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笑道:“惠愛卿,又見周公哩!該你了!”
惠施亦笑一聲,抱拳應道:“迴稟陛下,微臣是在請教周公呢!”
“哦?”魏惠王微微傾身,“愛卿有何事請教他?”
惠施指指棋局:“陛下又落一塊妙子,微臣實在想不出應招,隻好求請周公幫忙了。”
“惠愛卿,”魏惠王手指惠施,嗬嗬大笑起來,“打瞌睡就是打瞌睡,你還尋出理來,真有你的!周公賜教了嗎?”
惠施摸出一子,略一沉思,輕輕落下。
魏惠王一看,真是一步好招,點頭道:“嗯,周公還是周公,有兩下子!”思忖有頃,似是想起什麽,望向惠施,“惠愛卿,前時寡人說的那件事兒,好像火候到了。”
“陛下說的可是梅公主?”
“是啊,”魏惠王嗬嗬樂道,“聽申兒說,梅兒與孫愛卿兩情相悅,哈哈哈哈,兩情相悅呀!一個龐愛卿,一個孫愛卿,就如寡人的左膀右臂,惠愛卿你呢,居中坐了,寡人當真要如田因齊那廝所說,夜夜笙歌,高枕無憂了!”
惠施拱手道:“微臣賀喜陛下了!”
“咦,”魏惠王連連擺手,“你隻賀喜遠遠不夠。寡人今召你來,可不單是下局小棋。寡人尋思,蠶兒成了,這層薄繭尚需愛卿挑破!”
“微臣遵旨。”
話音剛落,毗人走入:“啟稟陛下,武安君求見!”
“哦!”魏惠王喜道,“龐愛卿來了,快請!”
龐涓趨進,叩道:“兒臣叩見父王!”
魏惠王抬手道:“愛卿平身!”
龐涓起身坐下。
魏惠王望著龐涓嗬嗬樂道:“愛卿來得恰到好處,寡人正與惠愛卿商討梅兒的終身大事呢。梅兒年已十七,老大不小了。惠愛卿方才提及孫愛卿,甚中寡人心意。一是梅兒性格內向,多愁善感,有孫愛卿顧念,寡人放心。二是孫愛卿與你同窗共學,兄弟情深,若是同為寡人賢婿,是親上加親了!”
龐涓麵上不見絲毫喜色,口中卻道:“孫兄與梅公主乃天作之合,兒臣賀喜他們了!”
魏惠王瞥他一眼,似是看出什麽:“愛卿匆匆而來,可有大事?”
“這——”龐涓輕歎一聲,欲言又止。
惠施看得明白,起身叩道:“陛下,微臣先行一步,告退了。”
“愛卿慢走!”
看到惠施退出房門,魏惠王轉對龐涓道:“賢婿為何歎息?”
龐涓又出一聲長歎:“唉,兒臣遇到一件天大的難事,苦思數日,仍舊無法決斷,是以歎息。”
“哦?”魏惠王怔道,“愛卿也有難決之事,倒是奇了!來來來,你且說說,何事使你如此為難?”
“唉,”龐涓再歎一聲,“父王,此事兒臣真還不能說!”
魏惠王思忖一時,點頭道:“若是不能說,愛卿不說也就是了。”
龐涓低下頭去,過一會兒,又抬頭道:“可這事兒關係重大,兒臣也不能不說。”
魏惠王若有所悟,身子前傾:“愛卿,難道是蓮兒她——”
龐涓搖頭。
魏惠王又思一時:“莫不是卬兒又惹事了?”
龐涓再次搖頭,離席跪下,叩首於地,涕淚交流:“父王……父王莫……莫逼兒臣了!”
見龐涓如此傷悲,魏惠王感到此事非同小可,且一定不是國事,大是震驚,站起身子,走到龐涓身前,伸手拉他起來,安慰他道:“賢婿切莫這樣,縱使天塌下來,也由寡人頂著!”
龐涓隻是不起,越發哭得傷悲。魏惠王不知如何是好,隻好彎下身子,輕拍他的肩膀,竭力安慰。龐涓又哭一陣,總算止住。
魏惠王伸手再拉,龐涓起身,以袖抹淚,一邊哽咽,一邊在席位上坐下。
魏惠王亦坐下來,望著龐涓,神情凝重:“賢婿,隻管說吧,寡人抗得住!”
龐涓再抹一把淚水,緩緩說道:“父王,兒臣左思右想,忠、義不能兩全,直到今日午時,方才拿定主意,決定稟報父王!”
“嗯,”魏惠王連連點頭,“賢婿說的是,寡人與你,在外是君臣,在內是翁婿,關起門來,美醜也好,吉兇也罷,沒有什麽不可說的!”
龐涓點頭,從袖中摸出一小捆精致的竹簡,呈予魏惠王:“父王請看!”
魏惠王接過竹簡,逐字閱讀,眉頭越皺越緊。有頃,魏惠王將之放於幾上,久久凝視它,似不相信這是真的:“賢婿,此書何處得之?”
“自黃池大敗齊人之後,兒臣唯恐齊人報複,對齊防有一手,在齊魏邊境暗布哨探。不久前,他們發現一人行動詭異,攔住盤查,得到此書。”
魏惠王急問:“那人何在?”
“那人見事情敗露,又逃脫無路,急切間抽劍自刎。此書是從棉衣夾層中搜出來的。”
“嗯,”魏惠王若有所思,“寡人想起來了,當初賢婿曾說起過孫臏有誌於齊,寡人不以為意,不想今日應了。”忽又停住話頭,似乎想起什麽,眉頭皺起,似是自語,又似是說給龐涓,“此事似有不對之處,栗平在衛地楚丘,此人既為栗平送信,理應至衛才是,為何越過衛境,趕往齊國邊境?”
龐涓早有應對:“兒臣也是不知,想必此人另有圖謀。”
魏惠王再入深思,有頃,點頭道:“嗯,寡人有點明白了。”
“父王明示!”
“必是孫臏托那人至齊報信,因內容重大,故未成書,使其暗誦於心。那人見事敗露,唯恐累及孫臏,故先自刎。”
“父王聖明!”龐涓應道,“若照此說,信中所寫倒是小事,因而那人顧不上了。”
惠施亦笑一聲,抱拳應道:“迴稟陛下,微臣是在請教周公呢!”
“哦?”魏惠王微微傾身,“愛卿有何事請教他?”
惠施指指棋局:“陛下又落一塊妙子,微臣實在想不出應招,隻好求請周公幫忙了。”
“惠愛卿,”魏惠王手指惠施,嗬嗬大笑起來,“打瞌睡就是打瞌睡,你還尋出理來,真有你的!周公賜教了嗎?”
惠施摸出一子,略一沉思,輕輕落下。
魏惠王一看,真是一步好招,點頭道:“嗯,周公還是周公,有兩下子!”思忖有頃,似是想起什麽,望向惠施,“惠愛卿,前時寡人說的那件事兒,好像火候到了。”
“陛下說的可是梅公主?”
“是啊,”魏惠王嗬嗬樂道,“聽申兒說,梅兒與孫愛卿兩情相悅,哈哈哈哈,兩情相悅呀!一個龐愛卿,一個孫愛卿,就如寡人的左膀右臂,惠愛卿你呢,居中坐了,寡人當真要如田因齊那廝所說,夜夜笙歌,高枕無憂了!”
惠施拱手道:“微臣賀喜陛下了!”
“咦,”魏惠王連連擺手,“你隻賀喜遠遠不夠。寡人今召你來,可不單是下局小棋。寡人尋思,蠶兒成了,這層薄繭尚需愛卿挑破!”
“微臣遵旨。”
話音剛落,毗人走入:“啟稟陛下,武安君求見!”
“哦!”魏惠王喜道,“龐愛卿來了,快請!”
龐涓趨進,叩道:“兒臣叩見父王!”
魏惠王抬手道:“愛卿平身!”
龐涓起身坐下。
魏惠王望著龐涓嗬嗬樂道:“愛卿來得恰到好處,寡人正與惠愛卿商討梅兒的終身大事呢。梅兒年已十七,老大不小了。惠愛卿方才提及孫愛卿,甚中寡人心意。一是梅兒性格內向,多愁善感,有孫愛卿顧念,寡人放心。二是孫愛卿與你同窗共學,兄弟情深,若是同為寡人賢婿,是親上加親了!”
龐涓麵上不見絲毫喜色,口中卻道:“孫兄與梅公主乃天作之合,兒臣賀喜他們了!”
魏惠王瞥他一眼,似是看出什麽:“愛卿匆匆而來,可有大事?”
“這——”龐涓輕歎一聲,欲言又止。
惠施看得明白,起身叩道:“陛下,微臣先行一步,告退了。”
“愛卿慢走!”
看到惠施退出房門,魏惠王轉對龐涓道:“賢婿為何歎息?”
龐涓又出一聲長歎:“唉,兒臣遇到一件天大的難事,苦思數日,仍舊無法決斷,是以歎息。”
“哦?”魏惠王怔道,“愛卿也有難決之事,倒是奇了!來來來,你且說說,何事使你如此為難?”
“唉,”龐涓再歎一聲,“父王,此事兒臣真還不能說!”
魏惠王思忖一時,點頭道:“若是不能說,愛卿不說也就是了。”
龐涓低下頭去,過一會兒,又抬頭道:“可這事兒關係重大,兒臣也不能不說。”
魏惠王若有所悟,身子前傾:“愛卿,難道是蓮兒她——”
龐涓搖頭。
魏惠王又思一時:“莫不是卬兒又惹事了?”
龐涓再次搖頭,離席跪下,叩首於地,涕淚交流:“父王……父王莫……莫逼兒臣了!”
見龐涓如此傷悲,魏惠王感到此事非同小可,且一定不是國事,大是震驚,站起身子,走到龐涓身前,伸手拉他起來,安慰他道:“賢婿切莫這樣,縱使天塌下來,也由寡人頂著!”
龐涓隻是不起,越發哭得傷悲。魏惠王不知如何是好,隻好彎下身子,輕拍他的肩膀,竭力安慰。龐涓又哭一陣,總算止住。
魏惠王伸手再拉,龐涓起身,以袖抹淚,一邊哽咽,一邊在席位上坐下。
魏惠王亦坐下來,望著龐涓,神情凝重:“賢婿,隻管說吧,寡人抗得住!”
龐涓再抹一把淚水,緩緩說道:“父王,兒臣左思右想,忠、義不能兩全,直到今日午時,方才拿定主意,決定稟報父王!”
“嗯,”魏惠王連連點頭,“賢婿說的是,寡人與你,在外是君臣,在內是翁婿,關起門來,美醜也好,吉兇也罷,沒有什麽不可說的!”
龐涓點頭,從袖中摸出一小捆精致的竹簡,呈予魏惠王:“父王請看!”
魏惠王接過竹簡,逐字閱讀,眉頭越皺越緊。有頃,魏惠王將之放於幾上,久久凝視它,似不相信這是真的:“賢婿,此書何處得之?”
“自黃池大敗齊人之後,兒臣唯恐齊人報複,對齊防有一手,在齊魏邊境暗布哨探。不久前,他們發現一人行動詭異,攔住盤查,得到此書。”
魏惠王急問:“那人何在?”
“那人見事情敗露,又逃脫無路,急切間抽劍自刎。此書是從棉衣夾層中搜出來的。”
“嗯,”魏惠王若有所思,“寡人想起來了,當初賢婿曾說起過孫臏有誌於齊,寡人不以為意,不想今日應了。”忽又停住話頭,似乎想起什麽,眉頭皺起,似是自語,又似是說給龐涓,“此事似有不對之處,栗平在衛地楚丘,此人既為栗平送信,理應至衛才是,為何越過衛境,趕往齊國邊境?”
龐涓早有應對:“兒臣也是不知,想必此人另有圖謀。”
魏惠王再入深思,有頃,點頭道:“嗯,寡人有點明白了。”
“父王明示!”
“必是孫臏托那人至齊報信,因內容重大,故未成書,使其暗誦於心。那人見事敗露,唯恐累及孫臏,故先自刎。”
“父王聖明!”龐涓應道,“若照此說,信中所寫倒是小事,因而那人顧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