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正二十四年,也就是1364年2月,已經充分得以休整人員兵馬全部調整到位的朱元璋在休息了數月之後,終於在幹掉陳友諒之後發動了對陳友諒次子陳理的追殺令!
若要斬草,必須除根!
陳理雖然在骨子裏要遠遜色於陳友諒,但是他畢竟是陳友諒的種!
留著它總歸是個隱患;
必須幹掉他,清除這個禍害。
湖北,武昌!
這是去年趁亂逃竄的陳理和張定邊駐守的戰略根據地。
也是現在大漢的國都!
而現在的陳理接了他老爺子的班,現在的他是大漢皇帝,廟號德壽。
而此時已經下定決心清理這個隱患的朱元璋,命令李善長、鄧愈、常遇春、康茂才、廖永忠、胡廷瑞等人率領大軍征討陳理。
其餘兵馬開始對陳友諒曾經占有的據點進行逐一拔除!
對於朱元璋的大軍,做為陳友諒次子的陳理是根本無法抗衡的。
麵對完全是虎狼之師的朱家軍,擁有良好軍事思想的陳理在軍事方麵完全倚靠重臣張定邊。
但是讓陳理沒有想到的是,張定邊在與朱元璋的第一輪對抗中就被離奇擒獲。
這對於陳理來說是絕對致命的。
在自己的皇權中,張定邊是唯一一個可以與朱元璋抗衡的將領。
他的被擒等同於大漢王朝再也沒有可以使用的將領。
這時候完全處於被動局麵的陳理終於下達了一個決定。
一個如果他老子還活著必定火冒三丈,即便死了也一定火急跳牆的決定。
他決定率部投降朱元璋。
對於陳理的投降,張定邊應該是意外的。
和陳友諒比起來,這個二主子從魄力和膽量上都差的太遠了!
兩人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如果陳友諒現在還活著的話,絕對不會投降朱元璋。
就算戰死沙場,也絕不會率部投降。
在陳友諒眼裏,投降對於他來說絕對是恥辱,是對他人格最大的侮辱!
這也是為什麽最後陳友諒寧可逃走被殺,也絕不會投降的原因所在!
但是他的兒子卻在這最後關頭做出了讓人大跌眼鏡的決定!
他投降了。
投降給了他的殺父仇人!
投降給了他近乎賣友求榮的最大死敵!
也許在陳理看來他的選擇是被迫了,也是無奈的。
但是他的做法卻同樣是可恥的!
老子英雄,兒狗熊!
僅此而已!
在陳理投降之後,朱元璋並沒有殺他,而是如降軍一樣的待遇招待了他,給了他一個軍銜,並絕不會給他兵馬!
而這時已經完全喪失信心,對陳理這個二主子完全失去期望的張定邊深知自己與朱元璋的仇怨,與陳友諒曾經歃血為盟拜把結義同樣從未想過投降的他,並沒有接受朱元璋給予自己的官職和政治冊封。
而是選擇離開。
再也不想踏足官場,更不想涉足軍事的張定邊似乎已經看透了人間一切的人情冷暖。
參透了世間一切的情感糾纏。
心態已死,萬物皆空的張定邊選擇遁入空門。
從此與佛結緣!
不問世事。
脫離人間!
自此,元末大漢政權徹底垮台。
完全處理掉陳友諒的大漢政權這個麻煩之後,朱元璋在李善長和徐達等大將的推崇下,自稱為:吳王!
並且自行建立了中書省。
並設立各部各階層的政治官員。
在這裏我想簡單說下我的看法。
首先這個吳王不是韓林兒龍鳳政權正式批準的。
也就是說朱元璋自個兒給自個兒封的吳王是根本沒有被龍鳳政權所認可的!
因為史書上說的這個吳王是朱元璋自立的,也就是自己給自己封的一個爵位。
在古代的帝製時代,王這個爵位是不能隨便封的。
對於朱元璋這個完全是異姓的諸侯王更是不可能存在的。
熟知明朝曆史的人應該都知道,在明朝建國時期是有過諸侯王出現的。
但是這些諸侯王他們都是朱元璋的兒子或者他的孫子。
真正的異姓諸侯王也有出現,但是他們都是在死後被追封的,就比如徐達在死後被追封為中山王,常遇春在死後被追封為開平王!
他們活著的時候最高爵位也隻是公爵,而絕不會是王爵!
在劉邦所在的西漢,他創立的西漢王朝是有過異姓諸侯王存在的,但是這些異姓諸侯王最後沒有一個人有好的下場。
他們的結果不是被消藩就是被誅殺。
所以我說朱元璋在這個時候自封為吳王,他的動機絕不單純,也絕對不簡單。
我覺得現在的他已經逐步開始脫離龍鳳政權的管製,他也開始逐漸淡出龍鳳政權的職位,開始為他以後的自立做準備。
說白了,現在的龍鳳政權對於他來說完全就是一個擺設,是一個他想什麽時候清除就什麽時候清除的傀儡。
現在的龍鳳政權對於朱元璋來說已經完全失去了庇護的作用。
他以前之所以還尊奉韓林兒,隻是因為多方軍事強敵的製約,他需要龍鳳政權這個盾牌來給自己擋風避箭。
但是現在他已經不需要了。
已經完全自主獨立的他再也不需要別人來為自己做庇護了。
現在的他完全可以獨當一麵!
現在的他可以已經基本獨立了出來。
隻是現在還不到真正鬧翻臉的時刻!
等著吧,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龍鳳政權,也將隨著陳友諒的滅亡走向它已經不遠的終點!
……
在解決掉陳理這個麻煩之後,已經隱忍了許久的朱元璋向他的另外一個政敵發動了挑戰。
這個人是:張士誠。
他的政治身份是:大周政權實際統治者。
在朱元璋眼裏,張士誠永遠都是名私鹽販子,更是一個完全不懂政治和軍事的巨大山炮。
這個山炮不懂軍事,更不懂策略。
但是他有錢!
他有的是錢!
在這個山炮屁股底下摸一把,都能攥出油來!
在這個混蛋的年代,有錢的就是大爺!
在這個暴亂的時代,有錢就等同於有權!
有錢可以買權,用權又可以換錢!
這就是世道!
如果不是因為小時候家裏不靠近海邊,從小就不安分守己的朱元璋也一定會和這個山炮一樣,販賣私鹽,賺取錢財。
但是可惜朱元璋沒有這麽好的命!
所以小時候的朱元璋隻能吃糠咽菜,放牛趕驢行走人間!
看著這個山炮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成天的耀武揚威,成天的囂張得瑟,一向對他不感冒的朱元璋氣就不打一處來。
從一開始在新橋這個地方結了梁子之後,張士誠這個山炮就時不時的照顧自己的生意,捧自己的場子。
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鬧。
反正怎麽讓自己不舒服,這個山炮就怎麽來!
朱元璋搞不明白,我既沒有招你更沒有惹你。
你個山炮幹嘛老是針對著我不放呢?
如果說我占了你的地方又或者我捅了你的老窩,你欺負我這都情有可原。
畢竟是我招惹你在先。
可是我自始至終都沒有敢冒犯過你啊!
你幹嘛總是揪著我不放?
朱元璋想不明白。
讓他更加想不明白的是陳友諒這個山炮是通過何種方式騙取到自己大侄子信任的,他又是通過什麽形式獲取到朱文正信賴的?
雖然自己這個大侄子在生活作風方麵確實存在著很大問題,但是他的心畢竟還是向著自己的,以前也從來沒有表現出任何越軌的行為。
對自己這個叔叔也一向是尊敬有加!
但是這次鄱陽湖戰役之後,一切都變了。
曾經看自己的眼神是充滿尊重和敬仰的目光,現在卻變成了發自內心的憤怒和怨恨,那種發自心底的冰冷光芒讓即便是殺人如麻的朱元璋也心驚膽顫。
他想不通,張士誠這個大山炮到底給自己親侄子施加了什麽魔法,讓朱文正可以對自己這個親叔這麽無情。
如果隻是許給了他很多的金銀珠寶,那就再簡單不過了,你給他多少,我給他十倍。
不,給他百倍!
隻要能換取文正的內心迴歸,花再多的錢朱元璋也不害怕。
畢竟這些錢都是親侄子的,也就等同於是自己的。
反正在自己的思想觀念裏,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如果是通過其他方式,那他就更得問個明白。
這種在短短幾天之內就可以將自己最親的親人強行洗腦的方法絕對值得朱元璋學習。
因為隻要學到了這些,就再也不怕有人會背叛於他!
所以在解決完陳理這個巨**煩之後,他決定要找張士誠這個山炮當麵問個明白!
你如果敢不招,我必將要你好看!
在張士誠的問題上,朱元璋抱有的是積極而謹慎的態度。
朱元璋認為雖然張士誠在武力上要遠遜色於陳友諒,可是這個家夥有錢。
他太有錢了。
這個山炮窮的就剩下錢了!
這年代隻要有錢就可以買來很多東西。
比如軍隊,又比如人心!
在巨大金錢利益誘惑麵前,總有那麽一群人為了錢死心塌地的為他賣命。
所以麵對張士誠這支絕對稱得上富可敵國的大財閥,已經幹掉勁敵陳友諒軍事實力突飛猛進的朱元璋依舊不敢掉以輕心。
若要斬草,必須除根!
陳理雖然在骨子裏要遠遜色於陳友諒,但是他畢竟是陳友諒的種!
留著它總歸是個隱患;
必須幹掉他,清除這個禍害。
湖北,武昌!
這是去年趁亂逃竄的陳理和張定邊駐守的戰略根據地。
也是現在大漢的國都!
而現在的陳理接了他老爺子的班,現在的他是大漢皇帝,廟號德壽。
而此時已經下定決心清理這個隱患的朱元璋,命令李善長、鄧愈、常遇春、康茂才、廖永忠、胡廷瑞等人率領大軍征討陳理。
其餘兵馬開始對陳友諒曾經占有的據點進行逐一拔除!
對於朱元璋的大軍,做為陳友諒次子的陳理是根本無法抗衡的。
麵對完全是虎狼之師的朱家軍,擁有良好軍事思想的陳理在軍事方麵完全倚靠重臣張定邊。
但是讓陳理沒有想到的是,張定邊在與朱元璋的第一輪對抗中就被離奇擒獲。
這對於陳理來說是絕對致命的。
在自己的皇權中,張定邊是唯一一個可以與朱元璋抗衡的將領。
他的被擒等同於大漢王朝再也沒有可以使用的將領。
這時候完全處於被動局麵的陳理終於下達了一個決定。
一個如果他老子還活著必定火冒三丈,即便死了也一定火急跳牆的決定。
他決定率部投降朱元璋。
對於陳理的投降,張定邊應該是意外的。
和陳友諒比起來,這個二主子從魄力和膽量上都差的太遠了!
兩人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如果陳友諒現在還活著的話,絕對不會投降朱元璋。
就算戰死沙場,也絕不會率部投降。
在陳友諒眼裏,投降對於他來說絕對是恥辱,是對他人格最大的侮辱!
這也是為什麽最後陳友諒寧可逃走被殺,也絕不會投降的原因所在!
但是他的兒子卻在這最後關頭做出了讓人大跌眼鏡的決定!
他投降了。
投降給了他的殺父仇人!
投降給了他近乎賣友求榮的最大死敵!
也許在陳理看來他的選擇是被迫了,也是無奈的。
但是他的做法卻同樣是可恥的!
老子英雄,兒狗熊!
僅此而已!
在陳理投降之後,朱元璋並沒有殺他,而是如降軍一樣的待遇招待了他,給了他一個軍銜,並絕不會給他兵馬!
而這時已經完全喪失信心,對陳理這個二主子完全失去期望的張定邊深知自己與朱元璋的仇怨,與陳友諒曾經歃血為盟拜把結義同樣從未想過投降的他,並沒有接受朱元璋給予自己的官職和政治冊封。
而是選擇離開。
再也不想踏足官場,更不想涉足軍事的張定邊似乎已經看透了人間一切的人情冷暖。
參透了世間一切的情感糾纏。
心態已死,萬物皆空的張定邊選擇遁入空門。
從此與佛結緣!
不問世事。
脫離人間!
自此,元末大漢政權徹底垮台。
完全處理掉陳友諒的大漢政權這個麻煩之後,朱元璋在李善長和徐達等大將的推崇下,自稱為:吳王!
並且自行建立了中書省。
並設立各部各階層的政治官員。
在這裏我想簡單說下我的看法。
首先這個吳王不是韓林兒龍鳳政權正式批準的。
也就是說朱元璋自個兒給自個兒封的吳王是根本沒有被龍鳳政權所認可的!
因為史書上說的這個吳王是朱元璋自立的,也就是自己給自己封的一個爵位。
在古代的帝製時代,王這個爵位是不能隨便封的。
對於朱元璋這個完全是異姓的諸侯王更是不可能存在的。
熟知明朝曆史的人應該都知道,在明朝建國時期是有過諸侯王出現的。
但是這些諸侯王他們都是朱元璋的兒子或者他的孫子。
真正的異姓諸侯王也有出現,但是他們都是在死後被追封的,就比如徐達在死後被追封為中山王,常遇春在死後被追封為開平王!
他們活著的時候最高爵位也隻是公爵,而絕不會是王爵!
在劉邦所在的西漢,他創立的西漢王朝是有過異姓諸侯王存在的,但是這些異姓諸侯王最後沒有一個人有好的下場。
他們的結果不是被消藩就是被誅殺。
所以我說朱元璋在這個時候自封為吳王,他的動機絕不單純,也絕對不簡單。
我覺得現在的他已經逐步開始脫離龍鳳政權的管製,他也開始逐漸淡出龍鳳政權的職位,開始為他以後的自立做準備。
說白了,現在的龍鳳政權對於他來說完全就是一個擺設,是一個他想什麽時候清除就什麽時候清除的傀儡。
現在的龍鳳政權對於朱元璋來說已經完全失去了庇護的作用。
他以前之所以還尊奉韓林兒,隻是因為多方軍事強敵的製約,他需要龍鳳政權這個盾牌來給自己擋風避箭。
但是現在他已經不需要了。
已經完全自主獨立的他再也不需要別人來為自己做庇護了。
現在的他完全可以獨當一麵!
現在的他可以已經基本獨立了出來。
隻是現在還不到真正鬧翻臉的時刻!
等著吧,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龍鳳政權,也將隨著陳友諒的滅亡走向它已經不遠的終點!
……
在解決掉陳理這個麻煩之後,已經隱忍了許久的朱元璋向他的另外一個政敵發動了挑戰。
這個人是:張士誠。
他的政治身份是:大周政權實際統治者。
在朱元璋眼裏,張士誠永遠都是名私鹽販子,更是一個完全不懂政治和軍事的巨大山炮。
這個山炮不懂軍事,更不懂策略。
但是他有錢!
他有的是錢!
在這個山炮屁股底下摸一把,都能攥出油來!
在這個混蛋的年代,有錢的就是大爺!
在這個暴亂的時代,有錢就等同於有權!
有錢可以買權,用權又可以換錢!
這就是世道!
如果不是因為小時候家裏不靠近海邊,從小就不安分守己的朱元璋也一定會和這個山炮一樣,販賣私鹽,賺取錢財。
但是可惜朱元璋沒有這麽好的命!
所以小時候的朱元璋隻能吃糠咽菜,放牛趕驢行走人間!
看著這個山炮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成天的耀武揚威,成天的囂張得瑟,一向對他不感冒的朱元璋氣就不打一處來。
從一開始在新橋這個地方結了梁子之後,張士誠這個山炮就時不時的照顧自己的生意,捧自己的場子。
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鬧。
反正怎麽讓自己不舒服,這個山炮就怎麽來!
朱元璋搞不明白,我既沒有招你更沒有惹你。
你個山炮幹嘛老是針對著我不放呢?
如果說我占了你的地方又或者我捅了你的老窩,你欺負我這都情有可原。
畢竟是我招惹你在先。
可是我自始至終都沒有敢冒犯過你啊!
你幹嘛總是揪著我不放?
朱元璋想不明白。
讓他更加想不明白的是陳友諒這個山炮是通過何種方式騙取到自己大侄子信任的,他又是通過什麽形式獲取到朱文正信賴的?
雖然自己這個大侄子在生活作風方麵確實存在著很大問題,但是他的心畢竟還是向著自己的,以前也從來沒有表現出任何越軌的行為。
對自己這個叔叔也一向是尊敬有加!
但是這次鄱陽湖戰役之後,一切都變了。
曾經看自己的眼神是充滿尊重和敬仰的目光,現在卻變成了發自內心的憤怒和怨恨,那種發自心底的冰冷光芒讓即便是殺人如麻的朱元璋也心驚膽顫。
他想不通,張士誠這個大山炮到底給自己親侄子施加了什麽魔法,讓朱文正可以對自己這個親叔這麽無情。
如果隻是許給了他很多的金銀珠寶,那就再簡單不過了,你給他多少,我給他十倍。
不,給他百倍!
隻要能換取文正的內心迴歸,花再多的錢朱元璋也不害怕。
畢竟這些錢都是親侄子的,也就等同於是自己的。
反正在自己的思想觀念裏,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如果是通過其他方式,那他就更得問個明白。
這種在短短幾天之內就可以將自己最親的親人強行洗腦的方法絕對值得朱元璋學習。
因為隻要學到了這些,就再也不怕有人會背叛於他!
所以在解決完陳理這個巨**煩之後,他決定要找張士誠這個山炮當麵問個明白!
你如果敢不招,我必將要你好看!
在張士誠的問題上,朱元璋抱有的是積極而謹慎的態度。
朱元璋認為雖然張士誠在武力上要遠遜色於陳友諒,可是這個家夥有錢。
他太有錢了。
這個山炮窮的就剩下錢了!
這年代隻要有錢就可以買來很多東西。
比如軍隊,又比如人心!
在巨大金錢利益誘惑麵前,總有那麽一群人為了錢死心塌地的為他賣命。
所以麵對張士誠這支絕對稱得上富可敵國的大財閥,已經幹掉勁敵陳友諒軍事實力突飛猛進的朱元璋依舊不敢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