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晚橋發現家裏的菜色,跟昨天的一模一樣。
為了保證寧司遠的身體,她定製了食譜,每天的飯菜都是不一樣的。
下人們肯定不會突然更改食譜,定是其中有什麽緣由,她便招來采買的大娘子。
大娘子道:“京師戒嚴,所有人不得外出,違令者,立斬。”
寧晚橋神經突然緊繃,難道皇上動手了?
大娘子又道:“今早我們打開家門,準備去采買,發現每一個巷口密密麻麻站滿佩刀士兵,小卒挨家挨戶通知家主不能出門。少爺和姨娘起得早,便讓我們廚房的繼續把昨日剩的菜煮了。”
如今,家家關門閉戶,繁華的京都仿佛成了一座空城。
—
阮穆屹前幾日迴了鎮北王府,便被關在府中。
若是鎮北王妃關他,他直接出府便是。
隻是自己的父親突然從邊疆迴來,與他久別對飲,沒成想父親趁他喝醉之際,把他抬進密室關著了。
如今他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康盛端了飯菜過來給他,他便讓康盛想辦法幫他逃出去,到底是因為什麽事情,父王要關他?
康盛隔著門道:“世子,如今外麵到處封路,不允許人出門,違者死。”
阮穆屹警覺起來,道:“外麵發生了什麽事?”
康盛道:“聽說榮家出事了。”
阮穆屹急問:“太子呢?太子可有什麽事?”
康盛道:“沒有人知道太子的情況。”
阮穆屹即便不知道政治,耳濡目染,也知道太子兇多吉少。
父王把他關在家中,定是太子有事了,害怕自己衝進宮中救太子,所以把自己關在了家裏。
“康盛,你去外麵替我看看。”
康盛得了命令,翻出牆頭,偷偷溜出府,混在衛隊中。
經過裴國公府私人巷的時候,康盛目瞪口呆。
裴國公府大門口掛著白布,禁衛軍裏三層外三層,守衛森嚴,一隻鳥兒也進出不得。
囚車停在裴國公府大門前,皇上的親衛隊如魑魅衝進裴國公府,生拉硬拽地把榮家男人帶出來。
他們被押上囚車,車輪滾動聲,漸漸遠去。
昨天還在朝堂上唿風喚雨的榮氏族人,轉眼間成了階下囚,披頭散發,狼狽至極,哆哆嗦嗦。
康盛又來到春上原,掌櫃的跟幾個小廝坐在二樓,屋裏氣氛壓抑。
掌櫃地說:“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太子的消息了。”
康盛道:“世子也被鎮北王關在府中,出不來。”
掌櫃地道:“太子曾經說過,若是他不出現,便讓我們按兵不動,照常營生。”
康盛道:“宮裏不知道是什麽情形,皇後和太後那邊呢?”
掌櫃地道:“太子交代,無論如何,都不能跟別人聯係。你好好待在鎮北王府裏,守著世子,莫要讓人毒害世子。”
康盛道:“裴國公犯了何罪?”
掌櫃道,“有人密告榮氏一族禍亂朝綱,企圖謀反,皇上下令,拘捕榮氏一族。男丁,削官,去職,除名,流放。女眷沒入掖庭。”
康盛又混著夜色,翻進了鎮北王府。
太子說過,世子性直,不能與世子說太多,否則世子會不顧後果,衝進宮裏。
康盛便掐頭去尾地道:“迴世子,榮家倒了,太子讓我們按兵不動。”
阮穆屹道:“太子沒有事?”
康盛道:“太子還在東宮。沒有事。”
阮穆屹道:“你看本世子像個傻子嗎?”
康盛立即下跪,道:“屬下不敢。”
阮穆屹道:“你說實話,太子到底怎麽了?”
康盛道:“沒有人知道太子的消息。”
阮穆屹尋思著,道:“定是被皇上軟禁起來了。”
若是皇上清算完榮家了,再不把太子放出來,他定要到宮裏求情。
—
京師戒嚴,所有人都不能出門。
安氏原先想去寧宅,如今也擱置了好幾天。
衛明耀已經半個多月不在府中,她大概也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而衛明渝為了維持京師秩序,也暫時把跟寧晚橋的事情擱置了。
隻能等榮家的事過去了,再讓大嫂去寧宅同寧晚橋說一說他的心意。
他願意同她一個人,廝守終生。
陳國公連著幾日也都在外麵,今日終於把手頭的事情忙完,趁著街道上的守衛沒有那麽森嚴了,便騎馬迴府中。
太夫人知道發生大事了,這幾日睡不著覺,吃不下飯,便招他來問:“宮裏是個什麽情況?”
陳國公道:“母親,榮家出事了。族人已經全部發配邊疆。明耀正在打掃最後的尾巴。”
夫人們大驚失色。
安氏聽了,不免擔心起自己的夫君。
太夫人歎道:“太子是不是要被圈禁?”
陳國公道:“聽說太子的腿斷了。隻是聽說。早前一個月,我們這些大臣,已經見不到太子的身影了。”
太夫人心中堵著一口濁氣,無論如何,作為皇家人的她,都不願意看到任何一個侄兒受傷。
太夫人歎息道:“榮家倒了,想必皇後也會被打入冷宮。太子那邊沒有個確切的消息。若他腿真是斷了,這個時候肯定孤立無援。即便是婚事,也不會有人肯把女兒嫁給一個被圈禁的皇子。我作為他的姑祖母,實在不忍心看他受這樣的苦。”
所有人都認真聽著太夫人說話,越是往後聽,心中便越懸浮。
太夫人難道是要給太子送去衛家的姑娘?
太夫人道:“若是有個人陪他,想必他也不會那麽難熬。”
陳國公自然不會忤逆太夫人的話,其他人也不敢有意見,但是送哪位姑娘去呢?
大家的女兒,都是自家的寶貝,根本不忍心送女兒進宮陪一個隨時要被廢掉的太子。
太夫人道:“這件事也急不得,等解除禁令了,我便進宮去,同皇上說一說。”
為了保證寧司遠的身體,她定製了食譜,每天的飯菜都是不一樣的。
下人們肯定不會突然更改食譜,定是其中有什麽緣由,她便招來采買的大娘子。
大娘子道:“京師戒嚴,所有人不得外出,違令者,立斬。”
寧晚橋神經突然緊繃,難道皇上動手了?
大娘子又道:“今早我們打開家門,準備去采買,發現每一個巷口密密麻麻站滿佩刀士兵,小卒挨家挨戶通知家主不能出門。少爺和姨娘起得早,便讓我們廚房的繼續把昨日剩的菜煮了。”
如今,家家關門閉戶,繁華的京都仿佛成了一座空城。
—
阮穆屹前幾日迴了鎮北王府,便被關在府中。
若是鎮北王妃關他,他直接出府便是。
隻是自己的父親突然從邊疆迴來,與他久別對飲,沒成想父親趁他喝醉之際,把他抬進密室關著了。
如今他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康盛端了飯菜過來給他,他便讓康盛想辦法幫他逃出去,到底是因為什麽事情,父王要關他?
康盛隔著門道:“世子,如今外麵到處封路,不允許人出門,違者死。”
阮穆屹警覺起來,道:“外麵發生了什麽事?”
康盛道:“聽說榮家出事了。”
阮穆屹急問:“太子呢?太子可有什麽事?”
康盛道:“沒有人知道太子的情況。”
阮穆屹即便不知道政治,耳濡目染,也知道太子兇多吉少。
父王把他關在家中,定是太子有事了,害怕自己衝進宮中救太子,所以把自己關在了家裏。
“康盛,你去外麵替我看看。”
康盛得了命令,翻出牆頭,偷偷溜出府,混在衛隊中。
經過裴國公府私人巷的時候,康盛目瞪口呆。
裴國公府大門口掛著白布,禁衛軍裏三層外三層,守衛森嚴,一隻鳥兒也進出不得。
囚車停在裴國公府大門前,皇上的親衛隊如魑魅衝進裴國公府,生拉硬拽地把榮家男人帶出來。
他們被押上囚車,車輪滾動聲,漸漸遠去。
昨天還在朝堂上唿風喚雨的榮氏族人,轉眼間成了階下囚,披頭散發,狼狽至極,哆哆嗦嗦。
康盛又來到春上原,掌櫃的跟幾個小廝坐在二樓,屋裏氣氛壓抑。
掌櫃地說:“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太子的消息了。”
康盛道:“世子也被鎮北王關在府中,出不來。”
掌櫃地道:“太子曾經說過,若是他不出現,便讓我們按兵不動,照常營生。”
康盛道:“宮裏不知道是什麽情形,皇後和太後那邊呢?”
掌櫃地道:“太子交代,無論如何,都不能跟別人聯係。你好好待在鎮北王府裏,守著世子,莫要讓人毒害世子。”
康盛道:“裴國公犯了何罪?”
掌櫃道,“有人密告榮氏一族禍亂朝綱,企圖謀反,皇上下令,拘捕榮氏一族。男丁,削官,去職,除名,流放。女眷沒入掖庭。”
康盛又混著夜色,翻進了鎮北王府。
太子說過,世子性直,不能與世子說太多,否則世子會不顧後果,衝進宮裏。
康盛便掐頭去尾地道:“迴世子,榮家倒了,太子讓我們按兵不動。”
阮穆屹道:“太子沒有事?”
康盛道:“太子還在東宮。沒有事。”
阮穆屹道:“你看本世子像個傻子嗎?”
康盛立即下跪,道:“屬下不敢。”
阮穆屹道:“你說實話,太子到底怎麽了?”
康盛道:“沒有人知道太子的消息。”
阮穆屹尋思著,道:“定是被皇上軟禁起來了。”
若是皇上清算完榮家了,再不把太子放出來,他定要到宮裏求情。
—
京師戒嚴,所有人都不能出門。
安氏原先想去寧宅,如今也擱置了好幾天。
衛明耀已經半個多月不在府中,她大概也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而衛明渝為了維持京師秩序,也暫時把跟寧晚橋的事情擱置了。
隻能等榮家的事過去了,再讓大嫂去寧宅同寧晚橋說一說他的心意。
他願意同她一個人,廝守終生。
陳國公連著幾日也都在外麵,今日終於把手頭的事情忙完,趁著街道上的守衛沒有那麽森嚴了,便騎馬迴府中。
太夫人知道發生大事了,這幾日睡不著覺,吃不下飯,便招他來問:“宮裏是個什麽情況?”
陳國公道:“母親,榮家出事了。族人已經全部發配邊疆。明耀正在打掃最後的尾巴。”
夫人們大驚失色。
安氏聽了,不免擔心起自己的夫君。
太夫人歎道:“太子是不是要被圈禁?”
陳國公道:“聽說太子的腿斷了。隻是聽說。早前一個月,我們這些大臣,已經見不到太子的身影了。”
太夫人心中堵著一口濁氣,無論如何,作為皇家人的她,都不願意看到任何一個侄兒受傷。
太夫人歎息道:“榮家倒了,想必皇後也會被打入冷宮。太子那邊沒有個確切的消息。若他腿真是斷了,這個時候肯定孤立無援。即便是婚事,也不會有人肯把女兒嫁給一個被圈禁的皇子。我作為他的姑祖母,實在不忍心看他受這樣的苦。”
所有人都認真聽著太夫人說話,越是往後聽,心中便越懸浮。
太夫人難道是要給太子送去衛家的姑娘?
太夫人道:“若是有個人陪他,想必他也不會那麽難熬。”
陳國公自然不會忤逆太夫人的話,其他人也不敢有意見,但是送哪位姑娘去呢?
大家的女兒,都是自家的寶貝,根本不忍心送女兒進宮陪一個隨時要被廢掉的太子。
太夫人道:“這件事也急不得,等解除禁令了,我便進宮去,同皇上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