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讓我們認識一下另外一個猛人。


    我之所以說他猛有三點。


    一是這個人的名字起的有點猛。


    不知道為什麽,我第一次在明史看到他名字的時候總感覺他是五音不正六根不全的太監,不過後來證實他不是。


    我向來把太監和人妖劃分成一類人。


    對於他們這種不是缺點玩意兒就是多點玩意兒的家夥們,我向來特別反感。


    我不明白難道做一個正常人不好麽?


    做一個正常男人不好麽?


    幹嘛要搞這些烏七八糟的玩意來糟踐自己?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我個人覺得但凡能下定決心去做太監的,讓別人把自己的那點玩意兒給切了的家夥,都是大大的不孝。


    更可怕的是,曆史上還有那麽一些人不讓別人動手,而是自己來。


    這對於整個家族來說,實在不孝。


    而就是這樣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的人,又如何會對一個朝廷盡忠呢?


    每次想起這群不完整的人妖,總讓我聯想起另外幾個名字,比如趙高,比如劉瑾,又比如魏忠賢。


    他們幾個隨便拉出來一個都不是什麽好鳥。


    他們每一個都是實實在在的禍害。


    第二猛的原因,則是因為這個家夥做的事情。


    他做出了朱元璋最為痛恨的一件壯舉。


    腐敗。


    而且是塌方式腐敗!


    如果說空印案是一樁冤案的話,那他則是做出了一件實實在在的貪汙窩案。


    並且貪汙的金額特別巨大。


    放到現在槍斃十迴都夠了。


    根據明史記載,這個混蛋貪汙稅收一共兩千四百萬擔糧食,而在明朝初年國家一年的稅收也不過兩千九百萬擔。


    可以說這個家夥憑借自己的卓越才能,偷摸貪汙了近乎一年的國家稅收。


    這位貪汙犯的名字叫做:郭桓。


    曆史上則將這件事情稱之為:郭桓案。


    事情的經過大概是這樣的。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郭桓位居是戶部侍郎(相當於我們現在的財政部副部長)。


    在郭桓擔任戶部侍郎的時候,被整天沒事幹以找茬為職業的禦史餘敏、丁廷兩人給盯上了,他們兩人覺得郭桓這個家夥長的實在太挫,一雙金魚眼每天不幹正事淨冒金光,這種表現存在嚴重貪汙腐敗嫌疑,於是偷摸進行調查。


    最後還真讓他們兩人發現了問題。


    兩人發現北平承宣布政使司的李彧、提刑按察使司趙全德和戶部侍郎郭桓有頻繁的業務往來,並且實際存在著行賄受賄和貪汙腐敗的重大問題。


    於是乎,秉持著寧殺錯不放過為基本原則的兩人聯合起來,向朱元璋實名舉報郭桓貪汙受賄的案情報告。


    當這事捅到朱元璋麵前的時候,完全失去牽製的朱元璋徹底沸騰了。


    在所有犯罪中,朱老板可以說最痛恨的就是貪汙犯。


    你幹壞事可以,唯獨不能貪汙。


    你隻要敢貪汙,那你就死定了。


    於是他命令剛剛成立不久的錦衣衛和禦史組成聯合調查小組,對郭桓一案進行詳細調查。


    這一查麻煩就大了。


    郭桓按照當時的職位設置,算是一個京官,確切的說算得上是半個部門的領導人。


    相比較縣令和衙役來說,京官他們沒有直接的貪汙渠道。


    但是他們有管轄權。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


    郭桓想貪汙,但是他沒有貪汙渠道,畢竟他沒有和老百姓直接對接,貪汙的糧食要從老百姓身上榨取。


    怎麽辦呢?


    對於貪汙犯來說,這點問題實在算不上是問題。


    郭淮就把目光放到了他的下一級官吏身上,也就是北平承宣布政使司的李彧(yu)、提刑按察使司趙全德身上,他們對北京這塊地方有著直接的管轄權。


    時任戶部侍郎的郭桓就向北平當地的官員下達貪汙指標,說你們每年要向我孝敬多少糧食,不然你們的官帽也就別再戴了。


    趙全德兩人一看,頂頭上司發話了,還能怎麽辦呢?


    沒辦法,隻能辦照。


    官大一級壓死人,人家怎麽著也比自己尿的高,領導的話就是命令,自己需要做的就是堅決執行。


    於是他們兩人就把目光轉移到了下一個部門。


    府州和縣一級的官員。


    他們兩人把所有府州縣級的官員們統一召集起來開了一個集體研討會,並且在會上發表了上層領導的會議精神。


    同樣的命令,更高的指標。


    你們想辦法完成吧。


    別找借口,更別問理由,我的話就是命令,如果完不成統統死啦死啦地。


    這下府州縣一級的官員們也領悟到了會議的精神,於是他們將目光放在了更低一層人的身上。


    也就是老百姓的身上。


    於是乎,更高的攤派落在了平民身上。


    羊毛出在羊身上,要說辦事還是老百姓最靠譜。


    其他人都是扯淡。


    老百姓的錢最好剝削和最好壓榨,誰讓你們沒權,你們活該。


    根據強弱理論來講,受人管製就要承擔被人剝削的風險。


    這就是真理。


    很快被連番數倍的稅銀就征繳起來。


    而當資金集齊以後,這部分糧食並沒有直接上交到領導手裏,而是進行了合理的分配。


    首先大頭肯定是要上交的,這是鐵打的紀律,誰也不敢變更。


    剩下的一部分則被官員們拿出來進行了變賣。


    當時建國初年最缺的就是糧食,糧食也自然而然變成了硬通貨,放到現在和黃金的價值基本等同。


    等把糧食變賣換成錢以後,這些錢會有其他用途。


    當夏天來臨氣溫過高的時候,這些錢就會變成冰塊直接上交給中央領導,給領導和領導夫人連帶著領導的九房姨太一同降溫,俗稱冰敬。


    而當天氣轉冷,三九四九冰上走天寒地凍棉襖毛褲一層層往身上加的時候,這些錢則會變成煤炭,分批次的孝敬給上層領導,這部分消費被俗稱為炭敬。


    類似於這種變相的壓榨手段官員們還有很多,比如車腳錢、水腳錢、口食錢、竹簍錢等等的,反正是人能想到的和常人想不到的都可以變成他們謀財的渠道。


    既然是孝敬,那肯定不能落空,你不能說戶部有了其他部門就可以放任不管了。


    那是不行滴。


    需要做到雨露均沾。


    畢竟他們都是官,都比自己大一級,也都比自己尿的高。


    對於他們都得巴結一下。


    於是上層官員和中央領導人人有份。


    當然了,在孝敬的同時不能光拿出這些東西,你大老遠的來一年不見一次領導,怎麽著也得意思意思,於是剩下的錢就派上了另外的用場。


    成為了他們直接行賄的主要手段。


    這就是郭淮案的基本過程。


    而當這封實名舉報信交到朱元璋手上的時候,朱元璋猶如鞋拔子一般的扁長麵孔笑了。


    冷冽而恐怖的笑容浮現了出來。


    斜長的臉頰上足以笑出花來,放出浪來。


    而在笑容的背後,另外一場政治屠殺正在醞釀。


    在朱元璋心目中裏,這位絕對的扛把子可以說最痛恨一種人。


    那就是貪汙犯。


    從小他就受盡了貪官的壓榨和欺辱,可以說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都是拜那些貪官所賜,如果不是他們的榨取他的父母也不至於慘死,他的兄弟姐妹也不至於被活活餓死,更不至於被迫要飯,最後被逼造反。


    這所有的一切都和這些可惡的貪官有著密切關聯。


    今天的成就都是拜他們所賜。


    這些人,都該殺!


    貪汙犯,都該死!


    在極具報複心理的作用下,已經完全失控的朱元璋叫來了一個人。


    吳庸。


    他的具體職務是審刑司司長(相當於全國的總監獄長)。


    我個人覺得在監獄這個密閉的空間裏待得過久的人多多少少會有點心理問題。


    而吳庸這個人則不單單是心理問題,生理上也有問題。


    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此人嚴重心理變態。


    從心理學上來講,朱元璋應該是很了解吳庸的為人。


    此人應該集奸詐與陰邪於一體,存在嚴重心理扭曲現象。


    而朱元璋能夠把徹查郭桓的案件交到這樣一個人手上,從本質上來講就含著陰謀家的黑暗手段。


    經過吳庸這麽一查,所有的事情就都抖摟了出來。


    如果單純隻從郭桓本人出發的話,也不會有太大牽連。


    但是問題是在吳庸的徹查下冰敬碳敬這些事情也被揪了出來。


    而這些因為冰敬碳敬等其他貪汙的案件被一並牽連了進來以後,這些人自然而然的成為了郭桓的同黨。


    這下牽扯的麵可就廣了。


    可以說全國上下沒有一個地方的官吏逃脫得了幹係。


    其中包括禮部尚書趙瑁、刑部尚書王惠迪、兵部侍郎王誌、工部侍郎麥至德和全國的十二個布政司(各省的省長),及其其他各縣市區所有官員全部牽連其中。


    牽連的總人數超過萬餘人,


    而對於貪汙犯來說,朱元璋向來秉持零容忍的態度。


    他沒想到自己曾三令五申禁止貪汙腐敗的政令,在這些官員眼裏竟然如同虛設。


    既然如此的話,那隻能對不起了。


    在郭桓這個突發的問題上,做為開國皇帝嗜血如麻的朱元璋表現出了他近乎冷血殘忍的一麵。


    你們不是合夥貪汙麽。


    好。


    好的很。


    我這裏已經有了一份詳細的貪汙名單(這是一份真真正正的死亡名單)。


    不管是郭桓案中直接行賄和貪汙受賄的官員,還是接受過冰敬碳敬的其他官吏,所有牽涉其中的官員,我一個都不放過。


    一個字。


    殺!


    所有涉嫌貪汙腐敗行賄受賄的官員,全部處死。


    除了官員以外,死亡名單上還有另外一群人。


    這群人不是官員,但是他們身份極其容易和官員勾結。


    這群人便是富戶,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地主。


    對於這群富戶朱元璋同樣不感冒,每每看到這群什麽都不幹卻依舊富得流油的地主老財,他都會想到父母雙亡以後自己下跪乞求的屈辱經曆,聯想起那段悲痛的曆史他都牙口發麻拳腳發硬後背發涼眼冒紅光。


    這群沒事幹還能吃飽飯的混蛋玩意兒,同樣該死。


    殺!


    讓你們這群腰滿腸肥的家夥們行賄。


    我殺光你們!


    在殺光你們的同時,你們的財產也別想逃過一劫。


    在朱元璋的命令下,所有牽連的富戶全部抄家。


    無一例外。


    於是乎,明朝初年繼1380年胡惟庸案和1382年空印案爆發以後,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第三場政治屠殺就此開演。


    這就是明朝初年轟轟烈烈的,郭桓案!


    根據前麵我寫到的朱元璋的政治遊戲理論,已經三年沒有痛快殺人的朱元璋再一次揚起了他血腥的屠刀。


    這一次他還是延續以往的遊戲規則。


    所有牽涉的官員們全部清除一遍,然後再扶植一批新人重新培訓上崗。


    而隨著郭桓案的爆發,根據《明史·刑法誌》記載,除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尚書(部長),侍郎(副部長)兩人以外,其他所有任職官員一個不留,全部處死。


    當然這裏麵最根本的主角,也就是郭桓本人自然不會被放過。


    郭桓本人被朱元璋除以剝皮揎草之極刑,以示警戒。


    具體刑罰為:首先將活著的郭桓本人將腦門切開(必須是活著的時候才能幹,人死了血液不流通了,這套刑法就做不來了),然用水銀從頭頂百會穴中灌入,使皮肉分離,再用刀把皮剝下,致人疼痛撕裂慘叫中死亡,最後把草裝入人皮中示眾警示他人,同時為了防止腐爛,在塞草的同時還會撒上石灰。


    這絕對算得上是古代最重,也是最為慘忍的刑法。


    而在郭桓被除以極刑以後,向來秉持著要麽不做要麽做絕人生信條的朱元璋將目光放到了另外一群人身上。


    郭桓族人。


    做為絕對政治家和軍事家出身的朱元璋,絕對不會給自己留有後患,殺起人來也絕對不會手軟。


    在他的思想理論裏,自己殺了郭桓本人,那他的族人有可能會起來造反,為了以絕後患,我隻能對不起你們了。


    要麽不做,要麽做絕!


    誰讓郭桓做了對不起天下的事情,你們要怪就怪郭桓去吧。


    所有郭桓的九族,全部陪葬。


    一個不留。


    於是在官員和地址們被押到刑場的同時,這群八百多人的隊伍也被揪了出來,被處以極刑。


    隨著官員的處死,地主富戶也相繼的倒台,全國各地的富商大賈係數破產,連同很多小老百姓也未能幸免。


    同樣因為郭桓案的巨大牽連,民怨極大。


    曆史上有很多可笑的事情,郭桓案也應該算得上是一件。


    做為幕後黑手的朱元璋也沒有想到郭桓案會玩的這麽大,他不過就是向把官員們給清洗一遍,把那些地主們給鎮壓一下,實在沒想到這事情會搞的這麽激烈。


    甚至影響到了他的政權穩定。


    於是為了平民憤,朱元璋最後將目光落到了一個人身上。


    看到此人冷血扭曲近乎到心理變態的麵孔,鞋拔子臉以上的朱元璋展現出了他更加純粹而燦爛的笑容。


    他命人把這個人給抓了起來。


    然後以最快速度把這家夥給拉出去砍了。


    然後通報全國,意思是說郭桓的案子都是這個混蛋給搞大,我從來沒有想著要殺這麽多人,這都是這個混蛋的主意。讓大家受連累了,實在對不起啊,對不起。


    作為皇帝我沒有起到應有責任和義務,實在對不起你們。


    現在當著所有人的麵我把他殺了,算是我們向你們道歉了。


    至於怨憤你們要算就算到他身上吧。


    和我沒有半毛錢關係。


    他就是吳庸。


    而作為主審官的吳庸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他最後會有這樣一個結果。


    在解決掉吳庸以後,一向痛恨貪汙腐敗的朱元璋頒布了一份政令。


    所有官員,但凡貪汙白銀超六十兩,就地處死。


    我簡單換算了一下,當時的六十兩相當於我們現在的一萬多塊錢。


    而對於貪官們來說,一萬多塊錢實在算不上個數字。


    他們隨便撈一點,也不止這個數字。


    我個人覺得朱元璋的這個政令就是要警示官員們:你敢貪汙我就敢殺你!


    不信咱們試試。


    看看我能不能說到做到!


    但是問題是,對於巨額誘惑來說,這種政令基本形同虛設。


    馬克思的《資本論》對貪官有一個詳細的闡述。


    當某件事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的時候,他們就敢鋌而走險;


    當超過百分之一百的利潤,他們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


    當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他們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死的危險。


    而對於官員們來說,其中的利潤何止三倍,三千倍都是有的。


    所以,在郭桓案爆發以後沒多久,新的麻煩接踵而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笑讀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葉寒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葉寒霜並收藏笑讀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