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佛的看法隻能代表她自己,實際上,此時的網絡上,對《蝙蝠俠:第一年》的評論正逐漸明顯的變得兩極分化。


    覺得這本漫畫好的,認為這不僅僅顛覆了弗蘭克·米勒自己設下的超級英雄的標準,更是漫畫曆史上不可多得的經典作品之一。


    而覺得這本漫畫不好的,理由相對來說就要簡單得多了:這個在漫畫來被擊中好幾槍的蝙蝠俠,真的有資格被稱之為超級英雄?


    其實,話說迴來,像珍妮佛這樣平時對超級英雄漫畫不太熟悉的讀者,反而更加容易接受《蝙蝠俠:第一年》的設定,而那些已經步入超級英雄時代的人,反而會覺得萬分難受。


    畢竟,這本太過於現實、太過於黑暗、太過於殘酷的漫畫,與之前的超級英雄漫畫真的大相徑庭,哪怕弗蘭克·米勒在自序裏麵給大家提了一個醒,但還是讓部分讀者難以接受。


    這種“難以接受”最終演化成不小範圍的抵觸情緒。


    某個網友在論壇上的評論如下:“從超人到神奇女俠,弗蘭克·米勒已經完美的為大家展示了,一個超級英雄究竟應該是何種姿態存在,但是在《蝙蝠俠:第一年》中,我看到了深深的惡意,來自於弗蘭克·米勒內心深處的惡意。他用這個穿著蝙蝠衣服的富家公子打破了我們對超級英雄的向往和幻想,讓我們從雲端跌落在地上,還被狠狠的踩了幾腳。或許弗蘭克·米勒先生是想改變,想突破自己,但是步子太大,終歸不是什麽好事。我真的被惡心到了。”


    這條評論得到了很多人讚同。


    “同意樓上。我覺得我用12.99美元買了一堆狗屎,最貴的一堆狗屎,臭不可聞的一堆狗屎。”


    “強烈抵製《蝙蝠俠:第一年》,強烈要求弗蘭克·米勒重畫蝙蝠俠,這樣的人怎麽可以成為正義聯盟成員之一?真的不是在搞笑嗎?”


    “對對對,蝙蝠俠滾出正義聯盟!”


    “你們都看弗蘭克·米勒的序言了嗎?他說蝙蝠俠是正義聯盟的大腦,無所不能,還讓自己的盟友都害怕……當我看完漫畫再迴想起這些話的時候,我真的笑到肚子痛……別說超人,海王都能一隻手搞定韋恩先生好嗎?”


    “你們見過哪個超級英雄會受傷嗎?而且在同一本漫畫裏麵還被手槍擊中三次!三次啊,朋友們!這太荒誕了!我穿上蝙蝠衣也會比他做得更好啊!”


    “你們都在說蝙蝠俠,我就來說說《蝙蝠俠:第一年》裏麵另外兩個比較重要的角色,詹姆斯·戈登和賽琳娜。你們來看看他們設定,在妻子懷孕時出軌的人渣,以及從妓·女變成小偷的奇怪女人……為了追求現實性也不能這樣吧,弗蘭克·米勒先生,這是強行喂屎啊!”


    隨著討論的不斷深入,《蝙蝠俠:第一年》裏麵的很多細節都被挖掘了出來,隻要是讓他們不爽的,都會不遺餘力的大肆抨擊。


    對於這些反對的聲音和抵觸情緒,孟奇早有預料。


    在地球上,在《蝙蝠俠:第一年》出版之前,這名超級英雄已經經曆了將近五十年的發展曆程,他的形象和設定也經曆了多次變化,他曾經是冷酷的複仇者,曾經是黑暗中的偵探,也曾經是溫和的家長,也是在科幻故事中大冒險的英雄。


    更重要的是,地球上《蝙蝠俠:第一年》出版之前,還有一本同樣重量級、同樣黑暗的蝙蝠俠漫畫《黑暗騎士歸來》打前陣。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蝙蝠俠:第一年》才會在剛出版的時候,就被奉為經典。


    而在孟奇所處的世界,情況卻大大不同,沒有什麽鋪墊,沒有什麽預兆,就直接推出這種顛覆之作,必然會嚇到很多人。


    盡管這樣,孟奇也堅信,會有人認識到《蝙蝠俠:第一年》的價值。


    不過,一開始,這些支持者還是從漫畫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和討論。


    “我覺得不喜歡《蝙蝠俠:第一年》的人,都陷入了一種誤區,雖然這樣誤區也弗蘭克·米勒先生造成的。嗯,在這裏,我就想問幾個問題,誰規定了超級英雄必須有超能力?必須不能受傷?誰規定了超級英雄漫畫的角色就必須是高大全?我反倒是覺得弗蘭克·米勒先生給超級英雄漫畫帶來了新的東西,一些值得肯定的東西。還有,更重要的是,這本漫畫這麽精彩的故事都被你們給無視了嗎?”


    “那些反對者實在有些矯枉過正、舍本逐末了。我是一個業餘漫畫家,我來說說我對弗蘭克·米勒新漫畫看法。首先,從漫畫角度來說,這是一本完美的漫畫,短短四章,一百多頁,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每一個分鏡都別有用意,每一個畫格都恰到好處,這麽說吧,這本漫畫來繪畫技術上已經到了某種極致。其次,劇情……天啦,我敢肯定,我從沒有讀過劇情設計如此精妙的漫畫,節奏張弛有度,對白意蘊長遠,最關鍵的是留白,這本漫畫的留白已經到了無敵的地步,給讀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我懷疑這本漫畫可能會成為弗蘭克·米勒的最高水平之作……”


    “噴子們,收起你們狹隘的目光,難道黑暗的、現實的故事就不是超級英雄漫畫了嗎?難道不能滿足你們飛天遁地的幻想的漫畫就不是好漫畫了嗎?太可笑了你們。我敢肯定,這是一本足以帶來變革的漫畫……”


    “無所謂你們怎麽噴了,我反正是看得很爽。我現在隻想知道蝙蝠俠過去的十多年幹什麽去了……小醜會不會成為蝙蝠俠的敵人……賽琳娜已經穿上貓的製服,她今後又會成為什麽樣的人……”


    “放心吧,看漫畫的名字就知道這是蝙蝠俠的起源漫畫,我相信之後的故事弗蘭克·米勒是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實際上,網絡上支持的《蝙蝠俠:第一年》的讀者還是要明顯多過於反對者的,隻是因為弗蘭克·米勒之前的漫畫幾乎從來聽不到批評的聲音,這次一下冒出來不少,反倒是顯得格外明顯了。


    而當普通讀者們圍繞著漫畫本身進行討論的同時,有人已經看得更加深遠了。


    比如那個著名的漫畫家、收藏家斯坦·李。


    這個老頭當初在《超人》出版開始,就一直在關注弗蘭克·米勒的作品,還說出了“感謝弗蘭克·米勒帶領我們進入漫畫的新時代”之類的話,那個響徹全美的“超級英雄之父”的名號,也是最先從這個人口中說出。


    斯坦·李的帖子仍然發在redit論壇上,仍然很短,但是,分量卻很足。


    “我很高興、很激動、很幸運,在有生之年看到弗蘭克·米勒完成了他的突破。我曾經說過,漫畫在米勒先生手中,已經有一種變成圖文小說的傾向,正在逐漸變成一種介於文學、漫畫和藝術之間的複雜產物。”


    “我曾經以為,我會等很久,但是我錯了,超級英雄之父從不讓人失望。弗蘭克·米勒先生《蝙蝠俠:第一年》中,完美的展示了漫畫的新形式,一種新的可能,並且極大的豐富開拓了漫畫的內涵。”


    “這是一本不再講述神的傳說、而是描述人的故事的圖文小說,這是一本極具現實性的文學作品,這是色彩運用和分鏡設計的大師之作,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品。”


    “這是美聯邦漫畫曆史上最最重要的裏程碑之一。”


    “感謝上帝,感謝弗蘭克·米勒……”


    斯坦·李從更深層次分析並肯定了《蝙蝠俠:第一年》的成就和價值,而他在漫畫界的地位,讓他的觀點得到了很大一部分人的認可。


    實際上,不僅僅是斯坦·李,也有很多雜誌,而且不僅僅限於漫畫雜誌,也在關注著《蝙蝠俠:第一年》這本特殊的漫畫。


    話說迴來,對於這樣一本充滿文學性、特異性的漫畫,他們也很難作出一個準確的定義,而且,就算有敏銳的人看出了這本漫畫的價值,哪怕有很多人與斯坦·李的觀點一樣,他們也不見得會去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率先發聲。


    不過,有了斯坦·李打頭陣,各路媒體立即聞風而動起來,各種讚美之詞開始湧現,之前那些反對者的聲音瞬間被淹沒得無影無蹤。


    而把這一切推向高潮的,是“彗星獎”組委會的一條推特。


    “經過組委會裁定,《蝙蝠俠:第一年》將替補進入本年度彗星獎評選!”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本漫畫來自地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胡青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胡青龍並收藏這本漫畫來自地球最新章節