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高校老師來說,在職讀博的情況是非常普遍的。當初我是以碩士身份進來鬆田大學的,這實在屬於運氣好,因為交通運輸這個專業的博士比較少。當年教育部鼓勵高校擴招的政策下來後,很多學校為了多招生,獲得更多的教育資源,就拚命地申報新專業,才一兩個專業老師就敢辦專業,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學水平更是堪憂。當年我來鬆田大學工作時,這裏正經學交通運輸專業出身的老師才一個,第一屆學生上到大三了,很多專業課還沒有上,現有師資連基本的專業課都無法完成,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招了我們三個新老師進來,而且三個新老師都是剛出校門的碩士。


    但是工作以後,發現很多地方都不適應,完成日常教學對我來說都是一個挑戰。常言道,你要給學生一碗水,你就要有一桶水。我發現我的知識儲備和教學經驗都嚴重的不足。我記得我第一次站上講台時才24歲,台下的學生也大多小我一兩歲。我上學上的早,又一直沒有離開過校園,一口氣讀到碩士。出校園又進校園,社會經驗也嚴重不足。初次升上講台時,其實是鬧出了很多笑話的。當年我是沒有經過助教製鍛煉就直接走上講台的,根據就不知道課該怎麽上,教學質量也是嚴重的不理想。記得小時候,大學老師在我眼裏一個多麽莊重神聖,多麽值得人尊重的職業啊。是才高八鬥,學富五車,知識淵博的代表。可我自己初上講台上時,簡直可以用一踏糊塗來形象。


    記得第一次走到講台時,我完全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從來沒有教學經驗的我,完全不知道怎麽開口講課。大多時候都是在念課本,或者對著幻燈片念。不敢看台下學生的表情,覺得自己就像是晾在講台上的一隻猴子,在大庭廣眾之下一直出醜,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幸虧台下的單純善良的學生們寬宏大量地包容了我。


    交通運輸學科是個應用型的學科,而我一直沒有在生產單位工作過,讀研期間也沒有接觸過什麽科研項目,這就導致了我隻會照本宣科,不會結合實際生產應用情況。有時候真羨慕那些教公共課或者純理論課老師,那都是經典課程,教學材料都很豐富,而且很多人不怎麽變化,隻要用心備課,多上幾次,基本都能上好。而應用型的專業呢,就必須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才講得好課。這也是為什麽現在很多職業院校,喜歡招聘和培養“雙師”型教師,即具有工程師、工藝師等技術職務的人員,又取得教師資格的人員,這樣就能在教學上很好地將理論和實踐結合,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為了補上缺少生產實踐這個環節,我也是經常利用各種機會,去企業調研,向經驗豐富的管理者學習,還有就是經常參加一些行業會議,向企業同行學習。這樣一點一點地積累,自己的生產實踐經驗。但是這樣還是比較零散,要想全方位係統化地積累行業經驗,成為一名真正的專家,還是要大量地參與科研項目。鬆田大學是一所二本院校,平台和資源都有限。在職讀博士,其實也是想找一個大一點的平台,認識一些牛的導師,借助牛導師的平台和資源,來提高自己。而且如果牛導師肯幫忙的話,將來在申請科研項目和實際生產項目方麵,都會有更多的機會。


    廣州也有幾所很好的高校,本來我是打算就在廣州讀博士的,跟著本地的牛導師,再認識一些本地的師兄弟,進入本地的學術圈子,掌握更多的資源和人脈。可惜事與願為,我考了兩次本地某985高校的博士,均沒有考上,原因有兩個,一是分數沒有上線。二是雖然分數上線了,學校錄取名額有限,我沒有熟人介紹,所以最終敗北。兩次失敗之後,我就沒有再考本地學校了,我重新考迴了母校秦山交大。考上了容易多了,但是畢業就成了問題。導師隔得山長水遠的,而且導師的研究方向自己又無法進入,畢業幾乎全部得靠自己。就是畢業了,想借助導師的平台和資源在學術上進一發展,估計也是奢望。如果還有選擇,我真願意再考第三次,考本地的學校,跟本地的導師,這樣長遠來講,肯定是更好的。


    雖然名義上我已經是博士入學了,也有人叫王博士。可是,我內心依然有點虛,我感覺自己的學術水平進步很慢,幾乎是停滯不前。博士論文要求有一定程度的創新,這種創新是在國內外研究現狀上的創新。我英語不好,英文文獻基本沒怎麽看,隻看中文文獻,甚至很多中文文獻都很難看懂,因為我數學不好。


    我原來的計劃全部泡湯了,跟牛導師,找大平台,都成了幻想,弄了一圈,還是自己在這裏瞎折騰,一篇高水平的文章都發不出來。


    我開始有點沮喪,不知道這個博士該怎麽讀下去。


    沒有博士學位,雖然說不會影響到教學,不會不讓你上課,可是科研上確實會差一大截呢。大量的科研項目申請說明裏,有明文要求,具有博士學位才能申請。有些科研項目哪怕沒有學位要求,別人有博士學位的去申請,和你碩士去申請,你中的概率也是很低的。而沒有科研項目,評職稱基本無望。在高校評不上職稱,就談不上職業發展。中級職稱永遠停留在底層,隻能搞搞教學。連專家的名號都稱不上,甚至連專家評審會無法參加。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研究生指導,都沒你的份,你還談什麽發展呢。。


    此外,對於有行政崗位的教師來說,學曆也是非常的重要。我們博士班有個在職讀博的同學馬教授,人家是一所西京一所二本學校的教務處副處長,已經評上正高職稱了,還要來讀博。為什麽呢,為了後麵行政級別的繼續提高呀。


    博士學位,對於高校教師來講,實在是太重要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博士班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家hliYS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家hliYSS並收藏博士班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