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門公共課是科學哲學與馬克思主義,這種課,一聽名字就知道不會太好玩。高校要把控學生正確的政治導向,博士生也不例外,所以沒去之前我大概知道這課是做什麽的,無非就是想控製人的政治思想罷了。所以,開學後很長時間裏,我就一直沒去。後來聽人說上課的老師經常點名,想想還是去個一兩次,看看是什麽樣子也好,萬一將來交作業什麽的也知道寫點啥。
去了才知道,上課的居然是個年輕的美女—小俞老師。俞美女的造型通常是淺色的毛線帽,緊腿毛褲和高跟的皮鞭,頭發是燙過的,臉上畫有淡淡的彩妝,渾身上下都是潮女的打扮。圓圓的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說實話,可能因為年齡的原因吧,我第一眼看去沒有什麽好感,這麽年輕,來給我們講政治課,怕會是照本宣科吧。以前本科時我就見識過一個年輕女子講***思想概論,她每次上課都愛雙手八字叉在講台上,整個人身軀前傾著,不管台下是不是睡成了一片。台上的她臉上總是一副莊嚴肅穆,視死如歸的表情,“偉大的***思想,在指導中國民主革命的過程中……..”如果不是那女的還穿了件時尚潮流點的紗裙,我真以為走進了六十年呢。
此課沒有教材,所以幻燈片是俞美女自己設計整理的內容,聽了半堂課,發現這課離政治還有點遠的,講的是一些科學技術、哲學之類的東西。說實話,我讀了這麽多年書,出曾寫過一些東西,可對於哲學我幾乎是一竅不通。課雖然基本聽不太懂,可思想卻似乎打開了另一扇本,隻是那門裏的路徑太深遠太糊塗,我踩不進去。對於想不清楚的問題,我通常的選擇是迴避,或者混過去,在歲月裏長河裏,慢慢忘記,不知這是不是自己思想境界老是無法提高的原因
俞美女喜歡在課上玩些課堂討論,這招我倒是不太討厭的,思想碰撞交流嘛,也許出一些火花呢。
她經常丟出一些哲學上的經典名言來讓大家討論,什麽“人類一思想,上帝就笑了”“我思故我在”,問大家對這些話的理解。
“我在思考,證陰了我的存在。人因為有思想而存在”有人說。
“我思,這已經有了一個’我’。說陰我已經存在了。”有人說。
“當我開始思考的時候,我可能懷疑一切東西,但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我已經存在了,不存在怎麽思考呢?”有人說。
更搞笑的在後麵:“我思故我在,我不思故我不在,這就是個動作行為而已,思考是一種行為,證陰人有這種行為能力,就像“我結婚故我在,我不結婚故我不在。”全場一片哈哈,我們這些沒結婚的,難道連存在的意義都沒有了嗎
我曾一度懷疑上課的俞美女能不能鎮得住這麽多博士生,這裏有不少可以年齡比她還大的啊,甚至不乏副教授什麽的。
不過我發現她上課確實是很用心的,而且內容絕對沒有照本宣科。而且是在給我們做一些哲學普及的東西。聽說她曾是交大青年教師授課比賽一等獎獲得者,真是青年教師中的佼佼者,要不然怎麽人被安排來給博士班上課呢?
交大是一所工科為主,軌道交通為主要特色的學校,是國內最早的也是實力最強的鐵路院校。學校的大部分學科都是圍繞著軌道交通來建設的,土木學院做軌道建設、電氣學院做軌道電氣化、機械學院做機車車輛製造、計算機學院做鐵路信息化、交通運輸學院搞運輸管理。主要的幾大學院都是圍繞鐵路係統來設計的,為鐵路生產服務。早期叫鐵道學院,後來改為交通大學。早期圍繞鐵路辦專業,後來有了地鐵輕軌等以後,就擴展為圍繞軌道交通專業。
文科在交大是弱勢專業,這是曆史原因造成的。重技術輕人文,這也是很多科院校的通病。工科院校的學生強調技術的學習,卻容易忽視了人文知識的學習,人文精神的培養,這其實是不合理的。有人評價交大的曆史說,培養了那麽多工程師,卻很少培養出領導,這和交大文科建設較弱有關。甚至導致了某些高校出現了一些悲劇事件。比如上海複旦大學博士生林森浩對室友投毒事件,最後導致兩名高學曆博士雙雙斃命。這是何等的悲哀。所以,博士生不能缺乏人文精神的提高,而且應該比一般人要提得更高才對。博士生應該崇高的精神,用掌握的科學技術更好地利益大眾,而且不僅謀取個人利益,甚至胡作非為。
俞美女喜歡邀請博士們上台發言,這樣能增進思想交流碰撞,同時也能提高學習的效果。當然,發言是自願申請,懶惰的我不愛準備,自然沒有申請。可是意外的是,我居然在某次課堂上發了一次言,那天有人上去講了一個《中國孝文化的另一麵》的題目,大概是對傳統的孝文化提出一些質疑,大概說傳統孝道隻是一種迴報關係,說什麽人來到世上也不是自己想來的,父母生孩也是自利行為。“中國有句俗話叫養兒防老,如同放高利貸出去將來收迴利息一樣。父母生育孩子何償不是為了將來的迴報呢?”那個博士說得似乎還很冷靜。
講著講著,台下開始一片沉默,。我的內心裏也生出一種厭惡,怎麽會有觀念。這簡直的離經叛道啊,思想交流也不能讓你來傳播惡毒負麵的思想啊,這個博士怎麽能說出這樣的觀點呢?他的價值觀怎麽會被歪曲成這樣?
我越聽越難受,真希望有什麽東西能堵住自己的耳朵。
後來那個博士似乎也感覺有什麽不對,便問了一句:“大家還受得了嗎?”我終於沒有控製住自己,脫口而出:“我已經受不了!”
隨後我站了起來:“你很會計算啊,拿個小算盤計算得那麽清楚,用高利貸來形容父母和子女的關係,那我想請問你,在醫院裏,那些患絕症需要換器官的孩子,父母願意拿自己的器官來跟孩子換,你怎麽去解釋呢?地震時,父母把孩子推出去,自己被石頭壓著,你又怎麽解釋呢?”
“很多人受了不少教育,讀了不少書,掌握了很好的專業技能,讀書讀到博士。但你們有沒有發現,今天的大學校園裏,太多的人缺少了愛的教育。教育不是讓人變得更精陰,更會算計。而是讓人變得更智慧,更善良,更博愛,更用心體驗生活。教育是不斷提高自己,脫離低級俗,而不是讓人更加機關算盡,更加功利!”。
出乎意料,我的發言竟然迎來了全場最熱烈的掌聲,我的臨場表達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大概我說出了他們想說卻沒說出口的話。
而小俞老師呢,也在課後遇到我時,特地停下來跟我聊了聊。經過相互自我介紹,據說她本科還是學醫的,因為看了很多生命,開始思索生命就喜歡上了哲學,開始讀了哲學的碩士,碩士畢業後又讀了哲學博士。畢業就來了交大,現在在人文學院。從學醫學到學哲學,從形而下到形而上,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多少人在選擇專業時,胡碰亂撞,一做就一輩子,任由命運的安排。而小俞老師,卻不願意隨波逐流,一直在努力改變。而且她還能把哲學的思維帶給我們這些工科生,帶我們進入哲學的大門,讓我們卻領略一番人生的智慧。那一瞬間,我似乎覺得她年輕時尚的外表下,籠罩著哲學的智慧光芒,這正是我等凡夫俗子身上所稀有的。
去了才知道,上課的居然是個年輕的美女—小俞老師。俞美女的造型通常是淺色的毛線帽,緊腿毛褲和高跟的皮鞭,頭發是燙過的,臉上畫有淡淡的彩妝,渾身上下都是潮女的打扮。圓圓的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說實話,可能因為年齡的原因吧,我第一眼看去沒有什麽好感,這麽年輕,來給我們講政治課,怕會是照本宣科吧。以前本科時我就見識過一個年輕女子講***思想概論,她每次上課都愛雙手八字叉在講台上,整個人身軀前傾著,不管台下是不是睡成了一片。台上的她臉上總是一副莊嚴肅穆,視死如歸的表情,“偉大的***思想,在指導中國民主革命的過程中……..”如果不是那女的還穿了件時尚潮流點的紗裙,我真以為走進了六十年呢。
此課沒有教材,所以幻燈片是俞美女自己設計整理的內容,聽了半堂課,發現這課離政治還有點遠的,講的是一些科學技術、哲學之類的東西。說實話,我讀了這麽多年書,出曾寫過一些東西,可對於哲學我幾乎是一竅不通。課雖然基本聽不太懂,可思想卻似乎打開了另一扇本,隻是那門裏的路徑太深遠太糊塗,我踩不進去。對於想不清楚的問題,我通常的選擇是迴避,或者混過去,在歲月裏長河裏,慢慢忘記,不知這是不是自己思想境界老是無法提高的原因
俞美女喜歡在課上玩些課堂討論,這招我倒是不太討厭的,思想碰撞交流嘛,也許出一些火花呢。
她經常丟出一些哲學上的經典名言來讓大家討論,什麽“人類一思想,上帝就笑了”“我思故我在”,問大家對這些話的理解。
“我在思考,證陰了我的存在。人因為有思想而存在”有人說。
“我思,這已經有了一個’我’。說陰我已經存在了。”有人說。
“當我開始思考的時候,我可能懷疑一切東西,但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我已經存在了,不存在怎麽思考呢?”有人說。
更搞笑的在後麵:“我思故我在,我不思故我不在,這就是個動作行為而已,思考是一種行為,證陰人有這種行為能力,就像“我結婚故我在,我不結婚故我不在。”全場一片哈哈,我們這些沒結婚的,難道連存在的意義都沒有了嗎
我曾一度懷疑上課的俞美女能不能鎮得住這麽多博士生,這裏有不少可以年齡比她還大的啊,甚至不乏副教授什麽的。
不過我發現她上課確實是很用心的,而且內容絕對沒有照本宣科。而且是在給我們做一些哲學普及的東西。聽說她曾是交大青年教師授課比賽一等獎獲得者,真是青年教師中的佼佼者,要不然怎麽人被安排來給博士班上課呢?
交大是一所工科為主,軌道交通為主要特色的學校,是國內最早的也是實力最強的鐵路院校。學校的大部分學科都是圍繞著軌道交通來建設的,土木學院做軌道建設、電氣學院做軌道電氣化、機械學院做機車車輛製造、計算機學院做鐵路信息化、交通運輸學院搞運輸管理。主要的幾大學院都是圍繞鐵路係統來設計的,為鐵路生產服務。早期叫鐵道學院,後來改為交通大學。早期圍繞鐵路辦專業,後來有了地鐵輕軌等以後,就擴展為圍繞軌道交通專業。
文科在交大是弱勢專業,這是曆史原因造成的。重技術輕人文,這也是很多科院校的通病。工科院校的學生強調技術的學習,卻容易忽視了人文知識的學習,人文精神的培養,這其實是不合理的。有人評價交大的曆史說,培養了那麽多工程師,卻很少培養出領導,這和交大文科建設較弱有關。甚至導致了某些高校出現了一些悲劇事件。比如上海複旦大學博士生林森浩對室友投毒事件,最後導致兩名高學曆博士雙雙斃命。這是何等的悲哀。所以,博士生不能缺乏人文精神的提高,而且應該比一般人要提得更高才對。博士生應該崇高的精神,用掌握的科學技術更好地利益大眾,而且不僅謀取個人利益,甚至胡作非為。
俞美女喜歡邀請博士們上台發言,這樣能增進思想交流碰撞,同時也能提高學習的效果。當然,發言是自願申請,懶惰的我不愛準備,自然沒有申請。可是意外的是,我居然在某次課堂上發了一次言,那天有人上去講了一個《中國孝文化的另一麵》的題目,大概是對傳統的孝文化提出一些質疑,大概說傳統孝道隻是一種迴報關係,說什麽人來到世上也不是自己想來的,父母生孩也是自利行為。“中國有句俗話叫養兒防老,如同放高利貸出去將來收迴利息一樣。父母生育孩子何償不是為了將來的迴報呢?”那個博士說得似乎還很冷靜。
講著講著,台下開始一片沉默,。我的內心裏也生出一種厭惡,怎麽會有觀念。這簡直的離經叛道啊,思想交流也不能讓你來傳播惡毒負麵的思想啊,這個博士怎麽能說出這樣的觀點呢?他的價值觀怎麽會被歪曲成這樣?
我越聽越難受,真希望有什麽東西能堵住自己的耳朵。
後來那個博士似乎也感覺有什麽不對,便問了一句:“大家還受得了嗎?”我終於沒有控製住自己,脫口而出:“我已經受不了!”
隨後我站了起來:“你很會計算啊,拿個小算盤計算得那麽清楚,用高利貸來形容父母和子女的關係,那我想請問你,在醫院裏,那些患絕症需要換器官的孩子,父母願意拿自己的器官來跟孩子換,你怎麽去解釋呢?地震時,父母把孩子推出去,自己被石頭壓著,你又怎麽解釋呢?”
“很多人受了不少教育,讀了不少書,掌握了很好的專業技能,讀書讀到博士。但你們有沒有發現,今天的大學校園裏,太多的人缺少了愛的教育。教育不是讓人變得更精陰,更會算計。而是讓人變得更智慧,更善良,更博愛,更用心體驗生活。教育是不斷提高自己,脫離低級俗,而不是讓人更加機關算盡,更加功利!”。
出乎意料,我的發言竟然迎來了全場最熱烈的掌聲,我的臨場表達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大概我說出了他們想說卻沒說出口的話。
而小俞老師呢,也在課後遇到我時,特地停下來跟我聊了聊。經過相互自我介紹,據說她本科還是學醫的,因為看了很多生命,開始思索生命就喜歡上了哲學,開始讀了哲學的碩士,碩士畢業後又讀了哲學博士。畢業就來了交大,現在在人文學院。從學醫學到學哲學,從形而下到形而上,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多少人在選擇專業時,胡碰亂撞,一做就一輩子,任由命運的安排。而小俞老師,卻不願意隨波逐流,一直在努力改變。而且她還能把哲學的思維帶給我們這些工科生,帶我們進入哲學的大門,讓我們卻領略一番人生的智慧。那一瞬間,我似乎覺得她年輕時尚的外表下,籠罩著哲學的智慧光芒,這正是我等凡夫俗子身上所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