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去食堂吃飯,迴來之後仍然習慣性地來報欄看報紙。這種生活習慣我保持了好多年,隻是中間間斷了三年,現在重新迴來校園,重新延續這樣的習慣,感覺時間又迴到了從前,我依然停留在我的二十一二歲,還是那個不諳世事的學生。如果時間真的能夠逆迴就好了。


    這天的陽光很好,陰晃晃地有些耀眼,我躲進報欄遮下的一片陰裏。抬頭起頭,要去看報時,竟然又發現一個熟悉的身影。是他的嗎,我有點不敢相信?


    我上前一步,輕輕地喚了一聲“王兵!”三年多不見了,我依然記得他的名字,這哥們給我印象太深了。


    他把麵向報紙的頭迴了過來,他的臉還是那樣的暗灰色,臉上仍然有淺淺的皺紋,他的發型還是那種板寸頭,他的眼鏡還是那副圓圓的黑框,隻是衣服有些變化。不再是暗黃色夾克衫,換了一件褐色的西裝,就是這西裝還稍稍給他增加了點精神。我胸中湧上來一種又喜又悲的情緒。喜的是故人相見,悲的是“這哥們怎麽還在學校?難道博士還沒畢業?”


    他看了看我,臉上露出微笑:“啊,哈,是你啊,”他認出了我,卻叫不上來我的名字。


    我隻好自報家門,“王小草。”


    “哦,對對,王小草”他拍了拍自己的後腦勺,“真是不好意思,好久沒見你了,你現在怎麽樣了。”


    “我迴來讀博士啊”


    “哦,不錯啊,現在工作了嗎,在哪工作呢?”


    “在廣東一所學校裏。”


    “不錯啊,在廣東啊。”


    “哪裏哪裏,混飯吃。你現在怎麽樣呢?”


    “啊,哈,老樣子。”他很尷尬地笑笑。


    原來這家夥真的還在讀博士,這也太令人抓狂了。三年前,我讀碩士他讀在博,現在三年過去了,這家夥還在讀,而且是脫產的,


    “讀了幾年了?”我小聲問。


    他拿拇指和小指比了比,六。


    我心倏的涼了一下,這家夥真是熬得住,要是我,我早瘋了。這博士真的那麽難讀嗎。他慢慢地給我講述了原委,碩士讀的經管學院管理專業,博士時聽說交通運輸學院好找工作,便跨了過來,學了個交通運輸安全的專業。由於專業基礎一點沒有,一切都是從頭開始。我讀碩士他經常過來上我們的專業課,我們是在課上認識的,那時聽說他有三十多了。


    另外他選的導師後來當了校長助理,轉去搞行政了,科研上幾乎放得差不多了。等他學了幾年專業課後,發現沒有科研可做。沒有科研怎麽出論文,隻好自謀生路,自己摸索了。到處找人跟,這幾年跟著機械學院、土木學院的老師都做過項目,而且項目又是各式各樣的,沒有專一性,後來學術文章倒是發夠了,但方向東一個西一個。結果學位論文寫不出來,因為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方向和題目。


    互留電話的時候,我看到他拿出一個海爾的彩屏手機,上麵的漆掉了一大片,看來此人還是比較支持國貨的。這手機以前讀本科時拿出來還挺時髦,但現在去買個新的估計也不超過三百。我看著他那張歲月滄桑的臉,臉上幹巴巴的笑容,身上老舊的西裝,以及這個掉漆的海爾彩屏手機,腦中竟然飄出孔乙己的印象。六年的脫產博士,沒有工作,沒有正當收入,沒有女友,年齡接近四十了,我真不知道這些年他是怎麽過的。這樣的他算不算是當代的孔乙己呢?


    原來博士畢業真的沒那麽容易啊。我對此我自己未來的前路也隱隱有些擔憂了,我深知自己的學習基礎並不是很好。本科畢業時在在全學院排名倒數十幾位。讀碩士時好像也沒有學到啥東西。碩士畢業後工作又是在學校教書,也沒有在科研單位鍛煉過。科研能力可想而知。我的博士會讀成什麽樣子?真的不知道。


    傍晚在飯堂吃飯,意外遇上了杜師兄。我碩士畢業那年他博士畢業留校任教,現在博士畢業不到三年,他已經評上副教授了。我對他是相當的佩服,想想身邊這麽優秀的榜樣,再看已這副庸庸碌碌的模樣,真是有些汗顏。


    杜師兄今年才三十出頭,計算機非常好。聽說從前是機械學院的第一名,讀碩士時就編了本書,後來轉來交運學院。我總覺得有些人的聰陰似乎是天生的,一點就通,一學就會。看看自己,怎麽老是要走這麽多彎路呢。


    不過記得當初他找研究方向時也費了不少苦功,記得讀碩士時有次和幾個同門師兄北一起聊天。我說我目前感覺很迷茫,兩年碩士什麽也沒學到,導師又一天到晚忙於行政。研究生課又少,整天閑得無聊,科研一竅不通,真不知道畢業後能做什麽。杜師兄當時剛從機械學院轉過來,專業課還沒摸熟悉,當時也有一些迷茫。但和我不同的,他臉上的表情很堅定。優秀的人終究是優秀的,後來在參與鐵路設計院的科研項目中,他摸索到了“鐵路調配計算機化”這麽一個研究方向,將自己的特長和運輸專業徹底地結合起來,後來一發不可收拾,發了大量的論文,也主持了一些項目。於是科研這條路算是走通了。


    這天杜師兄剛從鄭州出差迴來,他詢問我的近況,我說最近就是看看書,上上課。他問我項目參與怎麽樣,我說導師田老師項目倒是有一些,但是都是鐵路的我也不懂,目前項目還是接觸得少。。


    我說想做點理論研究,杜師兄建議做研究要找到工具——基礎理論,交通運輸是個應用學科,本身的理論基礎很少,必須要從外專業借鑒,比如數學、力學、計算機科學等。這個我也感覺到了,不少本科、碩士是數學或計算機專業的,博士來讀交通運輸專業,畢業還挺快的。


    可偏偏我是個文學青年,腦子裏常常有天空行空的抽象思維,最不喜歡的就是數學和計算機。可是為了畢業,該學的知識和工具都要學,麵對現實吧,王小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博士班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家hliYS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家hliYSS並收藏博士班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