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結束,李淵拿著一踏契約,眉開眼笑,這都是錢啊,是自己賺來的錢。
與李二那眉頭緊鎖,形成鮮明的對比。
“二郎,精鹽的拍賣已經結束,你安排一下,我們先去碼頭取精鹽?”
“是父皇!”
李淵也想瞞著李二,偷偷的將精鹽賣出。
隻是這裏是長安,任何風吹草動,都瞞不過自己二子的密探。
隨著李二的安排下,文官百官,以及李淵其他邀請的賓客,一起走出皇宮。
禁衛軍侍衛紛紛出動,在前麵開道。
皇帝出宮,文武百官跟隨,聲勢浩大。
臨上車前,李二將自己的密探首領,李震道叫到近前,詢問道:“你去查探一下,近日來,有哪些船隻來到長安?”
李震道不假思索的迴道:“迴稟陛下,今日早晨,揚州水師的不少船隻來到了長安,在碼頭停下時,收起了越王和水師的旗號。”
“若不是關卡傳來的信息,卑職站在碼頭,都不知道那是揚州水師的船隻?”
李二皺起了眉頭,難道這事還有自己那次子有關?
“行了,你去密切注視各方動向,此次出城,莫出漏子。”
“是,陛下!”
說完之後,李震道悄無聲息的離開。
去的路上,李二一直在思索此次事情的來龍去脈。
李淵,精鹽,李泰。
這三者之間是不是存在聯係,關鍵是這鹽的出處。
是李淵有鹽,讓李泰取出來,還是李泰有鹽,交給李淵來賣。
若是後者的話,說明這爺孫倆,給自己布置了一個大局。
周圍長安百姓的圍觀,也擋不住大部隊出城的步伐。
終於到了碼頭,禁衛軍布置警戒,無關人員,都被暫時驅離。
與文武百官驚歎看著眼前的船隻相比,李淵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到百官前頭。
李淵指指前方的船隻,不禁說道:“看見前方的船隻了嗎?每艘船上裝有五千石精鹽。”
“看到船隻上麵的編號了嗎?與你們拍賣的編號一一對應,一個契約兩艘船的精鹽。”
“現在你們可以隨意上船檢驗。”
李淵話音剛落,下麵的官員,麵麵相覷,沒人上前到船上去。
這特麽不是商船,看上去都是戰艦啊,一個被囚禁的太上皇,哪來的這麽多戰艦。
李二看著陷入僵局,衝著程咬金使個眼色。
程咬金抬腳向前走去,扯著大嗓門道:“讓某家看看,哪兩艘是某家的精鹽。”
“原來在這裏,你們先在這裏等著,等某家先上前去給你們探路!”
程咬金大吼一聲,上了自己編號的船隻。
有一個開頭,其他人也不甘示弱,先後找到自己的船隻,上去檢查一番。
李二悄然來到李淵身邊,輕聲道:“父皇,您現在還不告訴兒臣,眼前的這精鹽是怎麽迴事嗎?”
李淵淡然的迴了一句,道:“別急,迴到宮內,朕會將來龍去脈,都告訴你。”
李二點點頭,退了下去,既然李淵都這麽說了,李二亦不再追問。
何況,看看眼前的情況,確實不是說事的時候。
程咬金第一個上去,也是第一個下來。
走到百官之中,嘿嘿的笑道:“從今以後,某可以天天拿精鹽出來洗澡。”
身邊的大臣聞言,不停的作嘔,紛紛遠離這個不要臉的家夥。
等你用鹽洗澡,然後在拿出來賣嗎?真沒見過這麽惡心的家夥。
“盧國公,可還滿意?”
程咬金拱手道:“迴太上皇的話,某家粗略的估算,重量上應不會差,且鹽都是精鹽。”
李淵不禁笑道:“既然如此,盧國公早日將錢財,送到朕的宮內。”
原來是催賬的,若是其他人,程咬金倒是敢上前頂上一句,對於李淵,他可不敢。
李二都把李淵當寶貝的養著,自己可不去觸那眉頭。
“請太上皇寬心,晚間,某家就去準備,明日給太上皇送去。”
“不錯,不錯,不愧是為大唐的漢子。”
程咬金聞言,嘿嘿的笑道:“某家一直都真漢子來著。”
李淵不禁指指程咬金,樂道:“你這廝,還真是……”
“謝太上皇誇獎!”
李淵是徹底無語了,自己這話還沒說呢,已經成了誇獎。
今日是一年多來,自己第一次出長安,不想跟這家夥斤斤計較,臉皮已經厚到萬箭不穿的境界。
其他人也都陸續的下來,大家交談的都差不多。
“既然精鹽都檢查差不多了,你們也早點安排人,將船上的精鹽卸下。畢竟前來送鹽的將士們,也不容易,早日讓他們歸迴。”
“你們的錢,也要早點送到朕的宮殿,朕的新宮殿,就靠這點錢了。”
李淵說的過於直接,李二在旁邊聽著,都有點尷尬。
雖說是要錢,你也得委婉一點,畢竟還是當過皇帝的人。
李二見天色不早,吩咐一下,留點士卒在這裏看守,然後與百官一起迴城,
買到精鹽的臣子,亦讓跟在隊伍後麵的家裏下人,在這裏蹲守著。
自己則迴去安排人手,過來接鹽,以免夜長夢多。
整個長安因為這麽多的精鹽進入,這價格上,肯定是會有波動。
迴到皇宮內,李二跟隨李淵一起,去他的安樂宮。
進入安樂宮內,李二揮揮手,示意侍衛們警戒起來。
父子兩人跪坐下來,李二焦急的開口道:“父皇,現在可以說了嗎?”
李淵看著略顯焦慮的二子,幽幽道:“二郎,還記得新年後,我們那個賭約?”
“什麽?”
僅一句話,無需解釋,李二就明白怎麽迴事。
“父皇的意思,青雀已經有大量製鹽的方法?還是精鹽?”
李淵好氣的白了李二一眼,說道:“不然呢?不會你真以為朕,真的能藏得住那麽多精鹽?”
李二生氣的大手拍在麵前的桌麵,怒吼道:“這個兔崽子,有如此好的方法,居然不告訴朕,自己偷偷摸摸的去製鹽。”
李淵沒好氣道:“青雀是兔崽子,那你是什麽,朕是什麽?”
被李淵這麽質問,李二尷尬道:“兒臣是口誤!”
李淵冷哼一聲道:“你知道青雀當時是怎麽跟朕說的嗎?他告訴朕,他要在大唐一兩年之後,精鹽如米價,尋常的百姓都能吃上精鹽。”
與李二那眉頭緊鎖,形成鮮明的對比。
“二郎,精鹽的拍賣已經結束,你安排一下,我們先去碼頭取精鹽?”
“是父皇!”
李淵也想瞞著李二,偷偷的將精鹽賣出。
隻是這裏是長安,任何風吹草動,都瞞不過自己二子的密探。
隨著李二的安排下,文官百官,以及李淵其他邀請的賓客,一起走出皇宮。
禁衛軍侍衛紛紛出動,在前麵開道。
皇帝出宮,文武百官跟隨,聲勢浩大。
臨上車前,李二將自己的密探首領,李震道叫到近前,詢問道:“你去查探一下,近日來,有哪些船隻來到長安?”
李震道不假思索的迴道:“迴稟陛下,今日早晨,揚州水師的不少船隻來到了長安,在碼頭停下時,收起了越王和水師的旗號。”
“若不是關卡傳來的信息,卑職站在碼頭,都不知道那是揚州水師的船隻?”
李二皺起了眉頭,難道這事還有自己那次子有關?
“行了,你去密切注視各方動向,此次出城,莫出漏子。”
“是,陛下!”
說完之後,李震道悄無聲息的離開。
去的路上,李二一直在思索此次事情的來龍去脈。
李淵,精鹽,李泰。
這三者之間是不是存在聯係,關鍵是這鹽的出處。
是李淵有鹽,讓李泰取出來,還是李泰有鹽,交給李淵來賣。
若是後者的話,說明這爺孫倆,給自己布置了一個大局。
周圍長安百姓的圍觀,也擋不住大部隊出城的步伐。
終於到了碼頭,禁衛軍布置警戒,無關人員,都被暫時驅離。
與文武百官驚歎看著眼前的船隻相比,李淵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到百官前頭。
李淵指指前方的船隻,不禁說道:“看見前方的船隻了嗎?每艘船上裝有五千石精鹽。”
“看到船隻上麵的編號了嗎?與你們拍賣的編號一一對應,一個契約兩艘船的精鹽。”
“現在你們可以隨意上船檢驗。”
李淵話音剛落,下麵的官員,麵麵相覷,沒人上前到船上去。
這特麽不是商船,看上去都是戰艦啊,一個被囚禁的太上皇,哪來的這麽多戰艦。
李二看著陷入僵局,衝著程咬金使個眼色。
程咬金抬腳向前走去,扯著大嗓門道:“讓某家看看,哪兩艘是某家的精鹽。”
“原來在這裏,你們先在這裏等著,等某家先上前去給你們探路!”
程咬金大吼一聲,上了自己編號的船隻。
有一個開頭,其他人也不甘示弱,先後找到自己的船隻,上去檢查一番。
李二悄然來到李淵身邊,輕聲道:“父皇,您現在還不告訴兒臣,眼前的這精鹽是怎麽迴事嗎?”
李淵淡然的迴了一句,道:“別急,迴到宮內,朕會將來龍去脈,都告訴你。”
李二點點頭,退了下去,既然李淵都這麽說了,李二亦不再追問。
何況,看看眼前的情況,確實不是說事的時候。
程咬金第一個上去,也是第一個下來。
走到百官之中,嘿嘿的笑道:“從今以後,某可以天天拿精鹽出來洗澡。”
身邊的大臣聞言,不停的作嘔,紛紛遠離這個不要臉的家夥。
等你用鹽洗澡,然後在拿出來賣嗎?真沒見過這麽惡心的家夥。
“盧國公,可還滿意?”
程咬金拱手道:“迴太上皇的話,某家粗略的估算,重量上應不會差,且鹽都是精鹽。”
李淵不禁笑道:“既然如此,盧國公早日將錢財,送到朕的宮內。”
原來是催賬的,若是其他人,程咬金倒是敢上前頂上一句,對於李淵,他可不敢。
李二都把李淵當寶貝的養著,自己可不去觸那眉頭。
“請太上皇寬心,晚間,某家就去準備,明日給太上皇送去。”
“不錯,不錯,不愧是為大唐的漢子。”
程咬金聞言,嘿嘿的笑道:“某家一直都真漢子來著。”
李淵不禁指指程咬金,樂道:“你這廝,還真是……”
“謝太上皇誇獎!”
李淵是徹底無語了,自己這話還沒說呢,已經成了誇獎。
今日是一年多來,自己第一次出長安,不想跟這家夥斤斤計較,臉皮已經厚到萬箭不穿的境界。
其他人也都陸續的下來,大家交談的都差不多。
“既然精鹽都檢查差不多了,你們也早點安排人,將船上的精鹽卸下。畢竟前來送鹽的將士們,也不容易,早日讓他們歸迴。”
“你們的錢,也要早點送到朕的宮殿,朕的新宮殿,就靠這點錢了。”
李淵說的過於直接,李二在旁邊聽著,都有點尷尬。
雖說是要錢,你也得委婉一點,畢竟還是當過皇帝的人。
李二見天色不早,吩咐一下,留點士卒在這裏看守,然後與百官一起迴城,
買到精鹽的臣子,亦讓跟在隊伍後麵的家裏下人,在這裏蹲守著。
自己則迴去安排人手,過來接鹽,以免夜長夢多。
整個長安因為這麽多的精鹽進入,這價格上,肯定是會有波動。
迴到皇宮內,李二跟隨李淵一起,去他的安樂宮。
進入安樂宮內,李二揮揮手,示意侍衛們警戒起來。
父子兩人跪坐下來,李二焦急的開口道:“父皇,現在可以說了嗎?”
李淵看著略顯焦慮的二子,幽幽道:“二郎,還記得新年後,我們那個賭約?”
“什麽?”
僅一句話,無需解釋,李二就明白怎麽迴事。
“父皇的意思,青雀已經有大量製鹽的方法?還是精鹽?”
李淵好氣的白了李二一眼,說道:“不然呢?不會你真以為朕,真的能藏得住那麽多精鹽?”
李二生氣的大手拍在麵前的桌麵,怒吼道:“這個兔崽子,有如此好的方法,居然不告訴朕,自己偷偷摸摸的去製鹽。”
李淵沒好氣道:“青雀是兔崽子,那你是什麽,朕是什麽?”
被李淵這麽質問,李二尷尬道:“兒臣是口誤!”
李淵冷哼一聲道:“你知道青雀當時是怎麽跟朕說的嗎?他告訴朕,他要在大唐一兩年之後,精鹽如米價,尋常的百姓都能吃上精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