲和空海,也就是先前諸葛治所談及的那股奇兵了。


    計策的大概,就是讓對方主動獻出東海城,暴露於野,並致使其最大可能分兵,再於海上以絕對優勢用征倭歸來的部隊低代價將那些分兵馴服,剩下,的,就是對付兵量打了折扣的泰嶽軍隊了。


    現在看來,計略是完全成功了,其下,就是登陸殲滅戰了。


    梁無憂馬上隻命三條戰艦呈掎角之勢將泰嶽軍的船群以炮火瞄準包圍,剩下十二條,則搭載絕多數兵力,靠岸,登陸。


    而蕭雲也命空海留在海上,輔助那三條戰艦,對準俘虜進行最大震懾——隻要陸上戰鬥一結束,再迴頭前來接收就可以了。


    上岸之後,粗略部隊,目算人數,大約八千之眾。


    而接到的訊報,則是泰嶽軍圍城部隊有兩萬。


    人量依舊是對方處於優勢,還遠遠不到放鬆的時候。


    梁無憂大聲唿喝提振士氣之下,八千人向著目標進發了。


    東海城外,泰嶽城主聽到了海中突現奇兵,己方一萬人被圈禁了的情況後,勃然大怒,王最也心惱竟然計略是算,但是也萬分不解,東海的軍民主力此刻不時就在城中被自己等看起來了嗎?哪裏又有兵力在海上俘虜奪取了戰船的一萬人?


    海上……


    王最忽然瞳孔一縮,暗驚道:“莫非是那支部隊……征倭軍王者歸來了?”


    對於那支遠征軍,半年過去了,毫無音信,王最潛意識就認為對方是折戟倭島了,至少,再迴來兵力也會損失大半,所以,在策劃謀略時就將此種可能給忽略了,而現今看來,這就是最大漏洞了,遠征軍不僅強勢迴歸,而且人量並沒有大折損,更不用說,還有空海,有那個將空海馴服的男人……


    後悔無益,王最當機立斷,對暴跳著的泰嶽城主道:“主上,現在有兩條路可以走,第一,趁對方那支登岸奇兵還未到達這裏的空當裏,對我們正包圍的東海城進行攻堅戰,奪下後,以城據守,再戰時,勝算總比較大一些……第二,暫時舍棄對城池的包圍以及攻打,而是掉頭去往海岸方向,與對方增援奇兵進行快速決戰,依照兵力對比,對方不足萬,我方則有兩萬之多,依舊有著勝麵的,至於城池內的少量兵力,在那廂結果未出現之前,拖住就可以了。”


    事實上,還有第三條王最沒有講,那就是舍棄對東海的打算,轉挪他方,或者迴頭再圖謀,但那時,結果已經完全無法預料了。


    攻城,還是進行野外遭遇戰,泰嶽城主一時遲疑,本以為萬無一失的決策,竟出現如此大變局,麵臨如此抉擇,可惡,可惡!


    手下將軍們紛紛道:“城主大人,決斷吧,屬下們都聽您的!”


    泰嶽城主望向被包圍的東海城,發現城牆之上,已經羅列著一層層的弓箭隊,滾石檑木等也在準備,同時,城池之內似乎有無數人在齊聲喊著:“誓死扞衛城池,擊退泰嶽軍!”


    顯然,城內人已經知曉了海中消息,在警戒備戰了。


    遙望著那冷森森的箭尖,再聽城內表達氣勢的呐喊,泰嶽城主忽感到沒有底氣,要是這城池並不好攻破,損失太大,即便攻下來,也會被弱勢包圍,還是野外的戰鬥一目了然些。


    想到這裏,泰嶽城主不再猶豫,下令道:“所有部隊轉向,放棄圍城,前往迎擊東海奇兵!”


    於是,旗幟揮動之下,大軍掉頭。


    城牆之上,彩鳳宮主看到泰嶽軍撤開了,鬆了口氣。


    事實上,她也不想這兩萬軍隊采取攻取近在咫尺的城池的情況出現,城內兵力並不強,真守起來,防護堅持不了多久,所以她才命城頭一早排開弓箭隊架勢,並命城內民眾喊叫增加心理威嚇,事實證明,這種方法對不願冒大險更不願太過損失軍隊的泰嶽城主成功了。


    身旁嚴副官問道:“彩鳳姑娘,什麽時候否出城采取行動?”


    彩鳳宮主道:“等激戰進行到一定時候,勝負難見分曉的時候,出城,去夾擊敵軍最佳,不過,若我方援軍竟不能敵,也要早一步出動,不能放棄局麵惡化!”


    此刻的她,儼然一名女元帥。


    嚴副官等心悅誠服道:“遵命!”


    雙方相交於野,皆是戰場老兵,皆存了對勝利的渴望。


    這時的蕭雲發現,即便己方先前的計略成功了,零傷亡俘獲了對方一萬人,但現在,兵力上仍居弱勢,真打下去,能否勝利,或者勝利後代價多大還真不好說。


    在幾乎同時的攻擊命令下,雙方部隊向對方衝殺過去,中間的空帶迅疾減小,等到前緣交接的時候,想必立馬就會鮮血四濺,等兩軍互相深入糾結一起後,也一定是一幅慘不忍睹的屠戮畫麵。


    必須用一種快捷的方法結束戰鬥!


    蕭雲與諸葛治四人一同出現在了一處己方軍後可以俯瞰整個戰場形勢的地方,好隨時斷出決策,好傳遞給軍中具體指揮全軍的梁無憂。


    兩方的軍隊,無邊無際!


    蕭雲麵色沉重,問諸葛治道:“先生,看此役我方可有勝算?”


    諸葛治麵無半點輕鬆表情,看了半晌,停下鐵扇,搖頭道:“沒有,對方人量多出一倍,我方不占兵力優勢,兩軍相互也談不上兵種的相克性,而且地勢平整開闊,陣法策略都用不上,而且是突然的遭遇戰,主導戰果的將隻有一條:狹路相逢勇者勝!”


    不能放任此種情況發生!


    蕭雲眯眼,腦中迅速思索。


    他看到了對方中軍——也即泰嶽城主所在。


    擒賊先擒王!


    於千萬人中,取上將首級!


    但是,從自己的位置,到中軍所在,是密密麻麻的泰嶽軍隊,如果自己想突破的話,必然……蕭雲忽想到了在月魔山隱穀中的一幕,心底一個寒戰。


    但是,戰局不會允許自己的仁慈!


    或許不去做,為此而死傷的人量才最大!


    他決定了!


    “諸葛先生,其下的整體局麵,還要你來把握了,蕭某要去做一件事!”


    諸葛治看到蕭雲目光所致處,心一驚,口中道:“公子,莫非你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小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小七並收藏劍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