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元璋和陳友諒在鄱陽湖幹仗的時候,做為誠王的張士誠在開戰之前曾經收到過陳友諒發來的求助戰書。


    陳友諒的態度很誠懇,也很明確,希望他能夠出兵協助他合圍朱元璋這個癟三,隨後共分天下。


    但是地主財閥出身的張士誠也明顯不是吃素的。


    他似乎看出了陳友諒的真正用意!


    他知道陳友諒這個表麵裝純嘴上裝嫩的混蛋根本不是什麽好鳥,說難聽點就是一個表麵上裝作老好人實際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人渣敗類,和他共分天下這種美事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這輩子都不可能實現。


    這種把戲哄哄小孩還可以,想騙我,瞎了你的狗眼。


    也許這就是當時張士誠內心的真實想法。


    所以他很果斷的拒絕了陳友諒的要求。


    在拒絕的同時他采取了和龍灣戰役同樣的策略:不參與、不妥協,任你們兩人打得天翻地覆死去活來,也和我沒有半毛錢關係。


    最好兩人一塊升天玩完,也省的爺我再麻煩。


    在朱元璋和陳友諒兩人打得火熱的時候,做為觀戰放的張士誠也並沒有閑著。


    此時的他在忙著撈錢。


    撈元朝政府這群狼崽子的錢。


    因為自從他建立的大周政權之後就開始開土擴疆,在巨大的資金和軍事雙重打擊下,平江(今蘇州市)、湖州、嘉興、鬆江(今上海)及常州等區域被迅速攻克。


    當張士誠拿下平江之後,從來沒有來過平江的他才發現原來天底下還有這麽富裕的地方。


    在這裏隨便抓把土都能攥出銀子來。


    和平江比起來,高郵這個破地方簡直太窮了,窮的掉渣更窮的跌份。


    和自己現在誠王的身份比起來,高郵這個破地方根本襯托不起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


    平江才配得上他,起碼這裏的人們都是有錢人。


    而自己是他們的地主老財,是他們所有人的老大!


    所以他毅然決然的從高郵搬家。


    遷都平江。


    依舊自稱:誠王!


    一切似乎都很順利。


    但是當他定都平江之後,有一群人是不高興的,當他們看到財閥出身的張士誠來到平江之後,早就眼饞他億萬身家的他們決定狠狠的敲他幾筆竹杠!


    撈一些油水。


    這群人是剛剛被元軍派遣到平江駐紮的元朝駐軍,領頭老大的名字叫做:楊通貫。


    他是一個苗族人。


    而楊通貫的手下有二十萬兵馬!


    元朝很明顯不甘心被張士誠所打敗,所以在張士誠拿下平江之後就派遣楊通貫來處理平江這個爛攤子。


    楊通貫也似乎很給張士誠麵子,自從他來到平江之後三天兩頭的照顧他的生意,捧他的場子。


    對於楊完者張士誠是頭疼的。


    因為這個家夥不僅能文還會武功,他從十幾歲開始就組織苗家少年抵禦紅巾軍侵略,是元朝末年出了名的可以出將入相的帥才,元朝為了表彰他的功績還專門賜予給他一個“楊完者”的稱號,意思是表揚他:忠義兩全的完人。


    元朝這時候把楊通貫派到這裏來明顯就是故意針對張士誠的,找茬的同時試圖重新收複平江。


    對於楊貫通打是打不過的,因為這個癟三手裏不僅有二十萬的兵馬,而且他還精通兵法,想通過武力來征服他明顯不可能完成。


    自從楊通貫來到平江之後,張士誠和他有過幾次交手,但是結果都是以自己戰敗告終。


    多次失敗之後,張士誠開始嚐試過用金錢來收買,但是這個混蛋似乎對金錢也不太感興趣。


    自己花大價錢試圖收買他的策略最後也沒能走通。


    對於楊貫通打打不過買買不通完全軟硬不吃的混蛋,張士誠很是無奈。


    楊通貫,你個癟三,我沒找你沒惹你的,你幹嘛死盯著我不放。


    難道非要把我趕盡殺絕你才高興麽?


    後來張士誠的親弟弟也是最有才幹的弟弟張士德被朱元璋抓住並且被做掉以後,和朱元璋的梁子算是結下了,為了給弟弟報仇張士誠開始了瘋狂的報複行為,而朱元璋也開始了猛烈的還擊,最後結果大多都是朱元璋一方勝利居多。


    麵對這種情況,本來就不是好鳥的楊通貫也趁機發動猛攻。


    兩線開戰對於張士誠來說絕對是致命的。


    原本對於楊通貫來說打不過但是扛得過的張士誠,因為朱元璋的摻合現在連扛都扛不過了。


    為了避免被楊通貫攻破城池抄了老家造成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也為了更好的報複朱元璋,剛剛自立稱王的張士誠終於做出了一個決定。


    他決定再次投降元朝。


    重新迴歸到母親的環抱。


    對於張士誠的投降元朝自然是歡迎的。


    以前就一直和他打過交道的元朝政府也確實沒有虧待張士誠,賞給他一個太尉的官職,讓他主管從南方向北京調運糧食的要務,並且要求主動投降的張士誠每年向朝廷上供十一萬石的糧食。


    主動投降明顯低人一頭的張士誠第一年按照朝廷的要求做了,並且按時上交了糧食,等交了糧食之後張士誠希望元朝政府封他為王!


    他在投降之前就是王,現在在你元朝麵皮子底下當個王也不算吃虧。


    張士誠的理想是很好的。


    但是元朝政府卻很直接的拒絕了他的請求!


    也許在元朝統治者眼裏這個投降過來的混蛋就是一個任由自己欺負的山炮,想在我眼皮子底下當王也不看看你自己長得什麽模樣!


    被拒絕的張士誠是不高興的,他沒想到自己花了錢出了力最後什麽好處都沒有撈著,還白白損失了十一萬石的糧食。


    丟錢事小,麵子事大!


    搞了一出反串,最後出力沒討好。


    對於這種結果張士誠是不高興的。


    他不高興。


    他很不高興。


    賜封一個王位這屁大點的要求竟然都不能滿足我,我還跟著你們這群混蛋屁股後麵混著幹嘛?


    和元朝產生了隔閡的張士誠心存怨氣,很是不滿的他決定找機會重新獨立。


    你們這群長得跟個矮倭瓜一般的混蛋,等著吧,等有機會看我怎麽收拾你們這群蠢蛋!


    正巧這時候,楊完者與杭州的元朝將領達識帖睦邇兩人有矛盾,兩人都試圖拉攏剛剛投降元朝的張士誠來幹掉對方。


    這時候似乎看到機會的張士誠也沒有含糊,鑒於前幾天才被楊完者給欺負得不成人樣,打的沒打過錢也沒買通的楊玩著成為了他第一個收拾的對象。


    他首先接受了達識帖睦邇的請求,兩人聯手之下做掉了楊完者。


    當達識帖睦邇正在為幹掉自己政敵高興萬分的時候,早已做好準備的張士誠同樣笑著看著眼前這個得意忘形的笨蛋,在笑容滿麵中再次玩起了他曾經那種樂此不彼的殺人把戲。


    歡笑之中揚起了手中的彎刀,大笑中活劈了達識帖睦邇。


    徹底幹掉兩人之後,商人出身的張士誠並沒有閑著,前幾天做買賣賠了十一萬石的糧食的張士誠一向秉持的四項原則就是:賠本買賣咱不幹,所以在幹掉兩人他首先將兩人的兵馬錢財全部歸為自己所有。


    隨後命令士兵一舉占領了杭州、湖州等地區。


    做完這一切,已經完全占領浙江、江蘇、上海等大片區域,絕對富甲一方的張士誠在心滿意足的情況下,決定再次稱王。


    而這一次他並沒有再延用以前誠王的稱號。


    也許在他看來誠王的稱號對他來說已經不再吉利,因為自從他自稱誠王之後,他的破事爛事就沒有停過。


    不是被元朝那群混蛋欺負就是和自己的鄰居朱和尚幹仗幹個不停。


    所以覺得條件已經完全成熟的張士誠決定棄用誠王稱號,改稱為:吳王。


    尊他的母親曹氏為王太妃,按照王的身份地位在平江設置屬官,在城中花錢建造了府第宮殿。


    我自始至終也沒有在史書上找出關於吳王這個稱號有什麽優點的記錄。


    我也實在想不出這個吳王名字有什麽好的,一個口天吳感覺也沒有什麽特殊的含義,但是在張士誠自稱吳王後不久,朱元璋也稱自己為吳王。


    兩人單單在吳王這個名字上就已經幹起仗來。


    曆史上為了讓兩人名字上不形成衝突,也為了更好了區分兩人不同的政治的身份,所以稱張士誠為東吳王,朱元璋為西吳王。


    這時候已經完全解決掉陳友諒大漢政權的朱元璋,現在終於可以騰出手來處理張士誠這個麻煩。


    對於和自己搶地盤掙名號的張士誠,朱元璋同樣不高興。


    這個和自己連續叫板的山炮,朱元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了他一個道理。


    普天之下,隻允許有一個吳王。


    那就是我。


    朱元璋。


    至於你這個吳王,趁早給我滾蛋。


    至元二十五年,朱元璋率領他的朱家軍開始向另外一個政敵張士誠發動軍事進攻。


    麵對張士誠這個當真是富得流油的混蛋,在金錢上麵完全幹不過他的朱元璋將進攻計劃大致分為三步。


    首先第一步就是清除長江以北的張士誠的勢力。


    這麽做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憑借自己的優勢兵力盡最大可能的清除張士誠的兵力。


    具體策略確定之後,朱元璋首先命令徐達率兵進攻泰州、通州(江蘇南通)。


    當這兩個地方全部拿下後,又命令徐達率兵包圍了高郵。


    對於高郵來說張士誠是不能丟棄的,因為這裏是他的第一國都。


    他起兵高郵,這裏可以說是他的第一根據地。


    所以當他聽說自己的泰州、通州都被朱元璋拿下,並且朱和尚率部包圍了高郵之後,張士誠迅速派遣水軍從長江逆流而上,救援高郵。


    對於援軍朱元璋是絕對不會輕易放過的,同時為了表達對張士誠的敬意,朱元璋選擇親自迎戰張士誠的軍隊。


    已經拿下泰州等地區的朱元璋讓徐達放心的攻取高郵,並且奪取淮安,淮北等地區,而他則親自率領兵馬收拾來自下遊的張士誠。


    陪同朱元璋一同進攻的還有兩人。


    他們分別是吳良、吳楨。


    而麵對強悍無比,竟然連陳友諒這個暴徒都可以一並幹掉的朱元璋,他也不敢掉以輕心。


    對於朱元璋的獲勝,應該是出乎張士誠意料之外的,他沒有想到一向桀驁不馴的陳友諒竟然會栽在一個臭要飯和尚手裏。


    陳九四,你個沒用的東西!


    陳友諒,你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廢物點心。


    連一個要飯的和尚你都處理不了,你活著還有什麽意思。


    早點去死吧,接下來的事情交給我吧!


    你尚未完成的事情交友我來辦,


    你沒有幹掉的混蛋也交給我來幹吧!


    麵對朱元璋的強勢來襲,他派遣了數百艘戰船和數萬兵馬協助保衛高郵。


    當張士誠的兵馬還沒趕到高郵,剛剛來到江陰的時候,一群早已做好充足準備的兵馬攔住了就他們的去路。


    同時在對方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發動了軍事突襲。


    而另外一部分人馬則在對方完全沒有預料的情況下出現在了他們的後方,前後夾擊下充著來犯之敵發動猛烈攻擊。


    最後的結果是兩千兵馬被俘,擒獲數百條戰船為代價,張士誠兵馬首戰大敗。


    幹掉張士誠的援軍之後,朱元璋並沒有讓他的兵馬閑著。


    他命令士兵向臨近的幾個地區發起進攻,逐步清理張士誠在長江以北的大片區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笑讀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葉寒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葉寒霜並收藏笑讀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