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輕輕自思量,托我九霄見瑤池;
把酒仰天揮戈舞,夜夜盡是青天主。
常山城雖然位居中原腹地和西流的交通要道,向來是繁華錦繡之地,若放在春夏兩季,絕對是夜夜絲竹無眠聲。
但由於是冬季,受北國寒流的影響,凍肉凍骨凍魂魄,絕沒幾個人喜歡在三九天這個夜晚出來喝酒玩樂,即便那些規格高檔的紅樓酒館都有地龍炭火,溫暖如春,也著實沒幾個人光顧。
所以華燈初歇,子時方過,除了少數商業繁華的坊市街區外,常山大部分地區都陷入了黑暗和靜寂,富者貴者,窮者困者,都不免做著同樣的春秋大夢,夢裏夢外笑意盎然。
然而黑夜,總歸有黑夜的樣子,也總會有耐不住寂寞的鬼祟之人。
城外,伏魔山,重重黑影趁著森冷凜冽的夜風,無聲無息地潛入了伏魔山。
伏魔山本不叫伏魔山,其原名為伏牛山,因為整座山峰從遠處看去,仿似一頭臥著的青牛,而青牛頭頂有一塊碩大凸起的高台,恍若鎮壓著這頭青牛般。
相傳很久以前,有牛魔以食人為樂,禍亂一方,有負劍仙人途徑此地,見而伏之,欲以之坐騎,牛魔不肯,仰天長嘯:“妖者逆天而行,魔者順幾而為,吾既為妖為魔,焉能降而屈之?”
負劍仙人聞言,道:“逆天為妖,順己為魔,求心為道,但到說到底,人在下,天在上,都應有所敬畏,不可為所欲為才是。”
“哈哈……若心有所畏,怕這個怕那個,還求個勞什子長生逍遙,所以說你們永遠都是天地的奴隸。”
牛魔大笑譏諷道。
“心有敬畏,非是貪生怕死,也非為天地奴隸,而是人之為人的底線,正如一劍平天庭,覆手滅黃泉,諸界唯一的黃道玄所說:心有所畏,生生不息;心無所畏,毀人滅幾!這也是為什麽人族生生不息,妖魔滅絕之因!”
牛魔嘲諷道:“一派胡言,不知所謂!”
“哈哈,正是如此!你求逆天順意,我求念頭通達,道不同不相為謀矣。”負劍仙人大笑一聲:“今鎮壓爾千年,以贖其罪!”
說罷,其抬手挪山嶽,將牛魔鎮壓其下,而後一劍平山頂,建伏牛觀,敬天地人神鬼,求己順心,逆天敬天!
百年前,有無名僧人路經此地,見山頂已無道觀香火,荒涼淒然,唯餘仙人伏魔之名廣為流傳,輕歎道:“仙人乘鶴西歸去,如今唯有伏魔名;逆天敬天孰是非?阿彌陀佛善惡心!”
道家講順天敬天,佛家則講善惡因果,於是於山頂建伏魔寺,於後山建伏魔塔,懲惡揚善,尤其是無鑒禪師成為伏魔寺主持後,辯法華,伏百魔,修長生,江湖遂隻聞伏魔而不知有伏牛矣,山憑名起,亦易名為伏魔。
伏魔寺,建於平坦的山頂之上,樓閣殿堂林立,金碧輝煌,其所有建築整體呈蓮花般布局,外為僧舍客房,如片片花瓣般舒展,整齊肅然;
內則為經閣大殿,法堂塔林,如花蕊蓮蓬般巍峨高聳,錯落有致。
每逢法華祈福等重大節日,伏魔寺燈火徹夜不熄,映染金佛,粲然生輝,從遠處望去,整個伏魔寺恍若一朵冉冉盛放的金蓮,為常山夜間一大盛景。
今夜,自然不是伏魔寺的盛大節日,所以除了長生堂大雄殿法華堂等幾個重要的經閣燈火通明外,其他地方皆一片黑暗寂然,斑斑點點星火,更添了幾縷靜謐安然。
“蕭量、蕭重,著人守住伏魔山要道,不得放走任何人!”
蕭君華一身紫袍,迎風獵獵,看著隱匿在黑暗中的伏魔寺,眼中閃過一縷陰寒,冷冷道。
“是!”蕭量蕭重兩兄弟抱拳應了一聲。
“白羽,你和若愚、承玄、無眠,帶領人暗中潛入伏魔寺,占領法華、講經、般若、戒律、羅漢、伏魔六堂,屆時等我信號,務必同一時間將其內的佛陀金身打碎!”
蕭君華背負雙手,肅然道:“務必不能出錯!”
“是!”白羽、江若愚等人齊聲應道。
“梁城、梁明、程召,你們也去相助,一切聽從白羽的命令!”
梁英卓忽然開口吩咐道:“事關重大,若然出了紕漏,我唯你們是問!”
聽到梁英卓冷冽漠然的話語,其身後三個年身著黑色勁裝男子相視一眼,而後看了一眼對麵的白羽四人,撇嘴點了點頭。
原本聽聞梁英卓的前半句話,三人還存有與白羽、江若愚等人搶搶風頭的念頭,但梁英卓疾言厲色的後半句話,無疑絕了他們的小心思。
若真因為他們的緣故致使圍剿伏魔寺之事出現意外和波折,他們絕不會有什麽好果子吃。
對於梁英卓之言,絕沒有人敢質疑!因為他叫梁英卓,是梁家的家主。
當然,梁英卓這句話看似在警告自己人,但又何嚐不是在警告白羽等人要以大局為重!
“剩下之人,直接從正門攻入伏魔寺,凡遇抵抗之人,一律格殺勿論!”
“是!”
蕭君華揮揮手,其身後眾人紛紛消失在黑暗中,消失無蹤。
“伏魔寺號稱有一佛兩金剛,一佛為無鑒,有宗師境界;兩金剛為長生堂和藏經閣首座,有半步宗師的境界;其餘三百寺眾,從五蘊到神意不等,皆為習武之人,嘖嘖,沒想到常山地界除了幾大家族外,竟然還隱藏著伏魔寺這種實力,難怪敢打我們兩家的注意!”
看著消失在黑暗中的眾人,蕭君華負手輕歎道:“安則殆,逸則懈,看來你我兩家安逸太久了,連出了伏魔寺這種勢力都不得而知,大意了啊!”
聞言,梁英卓不置可否,對於伏魔寺的實力,若說他們全然不知,不太現實。
畢竟以蕭梁兩家的能力,常山有任何風吹草動都瞞不過他們的耳目。但正因為自忖實力強大,才會對像伏魔寺這種實力的勢力聽之任之。
蚍蜉安可撼大樹,這就是他們的底氣!
但千裏之堤潰於蟻穴,也是實打實的真理。
居安思危,才得長久,這件事情,也算是給這兩年驕傲自滿的蕭梁兩家一個警示和教訓了!
把酒仰天揮戈舞,夜夜盡是青天主。
常山城雖然位居中原腹地和西流的交通要道,向來是繁華錦繡之地,若放在春夏兩季,絕對是夜夜絲竹無眠聲。
但由於是冬季,受北國寒流的影響,凍肉凍骨凍魂魄,絕沒幾個人喜歡在三九天這個夜晚出來喝酒玩樂,即便那些規格高檔的紅樓酒館都有地龍炭火,溫暖如春,也著實沒幾個人光顧。
所以華燈初歇,子時方過,除了少數商業繁華的坊市街區外,常山大部分地區都陷入了黑暗和靜寂,富者貴者,窮者困者,都不免做著同樣的春秋大夢,夢裏夢外笑意盎然。
然而黑夜,總歸有黑夜的樣子,也總會有耐不住寂寞的鬼祟之人。
城外,伏魔山,重重黑影趁著森冷凜冽的夜風,無聲無息地潛入了伏魔山。
伏魔山本不叫伏魔山,其原名為伏牛山,因為整座山峰從遠處看去,仿似一頭臥著的青牛,而青牛頭頂有一塊碩大凸起的高台,恍若鎮壓著這頭青牛般。
相傳很久以前,有牛魔以食人為樂,禍亂一方,有負劍仙人途徑此地,見而伏之,欲以之坐騎,牛魔不肯,仰天長嘯:“妖者逆天而行,魔者順幾而為,吾既為妖為魔,焉能降而屈之?”
負劍仙人聞言,道:“逆天為妖,順己為魔,求心為道,但到說到底,人在下,天在上,都應有所敬畏,不可為所欲為才是。”
“哈哈……若心有所畏,怕這個怕那個,還求個勞什子長生逍遙,所以說你們永遠都是天地的奴隸。”
牛魔大笑譏諷道。
“心有敬畏,非是貪生怕死,也非為天地奴隸,而是人之為人的底線,正如一劍平天庭,覆手滅黃泉,諸界唯一的黃道玄所說:心有所畏,生生不息;心無所畏,毀人滅幾!這也是為什麽人族生生不息,妖魔滅絕之因!”
牛魔嘲諷道:“一派胡言,不知所謂!”
“哈哈,正是如此!你求逆天順意,我求念頭通達,道不同不相為謀矣。”負劍仙人大笑一聲:“今鎮壓爾千年,以贖其罪!”
說罷,其抬手挪山嶽,將牛魔鎮壓其下,而後一劍平山頂,建伏牛觀,敬天地人神鬼,求己順心,逆天敬天!
百年前,有無名僧人路經此地,見山頂已無道觀香火,荒涼淒然,唯餘仙人伏魔之名廣為流傳,輕歎道:“仙人乘鶴西歸去,如今唯有伏魔名;逆天敬天孰是非?阿彌陀佛善惡心!”
道家講順天敬天,佛家則講善惡因果,於是於山頂建伏魔寺,於後山建伏魔塔,懲惡揚善,尤其是無鑒禪師成為伏魔寺主持後,辯法華,伏百魔,修長生,江湖遂隻聞伏魔而不知有伏牛矣,山憑名起,亦易名為伏魔。
伏魔寺,建於平坦的山頂之上,樓閣殿堂林立,金碧輝煌,其所有建築整體呈蓮花般布局,外為僧舍客房,如片片花瓣般舒展,整齊肅然;
內則為經閣大殿,法堂塔林,如花蕊蓮蓬般巍峨高聳,錯落有致。
每逢法華祈福等重大節日,伏魔寺燈火徹夜不熄,映染金佛,粲然生輝,從遠處望去,整個伏魔寺恍若一朵冉冉盛放的金蓮,為常山夜間一大盛景。
今夜,自然不是伏魔寺的盛大節日,所以除了長生堂大雄殿法華堂等幾個重要的經閣燈火通明外,其他地方皆一片黑暗寂然,斑斑點點星火,更添了幾縷靜謐安然。
“蕭量、蕭重,著人守住伏魔山要道,不得放走任何人!”
蕭君華一身紫袍,迎風獵獵,看著隱匿在黑暗中的伏魔寺,眼中閃過一縷陰寒,冷冷道。
“是!”蕭量蕭重兩兄弟抱拳應了一聲。
“白羽,你和若愚、承玄、無眠,帶領人暗中潛入伏魔寺,占領法華、講經、般若、戒律、羅漢、伏魔六堂,屆時等我信號,務必同一時間將其內的佛陀金身打碎!”
蕭君華背負雙手,肅然道:“務必不能出錯!”
“是!”白羽、江若愚等人齊聲應道。
“梁城、梁明、程召,你們也去相助,一切聽從白羽的命令!”
梁英卓忽然開口吩咐道:“事關重大,若然出了紕漏,我唯你們是問!”
聽到梁英卓冷冽漠然的話語,其身後三個年身著黑色勁裝男子相視一眼,而後看了一眼對麵的白羽四人,撇嘴點了點頭。
原本聽聞梁英卓的前半句話,三人還存有與白羽、江若愚等人搶搶風頭的念頭,但梁英卓疾言厲色的後半句話,無疑絕了他們的小心思。
若真因為他們的緣故致使圍剿伏魔寺之事出現意外和波折,他們絕不會有什麽好果子吃。
對於梁英卓之言,絕沒有人敢質疑!因為他叫梁英卓,是梁家的家主。
當然,梁英卓這句話看似在警告自己人,但又何嚐不是在警告白羽等人要以大局為重!
“剩下之人,直接從正門攻入伏魔寺,凡遇抵抗之人,一律格殺勿論!”
“是!”
蕭君華揮揮手,其身後眾人紛紛消失在黑暗中,消失無蹤。
“伏魔寺號稱有一佛兩金剛,一佛為無鑒,有宗師境界;兩金剛為長生堂和藏經閣首座,有半步宗師的境界;其餘三百寺眾,從五蘊到神意不等,皆為習武之人,嘖嘖,沒想到常山地界除了幾大家族外,竟然還隱藏著伏魔寺這種實力,難怪敢打我們兩家的注意!”
看著消失在黑暗中的眾人,蕭君華負手輕歎道:“安則殆,逸則懈,看來你我兩家安逸太久了,連出了伏魔寺這種勢力都不得而知,大意了啊!”
聞言,梁英卓不置可否,對於伏魔寺的實力,若說他們全然不知,不太現實。
畢竟以蕭梁兩家的能力,常山有任何風吹草動都瞞不過他們的耳目。但正因為自忖實力強大,才會對像伏魔寺這種實力的勢力聽之任之。
蚍蜉安可撼大樹,這就是他們的底氣!
但千裏之堤潰於蟻穴,也是實打實的真理。
居安思危,才得長久,這件事情,也算是給這兩年驕傲自滿的蕭梁兩家一個警示和教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