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幹說得興起,又談起另一件事情。


    “大將軍令董仲潁、丁建陽發兵洛陽後不久,隨即又共遣五人各迴州郡募兵,如今前往洛陽路上的兵馬,已遠不隻四支了。”


    趙謙不意間揪下了幾根胡子,疼若未覺,道:“四鎮兵馬還不夠?大將軍這是在做什麽!”


    高幹會把這些‘不足為外人道’的事情說給趙謙、許褚聽,也是因為趙、許二人相對跟袁紹更加親近,同時還是司隸附近的兩個郡守。許褚思考著何進此舉的用意,卻有些捉摸不透。


    董卓、丁原、橋瑁三個加上他許褚這半個,三個半外鎮已然足夠令局於深宮中的何太後驚懼了,為什麽要畫蛇添足的再遣人去募兵呢?


    迴想郭嘉曾經提及過何進的性格——謹慎多疑,那麽答案似乎隻有一個。便是大將軍何進發出詔令後看到董卓、橋瑁來勢洶洶,心裏反悔了。何進應是在顧忌董卓的實力,放眼天下,唯有皇甫嵩能製約董卓的雄兵,但皇甫嵩這個人何進是絕不肯詔至洛陽的,原因有二。


    第一,皇甫嵩威望太高。皇甫嵩是平定黃巾之亂的天下第一名將,在軍中是現大漢朝的一枝獨秀,他一到洛陽,何進就增添了一個勁敵,而且士族那邊也不一定會答應。第二,皇甫嵩自己肯不肯來還是未知數。皇甫嵩是要做純忠之臣的人,奉大將軍詔入京這種‘非人臣所為’的事情,大概是不願意做的。


    許褚前世便對皇甫嵩這位漢末鼎鼎大名的名將印象很深刻,所以不難猜出何進不詔皇甫嵩的用意。單純地從兵將實力角度看,董卓確實太過於顯眼。


    所以何進才會派人迴州郡募兵,充實己方的實力。


    哪五個人?趙謙問,高幹答:“假司馬張揚、大將軍府掾吏王匡、騎都尉鮑信、並州從事張遼、都尉毋丘毅。”


    熟諳京都官場的趙謙聽完,心中便有了數。——張揚跟張遼兩個,之前都在並州做過丁原的門下屬吏,丁原投靠何進後,張遼跟張揚就被派到洛陽,成了何進的心腹;毋丘毅此人也是何進的心腹,現在何進身邊有一個以武人為主的小集團,這三個人是骨幹中堅。而大將軍屬掾王匡跟騎都尉鮑信,士人出身,與袁紹關係莫逆,然這二人一直都是在何進手下辦事的,深得何進信任。於是從這五個人選可以看出,何進遣人迴州郡募兵,除了防董卓,還在防著袁隗、袁紹。


    許褚乍聽之下,嗅不出趙謙那麽多的門道,隻是在張遼、張揚、王匡三個名字上刻意記了下。這三個人他都知道,王匡、張揚,曆史上董卓之亂後都做過河內太守,是後來爭雄天下的群雄之一。而張遼,這位‘曹魏五子良將’之首,原來現在已經非常有名,已經做到了並州從事的官職了。


    但看趙謙神色,許褚亦明白高幹說的人名有些深意在,迴過頭少不了要去請教戲忠。


    .......,送至十裏外,高幹不讓趙謙、許褚繼續送下去,告別後帶著隨從拍馬而去。許褚與趙謙迴到圉縣,馬上商議了讓許褚在圉縣休整的事宜。


    趙謙拍了板允許許褚在圉縣盤桓一陣,雖然沒有明說,已是同意讓許褚在圉縣附近募兵了。因聽了高幹一番話,趙謙對洛陽的局勢十分憂慮。可何進沒有邀請他入京,他也沒有什麽好做的,隻能對許褚囑咐幾句,“仲康......,此去洛陽,京都局勢波譎雲詭,你身係要害,一定要以天下為重。”


    古人喚表字是以示尊敬或親切,趙謙頭一迴叫他表字,許褚愣了愣才反應過來,當即迴道:“趙君請放心,在下與宦官‘有你無我’,當盡力替朝廷辦事。”


    這是大實話,許褚殺了張直,張讓隻要繼續握有權柄,那麽許褚的好日子遲早會走到盡頭。


    趙謙由是覺得許褚此人還是可以成為‘朝廷助力’的,破天荒的誇獎了許褚一番,說道:“都說本府性剛強,依本府看,仲康你誅滅張讓在貴郡中的族人,更稱得上‘剛強’二字。”


    許褚唏噓不已。趙謙、何顒對他來說都是長者,而且是名動一方的士人,兩人前後對他有誇讚,往大了說,有利於許褚的‘大計’,往小了說,是對許褚個人的一種激勵。


    連忙謝過趙謙,許褚道了幾句不敢,又對趙謙建議道:“圉縣經此一亂,民生受累,縣東百姓難以度過冬天。鄙郡行屯田,秋後應有些餘糧,趙君若不嫌棄,在下願意幫助圉縣百姓度過難關。”


    趙謙,及陪坐的趙寵以為自己聽錯了。現在是什麽時節,還有當太守的胳膊肘拐到外郡的事?如果是汝南、陳國等豫州鄰郡還好理解,陳留郡可是屬於兗州的,許褚這是在示好?


    趙謙甚至懷疑許褚是不是知道他跟李旻之間的關係,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緩和矛盾。趙謙想多了,他舉李旻入朝那是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莫說許褚,非趙謙與李旻的親近友人也都記不住。許褚此舉,無非是想要在圉縣留下一個釘子,他知道未來天下即將大亂,所以看中了圉縣這塊寶地,趙謙、趙寵如何能猜得到。


    趙謙欣然答應,第二日返迴郡治之前,連夜寫成一封奏疏送往洛陽替許褚美名,卻是令後者意想不到的收獲。


    許褚告別趙謙出了圉縣縣衙,馬上帶著戲忠、典韋等迴到軍中。戰後安撫傷員,定下陣亡士卒的撫恤事宜都是重中之重,戲忠就著簿冊與軍中各級武將一一核實陣亡士卒的身份,寫就文書發往鄢陵縣徐庶處,著徐庶統籌。


    樂進參與其中,感歎道:“府君此舉再英明不過!”不止樂進,軍中各層士卒聽說此事後,對許褚感激不已,無形中,這支隊伍的凝聚力上了一個檔次。


    許褚巡視各部曲,剛經曆一場勝仗,士氣可用。便偃旗息鼓,除了簡單的一些操練外,讓士卒好生休息幾天。如是四日後,期間之前關於江夏平春人陳恭、李通,以及巨野山陽人李整的兩招落子有了迴複。


    郭嘉的信先到圉縣,送信的是隨同郭嘉前往江夏平春的一名虎衛。


    許褚與戲忠一同讀信,但見郭嘉信中說:陳恭、李通都是有誌向的豪傑,李通無官職在身,早有心去郎陵一代發展,今見主公有招攬之意,十分歡喜,對嘉道:“許潁川亦知李通之名焉!”陳恭陳伯敘,顧念王荊州提攜之情,一時猶豫。嘉略施小計,也叫陳伯敘棄官而來。


    王荊州,即是荊州刺史王睿。王睿不喜武人,但好歹陳恭的縣尉是他提拔的,世人風氣,陳恭怕被說成‘忘恩負義’之徒,所以猶豫。怎麽略施小計,郭嘉沒說。


    讀完信後,許褚與戲忠都是大喜過望。


    許褚喜在得了兩個人才,尤其李通,那可是後世顯明之輩,肯定不凡。來到身邊後,如能使其傾心歸附,又得一幹將。


    戲忠的考量則是更高層麵。他對許褚道:“主公,士人輕視於你,豪傑卻對你青眼有加,未來之路,或可向寒門、豪強的方向行走。”


    許褚深以為然。


    大概這也是他身為一個豪傑、一個武人的宿命所在,士族這邊,較長一段時間裏肯定隻是拉攏、利用的關係;而寒門與豪傑之輩,則可盡心交往,用之為心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虎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老陳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老陳醋並收藏虎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