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葉致應變得也快,頃刻間反手便一把揪住了葉數的胳膊,意欲阻開她的攻勢。
不想葉數輕輕一躲,卻將葉致按住了,接著另一隻手精準地抓住了她的一側發髻。
葉致頭發被拽得生疼,腦筋卻是依舊清楚冷靜。
原來葉數隻把住了她一隻胳膊,不曾把她另一隻胳膊也抓住。
所以葉致的左手依然能夠不受限製的活動。
於是乎不等葉數再多用上幾分氣力將自己發髻握實,葉致便也伸出了手來,同樣抓住了葉數的發髻。
兩人抓著彼此的發髻互不相讓。
一來二去原本梳得整齊的頭發,都散落地不成樣子。
武師額上沁出了無數汗珠,說話也結巴起來:“兩位姑娘……快……快些停手吧!”
他幾次想上前強行將兩人分開,卻被這姐妹二人同聲嗬斥開。
隻見這兩人眼神間均是視死如歸,臉上仿佛寫著幾個字——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這可真真是劍拔弩張,難以收場了!
武師心中自是叫苦不迭,兩位姑娘無論是傷了誰,他小小一介武夫,哪裏擔當得起?
可恨能勸阻姑娘們的丫鬟嬤嬤都不在身邊,這可如何是好啊!
“放肆!”柳嬤嬤的聲音在此時聽來,不介於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不隻是武師,就連原本互不相讓的葉致與葉數姐妹,也不由自主鬆了手扭頭看向聲音的方向。
這一望非同小可,兩個人都有些嚇呆了。手裏雖然還抓著對方的發髻,力道卻都不由自主鬆了下來。
“祖母!”
“祖母……”
兩姐妹的嫡親祖母,慶國公夫人鄭氏此刻是氣得全身發抖,手上的沉香楠木拐杖在地上敲得咚咚作響:“你們這是成何體統!還不快鬆手!”
葉致與葉數登時都鬆開了手。
兩個人畢竟年還小,此時被嚇得六神無主起來,隻是望著鄭老夫人,嘴巴裏囁嚅著想解釋些什麽,卻是一個字也吐不出來。
“兩位姑娘這是在做什麽?”柳嬤嬤是服侍鄭老夫人的老人兒了,慶國公府這位國公夫人的脾氣是在了解不過。
她怕鄭老夫人正在氣頭上,若是讓鄭老夫人自己開這個口,隻會是氣上加氣,到時候兩位姑娘免不了受一頓重罰,便搶先開了口。
鄭老夫人十六歲時就嫁與當時還是世子的葉祖蔭為妻。
因為嫁入國公府時她的正經婆婆、葉祖蔭的母親、先國公夫人已經歿了數年,因此一進家門便是當家奶奶。
如今已經是三四十年過去,雖然現在府中是世子夫人喬氏當家,但人人都知道,遇到大事,喬氏還不是要請鄭老夫人的示下。
鄭老夫人共生了兩個兒子,即是葉致的父親葉伯承,和葉數的父親葉仲承。
換而言之,葉致與葉數都是鄭老夫人的嫡親孫女,從小鳳凰蛋一樣的捧到現在,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教養。
如今讓鄭老夫人當頭碰見兩人不顧風度教養地打作一團,叫她怎能不氣?
“我……祖母……”葉數性子直,如今見一向疼愛自己的祖母動了真氣,心中自然是惴惴不安,“是,是大姐笑話我……我才……”
葉致也是一肚子委屈,咬著嘴唇說了一句,便委屈地幾乎掉下淚來:“祖母,我隻是同她說笑了兩句,誰知道她就生氣了!還要拿木劍丟我……”
鄭老夫人扶著孫嬤嬤的手,盯著自己這兩個嫡親孫女兒沒有說話,隻是手上用力,捏了捏孫嬤嬤的手。
柳嬤嬤是積年的老人,孫嬤嬤更是打小服侍她的陪嫁丫鬟,對她的意思更是再了解不過,因而便笑道:“老奴還當是什麽事呢,弄得兩位姑娘烏雞眼兒也似!原來不過是些小口角,哎呀,倒讓老太太白操心一場!”
這話說的,本欲為葉致葉數開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去。
畢竟老太太氣歸氣,卻是舍不得真正責罰兩個孫女兒,孫嬤嬤做個台階,口頭上說兩句就也罷了。
況且兩位姑娘年紀還小,又都是天性善良的人兒,隻要日後責令教養嬤嬤多多注意,還怕舊事重演不成?
卻沒想到此時鄭老夫人身邊又逸出一道嬌嫩嗓音:“孫嬤嬤說的是!本來就是小事一件,要我說呀,二姐姐也太小氣了。自古長幼有序,大姐姐便是說兩句,我們做妹妹的,也合該乖乖聽著才是。哪有拿木劍丟大姐姐的道理?”
葉數一聽此語,登時氣了個倒仰,定睛看去,不是葉攸是誰。
“你!”葉數一個“你”字還沒說完,卻被人搶過了話頭去。
“老太太聽聽,三姐姐這說的什麽話,你看把二姐姐委屈地。”原來是同葉攸並肩而立的葉敏,此時上前一步,麵對著葉致葉數兩個,笑靨如花。
葉敏拉著鄭老夫人的衣袖繼續嬌笑道:“老太太可要給二姐姐評評理,二姐姐原本最得意自己的功夫劍術,估計是大姐姐不懂其中的奧妙,便點評了幾句,二姐姐心裏有氣也是難免的嘛。”
此話一出,竟然連老太太身邊的兩位嬤嬤也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接口了。
葉攸葉敏二人一唱一和,即便是沒什麽腦子的葉數,也曉得她們是不懷好意。
這字字藏針的,硬是掀翻了嬤嬤們為葉致與葉數墊下的台階。
葉致也是心下不悅,卻隻是不著痕跡地輕輕掃了葉攸與葉敏一眼,麵上依舊保持著之前的恭順歉疚模樣。
葉敏一見老太太與兩位嬤嬤略顯沉吟,心下正同葉攸一般得意萬分著。
卻不想目光與葉致的目光相觸時,竟覺得心頭隱隱生出一絲寒意來。
隨即便不敢再多看葉致一眼。
葉攸與葉敏分為葉伯承的三弟葉叔承及四弟葉季承之女。
葉叔承與葉季承同為葉祖蔭側室周氏所出,除了兩人之外,周氏還生有一女葉氏。
當今皇上昔日潛邸時,葉氏被指給了皇上做孺人,頗受聖上喜愛。
而後皇上登基,卻不想葉氏突生急病,不久便撒手人寰。
皇上念及昔日情分,便對葉氏一母所出二位兄長葉叔承葉季承頗為倚重。
於是二人順風順水,一路升遷。
時至今日,葉叔承官拜戶部山東清吏司郎中,葉季承也即將升任兵部武選司郎中,二人同為正五品,前途無量,風頭正勁。
反觀鄭老夫人的兩個兒子葉伯承與葉仲承,一個是從五品的翰林院侍講學士,一個是正五品的太常寺少卿。
空架著國公府世子及長房名頭,卻是一無實權,二無前途。
二人似乎也是無心仕途,終日做學問交朋友遊山玩水,似是這輩子就這麽得過且過了。
也正因如此,這國公府內的形勢正悄然發生了變化。
鄭老夫人本就不是善妒之人,自葉祖蔭迎周氏進門以來,從未苛待於她。
周氏死後,她更是盡心竭力培養叔承、季承與葉氏兄妹三人。尤其是葉氏,打小便養在她身邊,疼惜愛護如同親生女兒一般。
如此多年,兩房人相處得倒也安泰平和。
隻是如今鄭老夫人自知國公府昌盛之勢還需得此二子提攜,行事也不免小心起來。
尤其是各房間的往來相處,總要斟酌再斟酌,考量再考量,麵上的事,大小都是力求一碗水端平。
況且世事無絕對,叔承季承二人羽翼漸豐。
葉祖蔭在時一切都還罷了。
可若是一旦葉祖蔭駕鶴而去,伯承仲承不成氣候,總有宗法之製,也難防此二子反叛之心。
所以說,這慶國公府瞧著是風平浪靜,實則卻是暗潮湧動,人心難合。
葉攸與葉敏都是臘月裏的生日,前後不過差了幾天,與生在年中的葉致與葉數亦是同年。
這二人自小依仗父威,毒辣苛蠻,處處想著壓過嫡長房的二位姑娘。
遇上這等挑撥是非的好機會,她們豈會輕易放過。
數愣頭愣腦地揚起臉來說道:“祖母,我和大姐姐是有點兒不愉快,可是……”
葉攸與葉敏說話時總喜歡拿腔作勢地吊著半口氣,葉數早就瞧著不順眼了,所以此時也不顧這二人接下來是不是還有什麽陰險計較,衝口就要為自己爭辯。
“祖母,是長生不好,引得妹妹發了脾氣,還請祖母不要怪罪妹妹!”
說話的正是葉致,她搶先一步打斷了葉數的話頭。
邊說著,葉致邊“噗通”一下朝著老太太跪了下來。
不想葉數輕輕一躲,卻將葉致按住了,接著另一隻手精準地抓住了她的一側發髻。
葉致頭發被拽得生疼,腦筋卻是依舊清楚冷靜。
原來葉數隻把住了她一隻胳膊,不曾把她另一隻胳膊也抓住。
所以葉致的左手依然能夠不受限製的活動。
於是乎不等葉數再多用上幾分氣力將自己發髻握實,葉致便也伸出了手來,同樣抓住了葉數的發髻。
兩人抓著彼此的發髻互不相讓。
一來二去原本梳得整齊的頭發,都散落地不成樣子。
武師額上沁出了無數汗珠,說話也結巴起來:“兩位姑娘……快……快些停手吧!”
他幾次想上前強行將兩人分開,卻被這姐妹二人同聲嗬斥開。
隻見這兩人眼神間均是視死如歸,臉上仿佛寫著幾個字——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這可真真是劍拔弩張,難以收場了!
武師心中自是叫苦不迭,兩位姑娘無論是傷了誰,他小小一介武夫,哪裏擔當得起?
可恨能勸阻姑娘們的丫鬟嬤嬤都不在身邊,這可如何是好啊!
“放肆!”柳嬤嬤的聲音在此時聽來,不介於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不隻是武師,就連原本互不相讓的葉致與葉數姐妹,也不由自主鬆了手扭頭看向聲音的方向。
這一望非同小可,兩個人都有些嚇呆了。手裏雖然還抓著對方的發髻,力道卻都不由自主鬆了下來。
“祖母!”
“祖母……”
兩姐妹的嫡親祖母,慶國公夫人鄭氏此刻是氣得全身發抖,手上的沉香楠木拐杖在地上敲得咚咚作響:“你們這是成何體統!還不快鬆手!”
葉致與葉數登時都鬆開了手。
兩個人畢竟年還小,此時被嚇得六神無主起來,隻是望著鄭老夫人,嘴巴裏囁嚅著想解釋些什麽,卻是一個字也吐不出來。
“兩位姑娘這是在做什麽?”柳嬤嬤是服侍鄭老夫人的老人兒了,慶國公府這位國公夫人的脾氣是在了解不過。
她怕鄭老夫人正在氣頭上,若是讓鄭老夫人自己開這個口,隻會是氣上加氣,到時候兩位姑娘免不了受一頓重罰,便搶先開了口。
鄭老夫人十六歲時就嫁與當時還是世子的葉祖蔭為妻。
因為嫁入國公府時她的正經婆婆、葉祖蔭的母親、先國公夫人已經歿了數年,因此一進家門便是當家奶奶。
如今已經是三四十年過去,雖然現在府中是世子夫人喬氏當家,但人人都知道,遇到大事,喬氏還不是要請鄭老夫人的示下。
鄭老夫人共生了兩個兒子,即是葉致的父親葉伯承,和葉數的父親葉仲承。
換而言之,葉致與葉數都是鄭老夫人的嫡親孫女,從小鳳凰蛋一樣的捧到現在,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教養。
如今讓鄭老夫人當頭碰見兩人不顧風度教養地打作一團,叫她怎能不氣?
“我……祖母……”葉數性子直,如今見一向疼愛自己的祖母動了真氣,心中自然是惴惴不安,“是,是大姐笑話我……我才……”
葉致也是一肚子委屈,咬著嘴唇說了一句,便委屈地幾乎掉下淚來:“祖母,我隻是同她說笑了兩句,誰知道她就生氣了!還要拿木劍丟我……”
鄭老夫人扶著孫嬤嬤的手,盯著自己這兩個嫡親孫女兒沒有說話,隻是手上用力,捏了捏孫嬤嬤的手。
柳嬤嬤是積年的老人,孫嬤嬤更是打小服侍她的陪嫁丫鬟,對她的意思更是再了解不過,因而便笑道:“老奴還當是什麽事呢,弄得兩位姑娘烏雞眼兒也似!原來不過是些小口角,哎呀,倒讓老太太白操心一場!”
這話說的,本欲為葉致葉數開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去。
畢竟老太太氣歸氣,卻是舍不得真正責罰兩個孫女兒,孫嬤嬤做個台階,口頭上說兩句就也罷了。
況且兩位姑娘年紀還小,又都是天性善良的人兒,隻要日後責令教養嬤嬤多多注意,還怕舊事重演不成?
卻沒想到此時鄭老夫人身邊又逸出一道嬌嫩嗓音:“孫嬤嬤說的是!本來就是小事一件,要我說呀,二姐姐也太小氣了。自古長幼有序,大姐姐便是說兩句,我們做妹妹的,也合該乖乖聽著才是。哪有拿木劍丟大姐姐的道理?”
葉數一聽此語,登時氣了個倒仰,定睛看去,不是葉攸是誰。
“你!”葉數一個“你”字還沒說完,卻被人搶過了話頭去。
“老太太聽聽,三姐姐這說的什麽話,你看把二姐姐委屈地。”原來是同葉攸並肩而立的葉敏,此時上前一步,麵對著葉致葉數兩個,笑靨如花。
葉敏拉著鄭老夫人的衣袖繼續嬌笑道:“老太太可要給二姐姐評評理,二姐姐原本最得意自己的功夫劍術,估計是大姐姐不懂其中的奧妙,便點評了幾句,二姐姐心裏有氣也是難免的嘛。”
此話一出,竟然連老太太身邊的兩位嬤嬤也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接口了。
葉攸葉敏二人一唱一和,即便是沒什麽腦子的葉數,也曉得她們是不懷好意。
這字字藏針的,硬是掀翻了嬤嬤們為葉致與葉數墊下的台階。
葉致也是心下不悅,卻隻是不著痕跡地輕輕掃了葉攸與葉敏一眼,麵上依舊保持著之前的恭順歉疚模樣。
葉敏一見老太太與兩位嬤嬤略顯沉吟,心下正同葉攸一般得意萬分著。
卻不想目光與葉致的目光相觸時,竟覺得心頭隱隱生出一絲寒意來。
隨即便不敢再多看葉致一眼。
葉攸與葉敏分為葉伯承的三弟葉叔承及四弟葉季承之女。
葉叔承與葉季承同為葉祖蔭側室周氏所出,除了兩人之外,周氏還生有一女葉氏。
當今皇上昔日潛邸時,葉氏被指給了皇上做孺人,頗受聖上喜愛。
而後皇上登基,卻不想葉氏突生急病,不久便撒手人寰。
皇上念及昔日情分,便對葉氏一母所出二位兄長葉叔承葉季承頗為倚重。
於是二人順風順水,一路升遷。
時至今日,葉叔承官拜戶部山東清吏司郎中,葉季承也即將升任兵部武選司郎中,二人同為正五品,前途無量,風頭正勁。
反觀鄭老夫人的兩個兒子葉伯承與葉仲承,一個是從五品的翰林院侍講學士,一個是正五品的太常寺少卿。
空架著國公府世子及長房名頭,卻是一無實權,二無前途。
二人似乎也是無心仕途,終日做學問交朋友遊山玩水,似是這輩子就這麽得過且過了。
也正因如此,這國公府內的形勢正悄然發生了變化。
鄭老夫人本就不是善妒之人,自葉祖蔭迎周氏進門以來,從未苛待於她。
周氏死後,她更是盡心竭力培養叔承、季承與葉氏兄妹三人。尤其是葉氏,打小便養在她身邊,疼惜愛護如同親生女兒一般。
如此多年,兩房人相處得倒也安泰平和。
隻是如今鄭老夫人自知國公府昌盛之勢還需得此二子提攜,行事也不免小心起來。
尤其是各房間的往來相處,總要斟酌再斟酌,考量再考量,麵上的事,大小都是力求一碗水端平。
況且世事無絕對,叔承季承二人羽翼漸豐。
葉祖蔭在時一切都還罷了。
可若是一旦葉祖蔭駕鶴而去,伯承仲承不成氣候,總有宗法之製,也難防此二子反叛之心。
所以說,這慶國公府瞧著是風平浪靜,實則卻是暗潮湧動,人心難合。
葉攸與葉敏都是臘月裏的生日,前後不過差了幾天,與生在年中的葉致與葉數亦是同年。
這二人自小依仗父威,毒辣苛蠻,處處想著壓過嫡長房的二位姑娘。
遇上這等挑撥是非的好機會,她們豈會輕易放過。
數愣頭愣腦地揚起臉來說道:“祖母,我和大姐姐是有點兒不愉快,可是……”
葉攸與葉敏說話時總喜歡拿腔作勢地吊著半口氣,葉數早就瞧著不順眼了,所以此時也不顧這二人接下來是不是還有什麽陰險計較,衝口就要為自己爭辯。
“祖母,是長生不好,引得妹妹發了脾氣,還請祖母不要怪罪妹妹!”
說話的正是葉致,她搶先一步打斷了葉數的話頭。
邊說著,葉致邊“噗通”一下朝著老太太跪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