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賜一席話驚得朱標一陣驚愕,但是隨即朱標便反應過來,張天賜這明顯屬於先射箭再畫靶子,屬於由果推因,並不算什麽稀罕能力。
朱標剛想反駁,便見到張天賜繼續說道:“當然,這隻是個簡單的比喻,真正重要的並不是結果,而是見微知著,以及思考的這個過程。”
“殿下可曾想過……”張天賜舉起一塊黃鐵礦:“黃鐵礦為何叫黃鐵礦?”
“黃鐵礦是由什麽組成的?為何黃鐵礦沒有變成腳下的泥土,而是獨立團聚成礦?”
“我們腳下的泥土又是什麽組成的?為什麽泥土不能成為礦石?為何石頭沒有價值,石頭內為何沒有鐵銅?”
“殿下思政,自無不可。但若是事事隻看表麵,日後要吃大虧啊。”
被張天賜一通說教,朱標雙手微微握拳:“愛卿,有時候咱覺得,你比咱更適合當這個太子啊。”
朱標一席話,驚得在場眾人紛紛停住手下的動作,全都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張天賜嗬嗬一笑,此時竟然直麵朱標,毫不畏懼:“太子殿下,你認為這天下可有比殿下更聰明的人?”
朱標微微皺眉,點了點頭:“自然有。”
“那太子殿下,這天下的聰明人,可超過兩掌之數?”
朱標思考了片刻,繼續點頭應道:“這是自然,我大明物寶天華,聰明人到處都有,別說是兩掌之數,便是兩百掌也數不清。”
張天賜這是哈哈大笑兩聲,略帶疑惑的語氣反問道:“太子殿下,您剛才親口說,微臣比您更聰明。也是您親口說,聰明人遠超兩百掌。”
“那我就不懂了,太子殿下您這話又是什麽意思?是比您聰明就能當太子?還是聰明人就不能為國前驅?不然就要被殺頭?”
張天賜一席話,講的朱標是啞口無言。
按照張天賜這邏輯,那朝堂上全都是蠢官才是正常的,科舉考核考的也應該是誰更蠢,而不是誰更聰明。
如果朱標因為張天賜比他朱標聰明就謀害張天賜,那隻能說朝堂上百官至少要死一半。
但是朱標本來的目的就是威懾張天賜,剛剛那番話也是在提點張天賜。
而張天賜那一席話,不僅驕傲的證明了自己在某些方麵比朱標聰明,更是讓朱標沒辦法繼續威脅張天賜。
朱標品味著二人剛剛的對話,發現張天賜並沒有引導之意,所做一切不過是見招拆招。
再次看向張天賜佝僂著腰,換著煆燒爐上的皮革,朱標苦笑著搖搖頭。
怪不得父皇一直逼著張天賜娶妻生子,這麽大能耐的一個人,如果真是孤身一人沒有顧慮,哪怕是罷了官,隻在民間張天賜可能都會搞出不小的風浪。
話說另外一頭,劉伯溫雖有封賞的府邸,卻不愛住,更多的時候劉伯溫還是住在應天玄武湖附近。
李善長以為劉伯溫住在賞賜的府邸,找了一圈之後發現劉伯溫住在玄武湖附近的小院子內,隻好又折返迴去。
劉伯溫聽著老仆的匯報,眉頭一挑,心中暗道“李善長?他怎會突然來找我?就不怕陛下心生疑慮?”
朝堂內兩大派係的頭子見麵,這可是足以攪動朝堂政壇的大事。
最近胡惟庸以參政之位,一直排擠著劉伯溫,而胡惟庸能這麽放肆的一大原因,便是其背後站著左相李善長。
這麽一個處處針對自己的老狐狸,他來見自己做什麽?
不過,對方畢竟官職和勢力都要比他劉伯溫更高,若是推脫不見,朝堂之上不知又要多生多少事端。
在沒有邁入政壇之前,你想拒絕誰就能拒絕誰。在邁入政壇之後,便是你多看一眼,多睡一會,都會是政敵針對你下手的借口。
叫老仆將李善長迎進來,劉伯溫則準備著鬆針茶。
鬆針茶味苦油大,迴味也是帶著鬆香的苦澀味,喝慣了龍井的李善長,一定喝不慣這鬆針茶。
剛剛備好茶葉,劉伯溫便看到李善長一改平日陰狠善妒的模樣,反而露出一點點正大光明的意思。
“伯溫真是好雅致,賞湖景,飲鬆茶,可是有什麽頓悟?”
劉伯溫臉上笑嘻嘻,心裏媽賣批:“百室兄言重了,快請坐,一起品茶。”
李善長拿起自己最討厭喝的鬆針茶,以往他討厭此茶,一是這毫不掩飾的苦味,二是當年剛和劉伯溫認識的時候,每次劉伯溫都給自己上這種茶。
看著杯內黃綠色的茶湯,李善長輕抿一口,還是和以前一樣的苦,不過感覺卻和以前大不一樣。
李善長看著劉伯溫一副無所謂的表情,心底暗笑,大家都是魚,聰明的魚也怕釣者下網。
你劉伯溫清高,一邊吃著釣者撒的餌料,又不想貢獻童男童女,恐怕日後朱元璋下手的不是他李善長,而是你劉伯溫!
“伯溫兄,不知你可聽過一個名叫張天賜的年輕人?”
劉伯溫皺了皺眉,思索片刻後緩緩點頭:“自然知道,軍器局的九品大使,聽聞深得陛下喜愛,常常會被陛下召入宮中商談秘事。”
李善長捋了捋自己的胡子,神神秘秘的靠近劉伯溫:“我和那張天賜偶然在玄武湖邊相遇,和他聊了一些……”
“關於釣魚的事……”
接著,李善長將自己和張天賜的對話,大致講給劉伯溫。
劉伯溫起初聽的一臉疑惑,隨後越聽越越覺得不對勁。
到最後劉伯溫更是渾身顫抖,暗道一聲:“原來如此…”
沒人知道劉伯溫想到了什麽,當時李善長講完之後,便起身離開。
皇宮中禦書房內,朱元璋笑著看著拱衛司的密報。
“嗬嗬,希望百室和伯溫不要犯蠢,不然我隻能動刀子了。”
“這小子在家閑扯,叫錯拱衛司名字為錦衣衛?”
“倒是好名字,不過若是拱衛司改製,怎麽也要等咱集天下大權之後。”
如此平平淡淡過了三天,一日中午,工部響起震天的歡唿聲。
“成了!硫酸成了!高錳酸鉀也成了!”
“我踏馬真是個天才,哈哈哈哈!”
朱標剛想反駁,便見到張天賜繼續說道:“當然,這隻是個簡單的比喻,真正重要的並不是結果,而是見微知著,以及思考的這個過程。”
“殿下可曾想過……”張天賜舉起一塊黃鐵礦:“黃鐵礦為何叫黃鐵礦?”
“黃鐵礦是由什麽組成的?為何黃鐵礦沒有變成腳下的泥土,而是獨立團聚成礦?”
“我們腳下的泥土又是什麽組成的?為什麽泥土不能成為礦石?為何石頭沒有價值,石頭內為何沒有鐵銅?”
“殿下思政,自無不可。但若是事事隻看表麵,日後要吃大虧啊。”
被張天賜一通說教,朱標雙手微微握拳:“愛卿,有時候咱覺得,你比咱更適合當這個太子啊。”
朱標一席話,驚得在場眾人紛紛停住手下的動作,全都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張天賜嗬嗬一笑,此時竟然直麵朱標,毫不畏懼:“太子殿下,你認為這天下可有比殿下更聰明的人?”
朱標微微皺眉,點了點頭:“自然有。”
“那太子殿下,這天下的聰明人,可超過兩掌之數?”
朱標思考了片刻,繼續點頭應道:“這是自然,我大明物寶天華,聰明人到處都有,別說是兩掌之數,便是兩百掌也數不清。”
張天賜這是哈哈大笑兩聲,略帶疑惑的語氣反問道:“太子殿下,您剛才親口說,微臣比您更聰明。也是您親口說,聰明人遠超兩百掌。”
“那我就不懂了,太子殿下您這話又是什麽意思?是比您聰明就能當太子?還是聰明人就不能為國前驅?不然就要被殺頭?”
張天賜一席話,講的朱標是啞口無言。
按照張天賜這邏輯,那朝堂上全都是蠢官才是正常的,科舉考核考的也應該是誰更蠢,而不是誰更聰明。
如果朱標因為張天賜比他朱標聰明就謀害張天賜,那隻能說朝堂上百官至少要死一半。
但是朱標本來的目的就是威懾張天賜,剛剛那番話也是在提點張天賜。
而張天賜那一席話,不僅驕傲的證明了自己在某些方麵比朱標聰明,更是讓朱標沒辦法繼續威脅張天賜。
朱標品味著二人剛剛的對話,發現張天賜並沒有引導之意,所做一切不過是見招拆招。
再次看向張天賜佝僂著腰,換著煆燒爐上的皮革,朱標苦笑著搖搖頭。
怪不得父皇一直逼著張天賜娶妻生子,這麽大能耐的一個人,如果真是孤身一人沒有顧慮,哪怕是罷了官,隻在民間張天賜可能都會搞出不小的風浪。
話說另外一頭,劉伯溫雖有封賞的府邸,卻不愛住,更多的時候劉伯溫還是住在應天玄武湖附近。
李善長以為劉伯溫住在賞賜的府邸,找了一圈之後發現劉伯溫住在玄武湖附近的小院子內,隻好又折返迴去。
劉伯溫聽著老仆的匯報,眉頭一挑,心中暗道“李善長?他怎會突然來找我?就不怕陛下心生疑慮?”
朝堂內兩大派係的頭子見麵,這可是足以攪動朝堂政壇的大事。
最近胡惟庸以參政之位,一直排擠著劉伯溫,而胡惟庸能這麽放肆的一大原因,便是其背後站著左相李善長。
這麽一個處處針對自己的老狐狸,他來見自己做什麽?
不過,對方畢竟官職和勢力都要比他劉伯溫更高,若是推脫不見,朝堂之上不知又要多生多少事端。
在沒有邁入政壇之前,你想拒絕誰就能拒絕誰。在邁入政壇之後,便是你多看一眼,多睡一會,都會是政敵針對你下手的借口。
叫老仆將李善長迎進來,劉伯溫則準備著鬆針茶。
鬆針茶味苦油大,迴味也是帶著鬆香的苦澀味,喝慣了龍井的李善長,一定喝不慣這鬆針茶。
剛剛備好茶葉,劉伯溫便看到李善長一改平日陰狠善妒的模樣,反而露出一點點正大光明的意思。
“伯溫真是好雅致,賞湖景,飲鬆茶,可是有什麽頓悟?”
劉伯溫臉上笑嘻嘻,心裏媽賣批:“百室兄言重了,快請坐,一起品茶。”
李善長拿起自己最討厭喝的鬆針茶,以往他討厭此茶,一是這毫不掩飾的苦味,二是當年剛和劉伯溫認識的時候,每次劉伯溫都給自己上這種茶。
看著杯內黃綠色的茶湯,李善長輕抿一口,還是和以前一樣的苦,不過感覺卻和以前大不一樣。
李善長看著劉伯溫一副無所謂的表情,心底暗笑,大家都是魚,聰明的魚也怕釣者下網。
你劉伯溫清高,一邊吃著釣者撒的餌料,又不想貢獻童男童女,恐怕日後朱元璋下手的不是他李善長,而是你劉伯溫!
“伯溫兄,不知你可聽過一個名叫張天賜的年輕人?”
劉伯溫皺了皺眉,思索片刻後緩緩點頭:“自然知道,軍器局的九品大使,聽聞深得陛下喜愛,常常會被陛下召入宮中商談秘事。”
李善長捋了捋自己的胡子,神神秘秘的靠近劉伯溫:“我和那張天賜偶然在玄武湖邊相遇,和他聊了一些……”
“關於釣魚的事……”
接著,李善長將自己和張天賜的對話,大致講給劉伯溫。
劉伯溫起初聽的一臉疑惑,隨後越聽越越覺得不對勁。
到最後劉伯溫更是渾身顫抖,暗道一聲:“原來如此…”
沒人知道劉伯溫想到了什麽,當時李善長講完之後,便起身離開。
皇宮中禦書房內,朱元璋笑著看著拱衛司的密報。
“嗬嗬,希望百室和伯溫不要犯蠢,不然我隻能動刀子了。”
“這小子在家閑扯,叫錯拱衛司名字為錦衣衛?”
“倒是好名字,不過若是拱衛司改製,怎麽也要等咱集天下大權之後。”
如此平平淡淡過了三天,一日中午,工部響起震天的歡唿聲。
“成了!硫酸成了!高錳酸鉀也成了!”
“我踏馬真是個天才,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