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張天賜點完卯之後,便急急忙忙的來到工部大營,叫來一眾工匠和那兩名老道士,再一次開始提煉硫酸。
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在提煉硫酸的同時,還要同時用土法製作的綠礬油提煉高錳酸鉀。
有了高純度的硫酸,其餘兩種酸也就不在話下。
隻要有了三酸,化工之路便隻剩下一路坦途。
農業,蒸汽,乃至於電力,張天賜都能搞出來。
隻見黃鐵礦的煆燒爐裏劈裏啪啦,另一旁的綠礬油製作高錳酸鉀也是滋滋啦啦。
也不知是誰傳信給朱元璋和朱標,正在實驗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朱元璋居然帶著朱標過來了。
見到朱元璋站在門口,眾人也不敢攔著,可是也不敢讓開。
煉製高錳酸鉀和純淨硫酸的時候,張天賜已經提前提醒他們,會有有毒有害的氣體產生,需要遮掩口鼻,再用玻璃製作的護目鏡防護好眼睛。
朱元璋和朱標二人沒有任何防護,怎麽能讓他們倆進來?
工部尚書趙?,一個老實人,他知道朱元璋十分在意張天賜的奇技淫巧,雖然不明白為啥不直接給張天賜升官,但是既然朱元璋在乎,那他就不能怠慢。
“陛下,殿下。需要帶上護目鏡和口罩才能進入,否則有損龍體啊。”
趙?指了指在內部的工匠、道士和張天賜,隻見他們確實都做好了防護,甚至還配有手套。
朱元璋點點頭,帶上趙?遞來的口罩和護目鏡,朱標在一旁也是學著張天賜的模樣,帶上防護裝備。
朱元璋大步走進特殊準備的院子,張天賜等人正挨個看著爐子內的煆燒情況,完全沒注意到朱元璋的到來。
“愛卿,研究的怎麽樣了?”朱元璋上前一拍張天賜的肩膀。
隻見張天賜嗷的一聲從地上跳了起來,待轉身看清朱元璋和朱標身上的黃袍衣服之後,才撫著胸口,鬆了一口氣。
“陛下,您快嚇死小臣了。”張天賜說話的聲音都微微顫抖,顯然是被嚇壞了。
“陛下請看,這爐子隻有入料口和出風口,這出風口被我用皮革罩住,便能收集起微臣需要的元素。”
朱元璋看著皮革上微微出現的白色小點,不禁好奇問道:“這就是你需要的元素?”
張天賜點頭:“是的,這白點便是三氧化硫,別看才這麽點,為了避免在高溫下氧化,必須換上另一塊皮革。”
“這三氧化硫用刮刀取下,和水融合,便會變成硫酸,也就是純淨的綠礬油。”
“你上次說,這綠礬油能用來製作增產的神奇肥料,可是真的?”
張天賜皺了皺眉,心想要是不解釋清楚,可能朱元璋很可能不會繼續撥款讓他研究,隻能耐著性子解釋道:“陛下,非是直接將硫酸撒入地中,而是和其他的物質進行反應融合,成為新的物質,如此才能變為可以增產的化肥。”
朱元璋點點頭,雖然沒聽懂,但是卻沒有繼續在原理上問下去,隻是問道:“那什麽時候能做好?”
張天賜看了看自己收集的三氧化硫,又看了看場地中四十個煆燒爐,估算了一下:“要是做出能夠實驗的量,大概一兩天就可以了。”
“雖然有點早,但是也算開春,正好可以播種實驗了。”
朱元璋嗬嗬一笑:“咱連地都給你留好了,你確定四畝地夠用?”
張天賜嗯了一聲:“絕對夠用,四畝地就是用來做對照的,好讓陛下相信,微臣從來沒欺騙過陛下。”
四畝地,一畝地旱、一畝地澇、一畝地正常、一畝地正常加化肥。
有了四畝地的對照組做實驗,張天賜才能心裏有底,說服朱元璋繼續加大投資。
目前大部分的投資,其實都是朱元璋從自己的內帑中出的。
一開始的時候,朱元璋也試著和宋冕,也就是戶部尚書商量投資。
哪知道宋冕當場直接梗著脖子說道:“戶部沒錢,要麽砍了我換個能批錢的,要麽一分錢沒有。”
宋冕這老小子不貪不搶,雖然和胡惟庸走的有些近,但是勝在聽話能幹,大明如今這麽窮,宋冕都能將大明的稅款分配的整整有條,可以說是難能多得的人才。
張天賜雖然不知道宋冕是什麽態度,但是從曆朝曆代的戶部官員來看,這些戶部的人要麽貪,要麽摳,就沒有正常人。
張天賜又沒有那種能張口胡來,舌燦蓮花的口才,所以隻能拿真憑實據,來說服朱元璋和戶部了。
聽到張天賜說幾個月就能實驗出結果,朱元璋雖然不耐煩,但是也明白種地這東西就是這樣,老天爺定了他六個月能種出來,那你就隻能硬等六個月,總不能下旨讓麥子長得快點吧。
如果朱元璋的想法被張天賜知道了,張天賜隻會說“我能”。
不就是生長素嘛,你就甭管結的果多不多,你就說熟的快不快吧。
朱元璋每天還有大量的公務要處理,便先行迴去,而朱標則好奇的留在工部,看著張天賜和一行工人忙忙碌碌。
“愛卿,你是怎麽懂這麽多的?”朱標一直對張天賜是如何懂這麽多,感到十分的好奇。
如果能知道張天賜為何能懂這麽多東西,那是否就說明,【張天賜】是可以複製的?
聽到朱標這麽問,張天賜停下了查看三氧化硫的腳步,迴頭看向朱標。
“太子殿下,一個農村老漢娶不上媳婦,通過這件事您能分析出大明和周邊國家的世界格局嘛?”
張天賜的問題讓朱標一愣,一個農村老漢娶不上媳婦,和大明還有周邊國家有什麽關係?
“這……怕是沒什麽關係……”朱標尬笑一聲,任他想破腦袋也想不出這其中有什麽特殊關係。
張天賜卻笑著搖搖頭:“老漢娶不上媳婦,無非是沒有錢,沒錢無非是沒地或者沒工作,沒有工作無非是當地的經濟不發達,當地經濟不好無非是政府窮,政府窮無非是內有災禍或外有強敵。”
“我大明現在,豈不就是如此?”
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在提煉硫酸的同時,還要同時用土法製作的綠礬油提煉高錳酸鉀。
有了高純度的硫酸,其餘兩種酸也就不在話下。
隻要有了三酸,化工之路便隻剩下一路坦途。
農業,蒸汽,乃至於電力,張天賜都能搞出來。
隻見黃鐵礦的煆燒爐裏劈裏啪啦,另一旁的綠礬油製作高錳酸鉀也是滋滋啦啦。
也不知是誰傳信給朱元璋和朱標,正在實驗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朱元璋居然帶著朱標過來了。
見到朱元璋站在門口,眾人也不敢攔著,可是也不敢讓開。
煉製高錳酸鉀和純淨硫酸的時候,張天賜已經提前提醒他們,會有有毒有害的氣體產生,需要遮掩口鼻,再用玻璃製作的護目鏡防護好眼睛。
朱元璋和朱標二人沒有任何防護,怎麽能讓他們倆進來?
工部尚書趙?,一個老實人,他知道朱元璋十分在意張天賜的奇技淫巧,雖然不明白為啥不直接給張天賜升官,但是既然朱元璋在乎,那他就不能怠慢。
“陛下,殿下。需要帶上護目鏡和口罩才能進入,否則有損龍體啊。”
趙?指了指在內部的工匠、道士和張天賜,隻見他們確實都做好了防護,甚至還配有手套。
朱元璋點點頭,帶上趙?遞來的口罩和護目鏡,朱標在一旁也是學著張天賜的模樣,帶上防護裝備。
朱元璋大步走進特殊準備的院子,張天賜等人正挨個看著爐子內的煆燒情況,完全沒注意到朱元璋的到來。
“愛卿,研究的怎麽樣了?”朱元璋上前一拍張天賜的肩膀。
隻見張天賜嗷的一聲從地上跳了起來,待轉身看清朱元璋和朱標身上的黃袍衣服之後,才撫著胸口,鬆了一口氣。
“陛下,您快嚇死小臣了。”張天賜說話的聲音都微微顫抖,顯然是被嚇壞了。
“陛下請看,這爐子隻有入料口和出風口,這出風口被我用皮革罩住,便能收集起微臣需要的元素。”
朱元璋看著皮革上微微出現的白色小點,不禁好奇問道:“這就是你需要的元素?”
張天賜點頭:“是的,這白點便是三氧化硫,別看才這麽點,為了避免在高溫下氧化,必須換上另一塊皮革。”
“這三氧化硫用刮刀取下,和水融合,便會變成硫酸,也就是純淨的綠礬油。”
“你上次說,這綠礬油能用來製作增產的神奇肥料,可是真的?”
張天賜皺了皺眉,心想要是不解釋清楚,可能朱元璋很可能不會繼續撥款讓他研究,隻能耐著性子解釋道:“陛下,非是直接將硫酸撒入地中,而是和其他的物質進行反應融合,成為新的物質,如此才能變為可以增產的化肥。”
朱元璋點點頭,雖然沒聽懂,但是卻沒有繼續在原理上問下去,隻是問道:“那什麽時候能做好?”
張天賜看了看自己收集的三氧化硫,又看了看場地中四十個煆燒爐,估算了一下:“要是做出能夠實驗的量,大概一兩天就可以了。”
“雖然有點早,但是也算開春,正好可以播種實驗了。”
朱元璋嗬嗬一笑:“咱連地都給你留好了,你確定四畝地夠用?”
張天賜嗯了一聲:“絕對夠用,四畝地就是用來做對照的,好讓陛下相信,微臣從來沒欺騙過陛下。”
四畝地,一畝地旱、一畝地澇、一畝地正常、一畝地正常加化肥。
有了四畝地的對照組做實驗,張天賜才能心裏有底,說服朱元璋繼續加大投資。
目前大部分的投資,其實都是朱元璋從自己的內帑中出的。
一開始的時候,朱元璋也試著和宋冕,也就是戶部尚書商量投資。
哪知道宋冕當場直接梗著脖子說道:“戶部沒錢,要麽砍了我換個能批錢的,要麽一分錢沒有。”
宋冕這老小子不貪不搶,雖然和胡惟庸走的有些近,但是勝在聽話能幹,大明如今這麽窮,宋冕都能將大明的稅款分配的整整有條,可以說是難能多得的人才。
張天賜雖然不知道宋冕是什麽態度,但是從曆朝曆代的戶部官員來看,這些戶部的人要麽貪,要麽摳,就沒有正常人。
張天賜又沒有那種能張口胡來,舌燦蓮花的口才,所以隻能拿真憑實據,來說服朱元璋和戶部了。
聽到張天賜說幾個月就能實驗出結果,朱元璋雖然不耐煩,但是也明白種地這東西就是這樣,老天爺定了他六個月能種出來,那你就隻能硬等六個月,總不能下旨讓麥子長得快點吧。
如果朱元璋的想法被張天賜知道了,張天賜隻會說“我能”。
不就是生長素嘛,你就甭管結的果多不多,你就說熟的快不快吧。
朱元璋每天還有大量的公務要處理,便先行迴去,而朱標則好奇的留在工部,看著張天賜和一行工人忙忙碌碌。
“愛卿,你是怎麽懂這麽多的?”朱標一直對張天賜是如何懂這麽多,感到十分的好奇。
如果能知道張天賜為何能懂這麽多東西,那是否就說明,【張天賜】是可以複製的?
聽到朱標這麽問,張天賜停下了查看三氧化硫的腳步,迴頭看向朱標。
“太子殿下,一個農村老漢娶不上媳婦,通過這件事您能分析出大明和周邊國家的世界格局嘛?”
張天賜的問題讓朱標一愣,一個農村老漢娶不上媳婦,和大明還有周邊國家有什麽關係?
“這……怕是沒什麽關係……”朱標尬笑一聲,任他想破腦袋也想不出這其中有什麽特殊關係。
張天賜卻笑著搖搖頭:“老漢娶不上媳婦,無非是沒有錢,沒錢無非是沒地或者沒工作,沒有工作無非是當地的經濟不發達,當地經濟不好無非是政府窮,政府窮無非是內有災禍或外有強敵。”
“我大明現在,豈不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