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二十六年,經過一年的艱苦奮戰已經將長江以北的張士誠勢力清除幹淨的朱元璋開始收縮兵力。
他開始戰略轉移,為他的下一個目標做準備。
這也是他的第二步計劃。
他首先命令在外征戰的徐達、常遇春等人返迴應天。
隨後命令所有在外征戰的士兵開始戰略收攏,並在應天集結。
當徐達和常遇春率領朱家軍迴到應天之後,朱元璋召集所有將領召集了起來。
目的隻有一個。
開會。
商討針對討伐長江南岸地區張士誠頑固勢力的具體對策。
在確定進攻計劃的時候,朱家軍內部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
對於張士誠這個山炮來說,常遇春在心底是看不起他的,所以做為常勝將軍的他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他認為一向以驕橫頑劣為人生準則的張士誠根本不值得讓自己害怕,所以他建議直接率兵攻打張士誠的老家平江。
就和幹掉陳友諒的策略一樣。
率領兵馬直接抄他的老家!
等把他的老窩一鍋端了以後,再清理分布在他周圍的其他勢力。
他認為這一方法既簡單又有效,最重要的是節省時間。
花錢最少,效果也最好。
麵對這一建議,做為文臣之首的右丞相李善長站出來發表了反對意見。
雖然張士誠早就該征討了,他現在的勢力也已經大不如從前,但是大家別忘了這個家夥有錢,這個家夥有的是錢,他自從拿下平江這幾年沒幹別的,一心就是撈錢,所以他現在手裏肯定存有大筆積蓄,更重要的是他不僅有錢而且他還霸占著肥沃的土地,所以他也肯定有很多存糧,對於這個既有錢又存貨充足的家夥,我個人認為應該等等機會再動手!
不應該急於一時。
對於李善長這個文人完全保守的意見,一向主戰的徐達和常遇春站在了同一戰線。
他認為既有錢又有權的張士誠驕橫奢侈,他手下的那些人也都囂張的不得了,他們完全就是一窩齷齪的小人,他們擁兵自重,更為富不仁。
對於這群占著茅坑不拉屎的混蛋,我們根本就不需要害怕。
現在這個機會就是老天要讓他滅亡,我們應該抓住機會一鼓作氣的做掉他!
麵對主戰和主和的兩派,朱元璋在眾人麵前表現出了他一貫的進攻主張。直接在會議采用了徐達和常遇春的意見,並且敲定了具體的行動策略,先攻平江,隨後清理湖州和杭州的殘敵。
方案確定之後,似乎大事已經全部敲定完畢的朱元璋命令大家散會。
當所有人一窩蜂的全部都離開之後,朱元璋卻唯獨徐達和常遇春留了下來。
兩人完全沒有搞清除自家這個老大把自己留下來要做什麽,尤其是長得跟個熊瞎子一樣的常遇春心裏犯嘀咕,因為他前幾天腦子發熱沒控製住自己欲望,所以他很榮幸的又犯了一次錯誤。
而這次所犯的錯誤是朱老大三令五申禁止做出的。
這時候老大把自己留下來要幹什麽呢?
上次犯了錯的檢查都還沒來得及寫呢,這次不會又讓寫檢查吧!
想想腦門都冒汗的常遇春躲在徐達身後,不過和朱元璋正麵對視。
而當所有人都離開,原本擁擠的大堂中隻剩下他們三人的時候,朱元璋一改之前溫和的口氣。
他重新把之前的問題提了一遍。
你們認為這一戰我們該怎麽打呢?
被朱元璋完全搞蒙圈的常遇春依舊率先站了出來,重複了一次自己的之前的觀點。
率兵直搗平江,隨後再清理湖州和杭州的殘敵。
但是此時朱元璋一改先前確定下來的決議,直接否決了常遇春的觀點,並且發表了反對意見。
他認為現在的張士誠勢力雖然不如從前了,但是也絕對不容小視。對於私鹽販子出身的張士誠來說打家劫舍敲詐勒索是以前常幹的買賣。
這群人都是亡命之徒。
但凡世間的亡命徒都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他們講團結重義氣。
我們好兄弟,講義氣!
這是他們這夥人的標配,也是他們的口頭禪,片刀斧頭是他們的標準武器。
對於這群亡命徒如果我們現在直搗平江的話,那盤踞在平江周圍杭州和湖州的其他手下必然會出手幫忙,到時候我們可能遇到腹背受敵的困境。
所以為了保險起見,我們應該先清理盤踞在他周圍的勢力,孤立平江。
等把周圍的兵馬都幹掉以後,我們再對平江發動最後的進攻。
在責任和權力麵前,一向做為是扛把子的朱元璋很明顯占有優勢。
麵對朱元璋的這種做法,常遇春卻不幹了。
他覺得按照朱元璋的做法完全就是多此一舉。
同時他也認為打一群毛賊沒有什麽意思,他絕直接抄他老窩多方便快捷。
打完之後就可以直接拍手迴家。
各迴各家,各找各媽!
對於常遇春的反駁做為老大的朱元璋肯定是不高興的。
他擺出了臉色,拉著臉說了一句話。
你個牲口,別以為你在泰州做了什麽好事我不知道!
敢和我叫板!
如果先攻湖州失敗的話,我負責任。如果先攻打平江,出現什麽問題的話,你負責任!
在責任分工上,常遇春是根本沒有和朱元璋抗衡的本錢的。
碰了一鼻子灰的常遇春縮了索脖子,沒有再吱聲。
而這時候一直站在旁邊看戲的徐達終於站了出來,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老大,你既然早就想好了要先打湖州了,那你為什麽之前大家都在的時候不提前通知大家呢?
朱元璋轉過他那張又長又扁的驢臉,看著徐達,陰森的笑容下說出了一個名字,熊天瑞。
這個人現在的老板是朱元璋。
而他上一任的老板是陳友諒。
上上一任的老板是徐壽輝。
這個家夥似乎是個跳槽冠軍,每一任工作他都不會做太久,隻要他覺得現在這個老板快不行了,快翹辮子了他就事先跳槽。
等跳槽到新一任的老板麾下的時候,他還會出賣很多上任老板的機密信息。
可以說這個家夥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商業間諜。
對於這種貨色朱元璋同樣做出了他的選擇。
他要靠著個人給自己送一封信。
一封口信。
一封讓張士誠百分之百信以為真的口信。
這封口味自己不能說,常遇春和徐達也不能說,因為他們這些人誰說了張士誠都不會相信。
但是熊天瑞如果傳話的話就不一樣了。
做為幕後主謀的朱元璋同樣相信之前在場的某些個其他人也可以為熊天瑞作證。
隻要有了這些人的口信,這個本來很扯淡的消息就由不得張士誠他不信了!
這個迴複徐達很明顯是服從的。
一直隻管軍務不管政務的徐達,壓根就沒有主意先前的場合和之前參會人員的身份。
而做為二把手實權被徐達牢牢掌控的常遇春也服從,漫天之下他誰都不怕,就怕站在眼前的那個光頭和尚。
這天底下天不怕地不怕的他,就怕這個禿驢。
隻有這個禿驢能夠製服得了他。
隻有這個野驢能夠降服得了他。
他怕他!
從骨子裏懼怕他!
好了,目標已經完全確定的。
接下來就是該真正動手的時候了!
在出發前,朱元璋將集結起來了二十萬兵馬全部交給徐達和常遇春指揮。
並且在陣前命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領這二十萬兵馬討伐張士誠。
在出征眾人臨離開的時候,做為一軍統帥的朱元璋把眾人都喊到了一起。
作為最高統領的朱元璋站在眾人麵前,看著眼下這群征戰一方的英豪們,看著這群隻要放出去就如同是脫韁的野馬,四頭驢都拉不迴來的眾人,為了嚴肅紀律整頓軍務,作為扛把子的朱元璋不得不著重強調下軍令:命令全軍嚴禁濫殺無辜,違抗者軍法從事。
站在所有人麵前,朱元璋火熱的目光看著站在隊伍最前方眼神卻躲躲閃閃不敢直視自己的常遇春,盯著眼前這個長得和熊瞎子差不太多的混蛋,語氣有些不善,因為他從特殊渠道得知這個混蛋在前不久拿下泰州之後,竟然沒有經過任何人的同意就擅自下達了屠城的命令。
對於這個消息做為老大的朱元璋很不痛快。
他沒想到常遇春這個混蛋屠城的毛病不但沒改,反而變本加厲起來。
對於這個擁有絕對重口味的混蛋,他不得不點名批評!
對於這個膽敢擅自越權屠城成性的混蛋,朱元璋不得不進行重點警告。
身形並茂的狠狠教育了一番常遇春,並且一通違抗就將它放歸森林與母熊為伴之後的警告之後,朱元璋下達了出征的號令。
對於朱元璋來說平江和湖州的戰役已經不需要他親自動手了!
一個徐達一個常遇春足夠了!
自己隻要幹掉了陳友諒,這個天下就基本到手了!
張士誠這個笨蛋就交給徐達和常遇春來處理吧,基本路線已經給他們敲定好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給他們去辦吧!
隨他們怎麽玩去吧!
隻要把事情給做漂亮,就可以了!
其他的我什麽也不管了!
當然了為了配合徐達和常遇春作戰,朱元璋也不得不做做樣子,派遣另外一隊人馬佯攻平江。
而真正的重心全部放在了奪取湖州和杭州上麵!
他開始戰略轉移,為他的下一個目標做準備。
這也是他的第二步計劃。
他首先命令在外征戰的徐達、常遇春等人返迴應天。
隨後命令所有在外征戰的士兵開始戰略收攏,並在應天集結。
當徐達和常遇春率領朱家軍迴到應天之後,朱元璋召集所有將領召集了起來。
目的隻有一個。
開會。
商討針對討伐長江南岸地區張士誠頑固勢力的具體對策。
在確定進攻計劃的時候,朱家軍內部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
對於張士誠這個山炮來說,常遇春在心底是看不起他的,所以做為常勝將軍的他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他認為一向以驕橫頑劣為人生準則的張士誠根本不值得讓自己害怕,所以他建議直接率兵攻打張士誠的老家平江。
就和幹掉陳友諒的策略一樣。
率領兵馬直接抄他的老家!
等把他的老窩一鍋端了以後,再清理分布在他周圍的其他勢力。
他認為這一方法既簡單又有效,最重要的是節省時間。
花錢最少,效果也最好。
麵對這一建議,做為文臣之首的右丞相李善長站出來發表了反對意見。
雖然張士誠早就該征討了,他現在的勢力也已經大不如從前,但是大家別忘了這個家夥有錢,這個家夥有的是錢,他自從拿下平江這幾年沒幹別的,一心就是撈錢,所以他現在手裏肯定存有大筆積蓄,更重要的是他不僅有錢而且他還霸占著肥沃的土地,所以他也肯定有很多存糧,對於這個既有錢又存貨充足的家夥,我個人認為應該等等機會再動手!
不應該急於一時。
對於李善長這個文人完全保守的意見,一向主戰的徐達和常遇春站在了同一戰線。
他認為既有錢又有權的張士誠驕橫奢侈,他手下的那些人也都囂張的不得了,他們完全就是一窩齷齪的小人,他們擁兵自重,更為富不仁。
對於這群占著茅坑不拉屎的混蛋,我們根本就不需要害怕。
現在這個機會就是老天要讓他滅亡,我們應該抓住機會一鼓作氣的做掉他!
麵對主戰和主和的兩派,朱元璋在眾人麵前表現出了他一貫的進攻主張。直接在會議采用了徐達和常遇春的意見,並且敲定了具體的行動策略,先攻平江,隨後清理湖州和杭州的殘敵。
方案確定之後,似乎大事已經全部敲定完畢的朱元璋命令大家散會。
當所有人一窩蜂的全部都離開之後,朱元璋卻唯獨徐達和常遇春留了下來。
兩人完全沒有搞清除自家這個老大把自己留下來要做什麽,尤其是長得跟個熊瞎子一樣的常遇春心裏犯嘀咕,因為他前幾天腦子發熱沒控製住自己欲望,所以他很榮幸的又犯了一次錯誤。
而這次所犯的錯誤是朱老大三令五申禁止做出的。
這時候老大把自己留下來要幹什麽呢?
上次犯了錯的檢查都還沒來得及寫呢,這次不會又讓寫檢查吧!
想想腦門都冒汗的常遇春躲在徐達身後,不過和朱元璋正麵對視。
而當所有人都離開,原本擁擠的大堂中隻剩下他們三人的時候,朱元璋一改之前溫和的口氣。
他重新把之前的問題提了一遍。
你們認為這一戰我們該怎麽打呢?
被朱元璋完全搞蒙圈的常遇春依舊率先站了出來,重複了一次自己的之前的觀點。
率兵直搗平江,隨後再清理湖州和杭州的殘敵。
但是此時朱元璋一改先前確定下來的決議,直接否決了常遇春的觀點,並且發表了反對意見。
他認為現在的張士誠勢力雖然不如從前了,但是也絕對不容小視。對於私鹽販子出身的張士誠來說打家劫舍敲詐勒索是以前常幹的買賣。
這群人都是亡命之徒。
但凡世間的亡命徒都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他們講團結重義氣。
我們好兄弟,講義氣!
這是他們這夥人的標配,也是他們的口頭禪,片刀斧頭是他們的標準武器。
對於這群亡命徒如果我們現在直搗平江的話,那盤踞在平江周圍杭州和湖州的其他手下必然會出手幫忙,到時候我們可能遇到腹背受敵的困境。
所以為了保險起見,我們應該先清理盤踞在他周圍的勢力,孤立平江。
等把周圍的兵馬都幹掉以後,我們再對平江發動最後的進攻。
在責任和權力麵前,一向做為是扛把子的朱元璋很明顯占有優勢。
麵對朱元璋的這種做法,常遇春卻不幹了。
他覺得按照朱元璋的做法完全就是多此一舉。
同時他也認為打一群毛賊沒有什麽意思,他絕直接抄他老窩多方便快捷。
打完之後就可以直接拍手迴家。
各迴各家,各找各媽!
對於常遇春的反駁做為老大的朱元璋肯定是不高興的。
他擺出了臉色,拉著臉說了一句話。
你個牲口,別以為你在泰州做了什麽好事我不知道!
敢和我叫板!
如果先攻湖州失敗的話,我負責任。如果先攻打平江,出現什麽問題的話,你負責任!
在責任分工上,常遇春是根本沒有和朱元璋抗衡的本錢的。
碰了一鼻子灰的常遇春縮了索脖子,沒有再吱聲。
而這時候一直站在旁邊看戲的徐達終於站了出來,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老大,你既然早就想好了要先打湖州了,那你為什麽之前大家都在的時候不提前通知大家呢?
朱元璋轉過他那張又長又扁的驢臉,看著徐達,陰森的笑容下說出了一個名字,熊天瑞。
這個人現在的老板是朱元璋。
而他上一任的老板是陳友諒。
上上一任的老板是徐壽輝。
這個家夥似乎是個跳槽冠軍,每一任工作他都不會做太久,隻要他覺得現在這個老板快不行了,快翹辮子了他就事先跳槽。
等跳槽到新一任的老板麾下的時候,他還會出賣很多上任老板的機密信息。
可以說這個家夥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商業間諜。
對於這種貨色朱元璋同樣做出了他的選擇。
他要靠著個人給自己送一封信。
一封口信。
一封讓張士誠百分之百信以為真的口信。
這封口味自己不能說,常遇春和徐達也不能說,因為他們這些人誰說了張士誠都不會相信。
但是熊天瑞如果傳話的話就不一樣了。
做為幕後主謀的朱元璋同樣相信之前在場的某些個其他人也可以為熊天瑞作證。
隻要有了這些人的口信,這個本來很扯淡的消息就由不得張士誠他不信了!
這個迴複徐達很明顯是服從的。
一直隻管軍務不管政務的徐達,壓根就沒有主意先前的場合和之前參會人員的身份。
而做為二把手實權被徐達牢牢掌控的常遇春也服從,漫天之下他誰都不怕,就怕站在眼前的那個光頭和尚。
這天底下天不怕地不怕的他,就怕這個禿驢。
隻有這個禿驢能夠製服得了他。
隻有這個野驢能夠降服得了他。
他怕他!
從骨子裏懼怕他!
好了,目標已經完全確定的。
接下來就是該真正動手的時候了!
在出發前,朱元璋將集結起來了二十萬兵馬全部交給徐達和常遇春指揮。
並且在陣前命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領這二十萬兵馬討伐張士誠。
在出征眾人臨離開的時候,做為一軍統帥的朱元璋把眾人都喊到了一起。
作為最高統領的朱元璋站在眾人麵前,看著眼下這群征戰一方的英豪們,看著這群隻要放出去就如同是脫韁的野馬,四頭驢都拉不迴來的眾人,為了嚴肅紀律整頓軍務,作為扛把子的朱元璋不得不著重強調下軍令:命令全軍嚴禁濫殺無辜,違抗者軍法從事。
站在所有人麵前,朱元璋火熱的目光看著站在隊伍最前方眼神卻躲躲閃閃不敢直視自己的常遇春,盯著眼前這個長得和熊瞎子差不太多的混蛋,語氣有些不善,因為他從特殊渠道得知這個混蛋在前不久拿下泰州之後,竟然沒有經過任何人的同意就擅自下達了屠城的命令。
對於這個消息做為老大的朱元璋很不痛快。
他沒想到常遇春這個混蛋屠城的毛病不但沒改,反而變本加厲起來。
對於這個擁有絕對重口味的混蛋,他不得不點名批評!
對於這個膽敢擅自越權屠城成性的混蛋,朱元璋不得不進行重點警告。
身形並茂的狠狠教育了一番常遇春,並且一通違抗就將它放歸森林與母熊為伴之後的警告之後,朱元璋下達了出征的號令。
對於朱元璋來說平江和湖州的戰役已經不需要他親自動手了!
一個徐達一個常遇春足夠了!
自己隻要幹掉了陳友諒,這個天下就基本到手了!
張士誠這個笨蛋就交給徐達和常遇春來處理吧,基本路線已經給他們敲定好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給他們去辦吧!
隨他們怎麽玩去吧!
隻要把事情給做漂亮,就可以了!
其他的我什麽也不管了!
當然了為了配合徐達和常遇春作戰,朱元璋也不得不做做樣子,派遣另外一隊人馬佯攻平江。
而真正的重心全部放在了奪取湖州和杭州上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