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大學是重科研輕教學的。這和中學剛好反過來。中學重教學則因為高中畢業的目的是為了高考,高考隻看分數,而分數和教學緊密相關,所以中學最重教學。而大學的分數相對沒有那麽重要,為什麽呢?因為我國的大學難進但是好畢業。大學畢業無需參加全國統考,隻要修完相應的學分,都能畢業。這樣下來,教學就相對放鬆了些。


    以我自己的求學過程,當年戰勝千軍萬馬,擠過獨木橋,好不容易考上秦山交大時,本來是滿心歡喜,對大學的學習生活充滿了期望的。可是一學期學下來,期望漸漸換成了失望,大學教育怎麽會是這樣子的呢?


    本科到碩士,七年的學習過程,學得一點都不紮實。本科四科,大三下學期才開始上專業課,而且專業課數量也少,實踐鍛煉的機會更少,隻是死記硬背應付一下考試罷了。碩士研究生課程也相對較少,如果導師沒有安排做項目,空閑的時間很多,而最後的畢業論文幾乎都是自己摸索著寫的,因為碩士畢業對論文水平要求不高,一般都能畢業。


    另外,高校重科研輕教學呢,也和高校的考核體製有關。


    一篇核心論文的工作量幾乎可以抵一門課的工作量。上一門課多累,要備課要講課要改試卷,還要接受教學檢查,教學評價,非常的麻煩。而且評職稱的時候,科研成果占的份量也重於教學成果。教學的評價手段有限,完成多少多少工作量就可以。教學水平的高低,評價起來沒那麽好評,而因為教學成果方麵獎項也相對較少。而科研就容易多了,論文等級、論文數量看一看,數一數一目了然。科研項目的級別和經費也很好統計。科技獎更加好分別。


    所以,教學水平高低對於評職稱的影響極小。


    這是整個中國的高校風氣,很多高校有個不成文的潛在文化,能少上課就少上課,混得好資曆深的老師課都很少。受了不良風氣的影響,很長一段時間,我對教學工作是能混就混的,因為時識務者為俊傑,我也看懂了高校重科研輕教學的遊戲規則。


    我把重點放在科研上,希望騰更多的時候來做項目、讀論文寫論文,以獲得更多的學術成果。對於備課、講課、試題,則是能混就混,反正考核也不那麽重要。我的這種不良態度,也導致了學生同樣的不良態度。發現我不愛點名,平時成績看得不重時,學生開始大麵積的曠課,有時候隻有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人來上課。我也懶得管,反正我的工作量和課時費不會因曠課的人多而減少。有時我甚至有一種扭曲的心態,人少點還好,我講課聲音還不用那麽大,那麽費勁。考試時把題目出容易點,再在考前提前透露一下考試重點,盡量保證全體學生們都通過,自己閱卷也輕鬆些。我的內心裏打著這樣的如意算盤。


    交通運輸的很多專業課偏管理類,技術性不那麽強。由於我自己數學也不好,所以我在講課時會有意地少講公式和計算,多講點空洞的大話,甚至講不少題外的話,目的是混完四十五分鍾一節課。所以,我上的很多課,幾乎都是人們常說的“水課”。


    其實我也是受本科時的某老師的影響。記得當年讀本科時,某老師每次上課講不到十分鍾就離題萬裏,天南海北地亂侃,什麽中西方文化、國際形勢,甚至一些個人的家長裏短都要扯。不愛學習的學生聽得到是津津有味,覺得時間過得很快。想認真學習的學生呢則非常反感,為了不浪費時間,上他的課還要帶多一本別的書。這樣的老師,實在是誤人子弟,害人不淺。學生們好不容易考上大學,又花錢來上大學,是想來多學點東西的,提高知識技能的,而不是來聽你吹牛的。天天上“水課”的老師,對得起你的教師身份和你拿工資嗎?


    我對教學的敷衍塞責,最終換來了相應的惡報。學生對我的教學評分非常的低,有的學生甚至直接給評0分。甚至有的學生匿名留言到:“別做老師了,建議另謀高就。”可見我在這名學生心中留下了多麽惡劣的印象。由於教學評分過低,我成了學校教學督導嚴重觀察的對象。經常有教學督導突擊來聽我的課,有學校層麵的,也有學院層麵,雖然他們說話都很和氣,並沒有直接批評指正,但這樣的陣勢著實我嚇出一身冷汗,我也開始不敢那麽懈怠教學了。


    我開始深深地懺悔,我自作聰明,投機取巧,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我開始痛改前非,開始重視備課,注重加入更多的案例。上課時注重學生的反饋,還經常詢問和聽取學生的意見,以不斷調整教學方式。此外,還積極主動地去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教學培訓,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有次聽省級教學名師莊平教授的課,讓我受益很深,也徹底顛覆了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認識。莊平教授評上教授好多年了,但她常年一直堅持在教學一線,不光給本科生上多門主幹專業課,她還主動開設了一門公選課。她的教學評分常年穩定在全校的前三名,各類教學獎項拿到手軟,還聽說她開的那門公選課很難搶得到,選課名額經常在“30秒內被搶光”。她的課堂很少點名,但是學生幾乎不曠課,上她的課常常是翹首以待、如饑似渴。這樣一位神奇的人物,個子竟然非常的嬌小,和她的名氣似乎很不對應。


    那天,她跟我們分享了她的教育感悟,她說:“我從小就想當老師,把當老師作為我的理想職業。初中畢業考中等師範,想當小學老師,結果由於身高原因被拒絕錄取。後來高中畢業考上了師範大學,想當個中學老師,找工作時還是在為身高原因被拒絕。我還是不死心,就想當個大學老師,就讀了研究生,一直讀到博士畢業。畢業後就進了大學當老師。


    讓我20多年我一直堅守在本科教育一線,我並不覺得累,不上課我反而閑得慌。我希望能把知識更好地傳遞給學生,希望能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很多老師抱怨學生不愛學,其實是我們老師要做轉變,要積極探索教學教育方法,如何以學生為中心,以人才培養為己任。


    此外,當老師除了要掌握好專業知識以外,提升自身修養同樣很重要,對學生教育和個人修養提升緊密結合。以前我當班主任時,非常關心學業進步和身心健康發展。有的學生經常曠課,我去網吧裏把他找出來。帶迴家裏,親自做飯給他吃。後來那學生看我每天坐地鐵上下班,說將來要給我買輛汽車。我從來都是用平等心,平等地和學生交流,與學生結下長久的友誼。每年都時不時有往屆的畢業生來學校看我。


    教師是一個用愛相伴的奮鬥曆程。作為一名大學教師,應時刻銘記肩負的教書育人責任,真正熱愛這個職業,用真摯的愛心換取學生的認可。同時,還要能夠在不斷地研究、不斷地投入、不斷付出艱辛的同時獲得自身的愉悅並沉澱個人的魅力。”。


    莊老師的話,讓我開始明白,教師這個職業不是一個普通的職業,更不是一個隻談賺錢的職業,當老師不應該以追逐個人名和利為目的,而是為了培養更多的英才。


    教師是個良心活兒。你用心和不用心,課時費是一樣的,班主任津貼是一樣的。可是,你用心不用心,內心的充盈感和幸福感是不一樣的。唯有發自內心地去熱愛這個職業,想方設法地去幫助學生成才,才能當好一個老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博士班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家hliYS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家hliYSS並收藏博士班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