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高級英語應用課,任課的rob.tom是個年輕的英國小夥。當初選這課,就是衝著英語外教來的。本來的博士的培養計劃裏,沒有要求必須英語課的學分,這門課隻是選修課,我想反正時間也多,學校花難得請外教開這門課,不上白不上,便選了這課。


    我在高中還是英語課代表,英語在高中階段還算可以的,不過那時候完全是應試教育,全靠死記硬背,做題為主,聽說寫作一塌糊塗。其實這和中學英語的教學方式也有關。學了這麽多年英語,一直無法解決聽說和寫作的問題。聽說讀博士要閱讀大量的英語論文,掌握國外的同一研究方向的研究現狀,而且要發表一篇英文論文。可是限於英語水平,我到目前都沒有好好讀過一篇英文文獻,更不要說發表英文論文了。沒有好的英文功能,想博士畢業估計是很難的,所以我很想借助外教的教學來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可是第一次去上課我就遲到了,沒辦法,大清早第一節,好久沒做過這樣的傻事,真的很難起的來。我去的還不算太晚,剛上課五分鍾左右,我在門口看了看他,他也看了看了,“goodmorning!”我也迴了句“morning!”,然後找了個後排的位子坐下。接下來的時間,斷斷續續地,不停地有人重複我的動作。看樣子在全校的博士生裏麵,我還不是最懶的。


    最有趣的竟然有個男生在課上了四十多分鍾,第一節課快下時珊珊而來,這時rob問候語改成了,“goodevevning”,引得全場大笑,這個可愛的rob真是有幽默感。


    rob.tom的中文名叫蘿卜湯,這是坊間偷偷流傳的,不知道他自己知不知道。來由估計你也猜得到,就是音譯嘛。蘿卜湯的教學方式別有特色,他從來不會一個人上課,而且反複地學生做練習,上課的一半以上的內容都是學生發言,這真有點讓我大開眼界,課原來可以這樣上的。自我介紹,完了之後再介紹自己印象最深的事,自己為什麽來讀博士,為什麽來成都,反正他就是給我們安排任務,然後讓我們分組來做練習。他似乎知道,大家都讀到博士了,英語的知識大家都不缺,最缺的就是使用,於是,我們就一次一次地在課上使用英語。


    有次下課以後,我用我蹩腳的英語和他聊,其實這哥們很年輕,甚至還小我一歲,我問他為何來中國教英語,他說從前大學在英國學的是數學,因為聽說學數學可以做股票賺錢,結果學完之後發現用不上,於是自己似乎沒有什麽謀生的特長了,於是想到了去外國教英語,之前還去過亞洲別的國家,現在來到了中國。


    我問:“whydidyougohome?”我問。


    他說:“chinaismyhome.”,我很吃驚地看著他


    “why?”


    “imeetmywifehere,ibuiltmyfamilyhere,“


    “maybeiwillmeetbywifeinennd.”我笑著說。


    “maybe”他答。


    上他的課確實很好玩,他有時在課上和我們聊些英語的文化,足球,音樂什麽的,他說英語時語速很慢,我覺得那是故意的,他極力想讓我們聽得更清楚些。


    由於英語課不是必修的學分,上不上並不影響畢業,而且課又排在上午第一節,於是後來來上課人就越來越少了,許多人幹脆在選課表中將此課刪除了,他們自以為減少了麻煩,實際上他們刪除的,是人生的豐富多彩,


    後來我們那個班,來上課就剩下六七個人,可見交大的博士生是多麽庸俗呢?也幸虧還有這六七個人,讓我覺得還算有人共鳴。這幾個人分別是:牽引實驗室的男生小黃,計算機的三男二女,交運的一男一女,還有偶爾出現的土木的一女,以及隻見過一次的經管一女。就在這課上,我們幾個成了朋友,有一次課上還共同排練了一出英語話劇。那次蘿卜湯安排我們演一出小劇場戲,情節為交大出了個兇殺案,早上發現一具女屍,然後給了一份人物關係表,剩下的故事讓我們自己編。這個蘿卜大概是福爾摩斯看多了,玩起推理劇來了。。


    最後在大家的集思廣益下,終於拚湊出一個至濫的情節:某男因貌美被兩女追求,最後一女因嫉妒殺另一女。被殺女因徹底未歸,於是其室友報警,警察四處搜查,最終在在校園電氣館某垃圾桶發現屍體。原來是殺人者竟是校內一清潔工,她因暗戀男主角而辭掉外麵的工作,竟然長期潛伏在校園當清潔工。演員安排的時候所有人都用上了,我由於長相的緣故被強行當了男主角,唉,真是應了那句話,人長得帥就是麻煩!本來我的演技還算可以,但由於台詞必須是說英文,所以整場表演下來,磕磕絆絆,結結巴巴的,其它的演員也差不多。反正最後這一悲劇被演成了鬧劇,全場人一邊演一邊笑,個個樂得前俯後仰,肚子都快笑疼了。唯一觀眾——蘿卜湯在旁邊看見我們發笑,也在一邊傻傻地笑著,也不知道他聽懂看懂了沒有,哈哈。


    外教的新穎的上課模式,讓我們由衷地感到了學習的快樂。語言這東西,其實是要重視應用的,而中國的主要英語教育模式,都是以考試為主的,這其實是本末倒置的。與國外學生相比,中國學生實在太苦了,幾十年受的教育,多數是照本宣科,枯燥無味的。而且教育長期以考試分數為目標,而不是知識能力培養為目標。上了大學以後,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可以多方麵發展了,分數似乎不那麽重要了,可是知識能力的培養還是沒有跟上。可能這跟教師能力,教材水平、教學條件都有關,也是整個高等教育教學水平處在一個低端水平的原因吧。大學在拚命地擴招,可是師資卻無法快速地大量地培養出來。很多民辦和高職院校的師資甚至是本科生,由於博士數量相對不足,許多二本甚至一本的師資也隻是碩士而已。碩士應付教學似乎是夠了,可是有些高校由於師資急缺,碩士一畢業就站上了講台,沒有一個助教培養鍛煉的過程,導至教學水平堪憂。反觀自己,當然碩士一畢業,24歲就站上了大學講台,知識儲備和教育經驗完全不夠,第一次上台真的是戰戰兢兢的,如履薄冰的,幸虧學生善良包容,才讓自己勉強維持了下去。其實想想當年那麽槽糕的教學水平,真的嚴重的誤人子弟,相當汗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博士班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家hliYS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家hliYSS並收藏博士班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