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得月底,年關將近,募兵的事有了結果。


    辛毗從本郡募得了五千新卒,其中有一些是來自各縣的老卒,戰鬥力還可以。丹陽方麵,許褚卻是讓何楨、牽招兩個走了一趟,按照之前商議好的,募得了一千丹陽兵。


    冬季天寒地凍,百姓缺衣少糧,募兵的事情較之平常要順利許多。教這六千新兵旗鼓、隊列什麽的肯定是來不及了,許褚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讓他們懂得簡單的軍令、軍紀。說白了,這部分人中除了少數老卒,最大的作用就是‘搖旗呐喊’、‘壯大聲勢’,期望他們在戰場上跟董卓的虎賁之士較量不太現實。


    可就像之前提過的那樣,便是搖旗呐喊也要湊夠這一萬人,人數的多少很大程度決定了這場戰事前、中、後期許褚在天下諸侯中的地位,如果可以的話,許褚還希望能在作戰過程中多征募一些人馬,或者在時機適合的時候看看能否兼並一些小勢力的兵馬。


    一應士卒歸郡治後,便被全數安排到舒縣軍營,和那些老兵一起訓練。


    臨近年關,做為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物,許褚的應酬也多了起來,到郡府造訪、拜謁的人絡繹不絕,他要寫信、送禮慰問示厚的人也很多。忙到除夕前一天,左衡從陳留返迴,帶來了曹操的迴信。


    曹操權衡之後,答應了許褚的請求進兵陽城。


    還一個,曹操在信中說了自己的擔憂:從袁紹、袁術兩兄弟逃離洛陽,至今已有很長一段時間,明明討董之事是勢在必行的,但首倡義兵的是曹操、許褚不說,起兵的具體日期居然到今天還沒有定下。


    曹操的擔憂,也是張邈、鮑信、王匡等人的擔憂。


    許褚因為有了從潁川運過來的糧食物資,多等些時日倒也無妨。其他人就不行了,他們是剛被朝廷委派到郡、國擔任太守、國相的,即使有心,也來不及整頓郡、國中的農事,現在因為整個天下的大勢已然十分分明的緣故,幾乎所有人都開始招兵買馬,囤積糧秣。兵馬、糧秣都隻能從郡、國中的百姓身上來,百姓身上的羊毛早就被剪的差不多了,再經過這次盤剝、搜刮,日子有多苦可想而知。袁紹久久不能確定起兵的時間,日子拖得越往後,對董卓就越有利。可以想象,如果再過個三四個月還不能起兵,董卓坐在洛陽宮殿裏頭屁股都不用挪,河北、山東等地就會民亂四起,大勢已去。


    許褚對曆史上討董的日期記得不是特別確切,但也應該不遠了。


    郭嘉過來求見,看到許褚坐在堂中手握書信,又看到左衡在側,遂問道:“曹孟德有迴信了?怎講?”


    許褚說了。


    郭嘉點點頭,欣然道:“曹孟德果然有遠見,出兵陽城可謂最好的選擇了。”又麵帶憂色道:“袁本初到渤海已有時日,卻還沒有消息傳來,依嘉看,不外乎兩個原因。”


    這兩個原因許褚也知道:頭一個原因是冀州牧韓馥派人到渤海郡監視袁紹,使得袁紹雖然有了起兵之地,卻不能一心備戰;後一個原因則是起兵的‘正義性’問題了。


    對於起兵的正義性,不論是當世還是後世,許多人都認為無關緊要,然而許褚到漢末後‘入鄉隨俗’,又經由各種各樣的‘言傳身教’,卻覺得此三字至關重要。漢家四百年天下,民心猶存,士族中人裏也大多對漢家保有希冀。沒錯,現在的朝廷已被董卓所操持,可朝廷終歸是朝廷,袁紹名聲再大、袁氏威望再足,以一家之力對抗朝廷,沒有一個合適的借口,這個兵就起不得。曹操、許褚、張邈這幫人自然可以不管不顧,雲從起兵,可其他那些跟袁紹關係不怎麽親密的呢?包括曹操、許褚、張邈這些人的手下呢?他們會不會跟著‘造反’委實難說。


    許褚腦中苦思,卻始終想不起曆史上到底是誰,通過什麽辦法解決了‘正義性’這個難題。如果能想起來,他倒不介意跟曹操商量一下,也搞這麽一出。


    苦思冥想間,戲忠突然走了進來,他的身後還有周異、謝貞、牽招等人。


    許褚朝門口望去,見眾人步履匆匆,不由好奇道:“誌才,你們急急忙忙的,可是發生了什麽事?”


    謝貞幾個大步上前,從袖子裏拿出一道檄文,呈給許褚,“明府,這是剛接到的三公移書!”


    三公移書?


    許褚連忙展開檄文一看,看完後大笑道:“起兵在即了!”當即將檄文遞給郭嘉,郭嘉接過後,見檄文中例數董卓的倒行逆施,末尾更是言道:“企望義兵,解除國難。”檄文署名,正是太尉黃琬,司徒楊彪,以及剛剛被董卓強征為司空的荀爽三人。


    許褚看完檄文才算想起來,解決戰爭正義性問題的人是那東郡太守橋瑁,而這份所謂的‘三公移書’,自然也是假的了。


    郭嘉、戲忠臉現喜色,戲忠笑道:“有了這道檄文,如主公所言,起兵在即矣!最遲正月末,四方有識之士便會雲起相聚,東進洛陽,解除國患。”


    謝貞、周異臉色一變。郡府門下諸吏,知道許褚將要響應袁紹起兵討伐董卓的人不多,他們兩個因為跟許褚關係較為親密,參與到許褚的一係列的動作中,所以猜到了七七八八。再接到三公移書時,又覺得許褚起兵的概率當有九成,眼下看見許褚、郭嘉、戲忠三人‘躍躍欲試’的神色,方知此事是實打實的。


    兩人非是沒有見識的人,對董卓、袁紹的動靜也時常關注,知道袁紹麵臨怎樣的困境。現在袁紹的困境,因了這道檄文迎刃而解——不僅解決了正義性的問題,還順帶著讓韓馥不敢繼續監視、阻攔袁紹的行動。


    “明府,三公移書傳檄天下州郡,所言‘義兵’者,敢問是何人?”謝貞問向許褚。


    此刻也沒有什麽好相瞞的,許褚笑道:“自以袁本初、袁公路為首,王公節、曹孟德、張孟卓、鮑允誠等義士雲從。”


    “想必明府也在其列?”


    許褚點頭道:“大丈夫當如是。”


    “敢問明府,士卒、兵械、糧草齊備了沒?”


    “兵械還有些不足......謝君的意思是?”


    謝貞慷慨道:“謝氏子弟,素受國恩。明府若不嫌棄,鄙族亦願盡綿薄之力。”說完看向周異,周異隨即說道:“下吏亦然。”


    這兩個老狐狸應該事先就有通過氣了。許褚大笑兩聲,道:“有二位高才相助,郡中無憂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虎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老陳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老陳醋並收藏虎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